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坡節

軍坡節

軍坡節(農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鬧軍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風情習俗。較大的軍坡廟會有海口市新坡鎮冼夫人文化節、定安縣冼夫人文化節、定安縣翰林鎮石碌軍坡節、來統軍坡節、定安縣龍河鎮龍塘軍坡節、定安縣龍門軍坡節、雷鳴軍坡節。屯昌屯城鎮聖德娘娘軍坡、屯昌的楓木軍坡,屯昌南典軍坡、萬寧龍滾芋頭軍坡。軍坡節時,村中都要選一個較大的場地來“裝軍”演戲,販售土特產,同時招待親朋好友一同度過節日。每個地方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峒主公偶象,軍坡節日期也都不同,所以當天會有來自其他地方的峒主公偶象來一起同樂。禮尚往來。不管你是否是我們的親朋好友,來的都是客,軍坡節當天居民都會很熱情招待到來的客人

基本信息

節日來歷

祭祀神為南北朝時期 南方女英雄 冼太夫人。節日多在農曆正月初六至二月十二日舉行,各村莊以傳說 洗夫太夫人出徵到本村的 日子為軍坡節日,俗稱"發軍坡",以定安最為隆重。節日一般為4天,每逢節日,定安、屯昌和海口等地成千上萬民眾到 海口新坡鎮洗太夫人廟 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燒香祈禱,後領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帶回。全省現有51座洗太夫人廟,有廟的地方都有 祭祀活動。

軍坡節是海南黎族的傳統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卻在不同的時間舉行這個盛大的節日,而對於軍坡節的來源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發展歷史

軍坡節 軍坡節
軍坡節是海南黎族的傳統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 黎族卻在不同的時間舉行這個盛大的節日,而對於軍坡節的來源也有著不同的解釋。瓊中一帶黎族支系杞人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日舉行。傳說這一天是當 地塹對、乘坡等四村峒主公誕生日。當天,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把峒主公偶象抬到各村遊行。遊行的隊伍每到一村寨,該村的 男女老幼必盛裝出迎。逢豐收之年,村人還特請 附近有名戲班,前來表演瓊劇助興。關於此節有一由來,傳說從前有位漁夫,他在河邊捕魚,魚沒捕著,卻幾次都撈到一根大樹幹,他有些不高興地把樹幹扔到岸上,這時意外發現魚簍里裝滿了魚。當晚,漁夫夢見遭滅的乘坡峒主公,請漁夫幫忙,要漁夫請人把樹幹雕成自己的像,並說像雕好以後,如果人們都來供香,就抬他到各村巡視作軍坡,這樣漁夫可以不必每天辛苦捕魚,而能發大財。後來,漁夫照此夢去做,果然靈驗。於是便有了軍坡節。舊時此節在當地最為熱鬧。本世紀五十年代後漸衰。

瓊山市的軍坡節則是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舉行為期四天的大型活動,此地的軍坡節是紀念冼夫人為保百姓安居樂業,出征平亂。每逢軍坡節,人們都要仿製當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傳下,百事百順。家家戶戶吃芋頭、番薯、蔥等農作物,以求得做事穩妥,多子多福,長命百歲。各村組織秧歌隊、舞獅隊,模仿冼夫人當年出兵儀式,兩軍對壘,起舞歡歌。

