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

陶西平

陶西平 湖南省益陽市人。曾任北京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陶西平指出,目前我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適應。陶西平也同時指出目前民辦高校所存在諸多矛盾,諸如法律與條例相關規定的具體化及程式化嚴重滯後,用地優惠、稅收優惠不能充分落實等;現實遇到的如法人地位、產權明晰等問題尚無明確解決方案;一些民辦學校尚未樹立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影響了行業聲譽等等。

簡介

陶西平,男,1935年3月生,湖南益陽人。大專文化。198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3月參加工作,曾任北京市

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家陶西平

第十二中學教導主任、校長,北京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青少年專門小組副組長。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現任職

陶西平陶西平

現任國家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亞太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聯合會主席,北京市社科聯名譽主席、中資教育投融資理事會顧問。

名言

陶西平陶西平

以前義務教育的目標是讓所有的孩子有書念。義務教育法修訂後,目標是讓所有的孩子念好書 。

談民辦教育

教育家陶西平報告會教育家陶西平報告會

陶西平說,“影響民辦高校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教育需求的變化、市場投資方向的趨勢、政府政策調整

的導向,更有民辦學校自身的辦學水平及民辦教育的行業信譽等。希望大家為民辦教育從高速發展的初創期向成熟期過渡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實踐的努力,以實現民辦教育在更高層次上的健康發展”。陶西平指出,民辦高校在優勝劣汰中洗牌分流,一部分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形成強勢品牌,另一部分規模日益萎縮甚至轉讓關閉最後依法責令停辦。陶西平強調,“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才進入一個轉型期,路還很長很遠。風物長宜放眼量。”

陶西平也同時指出目前民辦高校所存在諸多矛盾,諸如法律與條例相關規定的具體化及程式化嚴重滯後,用地優惠、稅收優惠不能充分落實等;現實遇到的如法人地位、產權明晰等問題尚無明確解決方案;一些民辦學校尚未樹立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影響了行業聲譽等等。

陶西平對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做出了如下劃分:1978年到2003年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民辦教育再度萌生後的初創發展期。以1997年《社會力量辦學條例》為標誌,打破了高等學歷教育的壁壘,是民間力量在高等教育這一領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2003年到2020年,中國民辦教育將進入第二階段。以《民辦教育促進法》頒行為起點,民辦教育進入法制化階段後的轉型發展期。而2020年以後,陶西平預言,中國民辦教育將進入到相對成熟發展期。

談高中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高中的在校生只有31.8萬人,到2008年的時候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已經是2476.3萬。高中階

教育家陶西平作報告教育家陶西平作報告

段的毛入學率達到了74%,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在上世紀的90年代後期當時國家教委行政部門提出來要建立一定數量的示範性高中,主要是為了帶動整個高中教育的發展。後來實際落實的時候一部分省、市推進了示範性高中的建設。這個舉措對我們國家高中教育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為它推進了各地關注高中的建設,並且建設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辦學條件比較好的高中學校。也促進了一部分國中和高中的剝離,國中和高中的剝離也加快了一個獨立義務教育體系的形成。當然,這其中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希望能夠自己保有一點好的生源,所以剝離出來了以後有一部分又回去了。

但是,這種示範高中的提出和各地的推進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示範性高中到底好不好。實際上這個問題不是示範高中示範什麼問題,主要是反映了普通高中到底怎么辦的問題,反映了對於高中發展道路的思考,或者瓶頸。反映了在高中建設過程當中的建設,我覺得示範高中、示範什麼的問題實際上是讓我們回答示範高中的培養目標到底是什麼,高中的價值取向到底是什麼,高中的功能定位是什麼,高中的辦學模式是怎么樣的、高中的發展方式是怎么樣的。這裡面有一些關係給我們高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些困惑,也正是這樣的挑戰在促進著我們一些高中在進行改革和創新、探索。

企業之間的競爭就好像在比賽穿越一塊玉米地掰玉米,一個是穿越,一個是掰玉米葉子,看誰掰得多,還有一個是掰玉米的時候看誰的傷口少。我覺得我們普通高中的發展實際上也需要以這樣一種整理最佳化的思想來綜合、考慮好如何更好地把握住這兩個關係。

首先是大眾性與競爭性的關係。我們國家提出要建立一個人力資源的強國就需要形成這樣一種人力資源的結構。應該有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力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還有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這樣說明我們教育所要面臨的基礎是要為這樣一個結構的形成來奠定基礎的。 我們勞動力的素質總體上來說還是偏低的,同時高級人才還是非常匱乏的,汽車維修人員每年需求30萬,護理人員每年需求15萬,軟體藍領40萬,而農村有4.8億勞動力,真正受到專業技能培訓的只占10%,很多人沒有受到專業的培訓。所以說明我們整個勞動者素質是比較低的。

第二,我們國家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與建立創新型的國家有著很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於其他的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大概在70%以上,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而總體來看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不到40%,研發投入占GDP不到2%。英國“經濟學家”信息部2009年4月28日公布2004到2008年全球82個經濟體的創新績效排名來看,中國從兩年前公布的排名第59位上升到了54位,說明我們還沒有進入到創新型國家的前列。

大師級的拔尖人才我們也培養很少。諾貝爾獎開評至今108年中,六大獎項共有569人獲獎,目前還沒有中國大陸本土培養出的獲獎者。近8位美籍華人分別在物理、化學獲得諾貝爾獎。雖然沒有中國人獲獎,胡培兆教授說:說明中國人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發揮智慧的催化劑。

高中教育要為形成人力資源強國的結構服務,就要成為高素質勞動者的搖籃,當然它只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作為基礎教育一部分的高中階段,它實際上已經不完全等同於國小和國中的階段了。所以大眾性與精英性的結合挑戰教育的結合。比如說北京制定了一個“翱翔計畫”,他從前年開始,去年、今年繼續發展,主要是為在青少年當中培養拔尖的創新人才。2007年8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創新學院,啟動了翱翔計畫。從高中階段入手探索培育現代化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來自全市68所高中的132名高一學生,在一年的時間裡參與科學的研究。翱翔計畫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並不急於要求學生取得什麼研究成果,主要讓學生通過實驗室特有的氛圍薰陶來形成他們持久的科研興趣。所確定的目標是讓學生親歷一個完整的過程來感受科學研究,來理解科學研究過程和科學家的素養,然後對科學研究和成為科學家感興趣,最後做到投身於科學研究當中,為人類的科學發展做出貢獻,想讓他們經歷這樣的過程,這樣的過程既有導師的輔導,更多是在高端實驗室里給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去參與。

