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是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期間,1815年6月18日,英普聯軍與法軍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的決定性會戰。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崙一世於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聖赫倫那島。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是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期間,1815年6月18日,英普聯軍與法軍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的決定性會戰。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崙一世於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聖赫倫那島。

簡介

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期間,1815年6月18日,英普聯軍與法軍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的決定性會戰。1815年3月,拿破崙一世厄爾巴島逃回法國,迅速聚集舊部,進軍巴黎,重新稱帝,並立即組建軍隊。反法聯盟計畫調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集70萬大軍,分路進攻法國。最早集中的英荷聯軍和普軍,首先進駐比利時。拿破崙一世為各個擊破敵軍,於6月15日率軍約12萬人進入比利時。16日,進行利尼會戰,打敗 G.L.布呂歇爾統率的普軍,隨即分兵(3.3萬人)追擊。18日, A.威靈頓公爵率英、荷、比利時和漢諾瓦聯軍(6.7萬人、150餘門火炮)在滑鐵盧附近占領陣地,阻擊法軍。拿破崙一世於上午11時以優勢兵力(7.4萬人、240餘門火炮)率先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被迫逐次投入兵力。拿破崙一世對聯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未能突破聯軍左翼,又把主要突擊方向轉向敵軍中部,多次組織正面突擊,並逐次投入預備隊,未有明顯進展。在此期間,法軍騎兵雖曾兩次突入英軍陣地,但因缺乏步兵支援而被擊退。傍晚,布呂歇爾率普軍趕到戰場,聯軍兵力轉為優勢,並立即開始反擊。拿破崙一世這時已無後備兵力,預定的援軍未能趕到。法軍難以抵禦,從而全線崩潰,拿破崙一世逃離戰場。在這次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幾千人;聯軍傷亡2萬人左右。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崙一世於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 大西洋聖赫倫那島。這次會戰表明:拿破崙一世對敵情偵察不夠,臨戰前分散兵力,初戰不利便改變決心,指揮不果斷。威靈頓在進行會戰決策、選擇陣地、組織防禦和協調聯軍作戰方面顯示了統帥才能。

戰役經過

1814年,歐洲反法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於厄爾巴島。1815年3月1日,拿破崙率領1000餘名士兵偷渡回國,沿途守軍紛紛重新聚集在他的鷹徽旗下。3月20日,拿破崙凱鏇巴黎,重登皇位(史稱百日王朝)。在維也納開會的同盟國一派譁然,他們立即放棄了彼此間的爭吵,再次聯合起來,並宣布拿破崙為“世界和平的擾亂者和人類公敵”,將不受法律保護。3月25日,英、俄、普、奧、意、荷、比等國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決心徹底打垮這個科西嘉怪物。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同盟國擬定了分五路大軍進攻法國的計畫:英荷聯軍9.3萬人,由英國元帥威靈頓公爵指揮,部署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至蒙斯一線;普軍11.7萬人,由布呂歇爾指揮,部署在比利時的沙勒羅瓦以南,包括那慕爾、列日至萊茵河一線;奧軍20.1萬人,由施瓦岑貝格指揮,集中在 萊茵河上游;俄軍15萬人,由巴克萊指揮,集中在萊茵河中游;奧意聯軍7.5萬人,由弗里蒙特指揮,集中在義大利北部的法意邊境上。另外,聯軍還組織了30萬的後備隊。總兵力達百萬之眾。其進軍路線是:威靈頓、 布呂歇爾和施瓦岑貝格率英、普、奧三路大軍直撲巴黎,巴克萊率俄軍作為第二梯隊,隨時前往增援; 弗里蒙特的奧意聯軍搗向里昂,待破里昂後,亦折向巴黎。同盟國約定在6月27日至7月1日之間同時越過法境。

拿破崙復位後,抓緊一切時間致力於重建帝國政權和大軍。他多次聲明,重建的帝國與過去的不一樣,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法國人民的和平與自由,法國再也不謀求對歐洲的任何統治權,但堅決反對外國對法國的任何形式的干涉。他向同盟國搖晃橄欖枝,聲稱願意承認《巴黎和約》限定的法國疆界,請求各國罷兵,但遭同盟國拒絕。拿破崙深知戰爭已不可避免,於是積極備戰,準備迎接戰鬥。他沒有普遍徵兵,只是號召現役和退役的軍人全部歸隊,把波旁王朝遣散的軍官召回來,並號召人民志願從軍。拿破崙最為缺乏的還是有能力的指揮官,包括麥克唐納、奧熱羅、烏迪諾和聖西爾在內的9位元帥拒絕為他效勞,貝爾蒂埃和繆拉早已離心背叛,達武任陸軍大臣留守巴黎,能跟隨拿破崙上戰場的只有蘇爾特、內伊、莫蒂埃、格魯希等。嚴重的問題是武器、馬匹和彈藥都不足。拿破崙進入巴黎的第二天,就下令立即生產步槍15萬支,同時還向國外購買武器。

拿破崙異乎尋常的充沛精力和他高效能的組織天才使其在短短的日子裡組織起一支帝國大軍。至1815年5月底,他所徵集的正規部隊已達到了28.4萬人,組建了4個新軍團,即北方軍團、莫斯里軍團、萊茵軍團和阿爾卑斯軍團。其中北方軍團為主力軍團,由拿破崙親自指揮,總計有12.45萬人,下轄5個步兵軍(第1、2、3、4、6軍)、4個騎兵師和近衛軍。蘇爾特元帥任北方軍團參謀長,然而這卻是一項很不幸的選擇。蘇爾特雖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指揮官,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曾有著卓越的貢獻,但他的個性卻是疏懶而無條理,並曾兩次敗在威靈頓手下。作為一個參謀長,他與謹慎精細的貝爾蒂埃比起來不免相形見絀。拿破崙的確缺乏高級軍官,若起用達武也許更合適些,但他覺巴黎太重要了,把首都交給達武才能使他放心。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之拿破崙
拿破崙考慮到法軍兵力不足,不能重蹈1814年的覆轍,被迫打一場防禦戰,作困獸之鬥。他決定先發制人,以快制敵,首先擊破最近的兩個敵手威靈頓和布呂歇爾,然後騰出手來對付俄奧兩軍。拿破崙的戰略計畫是:擬於6月初將北方軍團集中於比利時邊境正南的桑布爾河與默茲河之間的地區,然後於6月15日在沙勒羅瓦渡過桑布爾河,揮戈向右,粉碎布呂歇爾軍團,將其逐回萊茵河,次日再回師向左,摧毀威靈頓所部,將威靈頓從布魯塞爾攆回奧斯坦德,在兩支聯軍之間打進一個楔子將其分割開來,然後於6月17日占領布魯塞爾。為了隱蔽自己的意圖,達到迷惑或麻痹敵人的目的,拿破崙指示達武在巴黎周圍 建築要塞地帶,他自己也儘量拖延離開巴黎的時間,以給敵人造成他準備在巴黎附近打一場防禦戰的錯覺。