相關活動

定安縣定城鎮的軍坡節則是在正月初十最為熱鬧。

定城鎮

甘顏村 正月初六

春內村 正月初十

芳塘村 正月初十

龍坡村 正月初十

美鳳村 正月初十

美泰村正月初十

迎科村 正月十一

大底村 正月十二

下寨村 正月十二

西岸村 正月十二

平和沙冷村 正月十三

海洞村 正月十四

沙洲村 二月初二

潭黎村 二月十五

水沖坡 二月十五

吉秀村 二月二四

高良村 三月初三

新坡村 三月初三

潭欖村 三月初七

白芒村 五月初二

桐卷村 五月初五

秀龍坑 五月初六

山椒村 五月十二

龍州墟 五月十三

西門 五月十三

南山村 五月十三

南珠村 五月十三

南門 六月十二

莫村 九月十七

多益村 九月二八

梁排村 九月二八

新竹鎮

祖坡村軍坡 正月十一

卜效村軍坡 二月初二

長昌村軍坡 二月初二

新序村軍坡 二月初八

大株軍坡(大株村.美種村.中間村.大堀嶺村)二月十五

卜優村,禾芨村二月十六

新竹軍坡(新竹墟)三月初三

銅鼓軍坡(銅鼓村.美容村.羅雅村)三月初十

龍湖鎮

文豪嶺 二月初二

居丁軍坡 二月十二

桐樹軍坡 二月十八

正統軍坡 二月十三

大春村 六月十二

雷鳴鎮

南九軍坡 正月十七

龍梅軍坡 二月十一

耽古軍坡(山地村)二月十二

上水口軍坡 二月十三

卜曲軍坡 二月十五

南曲軍坡 二月十五

古老坡軍坡 二月十六

南曲軍坡 二月十六

峝坡軍坡 三月十五

梅種村 九月二七

黃竹鎮

大坡村 二月初九

青山 二月初十

奇石村 二月十一

石井村 二月十二

山翠村 二月十四

田厲嶺 二月十五

羅鼓村 二月十六

連敦村 三月初三

河頭村 三月十五

黃竹鎮 八月十五

富文鎮

石門軍坡 正月十四

大里軍坡 二月初十

潭陸軍坡 二月十一

白鶴軍坡 二月十五

黃蓋軍坡 二月十五

大路坡軍坡 二月十六

坡寨軍坡 二月十七

九所軍坡 二月十八

龍門鎮

南丹軍坡(南丹村、里沙塘村)二月初十

土地軍坡 二月初十

三九軍坡 二月十一

大山軍坡 二月十二

龍三塘軍坡 二月十二

蓮塘軍坡(大水村、大效村、蓮塘村)二月十四

儒林山軍坡(曠天塘)二月十四

雙塘軍坡(雙塘村、龍田村、赤土村)二月十五

大木根軍坡(英湖村)二月十五

露田軍坡 二月十六

潭統軍坡 二月十六

(木常)榴軍坡(石坡村)二月十六

鶴橋軍坡(龍拔塘村、久溫塘村)二月十七

苦竹軍坡 二月十七

水出軍坡 二月十七

龍門山軍坡 二月十八

龍門軍坡 二月二三

龍門北帝公誕辰 三月初三

水芋塘軍坡(紅花嶺)三月初三

嶺口鎮

最熱鬧的是十六十七十八這三天的軍坡

離十八軍坡 正月十二

石根軍坡 二月十一

盟埠軍坡 二月十二

西山軍坡 二月十二

大朗塘軍坡 二月十三

下山軍坡 二月十五

藍村軍坡 二月十六

岑文塘軍坡 二月十七

坡塘軍坡(皇坡村)二月十七

三加軍坡 二月十八

文坡軍坡 二月十八

嶺腰軍坡 二月十九

梅村軍坡 二月二十

三聖娘軍坡(嶺口墟)二月二五

翰林鎮

大總嶺軍坡 二月初五

石祿軍坡(翰林墟)二月初九

來統軍坡 (翰林墟)二月十一

文崗嶺軍坡 二月十二

大山軍坡(大山村、後嶺村)二月十五

嶺腳軍坡 二月十六

業村軍坡 二月十七

文轎軍坡 二月二十

龍河鎮

長邦軍坡 二月初七

林塘軍坡二月初七

西坡(西坡墟附近的村莊、龍眼溝、馬六園、高坡)軍坡 二月初九

加東軍坡 二月初九

下芽軍坡二月初九

嶺寨軍坡 二月十一

石盤軍坡 二月十一

牙石朗軍坡 二月十一

洋坡軍坡 二月十一

加丁中貢軍坡 二月十二

舊村村委會全部村莊軍坡 二月十二

高上園半個村軍坡 二月十二

第次塘軍坡 二月十二

光嶺軍坡 二月十三

南面軍坡 二月十三

菜園軍坡 二月十三

高塘軍坡 二月十三

烏蓋軍坡 二月十三

龍弄軍坡 二月十三

南引軍坡 二月十三

石嶺軍坡 二月十四

石塘軍坡 二月十四

平塘軍坡 二月十五

美玉塘軍坡 二月十五

鴨塘鄧氏軍坡 二月十五

深塘軍坡 二月十五

彬彩塘軍坡 二月十六

南引軍坡 二月十六

水竹村(嶺腳峝)軍坡二月十六

升堂軍坡(安良墟、官塘村)二月十七

萬千嶺(音:萬扛嶺)軍坡【天群(現叫:天池)村、菉林村】二月十七

茶根軍坡 二月十八

下朗軍坡 二月十八

田昆(龍介墟附近的村莊)軍坡二月十九

鴨塘軍坡 二月二十

秧園軍坡二月二十

芒頭軍坡二月二十

下鴨軍坡二月二十

里承軍坡二月二十

南勛軍坡二月廿二

龍塘(龍河鎮)軍坡(龍塘墟)二月廿二

尖嶺軍坡三月初三

文筆峰

玉皇大帝誕辰 正月初九

白玉蟾誕辰 三月十五

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原屬瓊山市)的軍坡節則是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二舉行為期四天的大型活動,此地的軍坡節是紀念冼夫人為保百姓安居樂業,出征平亂。每逢軍坡節,人們都要仿製當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傳下,百事百順。家家戶戶吃芋頭、番薯、蔥等農作物,以求得做事穩妥,多子多福,長命百歲。各村組織秧歌隊、舞獅隊,模仿冼夫人當年出兵儀式,兩軍對壘,起舞歡歌。

