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器樂是海南藝人使用八大類樂器演奏的音樂,主要流傳於海南海口等地。海南八音包括樂器、樂曲及樂隊,明代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海南八音的樂器主要有:二胡、椰胡、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喉管、鑼、鼓、鈸等。 2008年海南八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八音早在唐宋就出現雛形,明代已經十分成熟。明代瓊山縣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海南八音樂在清代、民國以及解放後都盛行,流行海南島,並隨著瓊僑的腳步走向東南亞各國。

海南“八音”源於潮州音樂,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使用的八類樂器是: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大部分的樂器來自民間,為民間藝人所創造,具有濃郁的海南特色,如用花梨木製作嗩吶,椰子殼製作椰胡,竹管制作春封、調弦、的簫、喉管,用木製子鼓、梆板等。
史書記載,海南“八音”往上溯,它與潮州音樂都源於閩,又與江西及江蘇、浙江一帶有淵源。海南“八音”起於唐代,興盛於明清,並伴隨華僑傳遍整個東南亞。明代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
海南“八音”按習慣分為大吹打、鑼鼓清音、清音和戲鼓四類,收錄有歷史遺傳下來的樂曲達500多首。經常演奏的是:《海南音樂》、《廣東音樂》、《慶新婚》等曲目。
“八音”傳來海南後,經過歷代藝人的改進,又有了它的本土特色:在許多場合,往往配以“盅盤舞”。此舞的器具是小盤(碟)、湯匙、小酒盅。舞者為少女或女童。舞者將盅盤夾於左右手指間,隨著舞步輕輕地撞擊,聲響清脆、節奏明快,舞步輕盈。

溯源

歷史上八音曾兩度遭遇浩劫

八音早在唐宋就出現雛形,明代已經十分成熟。明代瓊山縣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聞名京城的音樂家汪浩然。海南八音樂在清代、民國以及解放後都盛行,流行海南島,並隨著瓊僑的腳步走向東南亞各國。

在歷史上,八音曾經兩度遭到浩劫。一是民國二十八年,日本入侵海南以後,實行“三光”政策,人民流離失所,土戲班停鑼息鼓或遠走東南亞,廣大城鄉民間樂社隊癱瘓,弦斷管破,鑼罷鼓停。僅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瓊崖紅軍和各縣赤衛隊所在的農村根據地,還組織一些八音隊配合進行革命宣傳。

抗日勝利後,八音社隊又得以復興,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海南各大村莊,幾乎村村都有八音社隊,當時瓊山縣的靈山地區就組織有八音隊200多支。在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八音”被視為“四舊”、“毒草”橫掃,八音再度遭到沉重打擊。在靈山鎮儒楊村村民楊文林的家中,擺放著一個古老的八音樂器,一把用椰子殼做的椰胡,據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一把花梨木做的嗩吶,也出自一百多年前。靈山鎮有兩支較活躍並很有影響的八音隊,楊文林所任隊長的八音樂隊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於1946年的楊文林,1968年在部隊文工團呆過,多才多藝,不僅是隊長,也是胡琴手,能夠現場根據調子,現編現唱出歌頌新生活、歌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詞來。

楊文林的祖父楊天新在200多年前就因八音遠近聞名,祖父死後傳藝與楊文林的父親楊仁和,楊仁和再傳藝楊文林。楊文林說,原來他父親手頭有一本厚厚的八音曲譜,錄載了幾百首八音曲目,都是從祖父楊天新手中傳下來的,但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這本曲譜被毀,自己只是從其中錄抄了一些。楊文林感嘆地說,這實在可惜。楊文林手中這一本小小的筆記本,有八音曲目11首。但八音樂譜都是用特殊的符號,外行人看到就如同天書。據儒楊村老人介紹,八音樂源於鄉間,樂手對音樂的記譜方式不甚明了,所以就用這樣的符號代替。

影響

一般會到婚宴公期上表演

八音在一些農村人的眼裡,還是一種吃飯工具。楊文林說,自己所在的八音隊,一般會到婚宴、公期上表演,從不去“白喜事(即喪禮)”。他說,一方面八音主調比較喜慶,不適合這樣的場合,另一方面如果去做白喜事,在別人看來就很晦氣,以後有喜慶的場合,人家也很少請。根據當前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八音樂隊出席一場結婚儀式,收入在千元左右,隊中每人都分配到幾十元至一百元。楊文林說,最忙的季節,八音隊一個月可以演出10多場,農村做公期時,錢會多一些,但樂隊會更累一些。