利尼之戰

6月12日凌晨4時,拿破崙離開巴黎,於中午時分到達拉昂。13日抵達阿韋納。當晚,拿破崙巡視了秘密集中的部隊。拿破崙突然出現在軍中,立即引起了“皇帝萬歲”的歡呼聲。為了不致過早暴露目標,拿破崙多次制止這種呼聲,但毫無結果。拿破崙對部隊發表了極富鼓動性的講話,他一開頭就說:“軍人們,今天是馬倫哥和弗里德蘭兩次大捷的周年紀念日。”他號召法國士兵為重振法蘭西聲威而戰,最後他說:“時機已經來到了,不是征服就是滅亡!”。6月14日,拿破崙將司令部移往法比邊境附近的博蒙特,並下令各軍在翌日拂曉開始行動,在沙勒羅瓦和特萬之間渡過桑布爾河。

當法軍正在集中之時,聯軍對於敵情卻毫無所知,威靈頓還以為拿破崙仍在巴黎加強防務呢。6月13日夜間,普軍前哨發現前面有許多營火在閃動,立即向布呂歇爾作了報告。布呂歇爾不以為意。6月15日清晨,法軍第4軍中一個叫包弗蒙特的師長帶著部分參謀人員叛逃到普軍方面,將拿破崙的實力和計畫全盤托出,但布呂歇爾仍然相信憑自己的實力和威靈頓軍團的支援,完全能夠對付拿破崙的進攻。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紀念碑
6月15日凌晨3時,拿破崙騎馬出發,於正午進入 沙勒羅瓦。他隨即將部隊分成兩翼和1個預備隊,命令內伊元帥指揮第1、第2兩個軍和1個騎兵師組成左翼,掃蕩沙勒羅瓦——布魯塞爾的公路的敵軍,占領卡特爾布拉斯,牽制威靈頓軍團;格魯希元帥指揮第3、第4軍和2個騎兵師組成右翼,從正面攻擊布呂歇爾軍團;近衛軍擔任預備隊。拿破崙自己將視情況在兩翼之間來回移動。

當天,內伊指揮左翼法軍向北進至哥西里斯,可是他已不是耶拿會戰中的內伊了,他現在變得謹慎持重起來,不敢全力進攻,僅以1個騎兵師的兵力繼續向卡特爾布拉斯前進。該師進到卡特爾布拉斯以南地區,遭到了威靈頓軍團的1個旅的阻擊,不得不退回到弗拉斯尼斯。此時,格魯希指揮的法軍右翼在東北方向也進至弗蘿拉斯。布呂歇爾急令部隊向弗蘿拉斯和桑布里費之間的利尼集中。

當法軍向普軍發起攻擊時,威靈頓還陶醉在布魯塞爾安逸舒適的生活之中,他根本沒料到拿破崙會採取攻勢。15日下午3時,一個確切的報告證實法軍開始攻擊普軍的前哨陣地。威靈頓認為拿破崙的意圖是經蒙斯前進,然後打擊他的交通線,所以他下令各師都集中在其早已指定的位置上,隨時做好機動準備。黃昏時分,威靈頓收到布呂歇爾請求增援的急件,可他認為拿破崙進攻布魯塞爾的危險依然存在,於是令各師向布魯塞爾方向集中,以確保經蒙斯到布魯塞爾的道路安全。這樣,英軍與普軍的距離是愈拉愈遠了。直到16日凌晨2時,駐蒙斯的部隊送來一份報告,說蒙斯當面的法軍全部轉移到沙勒羅瓦方向,蒙斯附近已無法軍蹤影。至此,威靈頓才如夢初醒,他不無悔恨地說:“啊,上帝!拿破崙欺騙了我。他已占去了24小時的行軍時間。”威靈頓當即命令部隊向卡特爾布拉斯方向集中,阻止法軍的進攻,如有可能,就在那裡與法軍決戰。

16日凌晨4時,拿破崙發出命令:內伊指揮左翼部隊繼續向卡特爾布拉斯進攻,占領該地後,即向布魯塞爾進發,爭取17日晨攻占布魯塞爾;格魯希指揮右翼部隊繼續向普軍進攻,占領桑布里費,之後直取耿布勞斯;近衛軍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兩翼方面的作戰。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上午8時,格魯希向拿破崙報告:普軍強大的兵力正向桑布里費集結,看樣子要在利尼附近展開會戰。同時,內伊也送來報告,說英軍正向卡特爾布拉斯附近集中。拿破崙命令內伊集中現有兵力,堅決打垮英軍,一定要拿下卡特爾布拉斯。隨即,他騎馬趕往右翼陣地,上午11時到達弗蘿拉斯,偵察了利尼的普軍陣地。拿破崙以為他正面的只有普軍的1個軍,於是決定對其進攻。此時,旺達姆的第3軍已完成了攻擊部署,可吉拉德的第4軍還遲遲未到。原來,由於蘇爾特的疏忽,第4軍昨晚宿營於桑布爾河兩岸,因距離太遠,一時跟不上來。為了確保進攻取勝,拿破崙決定等第4軍到達後再發起進攻。下午1時左右,第4軍才匆匆趕到。然而,普軍這時已有3個軍約8萬人集中到了利尼村及其附近地區。拿破崙見敵方兵力已經不止一個軍時,不禁大喜過望,當即決定在這天下午與布呂歇爾算總帳。

拿破崙計畫是十分的卓越,首先用2個騎兵師攻擊普軍左翼,牽制它的行動;其次以主力猛攻普軍的右翼和中央,迫使布呂歇爾逐漸消耗完他的預備隊;同時將內伊指揮的左翼兵力從卡特爾布拉斯調過來,攻擊普軍的右翼。最後,投入近衛軍,從普軍中央實施突破。  