再比如說北京二中做的探索,這個學生是李漢歌,在去年開學典禮的時候得到這個禮物給他一個200平方米的實驗室,是以學生名字命名的實驗室,為他的科學實踐創造條件,主要是因為他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到科技館學習研究蜘蛛,對蜘蛛進行觀測,5年時間裡他寫了很多篇關於蜘蛛的論文,這些論文有些還獲得了科學創新獎。所以北京二中根據他的情況來為他提供了一個實驗室,現在這個實驗室還有一個小組來共同繼續進行這樣的實驗。最近他們又剛剛用一個搞天文研究的學生名字來命名,也組成了一個學生的實驗室。還有深圳的東湖中學也有一個以學生名字命名的實驗室,他研究的是無輻射的檯燈,他管這個燈叫聰明燈,說只有聰明的人從懂得怎么樣保護自己,所以叫聰明燈,他做了很多研究,設計了很多不同樣式的檯燈,而且取得了很多專利,這個孩子還是一個聾兒,聽不見聲音的孩子,但是學校為他提供了一個實驗室來做研究,他也做了很多方面的探索。

第二個主要是考慮素質性與應試性的問題。我覺得高中的價值取向存在這樣素質性和應試性的矛盾。應試實際上是一個中心概念,從客觀上來講有考試就有應試,考試是一種評價的手段,是一種價值取向,考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使教師和學生按照要求去應試,如果以知識為主那教學就變成了知識的傳授,如果以其他的價值取向為主那教學又變成了另一樣,所以對價值走向進行制約。當然,我們考試本身存在著不少的毛病,所以考試必須進行改革,不能束縛學生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2005年某省有6位英語外教做英文高考題,滿分是150分,這6位外教平均是71分。我覺得這是應試的問題,應試在中國確實一個嚴峻的概念,因為它代表了價值取向。素質也是一個中性概念,因為素質首先是一個事實,它包括人所具有的個性、體制等等。在中國,素質教育是一個褒義的概念,直接針對應試教育提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現在高中的課程改革實際上是為了從教學體制上來推進素質教育,有針對性強化學生的心靈體制,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素質教育還是有指向性和針對性的。高中的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同時,高中又是高等教育的預備教育,現行的高等學校的選拔制度是以考試為主要測量手段,因此、高中的教學要幫助學生應試。所以,我們在提高學生全面素質過程當中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還是擺在高中教育面前的難題。因此我覺得這種素質性和應試性都放在高中身上。很多學校都進行了很多探索,北京四中提出了一個“大氣成就大器”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來要以極其大氣的胸懷進行著思考和實踐。不是每天都要算今年的升學率是不是提高一點,不是這樣一種小氣的教育,以教育思想為大氣,以教育胸襟的開闊來成就一種大器,他們1百年的經驗說明了只有大氣的教育才能培養大器的人才。所以強調老師的大氣就是老師要以行為培養行為,以理想樹立理想,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樣體現一種高境界的教育,我覺得是值得借鑑的。

再一個是在基礎功能上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礎教育,所以進一步打好學生全面的素質基礎是高中教育的一個根本任務。但是,高中已經是專業選擇的一個準備階段,學生的愛好、特長等等一些個性在高中階段同樣應該得到充分的發展。高中教育有跟義務教育不同的特點,就是教育的基礎性應該跟選向性緊密地結合起來,在關注學生打好素質基礎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判斷發展。所以挑戰著我們教育的智慧。

有一些地區開始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說北京市宣武區開始啟動了一個跨校選科工程,是今年剛剛啟動的,實際上去年就開始做一年了。普通學校的學生可以走進示範學校的課堂來聽老師講課。北京的北師大附中等6所示範校開放了部分課程。首輪參加跨校選修的占了學生總數的20%,一個學校的資源難以滿足本校學生在選擇性方面的需求,因此來達到資源的共享,我覺得這是一種探索。當然,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進行的體教結合也是很有意義的探索。我們國家優秀運動員基本上從小就開始專門訓練,最後培養出了一些拔尖的人才。優秀的運動員能不能學業成績和其他方面的素質也是很好、很優秀呢,這主要是跟我們學校教育的緊密結合問題。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是一個所示範性的學生,他們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游泳運動員,同時學生的成績也非常好,他們在2005年6月代表中國在法國舉行的歐洲青少年游泳錦標賽一共32塊金牌他們拿了28塊。到現在已經有5個人進入了國家隊,有9名國家一級運動健將,同時這些學生的學業成績也是非常好的,他們進行著這樣的實驗。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問題。在辦學模式上普通高中應當有一種共性的辦學模式,但是由於高中學生已經有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不僅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才華差異開始漸漸體現,學生能力和水平的差異也體現出來了,順應這種差異普通高中部應該辦成一種類型,應該發展成不同特色的學校。所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也挑戰著我們教育的智慧。我們現在進行著一些探索,比如說北京的地壇中學,就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以日語作為第一外語的中學,很多學生直接通過日語的考試,這樣來形成對日語愛好者提供了一所很好的學校。大連市第十五中學是遼寧省大連市公辦美術特色完全中學。從1997年到現在,這個學校的畢業生229個人被清華大學的美術學院錄取,我想這也是一種探索,就是辦出有特色的學校。

在一個是規範性和自主性的結合。這是最大的困惑。在全國進行波瀾壯闊的改革進行當中,儘管改革的目標、內容、指向都不完全一樣,但是都在改革,包括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逐漸形成了一些對教育問題的共識。比如說最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的專家歸納出四條來:

第一條,教育是社會問題,它涉及大量的利益相關者。而再進一步導致的結果就是政府對教育的干預力度加大,甚至有的國家、地區實現了度教育的強幹預。比如說法國頒布了基礎教育來界定基礎教育必須完成的任務。日本現在已經公布了從2010年到2012年開始實施國小和國中新的教學大綱、課程教學,都開始由政府來進行強力的推動,甚至採取了一些制度。學校的存亡、教師的待遇等等來干預。其他的幾個方面我不想多講,這種干預本身對教育的發展、對協調社會對教育的意見和協調教育發展過程當中的矛盾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這種度如果把握不好的話可能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又產生其他負面的影響。

國家應當對普通高中提出一些規範化的要求,但是這種規範化的要求主要是形成良好的教育秩序來保證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對學校內部的教育活動進行限制,學校應該有自己的特點,這樣才具有活力。特別是是高中階段的教育,各國實際上都在不斷地進行著各種探討和實驗,所以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我想在現在應該是特別必要的。

