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聯村

東聯村,一村莊名字,多義詞條,分別為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東聯村、雲南省玉龍縣鳴音鄉東聯村、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坭陂鎮東聯村、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鎮東聯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東興鎮東聯村、江蘇省吳江市汾湖經濟開發區東聯村、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浦口街道東聯村、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明街道東聯村、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市謝塘鎮東聯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東聯村、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泗洲頭鎮東聯村、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城東街道東聯村、江蘇省泰興市張橋鎮東聯村、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樂白道街道東聯村等。

基本信息

東聯村

1.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東聯村

虞山鎮東聯村位於大義管理區境內,2004年10月由原東聯、聯誼二個村合併而成,全村共有2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19戶,人口3929人,現有耕地面積3670畝,村域面積6.10平方公里。 2007年人均收入達11880萬,村可用財力300萬元。 近年來,該村抓住改革開放機遇,發展村級經濟、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村綜合實力得到提高,先後獲得“江蘇省衛生村”榮譽稱號,村兩委會成員進一步統一認識,千方百計為村民辦實事好事。為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投入資金對道路進行了硬化、綠化,農戶的改廁、改水達到90%,農村的“髒、亂、差”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2.雲南省玉龍縣鳴音鄉東聯村

東聯村隸屬於雲南省玉龍縣鳴音鄉,東聯村委會位於鳴音鄉東北角,東面和南面與寧蒗縣隔江相望,西與太和村委會接壤, 北與寶山鄉吾木村委會相連,總面積43平方千米。下轄8個村民小組,有傈僳、納西等少數民族,總戶數280戶,總人口1073人。全年經濟總收入125.1萬元,人均純收入1132元。有耕地面積2506畝,人均耕地面積2.32畝。全村糧食總產量253噸,人均有糧300千克。

3.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坭陂鎮東聯村

一、村基本情況 東聯村位於坭陂鎮北部,與永和鎮交界,距興寧市中心10公里,距鎮中心5公里。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508戶,2373人,總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50畝。全村黨員58人,其中女黨員10人。2007年人均純收入3500元,村集體收入0.4萬元。貧困戶39戶,人口135人。 二、村“兩委”幹部基本情況 1、村支部書記:曾仕蓮,女,50歲,高中畢業,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起任村委幹部,1999年3月起任支部書記,兼任村委主任。 2、其他村“兩委”幹部:村支委3人,村委成員5人,兩委交叉任職3人,計生專乾1人,村幹部平均年齡48歲,婦女幹部1人。 3、至2008年,村幹部月報酬300元。2007年村黨支部被鎮黨委評為表揚支部。 三、經濟狀況 1、至2008年,全村大部分民眾靠種養收入,即水稻、經濟作物、養豬及其它三鳥等。 2、下來發展農村經濟構想: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商投資辦廠,增加村集體收入,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繼續做好勞務輸出,加強與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的溝交流,拓寬就業渠道,更多地對外輸出勞務,解決農民就業問題。 三、其它方面建設規劃: 1、在主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設4公里的基礎上,繼續發動民眾,鄉賢集資,爭取上級支持,逐年完成自然村3公里多水泥硬底化。 2、逐年完成學校配套建設,如籃球場、環境綠化等,給村學童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加大投入,實現全部主村道安裝路燈,建設垃圾池,集中清運垃圾,確保村道衛生。 4、爭取上級支持,解決農田水利灌溉工程。

4、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鎮東聯村

東聯村地處大石中心地帶,交通便利,105國道、朝陽路、城西路、崗東路在村內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人口1869人,已無耕地的村,只有開發村級工業區,累計出租土地88243平方米,出租廠房24413平方米,工業企業大小有35家,主要有:港東銅驢型材廠、歐派皮具製造有限公司、長江不鏽鋼裝飾材料廠、恆業五金塑膠廠、裕發工藝製品廠、恆新五金塑膠廠、電輝電器廠、三環塑鋼門窗廠等企業,出租商鋪5421平方米。2001年村下三級工業產值1.009億元,村級純收入722萬元,比上年增長22.4%,村分配總額275萬元,人均分配為1466元,全年投入福利事業共:605965元[1]。

5、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東興鎮東聯村

本村共有人口2142人,土地面積11100木畝,轄5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全村黨員30人 其中 組織委員:姜研國 宣傳委員王興同 國小兩所,診所4所。 政務公開一年4次,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農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其中以水稻為主。養殖業:黃牛800多頭,豬1000多頭。被評為文明村 勞務輸出:400人在外務工。特色:本村和上海鳳賢區建立水稻合作社,對外銷售水稻。從而提高農民收入[2]。

