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上中學

港上中學,以“勤奮、嚴謹、民主、開拓”為校訓,以全面育人和培養精英人才為目標,堅持全面的素質教育,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嚴格控制課程總量,減少必修課課時,增設選修課和活動課,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績。

基本信息

學校地址

北京四中位於北京西城區西黃城根北街甲二號

現占地4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2004 年在校學生人數 1500 餘人。學校設施齊備,圖書館已實現網路化管理,有標準田徑場跑道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游泳館、健身器械區等,體育場已全部塑膠化。

學校還十分注重增強學生體質,籃球、游泳、田徑、橋牌等運動項目都在北京名列前茅。

北京四中自80年代末開始實行數學、英語等科目分層次教學並開設選修課,是中國大陸最早探索素質教育的高中之一,是全國重點學校之一。

北京四中擁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目前90多名在崗教師中有特級教師3名,高級教師50名。 近年來,每年有100餘人次在市區以上各種競賽中獲獎。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共獲得六枚金牌、兩枚銀牌、一枚銅牌。每年有95%左右的畢業生考入國家重點大學,其中40%左右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也有學生赴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伯克利大學、牛津大學等海外優秀大學學習。

2004年,北京四中恢復國中部,短短五年中產生了不俗的教學成果,為四中校園注入了一批批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為高中部選拔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現任校長劉長銘。

學校歷史

晚清時期

北京市第四中學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末光緒、宣統年間的順天四路學堂,而由此改組設立的順天中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東路中學堂(通州)、南路中學堂(大興黃村)、西路中學堂(盧溝橋)和北路初級師範學堂(昌平沙河)相繼創辦。後經順天所屬二十四州、縣所舉紳士會議,順天府凌府尹福彭決定於京師另立一所中學,分選各屬合格學生入堂肄業,並決定以位於西什庫的宛平高等國小堂校舍開辦順屬中學堂。學部議復御史張世培奏請順天府正式開設順天中學堂。

《議復御史張世培奏順天府尹破壞章程淆亂定章折》部分內容如下: 北京四中

查順天四路學堂創始於前府尹臣陳璧議。由各屬契稅項下酌加五成,專備四路學堂之用。東路設於通州城內,南路設於大興縣屬黃村,每年款項均約六千兩。西路設於盧溝橋,每年款項三千兩。北路款項僅一千餘兩,已另攤派各屬每年三千兩,辦理初級師範學堂。 而東、西、南三路中學,自開辦以來,或三年或二年,議者謂人數太少,程度不齊,遂有主歸併中學、添設師範之說。順天府尹凌福彭到任後,札飭二十四屬各舉紳士定期會議。開議之時,主歸併者十有四人,不歸併者十人。遂定於京師另立中學一所,現在三中學之學生、經費概行歸併。而不主歸併之說者,鹹不免嘖有煩言。此御史張世培所以有破壞學務、淆亂定章之奏也。…… 臣等公同商議,……似應照該府尹原議,先在京師設立一所,分選各屬合格學生入堂肄業。查從前順天府宛平國小堂校舍甚為宏敞,現在該堂移設外城,其原有校舍擬作為順屬中學堂;其現辦之東、西、南三路中學堂學生並於此校肄業,北路學生有合格者亦酌量選擇收錄,以昭平允。

順天中學堂成績品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順天府在今西什庫天財庫舊址(今稱後庫)籌設順天中學堂,並派藩祖蔭作監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是順天中學堂正式創校之年。順天四路學堂42名學生入學肄業(東路14名、西路10名、南路14名、北路4名),稱為甲班(今稱第一級,於1912年十二月畢業)。學制為四年,設國文、算術、歷史、英文、社會學、國畫等課程。宣統元年(1908年)正月,學堂添招乙班(英文班),學生三十一名(今稱第二級,於1913年七月畢業)。宣統二年(1909年)正月,添招丙班(英文班),學生三十九名(今稱第三級,於1915年正月畢業)

中華民國時期

第一任校長王道元題寫的校碑。(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順天中學堂由京師學務局管轄,委派王道元為校長,下設教務學監和齋務學監。同年9月29日更改校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並定該日為校慶日,並一直延續下來。民國二年(1913年),學校在原有英文班的基礎上,開設德文班。全校共有四個班97名學生。