最近看到一個和尚和屠夫的故事。兩個人在一起,和尚起來要念經,屠夫起來要殺生,怕起不來,於是約定誰先起來就叫誰,後來兩個人死了,讓屠夫上天堂,讓和尚下地獄,說屠夫讓和尚念經,和尚讓屠夫起來殺生,所以屠夫做了好事,而和尚做了壞事,所以我們如果不明確目標的話有一天下地獄都不知道原因。

北京八中就是一所普通高中,從1985年開始進行了少年班的實驗。招收30名10歲左右的小學生成為少年班的學習。在他們14歲的時候參加高考,這個班始終是這樣的,14歲參加高考,20多年一共為大學輸送了290名,平均年齡14歲。第一屆少年班32名畢業中的25人在國內外一共取得了的15個博士學位。北京八中第一屆少兒班畢業生陳曦於2008年2月19日獲得了美國總統青年科技獎。

最後想說一個結語。示範性高中應該是大眾性與精英性相結合的培養目標示範。進行素質性與應試性相結合的示範,也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來推動高中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這個事情確實在挑戰著我們的智慧。

談教師發展

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工作會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工作會

陶西平指出,中國的教育事業經歷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快速發展的時期。

到2006年,在校就讀的中國小學生共約2.3億人,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的教師約1100萬人,教師的數量基本可以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高學歷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中青年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但是同時,教師隊伍依然存在相當多的矛盾,教師隊伍出現了一種結構性的不協調。其中包括地區結構的不協調,優秀教師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發達地區,農村邊遠地區無論數量和質量都存在較大問題;學科結構的不協調,外語、藝術等學科的教師明顯缺乏;體制結構的不協調,公辦學校教師的數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證,而民辦學校教師的數量還難以滿足需求。

育家陶西平被聘為名譽校長育家陶西平被聘為名譽校長

陶西平指出,目前我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適應。其中既包括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不適應,也包括專業情意的不適應,就是教師自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不適應,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突出。陶西平說,加快教師專業化的進程是提高教師質量的成功策略。我國正在加快教師專業化的步伐,國家規定了教師的學歷標準,有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教師資格制度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但教師專業化的整體水平並未提高到預期的程度,原因之一就是在這條道路上仍然缺乏一種明確的導向和良好的氛圍。

他建議,我國在加強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規劃、增加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投入的同時,要努力創建一種良好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文化。在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特別防止工具理性的膨脹而價值理性的缺失,從而使教師專業發展保持正確的方向,從而實現教育的優質和均衡。

著作

陶西平陶西平

曾主編《教育評價辭典》,《多元智慧型與課程改革叢書》,著有《讓失敗率為零——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一路走路來——陶西平教育漫筆》。

多元智慧型在中國

作者: 陶西平 編

叢 書 名:借鑑多元智慧型理論實踐研究叢書

ISBN:9787810647175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次:2

頁數:257

裝幀:平裝

開本:

內容簡介

《多元智慧型在中國》分上下兩編,分別為借鑑概覽和實踐舉要。其中介紹了多元智慧型在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理論與實踐的反思。在實踐舉要中對多元智慧型在幼兒、國小、中學、高中教育中的實踐及在培智教育和職業教育中的實踐。 ·查看全部>>

媒體評論

21世紀呼喚關注人的生命與道德的智慧,呼喚能夠高效駕馭知識與技術的智慧,呼喚“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呼喚促進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智慧……21世紀的“智慧宣言”告誡我們:“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讓他們為明天服務”,已經變得很困難了,“多元智慧型理論”,以開發人的潛能、啟迪人類智慧為己任,它說:

如果我們能最大限度開發人類全部智慧型並使之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就能增加我們繼續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機會,進而為世界繁榮作出貢獻;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形式;

使教育在每個人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

大學前的教育必須將新世紀的多元面貌與內涵列入考慮;

隨著後工業時代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非情境化的學習來開發智力已經不恰當了。 ·查看全部>>

目錄

上編借鑑概覽

第一章多元智慧型在大陸

第一節多元智慧型理論簡介

第二節多元智慧型理論與我國教育改革政策的高度一致性

第三節多元智慧型理論的引入及其研究的啟動

第四節大陸初顯"多元智慧型熱"及對其的"冷思考"

第二章多元智慧型在香港、澳門及台灣

第一節教師應學會設計符合多元智慧型理論的教學活動

第二節在當前情況下如何實施因材施教

第三節教師要處理好開展多元智慧型教育與家長對學業成績期望提升的矛盾

第四節支持多元智慧型理論的立論基礎的探討

第五節多元智慧型在台灣(內容暫略)

下編實踐舉要

第三章多元智慧型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

第一節中國幼兒教育與多元智慧型理論

第二節多元智慧型理論指導下的幼稚園和諧發展課程方案:南京師範大學的實踐研究

多元智慧型在世界

作者: 陶西平 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810647175

出版時間:2004-05-01

頁數:222

裝幀:

內容簡介

《多元智慧型在世界》在對多元智慧型理論進行國際性透視過程中,通過抒發多元智慧型歡呼者的聲音,更多地褒揚其跨文化價值。然而,這種褒揚並不否定在這些國家存在著反對者的意見和漠視的眼光。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面前,我們都應該意識到,多元智慧型理論在全球傳播中像任何一門社會學科一樣面臨著理論“移植”問題。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多元智慧型在美國

一、多元智慧型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哈佛大學的零點項目

三、以多元智慧型理論為指導的學校

四、多元智慧型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套用和影響

本章主要參考資料

第二章多元智慧型在澳洲

一、引言

二、多元智慧型的實踐行動

三、多元智慧型的理論研究

四、結論

本章主要參考資料

第三章多元智慧型在英國

一、引言

談區域教育

他講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座山上面,有一位德行很高的長者,他收了兩個徒弟,有一天對這兩個徒弟說:“你們應該

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工作會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工作會

到遠離我這兒的很遠的海邊去,到那邊學會生存。由於那個地方非常遠,所以我給你們準備了兩樣東西,你們自己挑。一樣東西就是一筐魚,你們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另一個東西就是一個漁網,拿著這個到海邊以後就可以靠捕魚生存,為了考驗你們的能力,你們每個人自己挑一樣東西。”結果一個現實主義者挑了一筐魚,他拿著這筐魚在路上可以一邊走一邊吃,這樣可以維持生命一直到海邊。但是到了海邊以後,因為沒有捕魚的工具,所以沒辦法生存,最後餓死在海邊。另外一個是理想主義者,他想最重要是將來要生存下去,所以挑了漁網,但是還沒走到海邊,他就餓死了。這兩個徒弟,一個是理想主義者,一個是現實主義者,兩個都最終沒有實現他們的願望。

