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仔戲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托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民眾所喜聞樂見。因它的產生比海南大劇――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海南公仔戲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重點保護名錄。

編輯本段公仔戲介紹 溯源 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托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民眾所喜聞樂見。因它的產生比海南大劇――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海南在元代已出現手托木頭戲。公仔戲的公仔(木偶),頭部用木頭雕刻而成。初期的頭部較小,約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編織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腳,兩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條,以便操縱,中軀主捧插入頭部藏於體內。整體約寬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後來偶的頭部增大,約有40公分,眼睛改進為能轉動,舌頭能伸能縮。公仔戲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戲”,只有念白,沒有唱腔,伴奏為鑼鼓。清康熙年間公仔戲已形成“板腔板為主,並有少量曲牌”的唱腔體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為中板,演出劇目除外地傳入的雜劇、傳奇劇目外,也有由本地藝人根據傳說和本地故事改編而成的劇目,這標誌著海南的公仔戲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獨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編自演的本土藝人隊伍,伴奏音樂全部運用本土的八音樂器樂曲。解放後,公仔戲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得到不斷的充實、發展和提高,成為內容豐富的綜合性藝術。偶像製作工藝、公仔戲之偶像是木雕工藝美術的傑作。公仔戲的偶像現今一般有20多種,角色比較齊全。 偶像的表演由導演者在幕後操縱,導演者一手撐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撐偶手雙棒,導演操縱偶像時,手與曲肘並用。操縱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勢左右擺動、拱手作揖,跺腳、拂袖、跑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滾翻、跳躍、舞步、眼睛轉動、鬍鬚拂動,嘴張合、舌伸縮,手抓拿等約20種,根據劇情的需要而靈活運用。 公仔戲的劇本主要來源於改編外來劇本和創作新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公仔戲繼承傳統劇目約有500多個,解放後創作的新劇目約有100多個。根據表演形式和內容可分為三類:武戲、文戲和現代戲。 清康熙年間公仔戲已形成“板腔板為主,並有少量曲牌”的唱腔體系,公仔戲的唱腔來源於吸收兄弟劇種的腔調和本地民歌的曲調。公仔戲藝人的特長是一人可以演唱多種不同角色的唱腔。分別用平喉、子喉演唱男女角色的不同唱調。從這點上說,它比其他劇種的藝人有過人之處。 公仔戲的場景音樂基本來源於民間的八音樂曲。常用的八音樂曲有鑼鼓樂、吹奏樂、絲竹樂等100多種。“公仔戲”就是木偶戲。瓊北一帶滾行這種戲,它的全部家當,都載在一輛“三腳貓”上。幾張長凳,鋪上木板就成了台底。在台底上,用木條“斗”成一座小屋樣的台架。掛上布景,一個小戲台也就搭成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公仔戲也標準化起來了。