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鎮

廣海鎮

廣海鎮隸屬廣東省台山市,地處台山市東南端,南臨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海岸線長15公里,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貫通東西,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 廣海鎮是台山市的全國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之一。截至2014年,全鎮轄2個社區和7個村,116個自然村,總人口44294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是知名僑鄉。名勝古蹟有“海永無波”石刻、溽城古剎靈湖古寺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廣海漁港 廣海漁港

歷史上廣海鎮是有名的古城,被譽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是台山市最旺、最發達的商埠和漁港,也是台山市著名的革命老區。

廣海鎮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古稱“溽城”。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台山第五區。

1945年為第八區。

1952年為二十區。

1958年稱廣海公社。

1975年析置南灣漁業公社。

1983年改廣海區、南灣區。

1985年合併為廣海區。

1986年撤區建廣海鎮。

1988年分為廣海、南灣2鎮(1988年復設南灣區,鏇撤區建鎮)。

2001年,撤銷南灣鎮,併入廣海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廣海鎮共轄兩個社區:廣海城社區、環城社區,7個村:城北村、雙龍村、靖安村、奇石村、團村村、中興村、漁業鯤鵬村。

行政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40781110001121廣海城社區
440781110002122環城社區
440781110201122城北村
440781110202220雙龍村
440781110203122靖安村
440781110204122奇石村
440781110205220團村村
440781110206220中興村
440781110207121漁業鯤鵬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海鎮地處台山東南端,靠山近海,為台山市沿海要地。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斗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全鎮總面積132.5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公里。

氣候

廣海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7℃,夏季盛吹南風,冬季盛吹北風,夏季不酷熱,冬季不嚴寒。常年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影響廣海鎮的災害性天氣有颱風、暴雨、乾旱、冰雹、霜凍、春寒、寒露風,其中颱風、暴雨是影響廣海鎮最多、最嚴重的氣象災害。

地形

廣海鎮屬平原地形,位於台山市最大的平原和糧食產區——廣都平原。平原南邊的古城廣海,是祖國的海防要地。

自然資源

廣海鎮 廣海鎮

廣海鎮有耕地面積23770畝,其中水田20934畝,旱地2836畝,山坡地和圍田較多。

廣海鎮海域遼闊,沿海沙灘線達9.05公里,擁有可開發灘涂30000多畝,灘涂面積大,海洋資源豐富,向海洋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海南灣港是廣東省五大漁港之一,擁有深海作業漁船400多艘,噸位13000多噸,2004年全鎮海洋捕撈總產量41472噸,海洋捕撈總產值18719萬元。廣海成為台山水產品的集散地,“廣海鹹魚”名揚海內外。

廣海鎮水力資源豐富,有水庫兩座,其中康洞水庫庫容600萬立方,小坑水庫庫容50萬立方米,兩座水庫合計庫容650萬立方米,日供水量能力達13000立方,能充分滿足目前全鎮工業用水和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人口

截至2014年,廣海鎮全鎮總人口44294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是著名僑鄉。

交通

廣海鎮交通 廣海鎮交通

廣海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是台山交通要衝。水路距香港96海里,距澳門52海里,可由廣海漁港碼頭通達世界各國和地區。陸路距台山行政中心台城38.5公里,村道水泥路四通八達,汽車可達江門、廣州和佛開高速公路。北靠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僅1公里,汽車可直達湛江或珠海。

經濟概況

綜述

廣海鎮堅持“工業強鎮、商旅旺鎮”的發展思路,發揮土地、海洋、區位、人文四大優勢,打造“一港三區三基地”發展格局(“一港”即廣海漁港,“三區”即大沙工業區、新城開發區、古城文化區,“三大產業基地”即皮革產業基地、水產品加工交易基地、休閒旅遊基地)。

2013年,廣海鎮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3136萬元,年增長超20%;實際利用外資1116.31萬美元,年增長49%;內資項目9個,註冊資本5115萬元,年增長325%;固定資產投資11100萬元,年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21億元,年增長超21%。

第一產業

截至2007年,廣海鎮耕地面積3.4萬畝(其中水田2.4畝,旱地1萬畝),農業種植農產品有水稻、花生、蔬菜、花卉、水果等。廣海鎮利用山坡旱地和海灘涂面積大的實際出發,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躺魚、蝦、蟹、生豬、三鳥相結合的立體養殖業。全鎮有淡水魚塘4000多畝,鹹水養殖1萬畝,鹹水養殖是通過“公司十農戶”形式發展的,取得明顯效果。全鎮有80個三鳥場飼養量達160萬隻,生豬1萬多頭。