教育就面臨著這樣的許多問題,有的主張是非常理想的,有的主張又是非常現實的,但是在實現過程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矛盾,這些矛盾實際上就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在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進程中確實充滿了矛盾,這些矛盾的解決,挑戰著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也為幹部教育職工發展搭建了一個平台,甚至可以說正是這樣的矛盾,成就了一批教育家。現階段提高教育質量,已經是全球教育的一個共同話題。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法國,法國最近公布了一個基礎教育改革的指導性檔案,叫做共同基礎法令。

這個共同基礎法令緣起是什麼,因為法國義務教育自從1882年實行,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基本上做到了上學機會的平等,把它稱作教育數量上民主化基本實現了。但是數量深的民主化實現了,質量上的民主化還沒有解決——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接受保證質量的教育問題沒有解決。所以質量問題就很多,OECD組織的國家有一個質量檢測評估方案,這個評估對15歲的孩子,對他們的學力有一個監測,法國這些學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引起了各界關注。再加上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的知識增長、社會變化、技術更新,許許多多東西都要求加入到教育的內容當中來,像我們提的什麼都要從娃娃做起,於是都塞進來了,塞進來以後,學校教師包括家長都不清楚,究竟基礎教育到底乾什麼,因為有了這么多任務,應該把什麼東西真正把握住,所以都要求要進一步地明確基礎教育的內容跟目標。因此,他們在05年的時候公布了一個《教育指導法》,這個《教育指導法》主要是進一步提高法國的基礎教育的教育質量,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每個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和能力。到底什麼是基礎的知識和能力?他們徵求了許多方面的意見,包括參考了歐洲其他國家的意見,然後推出了一個法令,這個法令就叫做《共同基礎法令》,在這個法令裡面他們明確說,基礎教育主要是使學生人人都打好這樣的基礎,這個基礎包括七個方面,每個方面又都包括對知識、能力、態度等不同層面的要求。其中七個包括法語、基礎數學知識和科學文化,掌握基礎的人文文化,一門外語,常用信息通用技術,掌握社會交往能力和具有公民意識,包括擁有獨立自主和主動禁區的精神。這七個方面包括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等。基本的觀點是學校要做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情。我們不講它具體的改革指向,但是能看到一點,那就是法國當前對於它的教育質量的提高是十分關注的。

日本的文部科學省公布了修改以後的《中國小學習指導大綱》,這個學習指導大綱已在高中正式實施,從後年起國小、國中也將開始實施。為什麼要公布一個新的教學指導大綱?同樣是由於這個評估。這個評估每三年一次,03年公布的時候發現日本學生數理成績大幅度下滑,比不了韓國和我們國家的台灣、香港和澳門地區,這引起日本社會對教育的普遍不安。因為日本已經搞了20多年教育改革,主題是要實施寬鬆式教育,這個實施造成整個學生質量的下滑,這個下滑同2000年比,當時第一次進行評估的時候,日本學生的學力水平是相當高的,其中數學跟科學都是最好的,但是七年以後,他們的成績下滑了。所以各界都要求解決日本的學生學力下滑的問題,有的要求恢復原來的教育制度,有的要求改變這種寬鬆式教育,日本明確提出要提高學生的學力,全面地糾正寬鬆式教育。國小從2011年、國中從2012年開始實施新的教學大綱。它的新大綱最主要有兩點,一點是增加授課時數,另一點是加深教學難度。比如授課時間國小增加5%,國中增加4%,算術數學增加18%,理科增加23%,另外增加一些學習難度。前一些年我曾經向國內朋友介紹,比如國小將圓周率近似值∏約等於三,我們至少要記3.14。我念國小時要記小數點後面20位,但是一輩子沒用過。現在,日本又反過來還要求學生記∏約等於3.14,又開始加深了教學難度。日本背景跟我們不同,日本在寬鬆式教育之後出現了新的情況,因此它的改革指向與我們不同,但有一點一樣,那就是日本非常關注基礎教育教育質量的提高。

布希擔任美國總統的時候制定了“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因為這個評估使美國的數學成績在57個國家裡排到倒數第五或者第四,美國人認為這會影響未來國家的競爭力,所以提出這個“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這些措施是從我們這學過去的。比如統考,比如績效工資,以此要求學校一定要提高學生的基礎教育學習水平。

歐巴馬上台以後,同樣也非常關注美國基礎教育的教育質量。今年9月8號,他在一所中學參加開學儀式,發表了一個題為“你們身上寄託著我們的未來”的講話。實際上他也是以愛國主義教育這樣的旗號,來督促美國的學生好好學習,好好完成作業。比如他講話裡面說到:“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發揮你們的能力、技巧和才智,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棘手的問題。好好學習,是和國家未來聯繫在一起的,我們解決不了的難題你們可以解決。你們可以發揮最好的長處,而教育是最好的試金石,生存環境、家庭背景、財富多少都不能作不做家庭作業和不上進的藉口。”他最後還提出“當你在困境中掙扎時,當你時間沮喪時,絕對不能自傲自欺,因為一旦放棄了自己,意味著你也放棄了國家”。他從這樣的角度要求美國學生要好好學習。這次演講之後,美國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的中學生當中開展了一個活動,要求每一個人寫一段最短的話,表明自己的學習跟國家未來之間的關係,到上個月底剛剛結束。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美國也在關注教育質量的問題。

2000年,在達喀爾舉行世界全民教育論壇,中國也參加了,通過的最後行動綱領裡面有一段話“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是一個勝利,但如果不能向他們提供保證質量的教育,那不過是一種空洞的勝利。”上半世紀提出的口號就是全民教育,要解決所有的人,所有的孩子都有上學機會的問題。但是到2000年,新世紀之初,各國政府關注點開始有所轉移,從讓所有孩子有上學機會的問題,開始轉到讓所有孩子接受保證質量教育的機會,也就是關注點開始專注教育的質量。我國的教育事業經歷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快速發展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中國教育規模這么迅速的擴大。08年底的時候,中國教育總體規模如果從在讀人數看,所謂在讀不包括繼續教育當中的一些人,幼稚園到大學合起來大約有2億5千萬人在讀。世界上有2億5千萬人口的國家不多,如果同時在學校裡面念書,這個規模是世界最大的規模。