6月16日下午2時30分,法軍準時發進攻。2個騎兵師展開倒八字隊形,肩並肩地向敵人陣地發起攻擊,很快就纏住了普軍的左翼。旺達姆的第3軍指向阿曼德,吉拉德的第4軍指向利尼。但普軍所有點上頑強抵抗。第4軍的三次衝擊都被普軍的排炮打退了,直到第4次衝鋒才勉強占領利尼村,但很快又被普軍預備隊的反衝擊趕了出來。第3軍也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此時,拿破崙很快意識到普軍的兵力比他想像的要大得多,於是,他指示蘇爾特再次寫信催促內伊快些行動,迂迴到敵軍的右翼。但內伊的第2軍已被威靈頓軍團的2萬人死死纏住,難以撤回。拿破崙又寫了份手令,命隨從參謀拉貝多瓦埃送與內伊,指示他留下第2軍和1個騎兵師去對付威靈頓軍團,抽出戴爾隆的第1軍迅速攻擊普軍右翼。同時,他還命令作為總預備隊的洛鮑的第6軍立即從沙勒羅瓦趕到利尼前線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正當近衛軍一切準備完畢,即將發起攻擊時,拿破崙突然接到旺達姆一個驚人的報告,說在後方約3公里的地方,發現一個敵軍縱隊,人數可能有二三萬,此縱隊正在向法軍背後接近。這一情況立刻引起混亂,旺達姆軍的許多士兵開始逃命,師長們不得不將炮口對準逃兵,迫使他們安定下來。鑒於情況的突變,拿破崙只好命令近衛軍暫不發起攻擊,以對付突然出現的威脅。同時,派出一個參謀前去弄清該路敵軍的情況。半小時後,參謀返回,報告說那不是敵軍,而是奉命前來增援的戴爾隆的第1軍。一場虛驚過去了。不過,拿破崙仍感到奇怪,按照自己的命令,戴爾隆應該出現在利尼村的西北方,怎么會從南面己方的側後出現?但不管怎樣,總算有 援軍來了。就在拿破崙慶幸該軍來得及時的時候,這個突然而至的援軍,在距離前線不足3公里的地方,又莫名其妙地掉頭朝內伊所在方向返回了。拿破崙大惑不解,想派一名參謀去追它回來,但時間已來不及了,天快黑了!於是,拿破崙決定不再等待。

下午7時30分,法軍開始發起最後的突擊。這時傾盆大雨突然從天而降,近衛軍冒著如注的大雨發起衝擊,猶同一道傾瀉而下的鋼鐵洪流,很快占領了利尼村。風息雨停,布呂歇爾親自率領32個騎兵中隊,向近衛軍發起了反衝鋒,企圖奪回利尼村。混戰之中,布呂歇爾的坐騎中彈,把他掀倒在地。這時,法軍已從四面圍上來,布呂歇爾的副官急忙帶人趕來,拉起這位受了傷的73歲的老元帥逃出了包圍圈。普軍隨之全線撤退。拿破崙見部隊疲勞,沒有乘勝追擊,只是命令格魯希派出第1騎兵師向東與撤退的普軍保持接觸。

利尼一戰,普軍死傷約1.6萬人。法軍傷亡同樣慘重,共損失了1.1萬人。拿破崙對這一仗非常不滿意,他認為如果不是內伊的行動遲緩,他一定會在利尼將普軍全部消滅。現在的普軍只是被擊敗,並沒有被消滅。

與此同時,內伊和威靈頓也展開了一場激戰。由於內伊在前一天的猶豫不決和行動遲緩,致使威靈頓的增援部隊趕到。內伊的第2軍多次向卡特爾布拉斯發起進攻,但由於兵力不占優勢,均告失敗。內伊不斷催促隨後跟進的戴爾隆的第1軍迅速前來增援。就在戴爾隆率第1軍快要接近戰場時,拿破崙的隨從參謀拉貝多瓦埃送來了拿破崙那個抽調第1軍前去增援法軍右翼的手令。貝多瓦埃在半路上直接把這命令傳給戴爾隆。由於該命令是拿破崙用鉛筆草書的,字跡潦草難認,以致貝多瓦埃在宣讀時,把地名華格里尼錯讀成汪格尼斯。前者位於利尼西北5公里處,後者則是利尼以南5公里的一個小村子。由於地名的錯傳,致使第1軍出現在右翼法軍的後方,引起了旺達姆軍的一場虛驚。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戴爾隆一面指揮部隊掉頭東向汪格尼斯,一面派參謀長向內伊報告。內伊對第1軍早已望眼欲穿,忽然聽到第1軍前去增援右翼,不禁大發脾氣。幾分鐘後,他又接到蘇爾特催促他速向普軍右翼迂迴的信。正在這時,當面的英軍再次從卡特爾布拉斯發起反擊了。幾種因素使內伊的心理喪失了正常性,他一怒之下,不顧拿破崙的命令,急召第1軍折轉回來。同時,不惜孤注一擲,親自率領僅有的1萬餘人向敵軍發起衝擊。由於英軍兵力已經增至3萬餘人,其後續部隊還在源源不斷開來,再加上 威靈頓的親自指揮,內伊的進攻又一次失敗了。戴爾隆在接近利尼時收到了內伊要他返回的命令,他未加考慮,便機械地照章執行了。這就造成了拿破崙所看到的援軍莫名片妙掉頭回去的情況。夜幕低垂時,第1軍趕回了卡特爾布拉斯附近,不過,這時戰鬥已經結束,雙方各自損失了約5000人。這樣,一支約有2萬人的軍隊,在左右兩路法軍同時吃緊的情況下,只是在兩路軍隊之間來回運動,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拿破崙對此十分惱火,他認為當時不管把它用到哪一方,都可能導致決定性的結果。

17日上午7時,拿破崙在接到第1騎兵師送來報告,說他們已追上普軍的後衛,繳獲了8門大炮,普軍已向列日方向撤退。緊接著,派往內伊那邊去的聯絡官也回來報告說,威靈頓的部隊仍留在卡特爾布拉斯的陣地上未動。拿破崙見布呂歇爾已逃跑,而威靈頓沒有撤走,當即決定調轉兵力,收拾威靈頓。

