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中學

四川廣安中學

四川省廣安中學是世紀偉人鄧小平母校,國家級示範高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也是成都軍區國防生源基地。

學校簡介

=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9900餘人,教職工393人,專任教師336人,其中有特級教師、高中級教師總計253人;有國家、省、市教育專家、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70餘人;受到國家、省、市、區黨政表彰的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師德標兵、敬業明星、人才示範崗130餘人。
四川省廣安中學始創於1912年(其前身為保路運動領袖蒲殿俊於1899年創辦的紫金書院,張瀾曾在該院從事講學和革命活動),初名廣安州立中學堂,1913年更名為廣安縣立中學校,1924年11月1日,改校名為“廣安縣立初級中學校”,1932年2月,添設高中部,並恢復校名為“廣安縣縣立中學校”。1950年改名為川東區廣安中學,1953年更名為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

廣安中學的創辦,得到了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張瀾的大力支持。1913年,擔任川北宣慰使的張瀾撥庫銀1萬兩用於廣安中學校舍改善。數學家何魯1940年創辦並任校長的廣安縣私立儲英中學、國民黨抗日將領楊森1939年秋創辦並任董事長的廣安縣私立惠育中學、陳繼善於1938年創辦並任董事長的廣安縣私立培文初級中學於1950年初合併為私立聯合中學,再於1950年下半年併入廣安中學。於1945年8月創辦的廣安縣立師範學校(於1952年更名為四川省廣安師範學校),於2001年9月併入廣安一中。2003年5月經四川省教育廳同意,恢復鄧小平就讀時的校名——四川省廣安中學。

廣安中學自創辦以來,先後培養了一批後來擔任黨政軍高級職務的知名人士。1918年,鄧小平考入廣安中學,就讀於第十班,學名鄧希賢。1919年9月,十五歲的鄧小平離開廣安中學前往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學習。

=

除鄧小平以外,廣安中學還培養出了眾多人才,如與鄧小平一起赴法留學的中共早期黨員、原中共中央特科秘書長、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參謀長、中共河南省委軍委書記胡倫,原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建南,原地質部副部長譚申平,原文化部副部長吳雪,原人民出版社副總編、副書記譚吐,鄧小平胞弟原湖北省副省長鄧墾,原雲南省委秘書長侯方岳,原黃埔軍校上校訓育主任鍾韻明,原廣東省委書記劉田夫,原安徽大學校長、安徽省副省長、中國致公黨常務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杜宜瑾,原省人大副主任鄧自力,原省政協副主席曾平江,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胡宏紋,原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院長、農業化學家、教育家、中國農業化學學科的先驅周建侯,農學家胡可俊,原華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四川大學黨委副書記呂重九,原重慶大學副校長、力學家楊緒燦,地理學家向斗敏、王順江,物理學家夏志國、王培大,醫學家李明、李建業,航空航天專家陶德平,衛星發射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張時英

=

作家魏繼新,音樂家夏野,美術家彭召民,版畫家豐中鐵,企業家蔣衛東等。華鎣山游擊隊骨幹成員中,有相當數量的廣安中學師生,他們中有12位長眠在重慶歌樂山革命烈士陵園

1976年12月,省教育廳核定廣安一中為副縣級事業單位。1982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廣安一中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100所重點中學之一,同時定為正縣級事業單位,高中改學制為三年制。1995年經省複查驗收合格,重新認定廣安一中為省重點中學。2001年12月四川省教育廳認定廣安一中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四川省教育廳認定廣安一中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3年以來,學校積極挖掘厚重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才資源,提煉“內圖個性之發展,外圖貢獻於社會”的辦學理念,秉承“勤、誠、儉、靜”的校訓,提出了“圍繞一個目標(爭一流,創名牌,出特色,育英才),打好一張牌(鄧小平母校這張牌),抓住三大機遇(西部大開發,擴大高中階段教育,2004年鄧小平百年誕辰紀念),實施四大戰略(形象立校戰略,特色強校戰略,科研興校戰略,質量強校戰略),實現四個一流(一流辦學條件,一流教師隊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質量),把學校辦成全省乃至全國的名牌學校”的辦學思路,制定了學校十年發展“三步走”的《二·四·四》規劃,即:2002-2004年,在鄧小平百年誕辰之際,把學校初步辦成四川省“辦學條件一流,教師隊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質量一流”初步形成自己特色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2008年,值鄧小平在廣安中學讀書90年之際,把學校辦成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示範學校,形成較為穩定的辦學特色;2008-2012年,在鄧小平母校百年校慶之際,把學校辦成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示範學校,形成較為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堅持改革創新,走科學發展之路,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辦學條件