我們的規模擴大了,但是規模的擴大並不意味著質量的提高。很多國家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規模的迅速擴大有的時候要以犧牲一定的質量作為代價。所以規模跟質量矛盾,實際上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我們教育規模的擴大,最主要是通過兩件事情擴大,一個是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一個是高校擴招,這兩個帶動了其他,比如高中階段教育規模相應擴大。這個規模的擴大,都是很短時間內實現的,因此存在著保證質量的條件,並不一定完全具備。所以我們社會關注的熱點,也開始從有沒有上學的機會到教育質量,特別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質量、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關注。去年8月31號,胡錦濤總書記會見優秀教師代表的座談會上有一個講話,當中提出要著力提高教育質量,“著力”兩個字型現了我們對教育的關注點,把著力點要放在哪,今後相當長一個時間,要放在提高教育質量上。也就是說,能上學的問題基本解決了,上好學的問題已經成為主要矛盾,提高質量已經成為教育的核心問題。但是從各國政府關注提高質量上看,又可以看出對質量關注點不太一樣,這個質量標準不太一樣。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我們要儘量減少考試的時候,美國在增加考試,特別是增加州一級的;當我們在努力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時候,日本在增加課時,增加教學難度和加強課外作業。

這個現象主要是說明我們處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背景,從而教育改革的指向也自然會有不同。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改革方向,就是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實際上是我們中國人用智慧解決中國教育問題的一個創造。也有專家認為,提出來素質教育的內涵不夠清楚,素質教育的提法不夠科學等等,其實也有很多專家實際上是用他們所掌握的西方的教育理論來評價中國的教育創新。我們總是要借鑑別的國家的東西,但是最後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還必須找中國的辦法。提高教育質量本身是系統工程,裡面充滿著許多相互關聯又相互矛盾的許多因素,實際上提高教育質量的過程,就是這些因素矛盾運動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中國小教育能夠有一個比較和諧的發展,妥善地處理這些矛盾,教育就會前進。

因此他覺得,迎接這些矛盾的挑戰,實際上是在考驗著我們教育的智慧。

今天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談一下我們所面臨的矛盾,一個是教育的方向,一個是教育的服務對象問題,一個是教育的時效問題,一個是教育的開放問題。

首先提高教育質量一定要堅持教育的方向性。因為各國教育指向會有不同的。應該講,應對未來的諸多挑戰,世界相當多國家都在進行教育改革,即使包括印度這樣原來比較堅持的是一種精英教育的路線,現在也開始進行改革,開始要普及教育。所以應該說已經形成全球波瀾壯闊的教育改革大潮,每個國家都在選擇自己國家教育發展戰略。比如說有的強調人才戰略,它的教育改革指向著力點在全民教育和保證基本人權的教育。有的是提出了公平與卓越戰略,就是要追求一種有質量或者高質量的教育;有的是人才戰略,側重培養引進優秀人才,強化教育在整個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就是以精英培養作為重點,比如印度原來曾經提出過要用2%的精英養活印度人。

再有信息化戰略,實際上是終身教育戰略,因為終身教育的實現不可能完全通過學校來實現,要通過網路來實現,所以也有的國家目前以信息化戰略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形成。另外還有國際化戰略,也有的國家已經把教育作為支柱產業,比如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我們國家香港地區,提出來把教育作為一個支柱產業。實際上它不僅是向本國提供教育服務,而且要向外國進行跨進的教育貿易服務。通過這個,實際上作為自己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動力。比如說有的國家提出來,我接受一個外國的學生來就讀,就可以解決我自己的四個學生就讀學習需要的經費,因此把它作為貿易服務的戰略。

總之,各個國家都在找自己的教育戰略。我國應該說素質教育提出本身有這樣的意義,是針對我們國家的情況,用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的一種探索。

總書記講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么樣培養的重大問題。這個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主題。所以我們今後教育工作的主題要落在實施素質教育這點上。實際上我感覺,我們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溫家寶總理在他發表的一篇文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里,提出的了四個符合,我覺得這四個符合實際上是把握住了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規律。

第一點,要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要求。這個自身發展規律,包括人的發展規律和教育的發展規律,這樣好保證我們教育的科學性。比如說他特彆強調了做到學思聯繫、知行統一,我們在制定規劃方案中,要充分體現這個精神,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落到我們教育教學改革上,而我們教育教學改革,應該重視學思聯繫、知行統一、因材施教。

第二個,應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就是要有時代性,我們的教育應該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因此他特彆強調,要與時俱進,要趕上時代發展步伐,要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教育。

第三個,應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要求。就是符合國家民族命運的要求,要有這樣的適應性。教育一定要立足於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培養創新型、適用型、複合型人才,同時也要加強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第四,應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就是要符合國家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發展需要,體現教育的人本性,提出把依靠人、為了人、服務人作為出發點,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塑造學生大愛和諧的心靈,要為人的發展服務,要講人的自我和諧,要使人對自己的認識符合客觀實際,適應社會的要求,正確對待金錢、名利,正確對待進退,正確對待榮辱,這點提出,是我們今後在《綱要》裡面,要用社會適應能力或者適應社會能力表述,我們原來強調自主發展能力比較多,這也是必要的,但同時,也還有一個怎么樣去適應社會的問題。

從溫總理講話可以看出,要符合教育的規律,符合國家發展需要,又要符合人的發展需要。當然這裡面又出現了剛才所說的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在教育改革當中,一定要重視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學習,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

他和英國教育部討論過一個問題,我問他們對於多元智慧型理論怎么看,他們分析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就是不同的人可能會具有不同的優勢智慧型,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創造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原基礎上得到發展。他們說這個是對的。但是,學生走進社會以後,社會不可能去適應某一個學生,要讓學生適應社會,他們認為多元智慧型理論還有一點片面性,當然我認為多元智慧型理論特彆強調了這個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和自我反省智慧型的培養,已經注意到這點,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正確認識社會交往,但至少在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既要重視學生自主發展,又要使學生將來進入社會能夠適應社會,因為要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培養他的職業發展的這種能力,要培養他和別人交往和諧相處,也要培養他能夠增加認識社會和正確認識自己,否則的話也會容易造成當他們自我意識發展得過度的時候,也會出現反社會的傾向或者出現自殺以及其他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在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怎樣實現自我發展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統一,即要培養學生主動、自覺、自信的未來發展,又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環境這樣一個能力的結合。

第二點,是堅持教育服務性的問題。我們學校本身是服務行業,我想借用一個理論,企業管理上面有一個著名的企業管理學家,他是第一個提出企業應該有和諧競爭力的觀點。他提出企業必須致力於建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他最近又寫了一本書叫《企業成功定律》,裡面又說實際上企業核心競爭力並不複雜,用兩個公式就可以概括,一個叫做N=1,N實際上是不確定數,這個不確定數就是1。他說價值是基於每一個顧客的獨特個性化消費體驗,企業面對一億個體,也要關注某一個具體個體意識在某一個時刻的體驗,個人中心地位是重點。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任何一個企業,你的產品可能為許許多多人服務,但是你的關注點必須到每一個人對你的產品怎么看。如果你腦子裡面只有一個整體,而沒有那一個一個的具體的話,最終還是沒辦法滿足不同個體的不同需要的。