事實上,威靈頓在當日凌晨7時30分得到布呂歇爾戰敗的訊息之後,他看到自己的左翼已完全暴露,隨時都有被法軍迂迴包圍的危險,當即決定向布魯塞爾南面22公里的滑鐵盧地域撤退。上午9時,普軍傳令官送來布呂歇爾的急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件,布呂歇爾告訴威靈頓普軍已撤至瓦弗,如果威靈頓與拿破崙決戰,那他一收攏部隊即來支援。上午10時,威靈頓開始撤退。他們利用樹林作掩護,在騎兵的警戒下,一隊一隊地逐次撤走。這一行動竟然使內伊毫無察覺,雖然他曾接到攻擊命令,但他一事不做,等到正午時,他的敵人已經在全面撤退之中,可他依然從容不迫地命令 部隊按時吃午飯。

就在拿破崙的騎兵快要追到敵軍殿後部隊時,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大雨遮住了法軍的視線,看不清前面的目標。火器發射也受到影響。特別是騎兵的行動受到了限制,騎兵只能沿著公路追擊,否則馬匹就會陷到泥濘的耕作地里,難以奔跑。拿破崙也被淋得像落湯雞一樣,灰大衣淌著雨水,帽子被暴風雨打得不成樣子。半個小時以後,暴風雨停止了。英軍的殿後部隊儘管跑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但終究是成功地撤走了,並在滑鐵盧以南進入主力已占領的陣地。

拿破崙企圖利用敵人倉促占領陣地的時機,一舉突破其防禦陣地。他立即下令把4個炮兵連從後面調上來,以火力壓制敵軍,同時,命令第4騎兵師發起衝擊。但在英軍居高臨下的炮火打擊下,法軍很快敗下陣來。這時拿破崙深深意識到,由於內伊的掉以輕心,行動遲緩,他已經失去了一個良好戰機,今天不可能再發起進攻了。

當晚,拿破崙在距靈頓的前沿約2英里的勒凱盧過夜。18日拂曉,他接到了格魯希送來的報告,說一支普軍已向瓦弗方向運動,另一支正向配爾維茲。拿破崙綜合分析了所有情報,最後斷定:普軍主力正向瓦弗集中,企圖與威靈頓軍會合。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就在拿破崙接到格魯希報告之時,威靈頓也收到了布呂歇爾的信件。布呂歇爾告訴威靈頓,18日天一亮,他就首先出動由比羅指揮的第4軍,向拿破崙的右翼進攻, 皮爾希的第2軍隨後跟進。其餘的2個軍,在做好準備後也隨之前往。布呂歇爾的來信堅定了威靈頓在滑鐵盧與拿破崙會戰的決心。
永恆的滑鐵盧

威靈頓把陣地設在布魯塞爾以南約22公里、滑鐵盧以南約3公里處的一片丘陵地帶上,聖傑安山高地為主陣地,從那裡可以俯視整個戰場。陣地右翼的霍高蒙特別墅是威靈頓防禦的重點,他在這裡使用了英國近衛軍。荷蘭軍和其他盟國的雜牌部隊則被安放在中央和左翼陣地上。在左翼的最外端,配備了英國的騎兵旅。同時,在中央陣地後面,即聖傑安山與前沿陣地之間,保持有比較強大的預備隊,聯軍火炮的大部分都配備在這裡。威靈頓曾給炮兵作出明確規定:不要理會法軍的炮兵,集中火力直接射擊逐步推進的敵軍步兵和騎兵。威靈頓的兵力共6.8萬人,火炮156門。

拿破崙面對聯軍陣地將部隊在拉貝爾同盟嶺的前坡上展開。雷耶的第2軍居左,以1個騎兵師為後援;戴爾隆的第1軍居右,以1個騎兵師為後援;內伊指揮中軍,以洛鮑的第6軍、進衛軍和2個騎兵師為後援。根據聯軍陣地的部署,拿破崙決定以左翼佯攻霍高蒙特別墅以牽制敵軍兵力,以中軍和右翼突破聯軍防禦薄弱的中央陣地,搶占聖傑安山,然後向兩翼擴大戰果,將敵人一分為二,各個擊破。拿破崙的兵力共7.2萬人,火炮246門。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18日上午8時,拿破崙與高級將領們共進早餐。他對威靈頓接受會戰感到很高興,同時對即將爆發的大戰充滿必勝信心,他對元帥們說:“對我們有利的機會不下於百分之九十,而不利的機會則不到百分之十。”但蘇爾特、雷耶、戴爾隆等人並非像他一樣樂觀,他們曾在西班牙戰場上領教過威靈頓的厲害。拿破崙對他們說:“因為你們曾被威靈頓打敗,所以你們就認為他是偉大的將領。現在告訴你們,威靈頓不是一個好的將領,英軍也不是一支好的部隊,要打敗他們並不比吃一頓早餐困難。”

法軍進攻時間定為上午9時,可是,綿綿細雨一直下到8點整。拿破崙一吃完早餐就趕往各處視察戰前部隊。這位身穿灰大衣的矮個子皇帝走到哪裡,哪裡就爆發出一陣陣“皇帝萬歲”的歡呼聲。歡樂的狂濤經久不息,響徹前線上空。這是拿破崙一生中最後一次檢閱軍隊,軍隊中所爆發出的熱情也是自奧斯特里茨戰役以來從未有過的。視察當中,一位炮兵軍官向他建議說,最好將進攻時間推遲3小時,因為雨剛停止,泥濘的地面會使騎兵和炮兵難以行動,而且炮彈陷入泥中,會使殺傷力受到影響。出身於炮兵軍官的拿破崙欣然接受了這一建議。

上午11時,拿破崙向各軍軍長下達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作戰命令,要求各軍各就其位,做好一切戰鬥準備。11時30分,戰幕拉開,法軍80門大炮同時向英軍陣地轟擊。

