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村

河西村為一地名,在我國多省市都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存在差別。

1、吉林省圖們市涼水鎮河西村
2、河南省靈寶市故縣鎮河西村
3、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河西村
4、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5、雲南省華坪縣中心鎮河西村
6、雲南省怒江縣河西鄉河西村
7、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南詔鎮河西村
8、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黃坪鎮河西村
9、雲南省臨滄縣孟定鎮河西村
10、雲南省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11、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丙麻鄉河西村
12、雲南省玉溪通海縣河西鎮河西村
13、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14、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招賢鄉河西村
15、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16、廣東省蕉嶺縣三圳鎮河西村
17、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橫渡鎮河西村
18、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泊里鎮河西村
19、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河西村 1、吉林省圖們市涼水鎮河西村
2、河南省靈寶市故縣鎮河西村
3、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河西村
4、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5、雲南省華坪縣中心鎮河西村
6、雲南省怒江縣河西鄉河西村
7、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南詔鎮河西村
8、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黃坪鎮河西村
9、雲南省臨滄縣孟定鎮河西村

10、雲南省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11、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丙麻鄉河西村

12、雲南省玉溪通海縣河西鎮河西村

13、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14、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招賢鄉河西村

15、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16、廣東省蕉嶺縣三圳鎮河西村

17、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橫渡鎮河西村

18、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泊里鎮河西村

19、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河西村
20、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超化鎮河西村
一、吉林省圖們市涼水鎮河西村
自然情況
全村共有3個自然屯,15個居民組,320戶,850人,現有290戶,710人。勞務輸出140人,勞動力350人。農業用地面積372公頃,其中水田23公頃;山林總面積395公頃。
經濟現狀
2006年全村社會經濟總收入506萬元。其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花椰菜,2006年產值達到80萬元。
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到國外打工人員增至90多人,打工收入115萬元,勞務收入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2006年,河西村民人均收入達到4160元。
事業發展
全村街巷道80%路面鋪設水泥路;100%的戶使用自來水;電話普及戶數達95%;60%的戶建成標準廁所;有線電視覆蓋率為100%;60%的農戶圍牆達到一體化建設;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其他事業亦有不同進展,前景喜人。
前景規劃
1、項目建設情況
充分利用靠近鎮區的地理優勢,利用閒置土地上項目,進一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在2006年引進馬玲署種植項目、中藥材種植項目、蘿蔔籽種植項目、有機蔬菜種植項目,總投資200多萬元。
2、基礎設施建設
(1)自來水管網全面修繕,達到標準化建設,滿足農全村人畜的用水需求。
(2)村水泥路修到各家各戶門前。
(3)標準廁所、圍牆一體化達80%。
(4)認真規劃江邊防護林帶和村路綠化工程,爭取在2006年開始建設完成。
3、全村工農業總產值五年內增長40%,總額達到450萬元。
4、農民人均收入爭取2010年達到5000元。
經過兩委成員、全體村民共同努力,儘快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標準。