6、江蘇省吳江市汾湖經濟開發區東聯村

概況
東聯村位於吳江汾湖經濟開發區的東北部,東臨上海大觀園、南依元盪、北接周莊、松園公路東西貫通,地域優勢明顯。現在的東聯村是行政區域調整時由原東楓、華樹、新莊三個村合併而成。共有8個自然村,村域面積9.6平方公里,總戶數1180戶,總人口3452。2008年末,全村村級總資產超千萬元,08年集體三業總收入600萬元,村可支配收入達到3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超萬元。東聯村於2001年10月成立東聯村黨總支,2007年12月成立黨委。全村現有黨員110人,其中預備黨員幹部2人,下轄老年黨支部、農副業黨支部、工業黨支部。
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村黨委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建立長效機制,增強隊伍活力。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個文明一起抓,使村級經濟、社會事業和農民收入得到較大的增長。東聯村從2001年起開始拆遷,涉及動遷農戶400多戶,村民因為拆遷問題上訪比較集中,村黨委各支部在村書記的帶領下,充分發揮導向作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保證落實過程不走樣。村黨委還要求黨員幹部深入村民中去,了解村民實際需求,找準矛盾問題的關鍵所在,有針對性的解決村民提出的問題,使村里和村民相呼應,並且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通過村黨委不懈的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村級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村民收入逐年提升,民心穩定,和諧的風氣開始盛行。 村黨委在工作中,始終突出以黨建工作推動經濟發展,突出帶領民眾致富奔小康,為民眾謀利益。在黨員幹部大帶領下,通過水產培訓,科學發展水產養殖,使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近兩年全村新修柏油麵1500多米,投入80多萬元增添了12台變壓器,為本村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後盾。並且一次性投入233萬元購買了標準廠房來增加了村級經濟收入。2007年投入大量的資金改造自來水工程,使全村村民能喝上太湖水。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全村道路硬化、綠化,達到了自然村村村通公路;興建了社區衛生服務站,讓村民們小病不出村,就近接受治療;通過對村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積極創建省級衛生村,對全村衛生實行長效保潔管理,大大改善了村莊的居住環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還建立了室內外健身場館,桌球室,燈光籃球場,充分利用體育設施組織各種文體活動,引領民眾廣泛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營造和諧氛圍;在2006-2008三年間東聯村先後獲得了吳江市“雙帶”先進黨組織、吳江市文明村、吳江市民主法治示範村、吳江市村級經濟發展先進村、吳江市民主管理示範村、江蘇省級衛生村等十多項榮譽稱號。[3]

7、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浦口街道東聯村

基本情況
東聯村地處浦口街道最東面,距市區13公里左右,東鄰黃澤鎮李耕村,南倚眠牛弄水庫,北靠四明山脈。全村總面積5.79平方公里,總人口1472人,村黨支部直屬黨員55人,預備黨員1人。近年來,集體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村民收入顯著增長,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62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1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先後被嵊州市委、浦口街道黨委及辦事處授予“嵊州市環境整治示範村”、“優秀基層黨組織”、“先進黨支部”等光榮稱號。
2008-2011年三年規劃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環境整治為切入點,以提高農民素質為重點,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大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達到“產業發展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實現新提高,村風民俗倡導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村容治理健全新機制”的總體目標。把東聯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文明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民眾自願。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民眾是主體,我們將充分尊重農民民眾的意願,本著“量力而行,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講空話、大話,從民眾最願意、最迫切、最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做起,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引導農民自主建設與自我管理,最大程度調動農民民眾的積極性。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東聯村實際情況,突出地域特色、產業特色,有針對性地編制與當地條件相適應的建設規劃。 ——注重實效,先易後難。要尊重客觀規律,充分考慮承受能力,從農民民眾最關心、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把階段性目標與長遠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要以改善村民最迫切的基本生產條件為重點,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紮實推進,務求實效。 ——創新機制,務求實效。根據建設的類型,性質和特點,積極創新資金投入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廣泛吸引社會資產投入新農村建設,凡是能夠實行市場化動作的,都要引入市場機制。 (三)主要目標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見成效”的目標,2008年規划起步實施, 2009-2010年全面推進,2011年完善提高。經過3年的努力,使東聯村具體達到“十化”,既:經濟強化、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潔化、村莊綠化、居住舒適化、服務社會化、管理民主化、農民知識化、村風文明化。 ——經濟強化。加大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服務業步伐,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使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率達到85%,科技含量明顯提升,全面實現測土配方施肥,種、養業良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科技入戶率達到90%以上,促進強村富民,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道路硬化。在目前道路硬化的基礎上,村內主幹道和主要露天公共場所地面基本實現硬化。 ——路燈亮化。村內主要交通要道和露天場所安裝節能型路燈,基本實現亮化。 ——環境潔化。全村自來水供水設施和輸水管網進行整治改造,實現飲用自來水達標入戶率達100%;在建造了村垃圾中轉站和村內垃圾箱,實現垃圾集中清運填埋,配備清衛專職員,每天清掃村公共場所和公共廁所這一基礎上,拆除違章搭蓋、破舊房屋、禽畜舍、露天糞坑等各類影響村莊規劃和村容村貌的建築。 ——村莊綠化。公共場所、房前屋後、主要道路、河道兩側基本實現綠化,使村莊建設區綠化率達到50%以上,提高生態質量。 ——居住舒適化。每戶農戶的房前屋後、道路兩側、溝塘周圍實現基本美化,牆麵粉刷率達到100%。引導村民按規劃布局改造現有住房結構,布置或建設新型住房;電話(含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寬頻信息網、家用電腦及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30%以上。 ——服務社會化。基本普及幼兒教育,落實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兩免一補”政策,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助,貧有所濟。 ——管理民主化。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團結協調,全村實現在東聯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自治,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有效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做到社會穩定、治安良好,村民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達到95%以上。 ——農民知識化。使現有勞動力每年參加技能培訓的時間不少於10天,60%以上適齡農民成為有知識、有專長、懂經營、會服務的新型農民,35%以上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就業。 ——村風文明化。建設一個黨員(村民)活動中心,建設一個書報閱覽室;開展經常性、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織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村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 三、實施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村民委員會主任為副組長、村黨支部委員及村民委員會委員為成員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落實責任,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齊抓共管,制定年度推進計畫,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確保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 2、科學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指導、逐步到位”的原則。在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用地、統一施工、統一配套的總體要求進行建設。 3、廣泛宣傳。採取不同形式,營造輿論氛圍,使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和動員廣大農民民眾自覺地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 4、加大投入。全面落實上級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積極編報項目,廣泛爭取各級財政的支持。鼓勵在外能人捐資捐物回村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鼓勵引導農民投資投勞。[4]

