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主要學習陶瓷、玻璃、水泥、半導體、無機晶體、複合材料等各類新型無機材料與傳統材料的成分、微觀結構、製備工藝與巨觀性能之間關係的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材料的生產原理、工藝過程與設備,各類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技術開發、工藝設計、質量評價和性能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旨在培養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基本理論,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開發能力及材料性能與結構檢測評價和工藝設計技能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基本信息

專業簡介

作為四大材料中(鋼鐵、有色、有機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之一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在中國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無機非金屬材料不僅在品種上有了空前的發展,而且在內涵上有了進一步的延伸。根據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與作用的不同,可以將無機非金屬材料劃分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專業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與分析、材料的製備、材料成形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定位與特色

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為國家製造業培養合格的具備金屬材料方面基本技能的套用研究型人才,本專業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工程碩士授予權,學生畢業後可以在材料設計開發、產品製造業從事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採用先進的教學模式,部分課程採用外語(雙語)教學,在強化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科學研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計算機套用能力。


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製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
1、增強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教學計畫中開設文化素質類課程,同時開闢第二課堂,營造工科院校的文化氛圍,豐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學生受到優良的校園文化的薰陶。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於身心發展的文娛、體育及各種文學藝術類社團組織的活動,參與多種形式的生產、社會實踐和人文社科類系列講座或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學分。3、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強學生現代設計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訓練以及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把培養創新能力融合於教學的全過程之中。此外,在二、三年級選拔一些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指定專業教師指導其科研訓練,從中發現部分有個性和專長的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4、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的生產過程、工藝及設備的基礎理論、組成、結構、性能及生產條件間的關係,具有材料測試、生產過程設計、材料改性及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設備及技術管理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及複合材料學的基礎理論。
2.掌握材料製備工藝原理和材料結構性能與生產工藝的關係。
3.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及複合材料的工業生產過程和設備等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
4.掌握複合材料的合成與改性方法。
5.掌握聚合物加工流變學、成型加工工藝和成型模具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6.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機、電、微型計算機套用的基本知識技能。
7.具有製品的工業生產、質量控制和技術管理的初步能力。
8.具有正確選用材料、設備並進行工藝設計的能力。
9.具有研究改進材料性能、開發新材料、新製品、新工藝的初步能力。
10.具有工程最佳化設計的初步能力。

學制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教學安排

主幹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無機材料性能、測試及研究方法、粉體工程、材料製備原理、熱工過程與設備、無機材料工藝學(含矽酸鹽複合材料)等主要專業實驗: 材料物化性能、材料工藝性能實驗、材料晶相分析等。
實踐性教學:包括專業實驗、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含畢業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套用與上機實踐、畢業設計(論文)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前景

就業方向

水泥、玻璃、混凝土、建築陶瓷等建築材料業是無機非金屬領域中最大、最成熟的產業之一。例如我國2013年水泥產量24.1億噸,平板玻璃7.8億重量箱,商品混凝土11.7億立方米,均在億的級別上,而整個建築材料業營收6.3萬億元。所以,以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建築施工等企業是吸納無機非金屬材料,尤其是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人才的主要場所。
不過,由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含義越來越寬泛,所以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人才就業並不僅限於此。
半導體行業是另一個無機非金屬領域中較為龐大的行業,整個行業營收也在數萬億級別。研究方向為半導體材料的同學可以考慮前往電子元器件企業、半導體材料製造以及研發單位、半導體照明等半導體相關企事業單位。電池業的規模也相對較大。研究方向為電池材料的同學可以考慮電池材料生產、電池製造等電池業、新能源車、光伏製造業相關企事業單位。其他像晶體、特種陶瓷等研究方向,行業規模相對較小,對人才需求也較小。
一些前沿新材料,像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等等,也屬於無機非領域。所以無機非人才也可以前往相關高校、研究院從事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工作。