每年軍坡節,在海南省許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動,而最火熱當推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據《瓊山縣誌》記載:千百年來,“數百里內祈禱者絡繹不絕,每逢誕節,四方來集,坡墟幾無隙地”。由此可知,古時軍坡節的熱鬧與今日無異。紀念冼夫人的民俗世世代代經久不衰

其中,屯昌楓木鎮軍坡節於農曆二月十三舉行,是該節日非常隆重的地區之一。該地區舉行的活動多種多樣,有"過火山”、“穿鐵絲”和“行軍”等,參觀者人山人海,歡騰無限。同時,許多離鄉背景外出打工的鄉民可趁此機會燒香求符,保升官發財、外出平安。鄉民們熱情好客,邀請親戚朋友一同度過該節日。

主要特色

軍坡節 軍坡節
每年軍坡節,在海南省許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動,而最火熱當推瓊山市 新坡鎮。據《 瓊山縣誌》記載:千百年來,“數百里內祈禱者絡繹不絕,每逢誕節,四方來集,坡墟幾無隙地”。由此可知,古時軍坡節的熱鬧與今日無異。紀念冼夫人的民俗世世代代經久不衰。

海南的地方節慶有幾個節日是最為特色,軍坡節、換花節、椰子節、“三月三”、歡樂節、天涯國際婚禮節等;軍坡節是海南各地一個傳統節日,海南的軍坡節一般分為“公期”和“婆期”,指的是公祖或婆祖的生日,主要是祭祀先祖和歷史人物,海南許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紀念活動,每逢軍坡節家裡親朋好友相聚的好節日,無論是遠親好友也一樣從大老遠地方趕過來相聚,主人大擺喜酒迎客人;隆重舉辦軍坡節的是瓊山新坡鎮的百姓們,他們為了紀念公元六世紀我國南方百越民族中傑出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冼太夫人,是她輔佐其夫馮寶平定地方動亂,奏請朝廷批准在海南島被漢代廢的儋耳郡設定崖州,恢復了海南和中央政權的直接聯繫;每年的陰曆二月初六至十二舉行隆重的朝拜活動,家家戶戶忙不亦乎,準備豐富的菜餚迎客,殺雞、鴨、鵝、牛、羊等奉拜冼夫人,唯有一種沒有上酒桌的肉類是豬肉,而且當地人在陰曆初六前三天不能吃豬肉,因為冼太夫人是百越族,不能吃豬肉,所以當地的百姓敬仰她也一樣尊重她,每家每戶都沒有殺豬,甚至是每天賣豬肉的商人們都要停下生意(根本沒有人會買豬肉);在這期間人們都要紡制當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傳下,百事百順,家家戶戶還要吃芋頭,番薯,蔥等農作物,以求得做事穩妥,多子多福,長命百歲;在新坡鎮上整一條街道都是賣桑葉、桔枝、蕃茨、芋頭、韭蔥,每個攤前都擠得水泄不通。據說冼夫人當年來瓊山新坡時,僅用一支小令旗,破除了流傳在百生中不少舊觀念,為百姓解決了不少疑難,早期民眾進山,不懂得辨認方向的方法,常常迷路,便認為山中有鬼,冼夫人巧妙地利用軍中的廢旗剪成小三角布寫上“出入平安”字樣,發給民眾,在高處和關鍵地方插上一面以表示“趕鬼”——有了路標,民眾自然不再迷路,為此每個到新坡鎮上都爭著買當地吉祥物----“令旗”去跪拜冼太夫人,以求一切順心,據說跪拜過的旗是具有靈氣的。令旗上貼有一張冼太夫人兩寸相片,還有不同字樣的吉祥語(出入平安、萬事如意、前程似錦、發財發丁、生意興隆、早生貴子等),每個人可以根據個人祈求來購買不同字樣的三角旗,幾乎每一位到新坡作客的朋友都會買上幾面“令旗”,難怪幾百里遠道而來的司機、商人、家庭主婦等朋友都是有目的而來的;也就是在海南本地隨處可以看到每家每戶客廳里掛著一面“前程似錦”、“萬事如意”等小面旗,特別是家用私車前都會明顯看到的一面紅旗----“出入平安”,營運的車輛前面還會看到“生意興隆”字樣的旗子。

一些新坡鎮老人回憶,以前軍坡節上有精彩的“八仙騎八獸”、“土地公背娘子”、“獅口吐童子”等表演。現在新坡鎮每年軍坡節都會通過大家選舉“主”,當年軍坡節活動都由“主”來帶來並決策活動安排,白天除了模仿冼太夫人出軍活動以外,晚上是海南戲文化,接下來的日子裡天天通宵達旦;白天在新坡鎮上人群擁擠,由一千多名民眾扮成古代的兵士在街上巡遊,稱為“裝軍”,舞獅,各村莊組織的秧歌隊,儀仗隊等;在軍坡節期間爆竹聲響個不停,幾乎每位到來新坡的人都會買上爆竹到冼夫人廟裡燃放,到處都是熱鬧的氣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