第二產業

廣海鎮大沙環保工業區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

廣海鎮大沙環保工業區位於廣海灣華僑投資開發試驗區區域內的廣海城東部,距廣海城約一公里,東鄰廣海港,南接廣海碼頭基,北靠廣海港公路,離廣東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工業園水陸交通方便,通往珠海經濟特區只需1小時車程,往廣州也只需1小時30分鐘,水路距香港89海里、澳門54海里。該區辦廠條件優越,當地水電資源豐富,有11萬伏和22萬伏輸變電站配套供電,蓄水量高達860萬立方米的康洞水庫可供工業和生活用水,鎮內還建有幾個蓄水量共200多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

大沙環保工業區規劃面積5000多畝,第一期面積1500畝,內設綠化帶、生活區等功能小區。工業區內主幹道、消防道以及污水處理區實行科學、合理安排,最適合現代工業生產要求。 該工業區是由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作出總環評(屬三類功能區),並經省環保局批准可以開辦皮革製品企業的被江門市人民政府定點為江門市製革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工業區,也是台山市重點工程之一。

廣海鎮城西工業開發區

城西工業開發區是廣海鎮繼新華工業開發區、新城外商投資示範區、大沙環保工業區之後的第四個工業區。該工業區位於廣海城西部,距廣海城2公里,距沿海高速公路出入口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其旁邊有省道井橫線和麻陽線公路經過。工業區占地面積1000畝,規劃今年底完成“五通一平”。該工業區緊靠城區,生活配套方便,水電供應充足,廣海鎮主要供水管道和11萬伏變電站的高壓線路從旁邊經過。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廣海鎮完成總投資為1000萬元的靈湖寺首期修復工程,打造“中國第一菩提、嶺南千年古剎”為龍頭的古鎮文化旅遊品牌。新城區開發方面,總投資1.20億元、總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鎮級首個封閉式電梯洋房高檔商住小區“豪家居”於2011年底開盤銷售。特色產業方面,廣海鎮建成了海鮮食街和17家高標準、無害化水產品加工企業的加工區。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全鎮有幼稚園2所、國小3所、中學1所,學生4722人,中國小專任教師291人,國小、國中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廣海鎮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教學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教育強鎮”成果得到鞏固。中心幼稚園通過江門市一級幼稚園評估驗收,廣海中心國小被評為台山市百批德育示範先進單位,並被中國教師研修網評為國培計畫—國小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優秀學校”。在市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的學生有125人,其中1名學生獲省級三等獎,13人次在藝術競賽中獲獎。教師獲得優秀輔導獎19人,其中曾翠愛老師獲“江門市優秀教師”、“廣東省山村優秀教師”和“南嶽優秀教師”光榮稱號。還有5位體育教師在台山市中國小教育論文比賽中獲獎。廣海中學先後被評為江門市一級學校、台山市文明示範學校、台山市德育先進學校。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級別獎勵有80人,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教師獲各類榮譽稱號有38人次。

文化事業

2011年,全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室68家、農家書屋9家,藏書2.6萬冊。有民間曲藝隊、文學社團5個。舉行節日文藝晚會演出32場,舉辦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等一系列文體娛樂活動;舉辦詩詞對聯、書法美術比賽6期。發動籌集經費1.8萬元,出版《廣海打龍船軼聞》2000冊;廣海打龍船於2008年入選江門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有“華美藝苑”大樓,收藏和展出彭天暖的雕塑和畫作供鄉親觀賞,並作為培養廣海地區美術新人的園地。編輯出版《廣海鎮志》,發行《廣海通訊》、《龍岡簡訊》等地方刊物,還創作、整理、編著《廣海史話》、《廣海民謠》、《廣海民間故事》、《溽城詩詞楹聯選》等書籍。廣海鎮有鄉村少年宮1個,是台山市唯一的國家級鄉村少年宮。

衛生事業

廣海鎮是“省衛生先進鎮”,鎮內有一級甲等醫院1所,台山市廣海鎮中心衛生院創建於1951年。是一所集醫療救治、預防保健、醫學檢驗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承擔著轄區內5萬多名民眾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風景名勝