下午1時左右,拿破崙準備命令右翼戴爾隆的第1軍發起進攻。實施中央突破。在下令之前,他習慣地拿起望遠鏡,向敵人的後方和側翼進行觀察。突然,他發現在東北方向約10公里以外的一片樹林邊上,有一塊黑壓壓的東西。接著,所有的望遠鏡都看見了這塊東西。蘇爾特說他已看清楚了是部隊,大家馬上認為是格魯希來了。幾分鐘後,法軍的偵察兵押來了普軍的一個傳騎兵,從截獲的檔案中得知這是普軍第4軍的前衛。但拿破崙並不緊張,他堅信在普軍趕來增援之前,他就能先將威靈頓擊潰。既然普軍第4軍已經前來側擊法軍的右翼,那格魯希的軍隊也應該前來側擊該軍的左翼。拿破崙立即向格魯希傳信,命他迅速趕到滑鐵盧與他回合。此信本應2小時內即可送到,但由於道路難走,信使直到下午5時才將信送至格魯希手中,而當時格魯希已被普軍的第3軍纏在瓦弗無法脫身。接著,拿破崙從預備隊中抽出2個輕騎兵師前去阻擊普軍,並命洛鮑的第6軍(僅2個師)隨後跟進。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下午1時30分,法軍全面進攻開始。戴爾隆的第1軍從左至右一線排開,左翼為第1師,在輕騎兵旅的支援下,進攻敵軍中央陣地正前方的拉海聖莊園,其餘3個師進攻敵軍的左翼。法軍從四面圍攻拉海聖莊園,人數處劣勢的拉海聖莊園守軍幾呈不支之勢。威靈頓站在聯軍主陣地上的一棵大榆樹下焦急萬分,急忙派出一個營前去增援,不料該營在前進途中就被法騎兵衝散了。由於拉海聖莊園的主體是個非常堅固的磚石建築物,守軍龜縮在裡面進行頑強的抵抗,法軍一時難以攻占。

與此同時,其他3個師依仗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炮火,攻擊進展異常迅速,很快就占領了前沿陣地。登上丘陵頂部的法軍被這來之迅速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們不斷地歡呼著,擁抱著,戰鬥隊形蕩然無存。就在法軍歡呼勝利、得意忘形之時,隱蔽在山脊北側反斜面上的一個英軍步兵師,共約4000人,突然從樹叢後面衝殺出來。他們在距離法軍僅40步左右的位置上,連續發射猛烈的排槍。隨後,端著刺刀衝進法軍混亂的隊形。山頂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戰,英軍師長約克頓在混戰中中彈身亡。

威靈頓見山頂的肉搏戰一時未分勝負,他瞅準機會,及時調上了2個騎兵旅,對法軍進行反衝擊。面對陡增的英軍,法軍支持不住,開始敗退。英軍乘勝追擊,越過中間山谷,一直衝上了法軍的進攻出發地,摧毀了法軍的部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分炮兵發射陣地。拿破崙見勢不妙,立即投入了2個騎兵旅。法騎兵居高臨下,如猛虎下山般地撲向運動速度已經減慢的英軍,殺得英騎兵人仰馬翻,倉皇退去。在這一回合中,法軍損失近4000人,並被英軍繳獲去了兩面軍旗。英軍方面,原部署在陣地上的4000人全被消滅,而在反衝擊中,又損失了大約2500名騎兵。

法軍在霍高蒙特和拉海聖兩地久攻不克,致使大軍無法向縱深推進,拿破崙開始有些擔心了,不斷地猛吸著鼻煙。下午3時30分,法軍再度向這兩地發起猛烈攻擊,拿破崙決心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在敵方援軍趕到之前拔掉這兩顆釘子。面對法軍凌厲的攻擊,兩地的守軍損失嚴重,彈藥也快用完,但他們仍堅持不動。拿破崙為此焦急不安。

這時,內伊突然發現拉海聖和霍高蒙特之間的英軍陣地上的守軍正在向陣地後面退去,他以為英軍開始撤退,因而不待拿破崙下令,不顧敵軍兩個據點尚未攻克而存在的危險,自作主張,命令米豪德的騎兵師和部分近衛騎兵約5000人,對敵主陣地發起衝擊。4時左右,在炮火的掩護下,5000名騎兵如潮水般向拉海聖和霍高蒙特之間狹窄的正面上衝去,很快就衝上對方陣地,俘虜了聯軍全部火炮。威靈頓見此情景,立即調攏步兵,排成嚴整的方陣實施反衝擊。這時,法軍步兵沒有跟上,炮兵也因怕誤傷自己人而停止射擊,結果,5000名騎兵難以繼續前進,無法突破發射著猛烈排槍火力的敵軍步兵方陣。正當法軍騎兵前進受阻的時候,威靈頓又將他的5000名騎兵預備隊投入了戰鬥。形勢立即發生逆轉,法軍再次被打退,原已成為法軍戰利品的聯軍火炮,又在背後響了起來。 法軍一連5次大規模的衝擊全被打退,損失慘重。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之拿破崙
拿破崙又一次騎馬趕到部隊,一面安頓人心,鼓舞士氣,一面嚴令內伊不惜一切代價攻占拉海聖。下午6時過後,法軍進行了第6次衝擊。內伊已打得眼紅,他大聲喊叫著,不顧一切地沖在騎兵隊伍的最前頭。戰鬥中,他的三匹坐騎連續中彈倒斃,他毫無懼色,換上別的坐騎,依然率部前進。英軍受到內伊連續6次的猛攻,傷亡極其慘重,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經過長時間的激戰,法軍終於攻占了拉海聖。內伊立即將1個炮兵連調到那裡。在炮火的掩護下,衝擊的法軍繼續突進,最後占領了英軍中央陣地的部分地段。由於傷亡過重,法軍已無力再向縱深和兩翼擴大戰果。內伊曾向拿破崙請求支援,但遭到拿破崙的拒絕。這時拿破崙手中還有8個營的老近衛軍和6個營的中年近衛軍,但他不敢把這僅有的一點預備隊全拋出去,因為法軍的右翼正面臨著普軍的嚴重威脅,而且他也不能肯定格魯希軍能否及時趕到。由於得不到增援,攻上英軍陣地的法軍又被趕了下來。

右翼陣勢穩定之後,拿破崙又把精力集中到正面攻擊上來。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英軍已是精疲力盡、千瘡百孔了,誰勝誰負,就在這最後一舉了。他把剩下的8個近衛軍營全部交給內伊指揮,要求他作好最後一次衝擊。大約7時左右,內伊準備就緒,剛準備發起最後衝擊時,法軍1名騎兵軍官叛逃投敵了,他將法軍的兵力情況和進攻計畫全部講出,威靈頓立即重新部署兵力,以對付即將到來的進攻。

