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軍坡節

海南軍坡節

軍坡節(農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鬧軍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風情習俗。較大的軍坡廟會有海口市新坡鎮冼夫人文化節、定安縣冼夫人文化節、定安縣翰林鎮石碌軍坡節、來統軍坡節、定安縣龍河鎮龍塘軍坡節、定安縣龍門軍坡節、雷鳴軍坡節。屯昌屯城鎮聖德娘娘軍坡、屯昌的楓木軍坡,屯昌南典軍坡、萬寧龍滾芋頭軍坡。軍坡節時,村中都要選一個較大的場地來“裝軍”演戲,販售土特產,同時招待親朋好友一同度過節日。每個地方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峒主公偶象,軍坡節日期也都不同,所以當天會有來自其他地方的峒主公偶象來一起同樂。禮尚往來。不管你是否是我們的親朋好友,來的都是客,軍坡節當天居民都會很熱情招待到來的客人。

基本信息

節日來歷

峒主公偶象 峒主公偶象

祭祀神為南北朝時期南方女英雄洗太夫人(今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人)。節日多在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舉行,各村莊以傳說洗夫太夫人出徵到本村的日子為 ,俗 稱"發軍坡",以瓊山最為隆重。節日一般為4天,每逢節日,海口、瓊山和屯昌等地成千上萬民眾到瓊山新坡鎮洗太夫人廟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燒香祈禱,後領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帶回。全省現有51座洗太夫人廟,有廟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動。

軍坡節是海南漢族的傳統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卻在不同的時間舉行這個盛大的節日,而對於軍坡節的來源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節日風俗

瓊中一帶黎族支系杞人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舉行。傳說這一天是當地塹對、乘坡等四村峒主公誕生日。當天,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把峒主公偶象抬到各村遊行。遊行的隊伍每到一村寨,該村的男女老幼必盛裝出迎。逢豐收之年,村人還特請附近有名戲班,前來表演瓊劇助興。關於此節有一由來,傳說從前有位漁夫,他在河邊捕魚,魚沒捕著,卻幾次都撈到一根大樹幹,他有些不高興地把樹幹扔到岸上,這時意外發現魚簍里裝滿了魚。當晚,漁夫夢見遭滅的乘坡峒主公,請漁夫幫忙,要漁夫請人把樹幹雕成自己的像,並說像雕好以後,如果人們都來供香,就抬他到各村巡視作軍坡,這樣漁夫可以不必每天辛苦捕魚,而能發大財。後來,漁夫照此夢去做,果然靈驗。於是便有了軍坡節。舊時此節在當地最為熱鬧。本世紀五十年代後漸衰 。

相關活動

瓊山市的軍坡節則是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舉行為期四天的大型活動,此地的軍坡節是紀念冼夫人為保百姓安居樂業,出征平亂。每逢軍坡節,人們都要仿製當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傳下,百事百順。家家戶戶吃芋頭、番薯、蔥等農作物,以求得做事穩妥,多子多福,長命百歲。各村組織秧歌隊、舞獅隊,模仿冼夫人當年出兵儀式,兩軍對壘,起舞歡歌。

每年軍坡節,在海南省許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動,而最火熱當推瓊山市新坡鎮。據《瓊山縣誌》記載:千百年來,“數百里內祈禱者絡繹不絕,每逢誕節,四方來集,坡墟幾無隙地”。由此可知,古時軍坡節的熱鬧與今日無異。紀念冼夫人的民俗世世代代經久不衰。

其中,屯昌楓木鎮軍坡節於農曆二月十三舉行,是該節日非常隆重的地區之一。該地區舉行的活動多種多樣,有"過火山”、“穿鐵絲”和“行軍”等,參觀者人山人海,歡騰無限。同時,許多離鄉背景外出打工的鄉民可趁此機會燒香求符,保神官發財、外出平安。鄉民們熱情好客,邀請親戚朋友一同度過該節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