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有四中學生代表前住天安門遊行集會,途中被軍警驅散,並被押送回校。同年6月,學校學生因在街頭宣傳,數人被捕,關押十餘天。同年8月27日,有學生參加京津學生在北京的遊行示威,國文老師潘雲超因在《益世報》上發表支持學生運動的署名文章,被北洋政府逮捕。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北平淪陷,在日軍統治下,學校實行奴化教育,日本教官進駐學校,同時增設日語課程。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日偽校長王岩濤來校,遭到師生反對,後被學生趕出了校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接管四中,委派孫鹿賓任校長。此時,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在四中活動,並在高中學生中發展地下黨員。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五月二十二日, 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燕京大學的部分四中校友返校,向本校高三學生做反內戰宣傳。內六區警察局聞訊後派數十名警察持槍衝進學校,包圍了禮堂,捆綁正在演講的校友。在場的四中學生與警察發生爭執,有幾名學生被刺刀刺傷。後北平市長何思源派專人來校為校友鬆綁,並向學生道歉。同年化學實驗室發生爆炸,學生組織義演募捐用來重建化學實驗室。

北京四中師生在天安門廣場參加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底至三十八年(1949年)初,國民黨軍隊占領校園,學校被迫停課,校舍成為為兵營,操場成為炮兵陣地,百餘株樹木被砍伐,課桌椅被焚燒。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四中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同年3月15日北京市軍管會委派李復生來校接管四中任校長。同年四中建立了中國共青團團支部和中國共產黨黨支部,並成立新的學生會。校名亦被改為北京市第四中學,並沿用至今。

199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北京四中時,曾說:“久聞大名,如雷灌耳。到這裡來,真是三生有幸。”

2001年2月國際奧委會2008年奧運申辦城市評估團考察北京時,北京四中作為唯一被考察的教育機構接受評估。

校風簡介

校名

現校名由郭沫若題寫。

校標

北京四中的校標是民國十年(1929年)建成的北平公立第四中學校門。

校風

優、苦、嚴。

校訓

北京四中的校訓是“勤奮、嚴謹、民主、開拓”。

訓誡

北京四中訓誡摘自首任校長王道元撰寫的《京師 北京四中

訓誡》原文如下:

須知人之所以生,要以自食其力為本根,以協同尚義為榮衛。所貢獻於民眾者不嗇,斯民眾之報施我者必豐。藉勢倚權,常與禍構,不可為也。故求其可恃莫如學,勢可踣也。學不得而閟也。今學者每期期焉,以學不見用為慮,而不以致用不足為憂,竊以為過矣。不知學無止境,致用亦無止境,有生之年,皆學之日。其受用處,非根器淺薄者所能知,亦非佻達紈絝者所能任也。諸生方盛年,志高而氣銳,將欲厚其積儲以大效於世耶?抑將淺嘗自放以儕於俗耶?是不可不審所處矣。諸生勉乎哉!

校歌

北京四中的校歌是由集體作詞、施光南作曲的“希望和理想之歌”。

校園環境舊校園

民國四年(1915年)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門

北京四中老校園教室順天中學堂選址於位於京師後庫(現北京市西城區後庫)的宛平高等國小堂。校園雖經多次翻新、重建,地址未曾改變。全校占地面積為98.6畝,體育場占地40.6畝,包括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和足球場。校園內有樹木1500餘株,花卉100餘種。校園南院有植物園地,種有農作物,並建有一個古樸的井亭,頗有田園意境。如當時 四中校歌

校歌所描述的:“半似鄉村半似城,花木蒼翠四時榮”。

目前校園

1983年北京市政府決定改建北京四中校舍,並列為市重點工程。新擴建的四中校園占地46372平方米。

教學樓

北京四中的大部分的學生集中在一座教學樓。教學樓共四層,每層有教室八間。設計者摒棄常用的矩形而採用六邊形平面,取得了大容量、短視距和小視角的綜合效果。另外因多個六邊形教室組合而自然形成的走廊空間的收放變化,既滿足了交通疏散的要求,也為學生提供了多個課間交往娛樂的理想空間。