一個戲班,也只三幾個人,奏樂的叫“文牌”。這“牌”何解?它是從曲牌中來的。事補,它分為“文牌”、“武牌”。琴胡是文,鑼鼓是武。叫“文牌”是個泛稱。公仔戲是木頭疙瘩,還需要人操縱。這操縱者就叫“駛公”這易理解,“公”就是公仔。只看這家當,封它個輕騎隊的美譽,一點也不過分。“公仔戲”,有各種角色,文生武生,文旦武旦。一斯文清秀,一濃眉大眼。雜生叫“雜腳”。從口白上又分“雜文”、“髒雜”兩類。前者幽默風趣。後者谷氣直率。當然,還有員外。這老生吊眉塌鼻大嘴,一看就是個有吃的官相,只怨眉兒落得太沉,小官兒總脹不起來。有這老生就有老媽。她是個翹下巴,故稱阿歪媽。老生斷小,她願配對,也算是有福氣了,有官家,必有小僕,這小僕叫“隆嘴”。瞧,整天張著嘴巴,像個小窟窿,官人只開個頭兒,他還不曉年說什麼,就應聲“是”了。小角色還不少呢。有個“飛天鑽土”傢伙,雖說相貌醜陋,但神通廣大矣!地上打,他飛天了;天上打,他鑽入土了。害得武生一時竟也亂了方寸,大傷腦筋!後生一計,在洞口裝個圈套,引誘他鑽也來,一勒,就給擒著了。“哐!哐!哐” 太陽還未能落山,開台鑼鼓就敲響了。鄉里人總是捺不住那份看戲的急切心情,早早地就演出台前擺好了板凳。占好自己的看戲位子。“公仔戲”班,還循主人辦什麼事,就演什麼戲,公子“對歲”,是大喜事。就演他金榜題名。紫袍玉帶走金階。開演之前,又先“排八仙”,熱鬧一番。瞧,李鐘錶張何藍呂韓曹,八大仙家,相繼登台了。對事主又頌揚,又是祝福。接著,就擲利錢。那是粘著一點紅的硬幣。一邊擲一邊唱。“抬一個,身上帶”,小孩嘛,“吃飯得三大缽,手長腿長快快長大!”輪到年輕人上了,“生得多歪都變正,戀愛婚事定必成”!哈,趄有趣!學生呢?不急!“中文數理頂呱呱,不上“北大”入“清華”!這八仙,連今之學府也曉得,也夠神的了,老人也有份兒。八仙深諳老者心態,就來個許願:“不泌尿,不臭膻,不吃百歲來問我!”這時,全場都沸騰了。大空紛紛離座,你爭我奪,如搶到一個那可真是辛運的事。看“公仔戲”,實際上是聽“戲古”。那些藝人,最善於觀察事物。他們熟識民俗熟俚語,唱詞口白生動又通俗。“嘴咬一塊,碗裡一塊,箸夾一塊,眼看一塊。”一個貪吃者,就讓他描繪得淋漓盡致。小生遇靚女,看得入學,一時激動,令他“筋都絞卡啦!”這些妙語,委實令人捧腹。他們又是全才,一人駛幾個公仔。既唱得嫩。既表得妖治。也表得斯文。單品味這一點,就讓奇趣橫生。 “突!突!突” 戲班送來了,這是今日的事,過去沒“三腳貓”還得叫人抬戲箱。這事說難也不難。派幾個娘兒就是,女人比男人愛看戲,一叫,也就樂意去了。演一本“公仔戲”,只需二三百元,不貴!也因時令而異。正二月,是旺季,價就漲一點。平時一百多元也能請得來。做餐飯,吃個夜宵。戲一演完,“三腳貓”突突突就走。真是花費不多又省事。這樣,鄉下有什麼慶典,都樂於請“公仔戲”班來熱鬧一番。“公仔戲”,有各種角色,文生武生,文旦武旦。一斯文清秀,一濃眉大眼。雜生叫“雜腳”。從口白上又分“雜文”、“髒雜”兩類。前者幽默風趣。後者憨厚直率。其他角色還有員外,老媽,小僕等。老媽下巴翹起,故稱阿歪媽。小僕又叫“隆嘴”。看“公仔戲”,實際上是聽“戲古”。藝人最善於觀察事物。他們不僅熟識民俗俚語,唱詞生動通俗,又都是全才,一人可以同時駛幾個公仔,表演起來,既可以妖冶,又可以斯文。“公仔戲”演出內容多種多樣,多於生日、結婚、考上大學等喜慶活動。戲班根據不同的喜慶活動演出不同的劇。加上“公仔戲”演出費用較低,所以尤為鄉下人民所歡迎。編輯本段公仔戲發展海南公仔戲又稱木偶戲、傀儡戲或手托木頭戲,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藝術品種之一,為民眾所喜聞樂見。因它的產生比海南大劇―――瓊劇還要早,故瓊劇藝人稱公仔戲藝人為“師兄”。 海南在元代已出現手托木頭戲。公仔戲的公仔(木偶),頭部用木頭雕刻而成。初期的頭部較小,約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編織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腳,兩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條,以便操縱,中軀主捧插入頭部藏於體內。整體約寬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後來偶的頭部增大,約有40公分,眼睛改進為能轉動,舌頭能伸能縮。 公仔戲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戲”,只有念白,沒有唱腔,伴奏為鑼鼓。