二: 河南省靈寶市故縣鎮河西村
 河西村位於靈寶市故縣鎮南部,秦、晉、豫金三角腹地,距靈寶市區50公里,北靠蜿蜒巍峨的秦嶺山脈,腳踩流水水潺潺的棗香河畔,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在村北通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總面積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00畝,轄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99人。
河西村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小秦嶺自然保護區和漢山風景名勝區是天然旅遊勝地,生長有稀有珍貴的華山松、冷杉等植物,景區內的老鴉岔峰垴海拔2413.8米,為河南省最高點,漢山風景區內古木參天,植被保護完好,山勢雄奇,坡谷秀麗,奇石爭秀,千姿百態,清泉飛瀑,碧潭溪流,文物古蹟,名勝景觀,數不勝數。
河西村物產富饒,地下礦藏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石墨、蛭石、花崗岩、大理石、水晶石、金剛石等二十多種。近年來,村兩委堅持“特色農業富民,工礦企業強村”發展戰略不動搖,以礦產品開發為龍頭,以當地資源優勢為重點,艱苦創業,開拓進取,譜寫了河西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建成了現代化設施齊全的辦公大樓,建起了六配套達標的花園式學校,市級甲級衛生院、河西有線電視台、大型變電站和發電站、引水入村,使各家各戶用上了優質礦泉水,在全市率先實行對全村軍烈屬、五保戶、老幹部、學生上學實行免費。
為了增強發展後勁,該村投資2000萬元,建起了選金廠、鐵精粉廠、鍍膜玻璃廠、石材廠、礦泉水廠、鑄造廠、高檔電器開關廠等54家集體企業,2002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1.09億元,集體固定資產積累達80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879元,村集體經濟年積累達580萬元。該村先後被河南省及三門峽市命名為“雙文明村”、“明星村”、“小康村”、“中州新村”,1999年被中央命名為國家級文明村,成為鑲嵌在秦嶺腳下棗香河畔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三、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河西村
河西村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古北口鎮潮河西岸,四面環山,是一個小型盆地。河西原名柳林營,公元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建駐軍城(奚城),經過680年蒼桑由城演變為村落,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 也是百家姓之村.
在村域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西大梁和沿青龍山至東關的北齊長城,有姊妹樓沿臥虎山至八道樓的明長城,萬壽山上的呂祖廟,北面的萬壽行宮、明朝的清真寺等。
河西村的古老文化,建築風格,古建築的廟宇,歷史政治事件,戰爭的記載,神話傳說,民族的特色等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他們在感受這裡的自然氣息的同時,也深深地被河西村的文化底蘊所感染。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
村內流傳的一種獨特語言,被北京稱為“半拉子話”的“露八分”,是明朝末年由古北口流傳至北京的。是中國少有的民間用語。
河西村內有各種體育活動,每年都要參加鎮裡組織的各項體育比賽,籃球、桌球、象棋以及其他體育項目都拿到過好成績,河西村也被評為體育先進社區村。
村內建300平米的老年活動中心一處,設有會議室、圖書室、棋牌室、卡拉OK廳,每周定時按各年齡段向村民開放。先後建3個健身園,是村民遊樂健身娛樂場所。村內建有能容納200人同時觀看的影劇院,影院內設施齊全。

四、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河西村位於蒼山西鎮西南部,老滇緬公路貫穿其中,距離縣城2公里,轄區總面積21.22平方公里,下設18個村民小組,有597戶農戶。2008年末農村人口2461人,境內有柏木百年古榕樹、飛鳳山公園、石月亮河、博南古道等景點。境內居住著彝、漢、回、藏等民族。耕地面積2367.7畝,其中水田1196畝,旱地1171.7畝。該村充分利用城鄉結合的優勢,以林果種植業為主導產業,發展畜牧養殖業、第三產業,民眾收入不斷增加,其中種植業收入278萬元,林果業收入210萬元,畜牧業收入339萬元,運輸業收入80萬元,其它收入138萬元。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13元。
特色產業:核桃、養殖、經濟林果業。

五、雲南省華坪縣中心鎮河西村
河西村隸屬華坪縣中心鎮,地處中心鎮西邊,距中心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中心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2 公里。東鄰竹屏社區柳溪社區 ,南鄰榮將鎮,西鄰新莊鄉,北鄰楠木行政村。轄秧田箐、煙坪子、三顆樹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54戶,有鄉村人口22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08人, 勞動力119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7人。
全村國土面積28.2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 20.00 ℃,年降水量 1,000毫米,適合種植芒果、竹子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423.24 畝,人均耕地1.2畝,林地28,309.9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450.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31.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