八音有歷代流傳的樂曲500多首,楊文林的八音隊在日常參加婚禮時,經常會演奏一些《大賀喜》、《小賀喜》、《送子》、《大賀壽》、《拜堂》等喜慶的樂曲。八音隊也根本不演奏流行歌曲,因為隊里的老人們對這些接觸甚少。結婚時,場面都是熱熱鬧鬧,也有不少年輕人為八音隊的表演鼓掌喝彩,但楊文林說,真正懂八音的年輕人還是不多。

做公期時,是楊文林他們最累的時候,有時要連續演出30多個小時,中間很少休息。楊文林說,隊員們都來自農村,雖然年紀都比較大,但身體也都很硬朗,有時連續演出30多個小時後,睡上一兩個小時,又精神抖擻。楊文林說,其實更多的時候出於對八音的熱愛,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樂隊的勞動成果,隊員臉上也有光彩。

保護

每個文明生態村建一支八音隊

在平時,樂隊很少在一起排練,樂隊里的陳起秀大爺是操秦琴的,一演奏起來,渾身是勁,根本不像一個70多歲的老人。陳起秀說,陳文林、嗩吶手楊文泉和自己,在年輕時就在一起合作,至今已經有幾十年了,配合相當默契,所以根本不需要排練。幾位老人還現場演奏了一曲《河邊洗裙》,二胡悠揚,長喉管音渾厚,秦琴聲音清澈,層次分明,展示了八音獨特的魅力。

在現今靈山鎮,會八音的都為中老年人,最年輕的也有40多歲,年紀最大的已有80多歲。楊文林的八音隊,共有隊員13人,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而靈山的八個八音社隊中,隊員的年齡也都在40歲以上。

由於農村的村民忙於各自生計,沒有多少閒散的時間操練八音樂,特別是農村大批青年外出經商、打工,也就告別了海南八音,使得八音隊伍青黃不接。同時,時尚文化的衝擊,傳統八音樂的欣賞人群流失,小青年對八音樂逐漸失去興趣。特別是現代樂曲逐步淘汰傳統古樂曲,八音樂器、樂曲都有失傳之危。楊文林說,如果政府對八音不予支持,那么八音真有可能成為絕響,自己最怕的就是八音後繼無人。他雖育有兩男兩女,但孩子們都不願意學。他說,也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對八音很好奇,願意學習八音的。只要有足夠的資金,也就能找到傳承人。

楊文泉則說,解放前八音很紅火,那時儒楊村八音的名聲也很大,靈山八音傳承人五六十人,80%都集中在儒楊村等周邊村里。那時,就連海口市內有什麼喜事,也要從這裡請八音隊。

根據美蘭區的五年保護計畫,2008年在經費上適當扶持,每個文明生態村有一支八音隊;2009年挖掘整理八音樂曲,研究八音樂的傳承人,達到有較完整的八音資料和八音人才庫;到2012年,建立八音陳列館,舉行八音樂匯演,全面展示八音的成就。海南本土的八音光大看來並不遙遠。海南八音已入選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傳承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音樂,古老的八音,曲譜採用的是工尺譜,外行人看起來如同天書,村裡的老人無法轉換成現代的五線譜或是簡譜。曲譜多是祖輩流傳下來,每個樂手的曲譜很零散,不成系統,年輕人學起來也是東一句,西一曲,殘缺零散。
現今年輕人很少願意學,即使有人想學也找不到合適條件,不是沒有傳統的樂器,就是找不到完整的曲譜。
八音的歷史比瓊劇還久遠,從古至今都是清一色的男子在演奏,隨著發展,女子逐漸可以在八音隊伴唱瓊劇。八音的題材廣闊,內容充實,反映了海南人悠閒的生活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八音的發展史上,和海南民謠、地方戲劇同是海南歷史的一面鏡子。
海口市美蘭區文體局為八音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擔負著保護和傳承的重任。文體局副局長林小平說:“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難題,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人員的青黃不接。”
為了全面搶救和保護八音,美蘭區文體局已經開始徵集遺存下來的古老樂器,通過影像記錄的方式保留傳統樂器的製作工藝,收錄工尺譜,並請專門的音樂專家轉換為人們熟知的五線譜。美蘭區文體局還把舉辦八音培訓班列入議事日程,通過政府組織,靈山鎮文化站推動,力爭辦成長期性質的培訓班,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八音演奏人才。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性,決定了搶救和保護僅是一種必要的工作手段,只有傳承和推廣才能永葆八音的發展延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