清康熙年間公仔戲已形成“板腔板為主,並有少量曲牌”的唱腔體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為中板,演出劇目除外地傳入的雜劇、傳奇劇目外,也有由本地藝人根據傳說和本地故事改編而成的劇目,這標誌著海南的公仔戲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獨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編自演的本土藝人隊伍,伴奏音樂全部運用本土的八音樂器樂曲。 解放後,公仔戲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得到不斷的充實、發展和提高,成為內容豐富的綜合性藝術。主要包括: 偶像製作工藝、公仔戲之偶像是木雕工藝美術的傑作。公仔戲的偶像現今一般有20多種,角色比較齊全。 偶像的表演由導演者在幕後操縱,導演者一手撐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撐偶手雙棒,導演操縱偶像時,手與曲肘並用。操縱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勢左右擺動、拱手作揖,跺腳、拂袖、跑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滾翻、跳躍、舞步、眼睛轉動、鬍鬚拂動,嘴張合、舌伸縮,手抓拿等約20種,根據劇情的需要而靈活運用。 公仔戲的劇本主要來源於改編外來劇本和創作新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公仔戲繼承傳統劇目約有500多個,解放後創作的新劇目約有100多個。根據表演形式和內容可分為三類:武戲、文戲和現代戲。 公仔戲的唱腔來源於吸收兄弟劇種的腔調和本地民歌的曲調。公仔戲藝人的特長是一人可以演唱多種不同角色的唱腔。分別用平喉、子喉演唱男女角色的不同唱調。從這點上說,它比其他劇種的藝人有過人之處。 公仔戲的場景音樂基本來源於民間的八音樂曲。常用的八音樂曲有鑼鼓樂、吹奏樂、絲竹樂等100多種。編輯本段公仔戲影響陳麒麟是目前三江鎮所有公仔戲藝人中年齡最大的一位老人,也是從藝時間最長的一位。他從13歲開始就跟隨父親學習公仔戲,後來成為當地有名的操公仔。陳麒麟老人說,公仔戲是瓊北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特別是解放初期以及改革開放以後,公仔戲在農村得到空前的發展,人們結婚、祝壽、孩子滿月或傳統的節日,都喜歡請劇團演一、兩場,特別是正月十五,各村都爭著請木公仔戲班演“開燈(生男丁)戲”,公仔戲藝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上世紀80年代公仔戲盛行的時候全鎮有近20個戲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僅剩下5個班。”馮裕芳擔心這5個戲班也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在三江鎮上,很多孩子已經不知道公仔戲是什麼,他們天天哼唱的都是流行歌曲。”47歲的陳長明目前是所在戲班裡最年輕的一名藝人,他現在已經幫著父親陳麒麟打理三江鎮麒麟公仔戲班。他說,春節過後的這兩個月還好一點,淡季的時候一個月演出僅5場,連一個戲班10多人的正常開銷都維持不了。由於市場不景氣和時尚文化的衝擊,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人願意學習表演公仔戲了。陳麒麟老人也很想把這門藝術傳承到孫子這一代,但孫子卻對公仔戲一點都不感興趣。如今,在三江鎮這五個戲班中,最年輕的藝人都已經超過40歲,在戲班中挑大樑的都在60歲上下,已經“青黃不接”。此外,公仔的製作也成為公仔戲面臨的一大難題,由於公仔的頭部是用木頭雕刻而成,眼睛要能轉動,舌頭要能伸縮,因此對雕刻的技藝要求非常高,目前在全島懂得公仔製作技術的僅有幾個人。如何生存下去,成為三江鎮目前這5個公仔戲班面臨的最大難題。編輯本段臨高木偶戲海南公仔戲的一種,為人偶同演。海南島臨高縣的木偶戲演出時,則是採用大舞台,不設布幛,演員擎仗頭木偶化裝登台,互為一體,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為我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的劇種。