六、雲南省怒江縣河西鄉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河西鄉,地處河西鄉西邊,是鄉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距縣城60公里。東鄰箐花村,南鄰三界村,西鄰共興村,北鄰玉獅村。轄河西、河東、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53 戶,有鄉村人口2818人,其中農業人口2742人,勞動力 175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27人。
全村國土面積55.27平方公里,海拔2,100.00米,年平均氣溫11.50℃,年降水量1,15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601.00畝,人均耕地1.9畝,林地72,454.4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七、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南詔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巍山縣南詔鎮,地處廟街邊,距南詔鎮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公里。東鄰開南,南鄰巍寶山龍潭,西鄰五印白乃,北鄰南山。轄一個行政村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54戶,有鄉村人口2506人,其中農業人口2506人,勞動力6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51人。
全村國土面積34389.17畝,海拔1760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芸豆等農作物。全村有耕地面積3249畝,人均耕地1.3畝,林地20173.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2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八、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黃坪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鶴慶縣黃坪鎮,地處黃坪鎮東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80公里。東鄰北衙,南鄰潘營,西鄰姜寅,北鄰 落漏河。轄公雞石、小中所、上莊村等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33戶,有鄉村人口4023人,其中農業人口 4023人,勞動力229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92 人。
全村國土面積12.68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7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974.49畝,人均耕地 0.74 畝,林地16044.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0.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九、雲南省臨滄縣孟定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地處孟定鎮北邊,距孟定鎮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孟定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83公里。東鄰景信村,南鄰農場二分場,西鄰遮哈村,北鄰西山腳。轄芒東、允坎等12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90戶,有鄉村人口4377人,其中農業人口4377人,勞動力231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13人。
全村國土面積9.83平方公里,海拔492.00米,年平均氣溫21.0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58.00畝,人均耕地0.5畝,林地12,265.00畝。

十、雲南省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保山市騰衝縣滇灘鎮,地處滇灘鎮西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鎮政府所在地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3公里。東鄰左所,南鄰山寨,西鄰 猴橋,北鄰早坡。轄葛家寨、海棠箐、新石、舒家寨、老廠、潘家寨、黃家寨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441戶,有鄉村人口2010人,其中農業人口2010人,勞動力10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8人。
全村國土面積23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4.3 ℃,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包穀、麥類、油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280畝,人均耕地1.6 畝,林地27,10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2.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農業為主。

十一、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丙麻鄉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保山市屬隆陽區丙麻鄉,地處丙麻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 公里,東鄰回龍行政村,南鄰丙麻村坡腳自然村,西鄰秀嶺村紅坡自然村,北鄰瓦渡鄉。轄河西、河東、新寨子、周家寨、羊山、鋪子房、小浪壩等7 個自然村。現有農戶 422 戶,有鄉村人口1757人,其中農業人口 1748 人,勞動力 107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70 人。
全村國土面積 19.80 平方公里,海拔 1,860 米,年平均氣溫 25 ℃,年降水量 1,280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包穀、烤菸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167 畝,人均耕地0.8 畝,林地 16,778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986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為主。

十二、雲南省玉溪通海縣河西鎮河西村
河西村民委員會是通海縣河西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河西鎮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距通海縣城12公里。東面鄰寸村、下回村委會,南面鄰羅吉村委會,西面鄰改水溝村委會,北面鄰代文村委會。轄河西村、白馬村、永和營、大灣、滑石板5個自然村。現有農戶1488戶,共4587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4434人,勞動力2985人。
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9425畝,海拔1814.9米,年平均氣溫15.2℃,適合種植烤菸、糧食、蔬菜、花卉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374畝,林地14500畝,人均耕地0.76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60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收入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67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42元。

十三、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滇灘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騰衝縣滇灘鎮,地處滇灘鎮西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鎮政府所在地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3公里。東鄰左所,南鄰山寨,西鄰 猴橋,北鄰早坡。轄葛家寨、海棠箐、新石、舒家寨、老廠、潘家寨、黃家寨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441戶,有鄉村人口2010人,其中農業人口2010人,勞動力10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8人。
全村國土面積23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4.3 ℃,年降水量17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包穀、麥類、油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280畝,人均耕地1.6 畝,林地27,10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2.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農業為主。

十四、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招賢鄉河西村
河西村是國家重點工程小浪底水庫建設搬遷的移民村,1997 年遷移到溫縣招賢鄉黃河灘區,東至龍渠村,西至太澗村,南至漭河大壩,北至單莊村,該村現有農戶345 戶,村民1270 口人,耕地面積1500 畝,人均1.1 畝,全村中共有黨員 32 名。全體村民在五好黨支部的正確帶領下,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河西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憨厚樸實、勤勞善良的河西人已走出了一條靠中藥材種植增收,靠規模增效,靠初加工致富的新路子。

十五、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蒼山西鎮河西村
該行政村隸屬於漾濞縣蒼山西鎮,地處蒼山西鎮南邊,距蒼山西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比較方便,距漾濞縣城2公里,東鄰下街,南鄰沙河,西鄰秀嶺,北鄰上街。轄河西、車站、沙壩等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62戶,有鄉村人口2363人,其中農業人口2363人。勞動力12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89人。
全村國土面積21.9228平方公里,海拔1500—2400米,年平均氣溫15.7—25.4℃,年降水量1055.6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67.7畝,人均耕地1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5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糧為主。