發展方向

無機非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作為四大材料中(鋼鐵、有色、有機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之一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在中國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無機非金屬材料不僅在品種上有了空前的發展,而且在內涵上有了進一步的延伸。根據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與作用的不同,可以將無機非金屬材料劃分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材料品種繁多,主要是指大宗無機建築材料,包括水泥、玻璃、陶瓷與建築(牆體)材料等。其產量占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絕大多數。建築材料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是指具有如高強、輕質、耐磨、抗腐、耐高溫、抗氧化以及特殊的電、光、聲、磁等一系列優異綜合性能的新型材料,是其它材料難以替代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具有獨特的性能,是高技術產業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例如稀土摻雜石英玻璃廣泛套用於飛彈、衛星及坦克火控武器等雷射測距系統,耐輻照石英玻璃套用於各種衛星及宇宙飛船的姿控系統;光學纖維面板和微通道板作為像增強器和微光夜視元件在全天候兵器中得到套用;航空玻璃為中國各類軍用飛機提供了關鍵部件。
二氧化矽氣凝膠是最輕的固體材料,也是導熱係數最低的材料,被廣泛開發套用於管道、設備保溫。是人工晶體材料中雷射、非線性光學和紅外等晶體,用於彈道制導、電子對抗、潛艇通訊、雷射武器等。特種陶瓷中,耐高溫、高韌性陶瓷可用於航空、航天發動機、衛星遙感,可製作特殊性能的防彈裝甲陶瓷及特種纖維及用於電子對抗等。已開發了近四千種高性能、多功能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新品種。這些高性能材料在發展現代武器裝備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國際發展趨勢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無論是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還是無機非金屬材料都有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生態與環保意識加強,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西方已開發國家在促進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世界已開發國家十分重視建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評價。生態評價也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生態城市”的建設與實踐,推廣建築節能技術材料,使用可循環材料等,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狀況。由此,提出了綠色建材、環保建材與節能建材的概念,並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工作。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缺乏立法支持與技術標準的指導以及相應組織的管理與監督,使中國的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面對資源和環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嚴峻考驗,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顯得愈加重要。

開設院校

天津大學瀋陽化工大學洛陽理工學院長安大學遼寧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廣西大學
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昌大學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鹽城工學院蘇州科技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
大連工業大學瀋陽建築大學瀋陽理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瀋陽工業大學中北大學太原工業學院
安徽建築大學合肥學院巢湖學院滁州學院昆明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陝西科技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湖南科技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工業大學吉林建築大學佳木斯大學齊齊哈爾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江大學武漢工程大學
黑龍江科技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河南城建學院
閩江學院蘭州理工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河北理工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程大學
石家莊鐵道學院唐山學院貴州大學武漢科技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遼寧科技學院太原工業學院宿遷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海大學

學科發展

節能、降耗

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是能源消耗大戶,在世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何生產節能、降耗,以及如何生產出高質量的建築節能、保溫產品是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發展方式。新型牆體材料、高質量門窗、中空玻璃將大量套用。向著提高材料性能、使用壽命的方向發展。低壽命設計、大量重複建設已經嚴重製約城市建設的發展。現代化建築需要高性能建築材料的支持,而提高建築的耐久性又對建築材料的使用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向大型化發展

無論是水泥工業、玻璃工業,還是陶瓷工業,單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有大型化的趨勢。生產線的大型化可以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能源消耗。

智慧型化方向

建築的智慧型化需要建築材料的支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材料的安全性智慧型診斷等智慧型技術將更多的套用於建築中。

複合化、多功能化

複合材料具有單一材料所無法滿足的使用功能,是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對建築材料的功能要求越來越趨向於多功能化。

美國日本、西歐等所有已開發國家在其科技發展戰略中都把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發展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例如,美國為了保持在高技術和軍事裝備方面的領先地位,在先後制定的《先進材料與技術計畫(AMPP)》和《國家關鍵技術報告》中,新材料為六大關鍵技術之首,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占有相當比例;日本發表的《21世紀初期產業支柱》所列的新材料領域的14項基礎研究計畫中,其中七項涉及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研究領域。

例如已開發國家十分重視複合材料產業化生產和套用技術研究。通過關鍵技術的突破,實現材料的產業化;產業化套用,促進了技術的成熟和創新;套用新材料刺激新產業的產生,創造出新的套用領域。

差距和問題

傳統無機非金屬

中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的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傳統的無機金屬材料與國外先進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有:

(1) 產品等級低

在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無論是水泥、玻璃還是陶瓷產品等級普遍偏低。例如:已開發國家的水泥熟料強度一般都在70MPa以上,而我國平均強度僅為50 MPa。我國高等級水泥(ISO≥42.5)僅占18%,大量生產的是中、低等級水泥(ISO≤32.5),而很多已開發國家的高等級水泥占90%以上。

(2) 資源消耗高

在資源的消耗方面,水泥陶瓷工業更為突出。由於大量的無序開採,未能充分利用有限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例如:生產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相對優質的石灰石,其化學成份須滿足CaO含量不低於45%、MgO不高於3%等要求。中國符合水泥生產要求,可以使用的量僅約250億噸。目前每年生產水泥消耗的優質石灰石約5.5億噸,因此該儲量僅可生產水泥熟料約200億噸,僅能提供約40年的水泥生產需要。

(3) 能源消耗高

在建築材料的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例如:水泥工業每年消耗標煤9106萬噸,電力 650億度。中國水泥生產能耗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以每噸熟料的綜合能耗計算,世界先進水平為117Kg標煤,中國為173.5Kg標煤,高出達50%以上。在國外,全燃燒技術已經在玻璃行業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套用,而僅有為數不多玻璃纖維生產線使用了該項技術。