如果放在教育上來說,是說教育基於每一個學生獨特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校長面對許多老師,教師面對許多學生,也必須學會關注一個具體的老師和具體的學生的體驗。這實際上給我們觀念上做了一個調整,就是比較多地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是對的。但是什麼是全體學生?老師在講台上一站,他面對的這一個班就是全體,因此他永遠可以講我在面對全體學生。可是實際上,他所面對的這個全體,是一個一個不同的個體,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高興,有的悲觀;有的願意發言,有的不愛說話。他是面對一個一個不同的個體,因此我們的教師的教育,一定要理解一個N=1,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服務的任務。

現在社會上對我們的學校教育有一個諷刺,說好學生將來就是學校的歷史,差學生學校將來是你的歷史。這是什麼意思?每個學校校慶時就是展示自己的學校歷史的時候,於是那些有成就的所謂好學生就開始成為學校的歷史組成部分。我們這有三個院士,還有幾個考上北京大學的怎么怎么樣,這些人就變成了學校的歷史。但是差學生呢,學校將來是你的歷史,因為學校在描述自己的歷史的時候提不到你們,所以你們在描述自己的歷史的時候,提到學校,因為填表得填我曾經在哪個學校念過書,這實際上諷刺我們只關注一部分的成長,而不關注所有的學生的成長。所以我覺得我們是應該解讀為讓每個老師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學校的歷史。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都是學校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陶行知講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做微積分時才認識到他是你當年的差學生”。意識很明顯,不要冷落差的學生,因為他們也有許多人才,他們也會成才。所以他又說教育是什麼,就是變,讓人變得更好。你變好的幅度越大,說明你教育能力越強,說明是越成功。因此這個教人變,不是只教幾個人變,而是教每個人變,你是為每個人變得更好來服務的。

這有一個問題,當我們以面向全體作為我們的基本觀點的時候,標誌著教學成就的就是百分數。所以這個百分比應該講是個好東西,因為百分比經常會令人鼓舞,一講學校百分之多少考上北大,我們學校有多少人成就優秀,我們學校有多少人如何如何,這個時候會令人鼓舞,但是只用百分比來看教育成就,實際上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因此我們的著眼點只關注了其中的一部分,而沒有辦法來說明,我所面對的這50學生,每一個學生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因為教育作為是使每個學生變得更好,我們不能熱衷於用一個百分比評價教育,教師更應該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來回答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覺得,一個好的教師,是要具備許多好的素質的,但是他個人理念、品德、才華,歸根到底還是要轉化成為學生的真實體驗,才可能真正地成為教育的效果。在這,我也想舉兩個例子,就是如果要關注學生,就需要研究學生。 最近他在北京國子監中學,見到一個趙老師,這個學校收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所以他們從來沒選擇過學生,而這個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是流動人口子女,但是在這個學校裡頭,也沒有借讀一說,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趙老師就是立足於研究每一個學生來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的。他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說因為流動人口子女比較多,這些人在城市裡,有的時候容易在回家路上到其他的地方不按時回家,所以他要求每個學生回家以後給他打電話,告訴他到家了。結果這些學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有的學生國中畢業上高中,每天還給趙老師打電話,說“我到家了,我回家了。”有的上了高中一年,每天只要上學就給他打電話。他為了更好地研究學生,堅持每個學期都要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全員家訪,而他家訪的路,就是學生怎么來上學,怎么回家,他就走什麼樣的路家訪。他了解學生是坐捷運來的還是坐汽車來的,或者走路來的,這個路上有什麼,這個孩子需要多少時間,經過哪些地方,他要比家長說得清楚,因此他就是潛心來研究學生的人。而我們有的學校把所有興奮點關注在怎么幫助老師上好、做好一節課,怎么在一節賽課當中取得成功,他把基礎點落在了解一個一個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我們再舉個例子,剛剛舉行了北京史家國小七十周年校慶,這個校慶一位校友講了一件事情,他說他40年前是在史家國小由張曉梅老師教他,現在這個張老師已經82歲,校慶也來了。他說40年以後他看老師,他覺得老師一定不認識我,結果老師一眼認出他來,並且拿出來一張畫,是這個人念國小的時候畫的他看著這張畫非常感動。他講老師當初不僅了解每一個人,而且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他沒有想到,一個老師還會把學生念國小的一張畫保存了40年,而且40年後一見到學生就認出來了。

我想這些都是把它的著眼點關注在學生身上了,能夠把學生說得很清楚。我們現在研究課,基本上是講教材、講過程、講內容,很少講學生。其實,不同的學生決定著你的教學過程。因此我想,我們應該重視這個。教師的成功,也並不完全在於他個人的聰明才智,更重要的是他要明確這個N=1,心裡應該裝著每一名學生。

在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個性化地教學。當然現在比較大的障礙,就是大班額的問題,一般國家在30人上下,我們還要在45到50這個之間,覺得是很理想的。在這個背景之下,怎樣處理好一個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又能夠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我想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挑戰我們的智慧。現在很多老師做這方面的研究,就是如何實現大班額背景下面向全體學生跟個性化教學的統一。

第三點,講一下堅持教育的有效性。這是當前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就是教育應該有實效。舉例子,今年8月在日本奈良,舉行東亞兒童藝術家大會,今年是四川成都代表中國參加的。我拍了一些照片,請大家關注一個人,就是這個奈良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圖片演示),她主持這個東亞兒童節,主持的過程中不斷地採訪參加演出的各國代表。大家看她採訪的姿勢,她永遠保持一個和她被採訪對象的平視,體現對對方的尊重,你個高我就站著,你是小孩我就蹲著,始終保持這樣的職業習慣。這是什麼?這是一位主持人的素質。這種素質是她的理念的一個外在表現。

我們再看這樣一張照片(圖片演示)。這是前年北京一個學生藝術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之後去參觀,路上車多,忽然前面的車都在路兩邊停下來,司機說前面大概出了交通事故。他說我們這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後面車自動停在兩邊,給搶險、救護留出道來。車上的中國人說,我們要有這么一個道,肯定搶著走過去。前面是職業的習慣,後面是群體的習慣。我覺得素質實際上就是通過這樣的一些習慣體現出來。什麼叫和諧?我覺得這個就是和諧。如果大家都去擠肯定和諧不了。因此我們感覺這是一種行為習慣,這種行為習慣體現著個人的素質,也體現著國民的素質。