十六、廣東省蕉嶺縣三圳鎮河西村
河西村位於三圳鎮石窟河西岸,距圩鎮4公里,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是固本強基工程鎮級示範村。全村505戶1902人,黨員53人,支委5人,村幹部5人。200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人均收入4263元。近年來,村黨總支部一班人,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圍繞創建“五好村黨支部”這一目標,全面貫徹固本強基工程,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充分發揮黨在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努力為民眾辦實事好事,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1]。

十七、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橫渡鎮河西村
橫渡鎮河西村位於石台縣城東部9公里處的秋浦河畔,面積11.9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組,人口1790人。由於地少人多,資源貧乏,曾經是石台縣最貧窮的村之一。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扶持下,該村大力發展經果產業,民眾生活節節攀高,村莊面貌日新月異,先後被確定為全國扶貧開發百例典型、省生態村、省“五個好”先進村黨組織和鄉村旅遊示範村。
河西村大多數村民組坐北朝南,避風向陽,適宜發展庭院經濟和經果林,1987年開始成片發展桃、李、梨、杏等經果,深受消費者青睞,農民增收顯著。2006年成立了經果專業合作社,不斷擴大經果種植面積,栽植生態經果林2000多畝,果園綿延長達數十里,“十里花果長廊”成為鴻凌河畔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全村經果林已全部通過無公害認證。年產100萬公斤的“石橋步牌”水果以個大、肉厚、質脆、味美而暢銷省內外,全村戶均水果收入5000元以上,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河西村著力於新農村建設,先後架通了橫臥鴻凌河的石橋步吊橋,建起了縱橫交錯的石橋步果園步道和排水渠,鋪設了16.5公里村級水泥公路,整治了村莊內部道路,建成沼氣“百池村”,推廣“豬-沼-果(菜)”模式,發展循環農業。
隨著石台旅遊業的日益紅火,河西村開始發展鄉村旅遊和“農家樂”, 推出了集遊園采果、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游項目,春天桃李芬芳令人流連忘返,夏天果壓枝頭叫人愛不釋手,河西村成為都市居民覽田園風光,睹鄉村新貌,品農家特色的好去處。
為發展“農家樂”旅遊的需要,該村油紙街新村房屋統一徽派風格,設有庭院、沼氣,每戶二樓均按一至二間標準間設計建設。並配套建設了全市首個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系統,落戶在新村的2盞太陽能路燈也在全市率先點亮。這座掩映在花果叢中的美麗徽派村莊也越來越受到遊人的青睞.

十八、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泊里鎮河西村
河西村位於泊里鎮西南2.5公里處。往北3公里是同三高速公路,向南10公里是遠近聞名的董家口,東緊靠204國道,西北3公里處是同三高速路出口。村現有耕地341畝、果園90畝。
據傳,明洪武年初,安氏祖先安寧洲從江蘇海州遷至此處立村,原從塔山東邊往南有一條小河,直流入南海,該河經過本村東邊,故村名為小河西村,1996年改為河西村。現該村有68戶,248人,除安姓外,尚有封姓、張姓、劉姓等少數居民。
河西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並有自產傳統紅席的歷史。該村有經營、毛線、布匹、書包、百雜貨店等業主20多戶,有個體私營

十九、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河西村
政區、人口
位於夏格莊鎮鎮駐地東南5公里處。地跨東經120°28′8″、北緯36°39′35″,清道光年(1821年),曲格莊張福遷此建村,以地形、方位處堤溝河之西,故名河西。居住姓氏有張、王等,2001年有居民128戶,428口人,1170畝耕地。
經濟狀況
以蔬果種植與養殖業為主,2004年有蔬菜大棚70餘畝。一般種植園地300餘畝,奶牛80餘頭,蛋雞存欄5000餘只。2004年,經濟總收入達到681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240元。
社會事業
截止2004年,全村修整街道3條,家家通了自來水,95%的農戶用了彩電,有線電視入戶率達60%,50%的農戶用上了冰櫃、洗衣機等家用電器,90%的農戶有農業機械,10%的農戶購置了汽車等大型農機具。94戶安裝了固定電話,機車已成為普通的代步工具[2]。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二)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