廣海鎮古城牆

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湯和於瀕海築城御倭寇,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都司花茂開始籌建廣海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胡大海督五營兵馬興建廣海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竣工,因南臨大海,海潮濕潤,命名“溽城”。從建城算起,廣海已有600多年歷史。

現時的古城牆只剩下東門的一段長約200米,高約7米。

溽城古剎靈湖古寺

溽城古剎靈湖古寺 溽城古剎靈湖古寺

“靈湖古寺”位於廣海城東的象山腳下,坐北向南,始建於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寺前有一開闊空地,再前有一條由海浪衝擊堆積而成的沙堤。三里多長,橫亘在蓮花、虎頭兩山之間,截水形成一湖,古時稱之為“聖塘”。附近有“龍祠”,“靈湖”向海不遠處,有兩個小島嶼,當地人稱之為“大排、小排”,島上樹木蔥蘢,隨風搖曳,狀似“靈湖古寺”的靈台香燭。

遊覽勝地海永無波公園

海永無波公園 海永無波公園
天順二年(1458)張通平倭大捷,寫下“海永無波”四個大字,並由徐海摩崖刻上,以寓匪患已平,海面再無寇害之意,宣示民眾祈求國泰民安的心愿,亦為獲海賊記功而作。石刻左邊有“欽差總督備倭都督張通書,巡視海盜副使徐海刻”的題款。
2002年7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海永無波”摩崖石刻(含波恬萬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宮

位於南灣紫花崗山下,又叫媽廟。是明朝末年(1638),為紀念林默娘,由廣海民間集資興建的。1950年,南灣天后宮用作課室,開辦漁民國小。1991年,旅香港的漁民和流動漁民協會捐資重修。現“天后宮”前後有兩大殿,兩邊副廳有四間,後殿供奉天后聖母和四大金剛,兩側供奉十二金花夫人、觀音菩薩,前殿兩邊供奉財神、德福、醫靈公、地藏王等。每年,香港友誼團、花炮會都提前在農曆三月十六日回來參拜媽祖。三月廿三“娘媽誕”都舉行紀念活動。

烈女墳

廣海古蹟烈女墳 廣海古蹟烈女墳
位於廣海城西500米,往汶村公路右側山麓。墓碑上刻著“明烈女彭大娘墓”,墓地後枕青山,前眺碧海。
按府志所載,彭大娘是明代廣海統領彭景祥之女,自幼喪母,年十八,未婚,世居廣海城西硤石街。隆慶四年(1570),倭寇陷廣海城,父兄戰死,倭寇頭目率賊眾搜掠至彭家,見其貌美,欲施強暴,彭小姐不甘受辱,厲聲罵賊,戕賊不遂,自刎殉身。死後僵臥三日,面色如生。賊去,鄰里鄉親感其節烈而葬之。墳前立碑,上書“烈女墳”。

當地特產

廣海區邊芥蘭

廣海區邊芥蘭 廣海區邊芥蘭

台山有名的廣海特產“區邊芥蘭”,十月中旬開紿陸續上市,滿足市場需要。區邊芥蘭以空心質脆,葉嫩味甜獲得盛譽。區邊一土名叫水井東的田垌,所產芥蘭最具特色。水井東北靠區邊村,南臨蓮塘村,東接廣海城邊,形成小盆地,入冬氣候較溫和。加上土質肥沃,壤土下水源豐富,十分適宜芥蘭生長。

廣海鹹魚

廣海鹹魚 廣海鹹魚

廣海鹹魚是台山廣海的特產,“廣海鹹魚”的醃製方法獨特,歷史久遠。其方法是把白花、黃花等名貴鮮魚插入生鹽堆里醃製,魚頭向下,魚尾向上。適時取出後,魚身硬直、乾爽,魚肉結實、鮮明。

著名人物

劉日輪

華人慈善家劉日輪祖籍台山市廣海鎮東南里,出生在華僑世家。1985年,劉日輪先生獲得香港保良局“慈善冠軍獎”,接受香港總督的頒獎。1998年獲加拿大“司徒志芳社會貢獻服務獎”。

劉鬱南

台山籍美國華僑劉鬱南先生,一貫對家鄉的教育事業不遺餘力,他曾為家鄉月明村、東南里建立一所學校。多次出資為家鄉的合心國小、廣海中學擴建校舍、添置設備。還為家鄉鋪設了水泥路,添置了文化娛樂設施。劉鬱南先生為家鄉做了許多公益事業,深受家鄉人民的讚譽,台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劉鬱南先生“振興台山貢獻獎”。

