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中學

渠縣中學

渠縣中學是一所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育科研先進、管理科學,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完全中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髮揮潛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四川省渠縣中學位於渠縣渠江鎮育才路166號,其前身為“渠縣中學堂”。於1917年批准立案,具有悠久歷史。1980年批准為省重點中學,1994年經檢查驗收為優秀級省重點中學,2003年2月,被批准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川省渠縣中學前身為“渠縣中學堂”,創辦於1917年,至今已有86年的光輝歷史和光榮傳統,渠縣中學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學校環境優美,設備精良,師資雄厚,質量過硬,是“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全國電化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四川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教育部表彰的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2003年2月11日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介紹

四川省渠縣中學依山傍水,校園綠樹蔥蔥,芳草茵茵,鳥語花香,幽靜宜人,前有奔流不息的渠江河,後有博大深沉的八蒙山,周圍有“文峰夕照”、“金雞報曉”的奇妙景觀,是勵志成才讀書深造的絕妙佳境。
四川省渠縣中學占地158畝,校園布局合理,設備精良。其中校舍建築面積34054m2,運動場地15384m2,有標準的400米環形跑道的徑賽場及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有理化生實驗室、語言室;有可容納65人的全新P4計算機的三個網路機房及電子閱覽室、教師機房、校園電視台等規範化、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校園網的建設已經竣工,學校的管理全部實現“一卡通”,達到了無紙化辦公(包括食堂、上下班全部實行磁卡)。圖書室藏書8萬餘冊並正在修建渠中圖書館;新建的渠縣中學的標緻性建築------渠中室內體育館,地板全部採用了拼木建材,新建的學生公寓可入住1400餘人。辦學條件堪稱全省一流,在達州市獨一無二。
四川省渠縣中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雄厚。現有69個教學班,學生5000餘人;在職在崗教職工294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86人,特級教師5人,已有105位教師完成了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一位教師正在攻讀教育碩士學位。 學校領導全體教師積極向教育科研要質量,近五年來在省級以上的報刊發表(或獲獎)高質量論文500多篇,科研課題《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屆教學成果獎;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王平同志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稱號,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任教於渠縣中學;在教育中,強調“嚴”和“愛”;在教學上,知識面廣,表達力強,語言風趣、幽默,形成“導,聯,思”和“大文科”的教學特色,多次被省、市、縣表彰為“優秀教師”和“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四川省宣傳部和省教育廳授予“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著有《王平文集》,是一位專家型、學者型的校長;學校現有省以上優秀教師, 勞動模範共13人。
四川省渠縣中學管理嚴格,校風優良,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深受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近10年來,受縣以上表彰獎勵的學生達到2000人次,學生吳拓、劉南君先後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學生”;學生蒲秋茹在2004年聯考中摘下達州市文科狀元的桂冠。學生參加省運會,獲金銀銅牌46枚;校“星海合唱團”參加“四川省歌詠大賽獲中學組第二名”;1999年參加四川省愛國主義知識競賽, 高中組獲三等獎,國中組獲第一名,2002年4月,參加四川省“公民道德建設”知識競賽獲全省第二名。1998年至2003年連續6年聯考一次上線率居達州市第一。四川電視台《陽光地帶》三次來我校拍攝節目。
四川省渠縣中學是愛的熔爐,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已蔚然成風,獎勵優秀學生、 資助貧困學生已成為優良傳統。現在渠縣中學已成愛的匯聚之地,一流的教師向這裡匯聚,一流的學生向這裡匯聚。愛在這裡升華,成功在這裡醞釀,理想在這裡開花!
校訓:以人為本,培育愛心,鑄造成功!