在市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達9000餘萬元,其中中央和四川省給予的項目資金1282萬元,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美國鄧小平基金會、中國網通集團、廣東省廣電集團有限公司深圳供電分公司、深圳寶安區、成都市民營企業家、中國菸草專賣局等國內外捐贈資金1225萬元。占地面積由70餘畝擴大到383畝,校舍面積由3萬平方米增加到12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由30個班擴大到106個班,學生人數從2500人增加到9900餘人。學校建有現代化並安裝有空調設施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校史園、學生公寓、食堂等;擁有網路教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鋼琴室、美術室、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等完善的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辦學質量

=

自1977年恢復考試制度以來,學校為高等院校輸送本科學生12000餘名,其中3000餘名優秀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南大、人大等全國著名重點大學深造(近年來,廣安中學考入北大、清華、香港浸會大學的學生有:李德林、陳小平、鄧小丁、李小毅楊福林、曾維軍、劉田、楊一夫、蔣銳、周世武毛桂林、蔡勇、張勇、王華、徐慎錕、龍文、蘇懷洪、遊程、王譽超、趙懿等)。2008年高考,學校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高考本科上線1157人,其中應屆高考本科上線677人,一舉突破了廣安區單所中學應屆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在500人左右徘徊的局面。2009年,廣安中學高考取得了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廣安區單所中學的最好成績:一是勇奪廣安市高考理科、應屆文科、往屆理科3大狀元;二是清華、北大上線3人(錄取2人),刷新廣安區最高紀錄;三是應屆文科本科上線人數刷新了2008年高考由廣安中學創造的廣安市最高紀錄;四是本科共上線1230人(不含藝體67人),刷新廣安市城區中學歷史記錄。2010年,高考再創佳績,勇奪廣安市往屆文科、廣安區文科、廣安區理科、廣安區應屆理科4大狀元,二本以上上線1004人、本科上線1433人,(均不含藝體)再次刷新廣安市城區中學歷史記錄。

開放辦學

隨著學校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與學校交流合作的國內外知名學校與日俱增。與學校建立友好學校關係的有美國洛杉磯郡嘉偉學區中學、法國布洛捏-比揚古市學校、北京四中、北京二十中、上海建平中學、上海曹楊二中、成都七中、西南大學附中等。遵義四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中、巴中中學、內江六中、遂寧中學、西昌一中儀隴中學等學校均到我校交流合作。同時,學校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開辦成都七中網路直播遠程教學班。

辦學特色

-

學校是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國家高水平舉重後備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四川省田徑後備人才基地、四川省曲棍球、橄欖球後備人才基地、四川省學生體育藝術協會理事單位、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近年來,學校堅持特色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形成了以“德育、藝術、體育”為主的辦學特色,為提升辦學知名度和打造辦學亮點找到了突破口。

辦學成果

廣安中學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廣安中學1982年被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100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經省複查驗收合格,重新認定為省重點中學;2001年驗收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2004年驗收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最佳文明單位、省校風示範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省五四紅旗團委等諸多殊榮。

歷史沿革

紫金精舍(1899-1904)

-

清光緒25年(1899),廣安人蒲殿俊、顧鰲在廣安州城北玉皇觀建紫金精舍(又名紫荇書院,系廣安州立中學堂前身)。推胡駿為舍長,禮聘名士呂翼文、彭光弼、張瀾等富有革新思想、有真才實學者為教員。

廣安州高等國小堂(1904-1907)

清光緒28至29年(1902-1903)岑春煊任四川總督期間,推行新學,令州將渠江、甘棠、培文三書院併入紫金精舍,繼後又令改精舍為廣安州高等國小堂。精舍講學者蒲殿俊、胡駿、顧鰲、王綍等遵令籌辦,終於在光緒三十年(1904)春,將廣安州高等國小堂建成,開廣安興新學之始。清末,學堂設董事會。董事會內設正副總理及董事(後改正副總理為正副董事長),負責處理學校行政、經費、設備和聘請堂長、教習等大事,堂長組織教學工作。學堂有學生90人,蒲殿俊為學堂總理,熊制貧為副辦兼首任堂長,胡駿、顧鰲、王綍為董事。後遷學堂於培文書院舊址(厚街桂花井)。
民國元年(1912)9月,廣安州高等國小堂改為“廣安州高等國小校”。民國時期,公立學校廢董事會,改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公立國小校長,一直由縣知事公署或縣政府任命。因民國2年(1913)2月,廣安改州為縣,故於民國2年(1913)3月,學校又改為“廣安縣高等國小校”。民國11年(1922)再改為“廣安縣高級國小校”並遷校於城南文廟。民國21年(1932)更改為“廣安縣立西城國小校”。
民國四年(1915)下半年,剛11歲的鄧希賢以優異的成績從協興北山國小考入位於縣城考棚的廣安縣高等國小校。