陳澤富

陳澤富是台山市廣海鎮山背鄉人,是柏寧酒店國際有限公司的主席,有“酒店大王”之稱。為了表彰陳澤富對家鄉作出的貢獻,1995年10月28日,江門市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授予他“江門市榮譽市民”稱號。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

澳村
安步村
安南村
安生村
白廟村
扁沖村
白石村
堡城村
北合村
白銀村
白水帶村
白沙社區
北街街道
白沙街道
北蘆村
耙沖社區
北達村
北灣社區
坂錫社區
步溪村
白沙鎮
磅礴村
北門村
北陡鎮
板崗村
白水村
八家村
北聯村
坂潭村
北坑村
白崗村
百頃村
八頃村
邦龍村
北洋村
北門社區
北水村
八一村
茶坑村
成平村
昌梅村
長安村|
陳山村
側賢社區
倉邊村
潮連街道
長塘社區
茶山村
長發社區
赤坎村
城西村
常安社區
長喬村
倉后街道
長塘村
潮境村
車朗村
川西村
沖蔞鎮
城北村
沖雲村
衝口村
長沙村
長坑村
沖泮村
倉下社區
朝中村
長嶺村
川島鎮
沖金村
春場村
赤溪鎮
陳邊村
廛溪村
川東村
沖洋村
曹沖村
曹厚村
長江村
城西社區
陳冲村
城南村
城東社區
城郊村
沖那村
潮透村
慈谿村
長沙街道
長間村
蒼城圩社區
大林村
東成墟鎮
東北雁村
東南村 |
篁灣村
海傍社區

大田鎮
頂沖村
東門社區
大槐鎮
大亨村
大灣村
東岸村
大蓮村
東新村
大朗村
東成鎮
大槐村
東觀社區
大埠村
杜阮鎮
丹井社區
東風社區
大崗社區
東成社區
杜臂村
東升社區
大凹村
東溪村
東寧社區
東倉社區
堤東街道
杜阮村
東華社區
東聯村
東仁村
東冠村
都陽村
大塘村
大江鎮
都斛鎮
端芬鎮
大綱村
大巷村
東紅村
東寧村
東升村
獨岡村
墩寨村
陡門圩社區
大嶺村
大洲村
獨灣村
大東村
都斛圩社區
淡村
大步頭村
斗山鎮
墩頭村
渡頭村
東雲社區
洞安村
東頭村
丹堂村
達材村
大擔村
東方村
大洞村
洞北村
東風村
大澤鎮
東甲村
獨聯村
洞南村
東北村
大澤社區
東凌村
東環沙村
東向村
大堂村
洞閣村
大鰲村
大澤村
島橋村
大環村
都會村
東成村
大滘村
大鰲社區
東衛村
大鰲鎮
大八頃村
大鰲尾村
大沙圩社區
恩城街道
二寧村
福坪村
鳳山社區
佛良村
粉洞村
阜康社區
華東社區
|

富崗村
浮石社區
豐樂社區
范羅崗社區
富岡社區
復興社區
鳳潮社區
豐盛社區
福逕村
富橫社區
芙灣村
飛東村
復盛村
甫草村
浮石村
豐江村
富城社區
福場村
鳳村
富美村
甘圍村
根竹頭村
高聯村
關村
高元村
共和鎮
隔朗村
共興社區
谷埠社區
弓田村
桂林社區
古勞村
古蠶村
古勞鎮
甘棠村
古橋村
甘化社區
港口社區
貫溪村
岡寧村
高筍村
廣海鎮
官竇村
桂水村
龔邊村
廣海城社區
崗美村
灌田村
高嶺村
甘邊村
高朗村
古邏村
官沖村
官田村
管咀村
古斗村
古泗村
古井社區
桂林村
古井橫陂鎮
橫崗頭村
黃沙村
橫陂村
潢步頭村
黃坭坦村
橫眉村
河南社區
鶴坪村
橫西村
橫槎村
黃角村
橫平村
河灣村
橫南村
橫盤村
華南村
橫東村
匯源村
鶴城鎮
荷村
合成村
禾南村
鶴山市
禾穀村
黃洞村
黃寶坑村
和平社區
鶴城村
環市街道
會龍社區
河山村
篁邊社區
虎嶺村
花園社區
荷塘社區
橫江村
荷塘鎮
虎坑場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