接下來我講一下思維習慣。這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考題。我們現在非常不習慣這樣的東西,覺得沒有標準答案的話不行。所以我們的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特別熱心於追求標準答案,好應試的時候答對。北京有一個12歲小女孩去英國念書,前五年在中國。她面試的一道題目就是給她一篇關於地震的文章看,問她從這篇文章里看出來這個作者大概是什麼樣的人?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沒有設定作者到底是誰。後來我問這個孩子怎么回答的,她說我看了這篇文章講了一些作者怎么有同情心、觀察力怎么強等等,還說這個可能是30歲以上的人,因為那篇文章用的語言已經不是一個孩子的語言,而是對生活的了解有一定深度的,而且這個作者大概是個男人,因為文章雖然體現了許多對於受難人的同情,但作者還是表現得比較剛強。 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沒有答案的題目,可以完全看出一個孩子知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小女孩說面試時還問了她:你認為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未來世界最大問題是什麼,要是給你一個機會,你將要為改變這個世界做什麼。問一個12歲孩子,這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但是完全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思維能力、會不會從多角度來思考、知識面有多寬,以及她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我們的教育過程當中,可能像這一類的東西,是太少了一些,可能是給學生一個完整思考的機會比較少。我們聽過許多課,我每年至少聽60節中國小課,教學特點就是分散難點,給每個難點設計一個問題,然後化解這個難點,使它能夠順利地走進下一步。所以每一個題基本上短的一個詞可以回答,長的三句話,最多五句話就可以回答。很少有學生比較完整地思考、完整地表述。

我們也曾經對我們的學生用同樣的辦法做過調研,這個結果我們現在還不能公布。但是大致可以看出來,我們的數學能力、科學能力不差,但是閱讀理解能力,也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來說至少是二梯隊。思考不是簡單的處理問題。我們老師教學當中有時候提的問題非常簡單,學生只要重複課本的詞,重複老師講的話基本可以回答。思考也不是支離破碎的,應該是完整的、有創建的思考,而不是適應教師的教學設計。所以我們的教學過程,應該考慮怎么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思維的習慣。

現在我們素質教育面臨的困境是什麼呢?一個是素質教育難題的無解化。大家覺得素質教育真正實施起來難題太多,特別是環境問題、考試制度問題等等,所以沒解,有的明確講素質教育沒法乾。另外一個教育是素質教育研究殿堂化。我現在見到中國最早一個素質教育大綱,是1983年,當時北京八中校長制定的一個60條大綱。這個大綱裡面提出了一些素質,其實都是非常具體的。比如他提出要守時,裡面要求學校所有會議守時、老師上課必須守時等等,後面有責任人怎么落實。最初這個素質教育,應該是很樸素的。但是素質教育的研究越來越深化,到現在許多專家寫出了許多關注素質教育的文章,說實話有的我也看不懂,素質教育變成非常深奧的東西,我想越深奧,可能離我們實踐越遠,最後實效也就越長。因此我覺得,要關注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話,他說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學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我想我們高考狀元可以表揚他,但是你問他當年考上狀元的題目是什麼,他可能記不住了。很多東西你會忘掉,但是有的東西會剩下,比如說身體、身心的健康,是教育給你留下的;比如道德品質情懷,是教育給你留下的。

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培養習慣。所以他很明確地提出,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給他留下一輩子的東西。有些諾貝爾獎獲得者也說最得益於幼稚園老師講的“從哪拿的東西放回哪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就是四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這實際上是要我們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做人習慣、做事習慣、共處習慣。我覺得實際上這是我們素質最重要的體現,前面我們講的個體的或者群體的,實際上都是體現了他們由這種內在的素質,表現為外在行為和思維的習慣。個人有了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素質就會提高。國民素質就提高了,建設和諧社會、人力資源強國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當然教師自身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養成,應該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關鍵。

上個月他在浙江義烏考察一個國小,這個國小的特色是書寫,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都寫得很好。那天,他們讓學生把課桌椅搬到操場上面,讓你看他們寫的字多好,這是我拍的照片(圖片演示),這么多學生都坐在那寫字。使我非常感動的並不是他們的字寫得如何好,而是他們坐的姿勢和書寫的姿勢。溫家寶總理有一個聽課的照片,除了溫總理坐姿是正確的,其他所有人的坐姿都不正確。我們從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對他的一生來講,益處有多大?我們素質教育最後一定要變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能落實,因為看得見、摸得著才會關注它。有人問我,如果給你半個小時進一個學校轉一圈,能不能對這個學校素質教育立即做一個評價?我說給我半個小時我可以做四件事:第一件是看這個學校玻璃乾淨不乾淨,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學校制度是不是健全的。因為玻璃乾淨,第一要有擦玻璃的制度,第二這個制度要落實到具體的人。第二件是看一個學生廁所,因為這是唯一不受監督的地方,學生可以在裡面很自由。如果同樣能夠保持很乾淨、很衛生,表明學生有良好的文明習慣。第三件看學生的課間操,課間操最能夠表現學生的精神狀態,如果在做操的時候學生精神狀態非常好,說明這個學校負擔不重、睡眠時間夠;如果無精打采就有問題了。第四聽聽學生唱,是全校或者一個班唱,因為合唱能表現團隊精神。這四個都看完,大致可以對這個學校的素質教育做一個評價,當然這並不完全。

素質教育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樸素的事實,不要讓我們把它搞得太深奧使誰都不懂,不然教育研究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全部教育活動,都應該把培養好習慣作為重要的任務,作為實施素質教育重要的追求,這樣素質教育就成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可以評價、可以檢驗的教育。儘管現在我們的社會環境、社會輿論、考試制度等等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我們把它落在培養各種好的習慣上,素質教育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也是可以卓有實效的。

有一篇文章為《會教與教會》,主要是批評美國的教師教育。它認為美國的教師教育培養了一大批會教的老師,但是沒有培養出能把學生教會的老師。會教是指能夠掌握一般的教育規律,或者像我們現在這樣,大家一塊研究一節課怎么上好,然後這個課可以作為研究課,可以作為觀摩課,甚至於可以賽課,最後說這樣的課就是最好的課。文章認為這個僅僅是會教,當然會教也重要。因為會教歸根到底由專家評議,但是教會是由學生評價。