校容校貌

四川省渠縣中學地處渠縣城郊,坐落在風光秀麗、具有傳奇色彩的華鎣山的西面。奔流不息的渠江水繞膝而過,巍巍八濛隔江相望。周圍有“金鳮報曉”、“文峰夕照”的奇妙景觀。校園內綠樹蔥蔥,芳草茵茵,鳥語花香,幽靜宜人。朗朗的讀書聲伴著清新的空氣遠遠飄來,使人不由得心曠神怡。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生態環境讓人馳神往.是莘莘學子礪志成才,讀書深造的絕妙佳境。

辦學規模

渠縣中學食堂
渠縣中學食堂
四川省渠縣中學占地173畝,校園布局合理,設備精良。其中校舍建築面積34054平方米,運動場地15384平方米,有標準的400米塑膠環形跑道的徑賽場及田徑場(建設中)、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有理化生實驗室、語言室;有可容納65人的三個網路機房及電子閱覽室、教師機房等規範化、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校園網的建設已經竣工,學校的管理正逐步實現“一卡通(從2013屆正式施行)”,爭取達到了無紙化辦公。圖書室藏書8萬餘冊並正在修建渠中圖書館;渠縣中學的標緻性建築——渠中室內體育館,地板全部採用了拼木建材,學生公寓可入住千餘人。辦學條件堪稱全省一流,在達州市獨一無二。
蒙山魂文學社社長聘書
蒙山魂文學社社長聘書
渠縣中學擁有渠縣中國小優秀校園文學社—蒙山魂文學社,從2004年成立至今擁有會員近1000人,學生編輯20人,已經正式出刊16期,選登學生作品800多篇,社員出版個人詩集一本,有50多篇作品公開發表,出版了社刊《濛山魂》電子版4期,深受同行和社會好評。為了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文學社定期舉辦文學講座,聘請一些知名作家來校講演。

師資力量

四川省渠縣中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雄厚。現有93個教學班,學生7000餘人;在職在崗教職工三百餘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91人,特級教師5人,已有105位教師完成了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學校現有省以上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共25人。學校領導全體教師積極向教育科研要質量,近些年來,學校一直把提高教師素質作為學校的著力點,通過簽訂“幫教協定”和中老年骨幹教師“傳、幫、帶”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精良、作風純正、知識淵博、愛崗敬業的專家型人才。多年來,教師在省級以上的報刊發表(或獲獎)高質量論文500多篇,《中學校園文化研究》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屆教學成果二等獎。《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中學生主體性最優發展研究》於2001年、2002年分別獲市教育局一等獎、省教育廳二等獎。

校長

劉勝富
劉勝富
劉勝富:四川省渠縣中學校長、黨委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首批骨幹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1962年4月生,男,四川省大竹縣人。1992年l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大竹中學副校長。2007年9月被國家教育部表彰為“全國優秀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近30年,教研成果豐富,《中學生學法指導及實驗研究》獲達州市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面向21世紀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實驗研究》獲大竹縣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研的“十五國家級課題《基於網路環境下,高中英語“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研究》獲中央電教館三等獎,省電教館二等獎,市一等獎;《高中英語教學資源網站開發與運用研究》獲達州市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研的國家“十一五”課題《手持式網路學習系統國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獲達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副校長

單東
單東
單東: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曾任琅琊中學、有慶中學校長。先後被表彰為四川省優秀校長,達州十一五“十大傑出校長”。現任渠縣中學副校長。人生格言: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曾長和
曾長和
曾長和:副校長,黨委成員,中學高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省特級教師後備人員。長期擔任高中文科政治課教學,課堂教學一創新教育為其主要特色。系中國當代改革發展理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四川省教育學會會員、渠縣集郵協會常務理事、縣教育學會會員、縣教育管理研究會會員、渠江收藏家協會理事等。
賈其濤
賈其濤
賈其濤:副校長,黨校委委員,大學文化,心理學研究生班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特技教師後備人員,省骨幹教師,中國數學會會員,省教育學會會員。任教二十餘年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有十餘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多次受省、市、縣表彰,獲得“省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省優秀團幹部”“渠縣首屆有突出貢獻的科技拔尖人才”等,培養何小雷、張少華、劉劍峰等多名北大、清華、復旦、人大學子。
楊祖琴
楊祖琴
楊祖琴:大學文化,研究生班畢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渠縣中學副校長,黨委委員,縣先進工作者,縣優秀教師,縣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市優秀工會幹部,市“三、八”紅旗手。楊祖琴同志歷任學校婦委會主任、政教處副主任、工會主席、黨委成員。
葉發君
葉發君
葉發君:大學文化,文學學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市“十佳教師”,省特級教師後備人員。省級骨幹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園丁工程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學員,“全國優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學科組成員,縣教師資格認定專家組學科組組長。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所送十六屆高三,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培養市狀元2名,輸送北大、清華、復旦、南京、人大等名校學生數人。
周家明
周家明
周家明:大學本科畢業,理學學士,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物理教研組長,達州市“師德先進個人”,四川省骨幹教師,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優秀教師”。