最後的衝擊開始了,戰場上出現了一幅最為壯觀的景象:大約4000名身經百戰的近衛軍官兵組成了一個排列極為嚴密的進攻方陣,他們同內伊的部隊一起,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向敵軍陣地挺進。他們邊挺進邊整齊地高呼"皇帝萬歲"。內伊的坐騎再次被炮彈擊斃,內伊從地上爬起來,繼續帶領部隊衝鋒。法軍很快突破了英軍的防禦,衝到了山頂上的英軍陣地。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突然聽到威靈頓一聲令下:“近衛軍,起立,準備戰鬥!”從山後的反斜面上一下子出現了兩個營的英國近衛軍,他們等法軍離他們只有五六十步的時候,一起猛烈地開火。面對仿佛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英軍,法軍來不及還擊,就一排排地倒下來了。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這支戰無不勝的法國近衛軍就丟下300多具屍體,向後退去。與此同時,其他地段的英軍也積極地對主陣地進行支援,普軍的2個軍則更加猛烈地向法軍右翼發起進攻。法軍兩面受敵,陣腳大亂。這時的拿破崙再也沒有預備隊可用了,威靈頓意識到發起全線反擊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此時,拿破崙正在拉海聖附近,儘量集中他的殘部來支援近衛軍,突然發現法軍全面潰散,他立即把潰散中的 老近衛軍組成3個方陣,企圖阻止潰逃的法軍,以便穩住陣腳,組織再戰。英軍攻到陣前,見法軍方陣猶如銅牆鐵壁,不禁膽寒起來,停止了進攻。威靈頓見此情景,當即大聲喝道:“上,上,他們是頂不住的!”英軍再次沖了上來,法近衛軍拚命抵抗,終因勢單力薄,只得且戰且退,保衛著拿破崙撤出了戰場。其他地方的法軍也在聯軍進攻下,朝不同方向四散逃命去了。

戰爭結果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那一天前還是青翠碧綠的田野和山坡,此時鋪滿了血肉模糊的屍體、傷員以及無數殘缺的肢體,綠色的平原變成了血的海洋。據估計,威靈頓軍團死傷1.5萬人,布呂歇爾軍團死傷7000人,而法軍死傷2.5萬人,被俘虜8000人。6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這時兩院已經背叛了他,他的兄弟呂西安極力勸他解散兩院,重新徵召軍隊,準備再戰,但拿破崙卻表示拒絕。他明白他的 使命已經完成了,他的 星宿已經殞落了,他不願自己的國家發生內戰。次日,拿破崙自動退位。7月7日,聯軍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了巴黎。7月15日,拿破崙離開法國,被放逐於南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 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辭世,時年52歲。法軍戰敗後,“百日”王朝覆滅。拿破崙一世於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聖赫倫那島。

人物、戰術評價

滑鐵盧參戰雙方主要將帥的將道

拿破崙

就肉體勇氣而言,拿破崙青年時代的大無畏精神充分表現了他這方面的“勇”。土倫之戰身先士卒,阿科拉親自出馬搖旗衝鋒,以及常年在第一線作戰,都是明證。

就精神勇氣而言,他早年強於晚年。征義大利,征埃及,體現了冒險精神與無比自信;阿科拉和馬倫哥,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鎮定自若的作風獲得勝利,體現了堅持精神;在義大利諸戰役和累根斯堡——埃克繆爾戰役及瓦課拉姆戰役中,他當機立斷,特別在後幾場戰役中,反客為主,反敗為勝。但到了後期,由於年齡和閱歷關係,他開始變得謹慎,有時難免猶豫不決。總體而言,拿破崙具備一個“勇將”必備的超人素質。在滑鐵酷會戰中亦復如是。

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政治,外交,法律,軍事各方面都達到了很高境界;他對數學地理歷史和他的軍事專業知識都又精深研究,並獲得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殊榮。他注重科學與文化,征埃及時不忘帶科考隊同行;在諸多戰役中,處處閃耀著智慧光芒。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之拿破崙
在自信方面,他是無以倫比的。“他對他自己的能力與運氣都有極強的信心。”(富勒)

但自信過度就“有時不免生活在一個幻想的領域中。”(富勒)然而,拿破崙在軍中的威信始終不可動搖,士兵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勇氣和信念。“拿破崙個人的出現相當於四萬大軍。”(威靈頓)  

他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他善於通過表演來加以發揮:在阿克慰問鼠疫病院,在酷熱的沙漠中與士兵一起徒步行軍,與士兵談笑風生因而被稱為“小伍長”,在德塞和拉納犧牲後的兩次落淚,以及在蒙特諾特和告別近衛軍時那可歌可泣的演講等等表現,無不展示了他偉大的心靈與性格,讓全歐洲的人為之傾倒。   

他有三大資本確保軍事勝利:

1 他能確保指揮上的統一,將整場戰爭和整個戰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2 他堅定地認為在戰爭中的推動力不是恐懼而是榮譽,這符合革命精神,讓法蘭西民族主義對其命運產生了一種英雄式的信心。
3 他自己的天才,也就是“智”。

拿破崙的戰略思想有以下幾點:

1 重視統一指揮,事必躬親,重視行動。“一個將軍如果老是其他人的眼睛來觀察一切,那就永遠不配指揮一支軍隊了。”“戰爭藝術很簡單,一切不過是執行問題。”(拿破崙)

2 重視時間因素和戰略機動。“皇帝總是在夜裡十一點起床,或者至遲為十二點,此時各軍的報告都已經送到他的手中,在工作了兩三小時後,即開始發布第二天的命令。”(科蘭古)“在戰爭中,時間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任何一切的解釋都是不妥當的。”(拿破崙)“皇帝已經發明了一種新的戰爭方法,那就是用我們的雙腿來作戰,而不是用刺刀。”(法國士兵)他的許多勝利都是拜告訴行軍所賜,如烏爾姆會戰,耶拿會戰等,“速度是拿破崙戰略的靈魂”(富勒)

3 重視集中兵力和會戰。其要旨為尋找敵軍位置上的決定點,然後再以雷霆萬鈞的力量打擊在上面。“戰略計畫就像攻城戰一樣,集中火力對準一個單獨的點。只要打開一個缺口則敵軍就會隨之而崩潰。”(拿破崙)