“人偶同演”的臨高木偶戲,是用臨高語演唱的,主要唱腔有“阿羅哈”和“朗嘆”兩個,伴奏以雙鎖吶為主。它主要流傳於海南島西北部,深為臨高和儋州、澄邁縣部分地區約五十萬操臨高語的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己在我國木偶藝術園地里搖曳飄香三百多年,據悉,日本、泰國和西歐一些國家,也有類似臨高這樣的木偶戲。臨高木偶戲原來的木偶,只有拳頭那么大,造型也不大講究,表演技術不高,大只在鄉村祭神時演出助興。從一九七九年來,在上級文化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臨高縣文化部門對木偶戲進行了整理、提高和改革工作。他們採取“派出去、請進來”在辦法,製作了造型美觀、眼睛能夠轉動、嘴巴能張合的大木偶,聘請表演藝術家對演員進行培訓,提高演員的表演技巧,並整理和創作《張文秀》《三姐下凡》《海花》等數古個劇目,經過改革後的臨高木偶戲,“木偶神了,表演活了,曲調美了”,不得倍受當地民眾的歡迎,而且外地人也愛看,目前,臨高縣除了縣裡成立專業木偶劇團外,區、農場也組織了一批業餘木偶劇團。有操臨高語地區地圩鎮及農村,每逢喜慶或傳統節日,大都演出木偶戲。當地民眾都請親朋友來觀戲,附近一帶的農民也騎腳踏車或用手扶托拉機載人前往觀看,氣氛十分熱鬧。在演出中,帷幕有富有地方色彩的“阿羅哈”音樂中徐徐拉開,演員一人一偶,按照劇情登台表演,時而以偶為主,耍盡偶味,情趣盎然;時而人偶合作,協調和諧,變化多姿:時而由人替演,彌補木偶的不足,保證動作的連續情和完整性,常獲得觀眾的陣陣喝彩。臨高木偶戲憑藉著“人偶同演”的奇特風格,一九八一年,臨高縣木偶劇團榮幸地赴北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得了演出獎,擴大了社會影響,引起同行和專家們的矚目和期望。編輯本段海南八音樂公仔戲的場景音樂基本來源於民間的八音樂曲。常用的八音樂曲有鑼鼓樂、吹奏樂、絲竹樂等100多種。海南八音樂是海南器樂曲主要品種。它是因採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人俗稱的八音,既包括樂器,包括樂曲,也包括樂隊。八音,據我國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記載,最早產生於先秦時期,先秦時期我國出現的樂器已有30多種。人們便根據樂器製作的材料,將眾多的樂器歸納為八類,稱為八音,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史書從唐起記載海南有八音性質的器樂活動。海南的八音樂曲十分豐富。它有兩大來源:一是自外傳入的古曲,二是本地藝人的創作。海南的八音樂曲,按演奏形式習慣分為大吹打、鑼鼓清音、清音和戲鼓等四類。1、大吹打。亦稱打大排或打大操。以雙嗩吶吹奏,配合大件打擊樂(大花鼓、工字鑼、大鈸、單盅),演奏氣勢磅礴的樂曲,如《大開門》、《小開門》、《萬歲喜》、《南風雲》、《叩皇天》等,用於喧染熱烈而盛大的場面。2、鑼鼓清音。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其他樂器多少不限),配合小件打擊樂,演奏熱烈歡樂的樂曲,如《慶豐收》、《送京娘》、《喜鴛鴦》等,因為這種演奏形式多用草子鑼和草子鑔,也稱“草子清音”。另一種是以大嗩吶為主奏樂器,演奏雄壯寬闊的樂曲,如《鬧軍坡》、《萬花燈》、《六國封相》、《仙姬送子》等。3、清音。採用“文排”的弦、琴、笛、管(不加嗩吶)演奏曲調輕巧跳躍,流暢明快的樂曲,表現的內容和情緒比較豐富廣泛。如表達喜悅、歡快情緒的《弄手花》、《一枝梅》、《歡宴》、《彩帳》、《檳榔香》等,情意纏綿的《送姑》、《比目魚》等,委婉哀怨的《南漏子》、《懷念》等。4、戲鼓。是以海南地方戲曲唱腔聯綴而成的“連套曲”,用嗩吶吹奏來代替演員的唱腔,其餘樂器則作為伴奏使用。如《瓊花怒放》、《普天同慶》等。海南八音樂曲多數有標題,通過標題提示樂曲的層次和意境。有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和情趣的,如《勒馬》、《仙姬送子》、《六國封相》、《鬧軍坡》、《慶豐年》等;表現特定情景,以期引起聽眾的聯想和共鳴的,如《萬花燈》、《檳榔香》、《小梅花》、《比目魚》、《懷念》等;但也有不少樂曲雖有標題曲名,並無特定的音樂形象,如標明來歷出處的《小揚州》、《小龍州》、《南漏子》、《南凌一》、《南凌二》、《胡廣》等;有的只是說明其用途、特點,如《新拜堂》、《拜壽》、《歡宴》、《酬宴會》、《彩帳》、《喜盈門》等;有的樂曲曲名只當作曲調的標誌,如《木魚》、《巡行八板》、《一錠金》、《金不換》、《西梅》等。