歷屆英才

教育成果

渠縣中學人才輩出
渠縣中學人才輩出
十多年來我校聯考本科上線率一直名列達州市前茅,培養了市狀元10名,省前五名2人。李軍軍、李晗天、嚴平、王倫偉、吳拓、雷鳴、熊劍、劉勇、張曉、王明全、吳清泉、李果鋒、張紹峰、何小雷、姜世國、王劍雄等一批優秀學生分別考入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學習,一大批優秀學生進入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牌高校深造。2004年聯考,我校年僅16歲的蒲秋茹同學以612分的成績摘取了達州市聯考文科狀元的桂冠。這些年來,受縣級以上表彰獎勵的學生達到2000人次,其中吳拓、劉南君、陳春華、張典等人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學生”。2005年聯考本科上線突破800人大關,達到847人,首屆理科實驗班61人全部上重本線,班平成績640分,其中王劍雄同學被北大錄取為碩博連讀的大學生。2006年學校聯考本科上線900人,2007年學校聯考本科上線1132人,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每年的聯考,近三成的學生考上重點大學,2007年重點大學上線率居達州市第一,張力同學以656分奪得達州市文科狀元,居四川省第五名。2002年楊陽、2003年孫陽、黃立,2004年鄧淵被選送為飛行員。在學校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每年都有數百名品學兼優的高中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2013年聯考,伍星同學以684分理綜288分列舉全省前列。

傑出校友

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名流以及英雄人物,原國家計委部級領導石啟榮,國家知名教授牟本忠、張正祿、張正元,國家兵工部坦克總設計師唐時超,攀岩全國冠軍王建民,革命烈士劉浩,知名影視娛樂經紀人王武力等。渠中傑出校友蔣華北教授新近當選為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以及國際光學學會和美國光學學會資深會員。他長期從事生物醫學光子學的研究,是光學斷層掃描成像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其研究工作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所獲榮譽

渠縣中學是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全國電化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學生參加省運會,獲金銀銅牌46枚;校“星海合唱團”參加“四川省歌詠大賽獲中學組第二名”;1999年參加四川省愛國主義知識競賽,高中組獲三等獎,國中組獲第一名,2002年4月,參加四川省“公民道德建設”知識競賽獲全省第二名。1998年至2003年連續6年聯考一次上線率居達州市第一。四川電視台《陽光地帶》三次來該校拍攝節目。渠縣中學是“四川省示範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風示範性學校”、“四川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四川省最佳衛生先進單位”、“全國電化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教育部表彰的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2003年2月11日被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7年被列為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