4 重視戰略計畫的周全,不求僥倖獲勝。“我的習慣是要作多中預防措施,而不把任何事委之於機會。”(拿破崙)正如孫子所言:“多算勝,少算不勝。”

5 重視攻勢,永保主動權。“我的想法和腓特烈一樣,必須經常先攻擊。容許自己受攻擊實乃大錯。”(拿破崙)

戰術思想歸納如下:

1 善於把握戰場動態,抓住關鍵時機。“一次會戰的命運就是一個單獨時間,一個單獨思想的問題,決定性時機到了,精神火花點燃了,於是一個最小的預備隊即足以解決一切。”“奧斯特里茨戰役若我早六小時進攻,則我應已失敗。”(拿破崙)

2 重視地形,善用地利。“他對於地形總是別具隻眼,特別注意,準備一旦遭到頓挫時,可以有一個退守之地。在這一方面,他對於各地局部地形,頗具有驚人記憶力。”(科蘭古) 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左翼掩護,耶拿會戰中依託樹林果園牆壁實行散兵火力戰術,說明了這一點。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3重視炮兵。拿破崙作為炮兵出身的統帥,具有敏銳的戰術眼光。他意識到當時武器裝備的特性:步槍射程太近,而野戰炮兵卻可以推進到距敵軍350碼以內粉碎敵軍步兵。所以他在戰爭中主要依賴炮而非槍。“無論在攻城戰中,還是在野戰中,擔負主角的都是炮,它以造成了一個完全的革命........製造戰爭的就是炮兵。”

儘管拿破崙是名將中的名將,可謂一代天驕。但在滑鐵盧會戰中仍然敗北,究其原因固然很複雜,就將道而言,有以下幾點:

1 過於自負,一定程度忽視了對實際情況的客觀分析。”他對於敵人的意圖很少考慮,甚至完全不考慮。”(富勒)這實在是致命的習慣!當遇到威靈頓這樣的高手時仍然憑主觀臆斷指揮,怎能不敗?“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孫子)拿破崙就敗在這“一負”之中了。

2 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不願培養和發揮下屬的主觀能動性。只求服從,不求自主。“無人知道他的思想,我們的任務就是服從”(貝爾蒂埃)滑鐵盧戰役中,格魯希。內伊和蘇爾特的糟糕表現實際上也是他一貫的指揮用人體制上的硬傷。

3 指揮體制過於集中於一人,當戰爭規模擴大時,拿破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他後期無法完全掌握戰場,很大程度上是未能建立一套完善的C3I系統。

4 最後,也是其將道的最大缺點。拿破崙未能從大戰略層面考慮戰爭與和平問題。他野心勃勃,胃口太大,力量又不足以支撐其戰略目標。他一心想征服,統治,卻忽視了國際關係中的“均勢”(BALANCE OF POWER)。由於勝仗打得太多,他開始窮兵黷武,常常輕率地放棄政治外交手段,而企勝於戰爭。其結果是四面樹敵,四面楚歌,耗盡了國家的財富與人力資源,最終難免敗亡。他的失敗是戰略性失敗,滑鐵盧不過是必然性的偶然表現而已。

滑鐵盧會戰滑鐵盧會戰
威靈頓

他的“勇”主要體現在“精神勇氣”方面。在自信方面,他自然不會遜色於當時任何名將,他能在西班牙諸戰役中獲得輝煌勝利,並在滑鐵盧戰役中堅持不懈,正是那種自信支撐著他。在堅持方面,他表現得尤為出色,在滑鐵盧他在相對劣勢的條件下擋住了法軍的進攻,並一直堅持到援軍到來,這體現了他典型的英國人氣質——極其堅定,百折不撓。

他作戰風格以謹慎見長,但只要條件允許,他也會冒極大的風險打擊敵人獲取進一步的戰果。在決斷方面,在滑鐵盧,當他發現自己被拿破崙欺騙後,當機立斷,迅速在夸特里布拉斯設防,沒有絲毫猶豫地作出了正確判斷。

這在他西班牙諸戰役中得以充分體現。他慣用地形作為掩護欺騙敵軍,善於用防禦擊破敵軍。相比拿破崙,他在“知彼”方面顯然更勝一籌。他清楚了解法軍戰術,並知道該如何應對;他的謹慎掩蓋了他作為名將的冒險精神,這讓法軍,包括拿破崙在內,大上其當。

對於唯一一個多次挫敗法軍的將軍來說,他以往的戰績自然是獲得軍隊,國家,盟友信任與支持的最佳資本;他的威信和拿破崙一樣,讓敵軍為之膽寒。當內伊命令雷耶的軍肅清夸特里布拉斯南面森林裡的敵軍時,雷耶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他害怕英軍的“西班牙式戰鬥”——英軍會藏起來,在緊要關頭又會重新出現。

與拿破崙不同,他作為英國人,慣於用傳統的嚴刑峻法來維持軍隊的紀律與忠誠。他的部隊里有的官兵甚至被判鞭打1.2萬次!拿破崙主要是靠激勵來激發士兵的榮譽感,而威靈頓則靠嚴格執行紀律來樹立自己的威嚴,維持別人對他的敬畏。  

戰術思想歸納如下:

1 重視聯繫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威靈頓的想像力很少與實際脫節。他的兵力與法軍相比總是居於劣勢,所以他往往小心謹慎。但如果形式逆轉,他也會雷霆般打擊敵人。他的作戰風格穩重務實。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
2 重視防禦和利用地形。威靈頓的戰術可以稱之為“防禦攻勢”(DEFENSIVE OF FENSIVE)他總是鼓勵敵人先進攻,而等到敵人陷於混亂中時自己再依賴槍煙發動反攻。他總是想方設法利用地形掩護,在費羅米之戰中,朱諾完全受到了欺騙。在 布沙柯戰役中, 馬塞納誤認英軍的中央為右翼。而在 薩拉曼卡戰役中是如此,在滑鐵盧亦復如是。

3 根據防禦戰術的需要,靈活運用步炮協同。他對於當時的武器特性和拿破崙一樣有精深的研究。因而發展出一套與法軍戰術相對的有效戰術:他使用橫隊作戰,他知道英軍士兵的性格是堅定和遲鈍,所以他常用兩列橫隊來迎擊法軍縱隊,這使他的火力增加了四倍,在近距離內可以有效粉碎敵軍進攻;他的火炮也是疏開的,而不是像拿破崙那樣集中布置。這也是與線式隊形相適應的。防禦戰術+兩列橫隊+疏開火炮+地形掩護,構成了威靈頓堅不可摧的防禦體系。