(4) 環境污染嚴重

水泥工業每年排放溫室氣體CO2約5.55億噸、SO2 68.6萬噸、NOx約206萬噸;目前其他先進國家平均噸熟料的粉塵排放<1Kg,而我國高達13Kg,全國水泥生產年排放的粉塵竟高達1000萬噸以上。

(5) 單線生產規模小,落後工藝大量存在

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技術為核心技術的“新型乾法”工藝,是目前世界水泥工業普遍採用的最先進的現代化水泥生產技術。日本有96%、義大利96.5%、韓國100%、泰國90%的水泥產量採用這種新型乾法生產線,而我國僅為15%。我國水泥製造業處於先進工藝與落後工藝並存的複雜狀態。在玻璃行業,中國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平均生產規模為450噸/天,而西方國家的法玻璃生產線的平均生產規模為550噸/天。而且在玻璃產品的品質上與國外相比有非常的差距。

無機非金屬

雖然中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由於中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製、開發至產業的形成起步較晚,底子薄,投入強度小等原因,使之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 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落後

中國的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是從試製起步的,發展過程也主要是隨從於型號的需要進行。由於時間、人力的限制,加之中國長期以來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投入較少,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系統的基礎非常薄弱

(2) 材料性能低、品種少、批生產質量不穩定

雖然中國已基本上建立了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開發與部分產品的生產體系,但材料的品種尚不齊全,一些重要工程的關鍵配套材料還須進口。性能低、質量差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在進行批量生產時質量不穩定、成品率低、效益差的問題嚴重,必須下大力氣解決。例如,電磁禁止玻璃目前我國只能達到禁止85dB的水平,而美國已達到110dB。我們在禁止波段範圍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國防工業發展的需要。而航空玻璃方面高強、多功能(隱身、防雷射等)圓弧整體風擋在中國還剛起步研究,極大的制約了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3) 製備技術落後

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工業,不但製備技術落後,而且生產能力低,效率低,直接影響高科技產品質量(性能)、成本、能耗等三個方面。例如,國外工業已開發國家玻璃纖維生產大都採用800-6000孔漏板池窯拉絲法生產,已占總量95%以上,無紡材料全部用池窯法生產,坩堝拉絲法早已被淘汰,而中國現有的池窯拉絲大部分採用800-2000孔生產技術,4000孔技術正在開發,坩堝拉絲還沒有完全淘汰,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中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機械化生產只占40%,60%仍採用落後的手工成型,與工業已開發國家差距甚大。又如積體電路(IC)石英擴散管的製備技術,國內採用的單機間歇氣煉生產技術只能提供100mm以下IC 管,而國外採用一步法連熔拉管技術,生產∮200~300mm大口徑石英管供大規模集成電路用,使我國IC用石英擴散管失去競爭能力,完全依賴進口。

(4) 技術裝備落後

目前中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製備技術與裝備明顯落後,造成研製周期長、新產品發展困難,預研成果不能及時進入工程化研究,即便生產也會出現成品率低、規模小,經濟效率差等問題

對策與建議

針對中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的現狀,要實現其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就必須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加強政府在建材工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政策引導;

(2) 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立法並嚴肅執法;

(3) 促進形成若干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建材工業集團,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新型建材工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結合;

(4) 加強“綠色”和節能型建材工業的套用基礎研究,加強建材工業實驗基地建設,促進工程技術創新;

(5) 強化行業管理,建立科學、先進、合理的標準體系,建立產品質量認證制度,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和各類中介機構的作用;

(6) 應儘快制定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科研體制和政府體制改革的科學、有力的政策措施和管理體系,加大投資力度和項目審計,以保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健康發展;

(7) 應根據需求牽引和科技推進的原則,並結合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體系特點,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合理安排中長期科研項目。應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充分注意相關領域科技前沿,提高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科技水平和開發能力;

(8) 為適應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飛速發展,必須加快人才的培養,不斷革新無機非金屬材料教育的課程設定和教材,儘快反映本領域和相關領域不斷增加的新知識。應重視以基本的物理、化學原理為基礎,加強原始創新,研究探索有套用前景的未知新材料、研究新材料的合成、製備,特別是用基礎分析和計算機建模、微觀尺度結構控制、仿生等方法,發展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性能低成本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應加強新設備、包括重大儀器的研究和裝備,沒有先進的儀器、裝備就不可能在材料的科技前沿進行研究開發工作。

另外,任何材料都必須經歷工程化、實用化的過程。教育培養一批工程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是必由之路。與此相對應的實踐教學與工程訓練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高校熱門專業大盤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