澳村
安步村
安南村
安生村
白廟村
扁沖村
白石村
堡城村
北合村
白銀村
白水帶村
白沙社區
北街街道
白沙街道
北蘆村
耙沖社區
北達村
北灣社區
坂錫社區
步溪村
白沙鎮
磅礴村
北門村
北陡鎮
板崗村
白水村
八家村
北聯村
坂潭村
北坑村
白崗村
百頃村
八頃村
邦龍村
北洋村
北門社區
北水村
八一村
茶坑村
成平村
昌梅村
長安村|
陳山村
側賢社區
倉邊村
潮連街道
長塘社區
茶山村
長發社區
赤坎村
城西村
常安社區
長喬村
倉后街道
長塘村
潮境村
車朗村
川西村
沖蔞鎮
城北村
沖雲村
衝口村
長沙村
長坑村
沖泮村
倉下社區
朝中村
長嶺村
川島鎮
沖金村
春場村
赤溪鎮
陳邊村
廛溪村
川東村
沖洋村
曹沖村
曹厚村
長江村
城西社區
陳冲村
城南村
城東社區
城郊村
沖那村
潮透村
慈谿村
長沙街道
長間村
蒼城圩社區
大林村
東成墟鎮
東北雁村
東南村 |
篁灣村
海傍社區

大田鎮
頂沖村
東門社區
大槐鎮
大亨村
大灣村
東岸村
大蓮村
東新村
大朗村
東成鎮
大槐村
東觀社區
大埠村
杜阮鎮
丹井社區
東風社區
大崗社區
東成社區
杜臂村
東升社區
大凹村
東溪村
東寧社區
東倉社區
堤東街道
杜阮村
東華社區
東聯村
東仁村
東冠村
都陽村
大塘村
大江鎮
都斛鎮
端芬鎮
大綱村
大巷村
東紅村
東寧村
東升村
獨岡村
墩寨村
陡門圩社區
大嶺村
大洲村
獨灣村
大東村
都斛圩社區
淡村
大步頭村
斗山鎮
墩頭村
渡頭村
東雲社區
洞安村
東頭村
丹堂村
達材村
大擔村
東方村
大洞村
洞北村
東風村
大澤鎮
東甲村
獨聯村
洞南村
東北村
大澤社區
東凌村
東環沙村
東向村
大堂村
洞閣村
大鰲村
大澤村
島橋村
大環村
都會村
東成村
大滘村
大鰲社區
東衛村
大鰲鎮
大八頃村
大鰲尾村
大沙圩社區
恩城街道
二寧村
福坪村
鳳山社區
佛良村
粉洞村
阜康社區
華東社區
|

富崗村
浮石社區
豐樂社區
范羅崗社區
富岡社區
復興社區
鳳潮社區
豐盛社區
福逕村
富橫社區
芙灣村
飛東村
復盛村
甫草村
浮石村
豐江村
富城社區
福場村
鳳村
富美村
甘圍村
根竹頭村
高聯村
關村
高元村
共和鎮
隔朗村
共興社區
谷埠社區
弓田村
桂林社區
古勞村
古蠶村
古勞鎮
甘棠村
古橋村
甘化社區
港口社區
貫溪村
岡寧村
高筍村
廣海鎮
官竇村
桂水村
龔邊村
廣海城社區
崗美村
灌田村
高嶺村
甘邊村
高朗村
古邏村
官沖村
官田村
管咀村
古斗村
古泗村
古井社區
桂林村
古井橫陂鎮
橫崗頭村
黃沙村
橫陂村
潢步頭村
黃坭坦村
橫眉村
河南社區
鶴坪村
橫西村
橫槎村
黃角村
橫平村
河灣村
橫南村
橫盤村
華南村
橫東村
匯源村
鶴城鎮
荷村
合成村
禾南村
鶴山市
禾穀村
黃洞村
黃寶坑村
和平社區
鶴城村
環市街道
會龍社區
河山村
篁邊社區
虎嶺村
花園社區
荷塘社區
橫江村
荷塘鎮
虎坑場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