4 和拿破崙一樣,堅持統一指揮和眼見為實。“我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總是親自在場的——我看見了一切的東西,並且親自動手做一切事情。”

威靈頓的戰術自然也有缺陷。他的防禦戰固然打得很出色,但他的騎兵很少追擊敵人,在獲勝後很難擴大戰果。他的指揮體系面臨著和拿破崙一樣的缺陷,當戰爭規模擴大時,這種獨裁式的指揮就力不從心了。
反法聯軍的另一主帥布呂歇爾

滑鐵盧會戰 布呂歇爾
布呂歇爾之“勇”:他的“勇”主要表現在“肉體勇氣”方面。雖然是“匹夫之勇”,但作為73歲高齡的老人,也算不凡了;林尼之戰中,他的坐騎被擊中,他摔得渾身青腫,但仍然堅持指揮,相比梅拉斯輕傷即下火線,顯然勇敢得多了;在“精神勇氣”方面,他有著強烈的復仇信念。在耶拿一敗後,他經常手拿一把劍,口中念念有詞(拿破崙的名字),然後一劍刺出,好像 仇人已倒地身亡。(這亦有可能是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者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他不畏勞苦,與拿破崙死戰到底。在決斷方面,他還能顧全大局。當林尼之戰他逃離戰場後,曾與格奈森諾和 格羅爾曼(兩人均系 普魯士軍事改革家)討論下一步行動,格奈森諾素來不信任威靈頓,認為此人是一流氓,力主普軍退往列日。但布呂歇爾不為所動,仍然決意同英軍保持聯繫。如果他聽從格奈森諾的意見,那么威靈頓就只好孤軍奮戰了,那么滑鐵盧的結局很可能逆轉。

布呂歇爾之“智”,這方面他欠缺太多,給人以糾糾武夫之感,沒什麼軍事智慧可言。布呂歇爾之“信”,這在普軍中無人可及,他的資歷威望加上老兵作風很得軍心。普軍中具備軍事才華的人很多,但誰也比不上他有威信。 布呂歇爾之“仁”,這在他不拘小節的性格時有表現。他能知人善任,不端架子,不倚老買老,所以格奈森諾,格羅爾曼等人才能在他的手下施展才華。 布呂歇爾之“嚴”,這方面和“智”一樣乏善可陳,他個人戰術極為笨拙,老犯低級錯誤。 布呂歇爾由於在智,嚴兩方面欠缺太多,所以不能成其為名將。但他的所做所為,對滑鐵盧戰役的成果還是有很大影響。

戰爭評價

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是一個永留紀念的會戰,它是身經百戰的拿破崙所進行的最後一次戰役,此戰宣告了拿破崙最終失敗的命運。對於這次會戰,諸多軍事學家和歷史學家從不同方面,不同觀點作了仔細研究和評析,各
滑鐵盧會戰 滑鐵盧會戰紀念碑
說不一。

這次會戰的勝利者和失敗者說:

威靈頓:“在我有生以來,都不曾經歷過這樣焦急不安的生活,因為我必須坦白承認,我從來沒有象這一次如此的接近失敗。”

拿破崙:“這個會戰失敗了!……這是一個可怕的災難。但是那一天還是勝利的。軍隊的表現還是極為優異,敵人在每一點上都被擊敗了,只有英軍的中央還能夠堅守。當一切都已過去之後,軍隊才突然為恐怖所乘。這是不可解釋的……”

瑞典國王約翰,即昔日曾在拿破崙麾下作戰,後來又領兵與之對抗的前法國元帥貝爾納多特發表了如下評論:“拿破崙並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們所有人都偉大。但上帝之所以懲罰他是因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龐大的戰爭機器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極必反,古今概莫例外。”

相關人物

滑鐵盧會戰 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一世(1769~1821)NapoléonⅠ法國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1815)。即拿破崙·波拿巴。 1769年8月15日生於科西嘉島,1821年5月5日卒於大西洋聖赫倫那島。父親C.M.波拿巴是律師。1804 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稱拿破崙一世。

1815年3月1日,拿破崙一世帶領一隊衛士冒險渡海,3月20日在法國本土登入,沿途兵不血刃,順利抵達巴黎,再次登上皇位,開始百日統治 (1815年3月20日~6月22日)。與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組成的第七次反法聯軍作戰,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敗。6月22日拿破崙一世第二次退位,被囚禁在大西洋聖赫倫那島,1821年5月5日在該島病逝。1840年12月,拿破崙一世遺骨運回巴黎,1861年4月拿破崙一世靈柩被安置在巴黎殘老軍人院的圓頂大堂。拿破崙一世留下大量口述的回憶錄。有《拿破崙一世書信集》和多種聖赫倫那回憶錄版本等傳世。

滑鐵盧會戰 威靈頓
威靈頓(1769~1851)Welington,Arthur Wellesley,Duke of 英國統帥,公爵。畢業於 法國昂熱軍事學校。1787年入英軍服役。1794  ~1795  年參加對法蘭西共和國的戰爭。1796~1805年在印度率英軍進行了征服印度王公部隊的戰爭。1808~1813年在庇里牛斯半島指揮英、西、葡聯軍同拿破崙一世軍隊作戰,抗擊並打敗了數量占優勢的法軍。1814年法國波旁王朝復辟後,任英國駐巴黎大使。1815年指揮英荷聯軍對法作戰,在滑鐵盧會戰中抗擊了法軍優勢兵力的進攻,最後在普軍的配合下擊敗 拿破崙一世,進軍巴黎,統率盟國的駐法占領軍。戰後,多次參加反法聯盟各國重新瓜分勢力範圍的會議。1828年後,歷任首相、外交大臣和不管部大臣,並長期任陸軍總司令。曾反對“改革法案”,鎮壓1848年 憲章運動。威靈頓對於建設具有較高戰鬥力的英國 陸軍作過一定貢獻。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作者:史蒂芬.茨威格 著 舒昌 譯 出版社:三聯書店 類別:文學 出版時間:1986-02-00

《自由大憲章》       《騎士之大百科全書》

http://www.nen.com.cn/72351232362020864/20060329/1882503_5.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