發展前景

渠縣中學校長劉勝富傳達了《關於在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做好基層黨支部工作的通知》,聽取了學校黨支部設定的相關情況。他強調,每位黨支部書記都要儘快進入工作角色,根據黨支部自身的特點,調整和制定支部活動的計畫,各位黨支部書記切實認識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表率作用,要著力在加強支部建設上多思考,多謀劃,多實踐,切實發揚奉獻精神和敬業精神,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強化履職能力。同時,各支部書記要結合支部的特點,把加強支部建設與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的學風考風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支部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把學校的每一個黨支部都建設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堅強的戰鬥堡壘。同時在高二年級儘量的發展學生黨員,要把學生黨建工作與強化制度建設結合起來,與進一步最佳化學風考風結合起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2012年8月23日上午,渠縣中學高2015屆新生軍訓拉開帷幕,近兩千名高一新生齊聚渠中體育館,身著迷彩服,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高江海,副縣長李賦情,武裝部副部長陳剛,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曾維國,縣教育局副局長劉力出席開訓典禮。
參加動員會的全體學生熱情高漲,他們紛紛表示,將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軍訓當中,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時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改正,最終達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目的。
2012年學校開展了:“感恩—讓愛你的人為你自豪”演講比賽、成人宣誓儀式、“用雙手綠化我們的校園”主題班會、“拒絕菸草,我們在行動”和“普及法律知識,爭做守法公民”書畫展、“拒絕菸草,遠離網咖”師生簽名、“防溺水,珍愛生命”主題班會和黑板報評比、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知識講座、消防演練、防震應急疏散演練)、簽訂“拒絕邪教”承諾書和防溺水致家長公開信等活動。
同時,開設了“心理諮詢、電影欣賞、詩歌鑑賞、作文新天地、英語口語、新概念英語”等校本課程。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利用寒暑假開展“愛家鄉、游渠縣、看變化”徵文活動,為校內植物“辦理身份證”活動,成立了器樂隊、合唱團、足球隊及各種興趣小組。每年五月舉辦科技、藝術節,開展“讀書月”活動,舉行“網路對中學生的影響”的校園中學生辯論大賽,設立校園廣播站,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廣播站開播20多年以來始終堅持新穎別致的播音模式:周一“薔薇苑”徜徉歷史,品味文學經典;周二“音樂之聲”飛揚青春,走進音樂殿堂;周三“心語心愿”走進心靈,擁抱生命陽光;周四“人生百味”啟迪智慧,品嘗生活滋味。
多種活動的廣泛開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性和積極性。該校學生參加“慶國慶、迎回歸”愛國主義知識電視大賽,國中組獲全省第一名、高中組獲三等獎,高中生公民道德知識競賽獲全省第二名,歌詠比賽獲全省第二名;四川電視台到該校拍攝了談話節目《永不言敗》、《愛在這裡》、《體驗成功》;“微楷玉扇”被英國皇家博物館收藏。學校科協會長張登同學榮獲了達州市第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特等獎暨達州市第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學生作品《未來的地球人》獲青少年未來杯創新大賽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賨人文化的傳承與延伸》獲四川省第26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獲聯考加10分的資格,《簡潔中英互譯》獲市一等獎、渠縣首屆縣長獎,並被送入省上參賽。

外界評價

渠縣中學是愛的熔爐,老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已蔚然成風。獎勵優秀學生、資助貧困學生已成為優良傳統。為了圓每一位優秀貧困學子的求學之夢,多年來,學校廣泛開展了捐資助學公益活動,得到了中共渠縣縣委書記向此德,縣委宣傳部長陳運英,美籍華人王冠川,渠中校友文小軍等有識之士、社會賢達的解囊相助,得到了上海興業公司、華鎣山電廠、深圳華強南獅子會、臨江煤礦、渠縣自來水公司等企業的鼎力支持,受助學生每學期達到100多人,每年支助金額超過20萬元。割肝救母的鐘穎同學,在渠中這座愛的熔爐里薰陶了六個春秋,2005年春,她的孝心之舉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全國二十多家煤體都做了報導,母校師生為之動容,短短兩天捐款27000餘元,給鍾穎以支持和幫助。這充分表明,在渠縣中學這愛的熔爐里,不僅能成才,更能成人。渠縣中學已成愛的匯聚之地,一流的教師向這裡匯聚,一流的學生向這裡匯聚。愛在這裡升華,成功在這裡醞釀,理想在這裡開花!
回首過去,渠中人倍感自豪,
面對未來,渠中人信心百倍。
渠中人將帶著130萬父老鄉親囑託,在各級領導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崇高的使命感培養學生,以對教育事業的無限深情與學生分享知識,以神聖的感情傳承文明,為民族的振興添上一筆濃墨的重彩。
渠中人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為建設和諧幸福渠中,早日辦成“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教育研究型優質學校,達到四川省一級示範高中的驗收標準而奮鬥!

學校地址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育才路166號

四川省重點中學

四川出了不少名人,他們都在四川省內的名校學習過。本期任務讓我們盤點人才備出的四川省國家級重點高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