實驗樓

實驗樓共六層。第一層至第四層分別設有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和計算機機房,供學生完成教學實驗和課外活動。第六層設有天文台。

辦公樓

辦公樓於2003年竣工,用於教職員和行政人員的辦公。除此之外另設有一件大型會議室供日常會議和接待。地下一層為一些詭異的東西如理髮室、庫房、流石編輯部之類的,地下二層對外營業可以打桌球、練健美操、搏擊、武術、舞蹈以及許多。 北京四中

綜合樓

綜合樓現在沒有完全交付使用。一層為學生食堂。二層為四中大禮堂,並有一些辦公室、小教室、會議室。三層有模聯教室和陽光心社和部分禮堂附屬設備可用。四五樓基本是空屋子。另有地下車庫兩層。

藝術樓

藝術樓一層是三個音樂教室,二層是校史館,三層是美術教室

室外體育場

北京四中設有一個塑膠室外體育場。附有標準六線四百米跑道,一個中型足球場、二個排球場、六個籃球場、田徑運動設施和看台,供學生和教職員使用。

室內體育館

北京四中設有一間多功能體育館,可用於多種體育運動,例如籃球、羽毛球。此外另設有桌球室、健身房及標準二百米室內游泳池。

其他設施

北京四中亦設有老辦公樓、宿舍、老校長室、漱石亭、總務處、國際部等。從教學樓通往實驗樓的連廊也是四中的特色

名師風采

陳景潤: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陳有南方方言,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後被“停職回鄉養病”。

劉景昆: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生, 北京市化學特級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1920年-1962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李直鈞:北京四中畢業,北京大學畢業生。1924年-1940年在北京四中任物理教師。

馬文元: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生,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1935年-1950年在北京四中任數學教師。

張子鍔:河北工學院畢業,北京市物理特級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1937年-1975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韓茂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籃球國家級裁判,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籃球賽副裁判長,北京市特級教師,全國十佳體育教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1年-199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王鏡如:輔仁大學英語系畢業生。1952年-1988年在北京四中歷任語文和英語教師。

著名校友

建校百年(1907年建校)以來,北京四中至今有三萬五千名畢業生。其中許多人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絕大多數成為黨、政、軍以及各行各業的領袖或中堅。知名的校友包括:

學術界

--------------------------------------------------------------------------------

虞福春——實驗物理學家,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物理系系主任。因1946年參與發現核磁共振現象在國際上享有聲譽。1936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方勵之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1952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後因無法勝任教學工作調離。

何芳川——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53年至1956年在高中部就讀。

王文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39年至1945年在北京四中就讀。

丁偉岳——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1956年至1962年在北京四中就讀。

郝柏林——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1946年曾在北京四中就讀。

塗傳詒——空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1952-1958年在北京四中就讀。

丁國瑜——地球物理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

劉廣志——探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土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1942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毛二可——雷達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1946年至1948年在北京四中就讀。

王壯——航天技術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1954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吳燕生——航天技術專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1981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張順江——著名學者,決策學創始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李強——社會學家,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1968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周孝正——社會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鍾秉林——教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文化藝術界

--------------------------------------------------------------------------------

馮至——現代著名詩人學者

李敖——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歷史學家。1948年就讀於北京四中。

王蒙——當代著名作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從維熙——著名作家。

韓少華——著名作家。

謝飛——當代著名導演。1957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陳凱歌——當代著名導演。

曲直——當代著名導演。

劉玉山——當代著名藝術家,曾任中央美術出版社總編輯。

北島——當代著名詩人。

高曉松——當代知名歌手,音樂人。

戴士和 ——著名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

政經界
--------------------------------------------------------------------------------

王崑崙——現代著名政治活動家,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建人之一,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17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1963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薄熙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1968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馬凱——國務院秘書長,國務委員。1959年考入國中部,1965年高中畢業後留校任教,至1971年調離。

凌青——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聯合國代表。

蔣效愚——北京奧運組委會副主席。

劉源——成都軍區副司令員,上將。1951年進入國中部就讀。

陶西平——全國人大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前北京市人大副主任。

喬宗淮——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聯合國副代表。

陳昊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1959年畢業於高中部。

陳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行長。1964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