編輯本段公仔戲申遺公仔戲即將消亡的危險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呼籲搶救和保護的聲音開始越來越多。在去年美蘭區舉行的研究公仔戲的搶救和保護問題座談會上,有關專家學者就對公仔戲的保護髮出了強烈呼籲,他們認為,公仔戲是唱念做表的表演藝術和雕刻工藝美術以及文學音樂創作藝術的綜合體,它是一個地區文化藝術發展水平的坐標,也是本地區生活風俗的生動體現。它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遺存,又具有海南地方的特色,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段時間,美蘭區文體局副局長林小平一直忙活著公仔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她認為只要申報成功將會對公仔戲的傳承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林小平告訴記者,區政府過去幾年就開始加大了對公仔戲的保護力度,2006年投資18萬元舉辦了以公仔戲展演為主的美蘭區鄉村歡樂節,從2001年至今每年舉行了一次公仔戲的展演,三年扶持公仔戲劇團購置演出設備資金5萬元。“雖然區政府加大了力度,但這對於一個有著數百年的民間藝術瑰寶的搶救來說,仍顯得微不足道。”林小平說,下一步在全力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將制定和落實公仔戲五年保護計畫,大力培養公仔製作的工藝美術師和熟悉操縱導演公仔的藝人和演奏的樂手,徵集和保護公仔戲的戲目,並通過展演、比賽等活動,擴大公仔戲的影響,培養新的觀眾群。面對各方的關注,陳麒麟老人多少看到了一絲希望。他說,只要能讓公仔戲傳承下去,自己將不惜餘力,只要有一個觀眾願意看,自己就要演下去,千萬不能讓這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藝術在自己的手中失傳。日前,省政府同意“瓊劇”等29個項目進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公布了名錄。這些項目是:民間文學(1項):瓊僑歌謠;民間音樂 (8項):海南八音器樂、黎族民歌、黎族傳統器樂、海南軍歌、臨高“哩哩美”漁歌、海南齋醮科儀音樂、儋州山歌、崖州民歌;民間舞蹈(3項):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盤皇舞、黎族面具舞;傳統戲劇(2項):瓊劇、海南公仔戲;民間美術(3項):海南椰雕、龍塘雕刻藝術、澄邁民間炭畫像;傳統手工技藝(3 項):南海珍珠傳統養殖技藝、海南洋浦鹽田傳統日曬製鹽技藝、海南陵水黎族藤編技藝;民俗(9項):黎族傳統服飾、南海更路經、海南軍坡節、黎族文身、黎族船型屋居住習俗、海南府城鎮元宵換花節、黎族傳統婚禮、黎族渡水腰舟、海南三亞回族婚禮。省政府曾於2005年9月公布我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共25項,如黎族傳統棉紡織工藝、臨高人偶戲、黎族文身、黎族乾欄建築生態自然村、軍坡節、黎族“三月三”節、儋州調聲等。近日,國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省有2位代表性傳承人入選。這2位代表性傳承人所屬類別都是傳統手工技藝,她們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傳承人、昌江黎族自治縣的羊拜亮(女),現年72歲;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傳承人、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容亞美(女),現年52歲。經過各地申報、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和複審,最後確定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26名,涉及民間文學、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等5大類134個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