我們都在進行有效教學的研究,還最終採用了一種規範研究的辦法,即經濟學所謂的規範研究——用我們已經知道的道理,推出新的道理來。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曾經提到過一次測試:對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提出同一個問題“給你一張紙,讓你對摺,你最多能對摺幾次?”結果我們中國的孩子不加思索就馬上回答“無數次”,這當然是對的。而美國的孩子則是拿了一張紙折,一張A4紙折了七次以後折八次很困難,他就說大概一般是折七到八次,這個對於回答問題來講當然是不標準的,因為理論上的標準答案是無數次,但他回答的是可以做得到的次數。我想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我們比較愛推理,從道理上講最後怎么樣,而美國人可能比較現實,最重要看現實結果是如何。我聽完後第二天自己也折了下,到第七次以後確實很困難了。我們的教育研究,大概推理東西太多,就說符合這些原則,這個課就一定好,其實學生是不一樣的,到了學生那不一定好,因此我們可能要更多地倡導實證。

布希在2004年成立了數學諮詢委員會,為解決美國數學水平低的問題。我去年看了一下他們提出的報告,這個報告對於美國數學教育提出了四點基本的看法,我比較關注的是第三點——鼓勵支持開展嚴謹實證的數學教育科學實證。對於數學的研究來講,他們認為過去從哲學層面做演繹推理太多,而實際的證明非常少,所以應該把每一種教學實際在學生身上起的作用多做研究。

現在的研究一種是規範研究,一種是實證研究,最早是經濟學方法,後來也用於教育研究,都有價值功能。針對當前我們國家現實,特別是在基層的教育研究,應該多倡導實證研究,因為實證研究用事實支持結論。有人講我們現在很多的政策推理上看都很好,可事老辦不好,比如績效工資,推進過程中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推理是好事,但是缺乏實驗,實踐中派生出哪些問題估計不足,所以一出台就容易出現許多的問題。要重視實證,特別是實驗,多做一些實驗然後再來說明這個東西好不好。我們的研究課要多看看、多檢查一下這個課做完了以後,不同的學生有什麼樣的反映,什麼樣的效果,不是只用推理的辦法,由專家評估,這樣的課就是好課。非常順利的課,非常漂亮的課,並不一定是好課。我們老師大多只願展示自己教學的成果,不願意展示這種磕磕絆絆的課。我以為如果把老師問住了,這個老師教學水平是高的,因為學生敢問,敢提出老師回答不出來的問題。

關於教學實效,有的地方用了一個非常樸素的方法來評價老師課堂教學,我聽了以後笑了。評價一節課,校長說就在教室外面走,看有沒有三種聲音。第一有沒有掌聲,有的話說明老師講的深刻精闢,學生有感悟;第二有沒有笑聲,有的話說明非常精采;第三有沒有辯論聲,有的話說明學生有參與。這是注重什麼呢,注重對學生的反映,至少體現了一種方向,要重視實證。現在,教育研究可能面臨著一個規範研究跟實證研究的矛盾。所以我們要面對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怎么實現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的統一,特別是多做一些實驗,多一點教育工作的耐心。

第四個問題講講堅持教育的開放性。

剛才講到有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兩個公式,第二個公式是R=G。資源實際上來自全球,每一個企業家都要善於從全球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源,甚至是競爭者那裡,以形成全球化的系統。沒有一家企業規模,能滿足任何的消費者、任意時刻的體驗。解讀我們的教育,就是所有學校都應該從全球的多個學校和其他領域甚至競爭者那裡獲得資源,形成廣泛的自願性。沒有一個學校內部資源,可以滿足任何一位學習者任何時刻的需求。教育責任重大,教學跟學習需求旺盛,但是供給能力不足,這是困擾學校追求的矛盾。我十月初參加教科文組織的大會,上面非政府機構委員會主席的講話里有一句我印象很深,他說現在缺少的不是好的主意,而是足夠的資源。好的想法我們都可以有,都可以出,但是出了這些主意,我們的資源達不到。所以資源意識非常的重要,我們很多規劃和計畫的制定,往往只考慮最後希望能達到什麼,而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有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資源支撐。作為學校來看,應該重視各種資源的整合,包括學校已有的資源、家長的資源、周邊社會資源、國際可能會有的資源。有人講我們學校校長和區教育局局長,不是學術型的,純粹是經營型,這是對校長、對局長的讚美。因為如果一個校長或局長不善於整合各種資源,不善於從學校資源匱乏的角度出發尋求各種方法支持的話,不可能把這個學校辦的非常好。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各個方面支持,需要多元靈活、全方位資源教育意識,也就是說要善於藉助,會借的人才會夢想成真,我們善於藉助一切的思想、能力、資金、人才等等。實際上藉助是一種智慧,真正的高明領導者,善於捕捉實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實現理想的目標。我們到了需要打破我們封閉式管理的時候了,至少我們應該樹立一個開放意識,既善於整合學校內部的資源,又善於藉助一切可以藉助的資源,從而使自己學校教學強大起來,使自己學校確定的目標實現。

有人說資源有那么多嗎?關鍵在於會不會發現。一個音樂演奏者,在捷運站門口站了許久,這是今年一月份的事,溫度很低。他連續演奏45分鐘,拉的是巴哈、舒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早上八點鐘左右,成千上萬上班族到工作地點去,三分鐘以後,一個中年男子發現小提琴家演奏,停留幾秒鐘就走了;又過了一分鐘,他得到第一張鈔票;再過幾分鐘,有人靠在對面的牆上聽了一會,看著表走了。只有一個小孩表示出了興趣,但他媽媽把他拉走了。他演奏的45分鐘,只有七個人停下欣賞演奏,賺了32美元,沒有一個人理他,沒有一個人鼓掌,一千多個人從他身邊過去,沒有人發現他是世界最有名的演奏者之一,演奏的都是最難演奏的曲目,那個小提琴就值350萬美元。他前幾天還在波士頓歌劇院演出,結果好多人票都買不到。

這是在測試人們的品位、行為和傾向,檢查一個公共場合,在不適宜的時段,我們是否能夠欣賞到美,在不適宜的情況下發現人才呢。可能的結論是,如果我們確實沒有時間停下來,聽一聽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奏家演奏世界上最優美的旋律,還不知道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從我們的身邊溜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於發現我們身邊的美,當然包括發現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資源。這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協調好目標意識跟資源意識的統一。他提出了一些問題,涉及到目標、對象、途徑以及保證條件,這些問題實際上也在挑戰著我們教育的智慧。還回到這個魚和漁網的故事。據說後來這個長者又收了兩個徒弟,他把前兩個徒弟的故事告訴這兩個徒弟,又拿著這些東西讓徒弟挑,結果兩個徒弟選擇合作,就是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結合起來。實際上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理想和現實結合的過程。我們要立足現實來追求理想,用教育的智慧迎接挑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科學發展進程,以提高我們的水平,湧現出更多的教育家。

理念觀點

蘋果原理與價值觀

美國《時代周刊》調查過兩組人,一組有犯罪記錄,另一組事業有成。面對同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