=

鄧小平學習十分刻苦勤奮,愛動腦筋,成績一直比較好。直到民國7年(1918)夏,14歲的鄧小平結束了在廣安縣高等國小校的學習,隨即進入了廣安縣立中學校讀書。

順慶府廣安州初級師範學堂完全科

(1907-1912)
清末興新學,師範教育隨之興起。光緒33年(1907),在原廣安州高等國小堂舊址紫金精舍(此時廣安州高等國小堂已遷於培文書院舊址厚街桂花井處),建“順慶府廣安州初級師範學堂完全科”,收生52人,學制5年。清末,學堂設董事會。董事會內設正副總理及董事(後改正副總理為正副董事長),負責處理學校行政、經費、設備和聘請堂長、教習等大事,堂長組織教學工作。民國元年(1912)停辦。未結業的8名學生轉入廣安州立中學堂學習。

廣安州立中學堂(1912-1913)

清宣統3年(1911),鑒於廣安當時尚無一正規中學,士子升學者必往順慶(今南充市),或遠赴成都。富者不便,貧者無權深造。廣安人王宣彝奉政府之

=

命,積極籌建廣安州立中學堂。民國元年(1912)3月,“廣安州立中學堂”創辦成功。開境內中學之始。學制四年,俗稱舊制中學。校址位於廣安州城北紫金山玉皇觀。
民國時期,公立學校廢董事會,改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民國元年(1912),中學校長下設教務長1人,監學、庶務、司書、司帳各1-2人,教員若干。民國時期,公立中等學校校長,初年(民國元年至民國7年)由縣知事公署任命。王宣彝被聘為校長,曾本立為教務長。初創之時,學校先就各國小拔取高才生28人為第一班,鏇即招第二、第三及預備三班,預備三班鏇即合入第三班。三個班總計學生106人。

廣安縣立中學校(1913-1924)

因民國2年(1913)2月,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北道。故於民國2年(1913)3月,更校名“廣安州立中學堂”為“廣安縣立中學校”。隨後,學校由玉皇觀遷縣城考棚。
繼之,川北宣慰使張瀾(後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巡按至廣安,從縣人之請,撥庫銀一萬兩,改建州署衙門(位於雲頂山州坡)後半部房屋為校舍。民國3年(1914),校舍修繕竣事,學校全部移入。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綜理校務。中學校長下設教務長1人,監學、庶務、司書、司帳各1-2人,教員若干。
民國6年(1917),鄧希賢(小平)、胡明德(倫)高等國小畢業,考入廣安縣立中學校。
民國8年(1919)9月,鄧希賢(小平)、胡明德(倫)赴重慶考入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

廣安縣立初級中學校(1924-1932)

民國13年(1924)11月1日,校長談光烈(男,廣安人)奉令改校名為“廣安縣立初級中學校”,並定此日為創校紀念日。此時,學校規模為舊制三班,新制三班,計300人左右。

廣安縣縣立中學校(1932-1950)

=

民國21年(1932)2月,段烈文(男,武勝人,四川省高等學堂畢業)任校長,將前廣安州署全部房屋接過來,添設高中部,招普通、工科學生各一班,並恢復校名為“廣安縣縣立中學校”。

川東區廣安中學(1950-1953)

因廣安縣解放後屬大竹專區,故於1950年11月至1953年3月,學校奉命更名為“川東區廣安中學”。1950年下期,著名數學家、教育家何魯創辦的私立儲英中學及私立惠育中學、培文中學於本年初合併而成的廣安私立聯合中學停辦,歸入廣安縣縣立中學校。廣安縣縣立女子中學校高中學生也同時轉入。

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1953-2003)

1953年3月,撤銷大竹專區,廣安縣劃入南充專區,學校奉命改名為“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以下常簡稱為廣安一中)。
1982年3月24日,四川省教育廳審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廣安一中為省一百所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同時定為正縣級事業單位。高中改學制為三年制,招收“文革”後第一屆三年制高中生六個班295人。
2001年9月,廣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廣安一中和廣安師範校合併的批覆(廣安府函〔2001〕82號),“同意廣安一中和廣安師範校合併,組建新的廣安一中”。
2002年4月,廣安市委面向全省公開考任校長王錫元上任,經王校長爭取,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明辦同意廣安一中招收高中宏志班1個(全省僅2個班),50名學生。

四川省廣安中學(2003-)

-

2003年5月28日,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同意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更名的批覆(川教函〔2003〕221號)批准“四川省廣安第一中學校”更名為“四川省廣安中學”(以下常簡稱為廣安中學)。
2004年12月20至22日,學校迎接省教育廳組織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檢查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廣安中學基本達到《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細則》的要求,評估基本合格。將把評估結論意見及時報省教廳,請省教廳正式批准廣安中學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省教育廳行文批准廣安中學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5年10月21日,廣安中學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