8、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明街道東聯村

東聯農貿市場該村是南明街道的頭號經濟強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城郊結合的獨特屬性給我村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該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農戶257戶,人口689人。 從當初的一個破舊的老菜場發展成為擁有60間店面房、114個固定攤位的村級農貿市場,該村成為與上禮泉、上石寅共同引領著新昌集體經濟的“三巨頭”之一,無論是從集體經濟的發展情況還是村民的福利待遇,都已經跟上了城市居民的步伐。 改村村兩委領導班子思想統一、行動明確,始終以為全體村民“謀利益、辦實事、奔小康、求富裕”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福利為落點,深入貫徹所制訂的工作計畫,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使該村的農貿市場招投標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2007年,該村的農貿市場招投標收入再創了歷史新高,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20萬元。這不僅提高了全體村民的年終分配收入,而且還提高了該村的各項福利待遇。[5]

9、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市謝塘鎮東聯村

村莊概況
該村位於虞北平原,是鎮政府的所在地,周邊與謝家塘村、晉生村接壤。邊港公路,南北貫穿村中,謝蓋河東西,橫串村落,水陸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勢顯殊。村域面積1.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1405人,外來人口600多人。
歷史沿革
2005年由山東、五聯兩個行政村撤併而成。
經濟發展
以發展二三產業為主導,形成以毛紡織加工、餐飲、修理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發展格局;農業以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為主,形成黃花梨和柑桔兩大特色產業,果園面積383畝。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11000萬元,村級集體可支配收入38萬元,村民人均收8200萬元。
村政建設
東聯村歷任“三委”班子成員團結一致,為村民辦好事、實事。他們硬化路面8000多平方米,安裝路燈70餘盞,解決村民行路難問題;多方籌措資金建街心公園,修建籃球場;改造飲水管道,統一安裝水錶。重視計畫生育工作。每年兩次為育齡民眾健康體檢,為有困難的獨生子女戶爭取貼息貸款,全村連續7年無計畫外婚生育。提高農民文化素質。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已達90%以上,電話入戶率達95%以上,辦有圖書室,老年活動中心,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6]

10、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東聯村

村委會辦公樓蕭山區益農鎮東聯村地處蕭山區東部,屬三角灣堆積平原地形,村內河道從多.東臨趙家灣村,南靠鎮龍殿村,西接五六二村,被與黨灣鎮勤勞村想鄰,交通便利,工業發達,多年被評為經濟優勝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組26個,911個農戶,總人口2769人,全村農作物播種面積達3235畝。以建設“富庶東聯,和諧東聯”目標,通過努力,東聯村呈現了新時期新農村的嶄新面貌。尤其是對鎮龍殿河道的清理以及河道兩邊路的硬化和綠化,讓東聯以更加整潔的狀態為村民。近年來,東聯村先後被評為蕭山區生態村,先進基層黨組織,2008年創出了整治村和生態村,使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的優美。[7]

11、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泗洲頭鎮東聯村

鄉村道路東聯村地處泗洲頭鎮北部,與鎮區相鄰,由後山、東岙、上西莊、下西莊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總戶數402戶,人口1292人。全村中共黨員25人,村支部委員3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社管會委員3人,村民代表34人。全村擁有耕地面積625畝,山林面積6000畝,其中5800畝承包到戶。2008年村集體收入1.2萬元,主要來源於茶葉的收入,人均收入3500元。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個部門的知道幫助下,該村依託地域優勢’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紮實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8]

12、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城東街道東聯村

東聯村位於東陽東南郊,東永一線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由勤裕、祥蘭、躍進三個自然村組成,有農戶1033戶,人口3712人。2007年,人均收入達到了5012元,是生活較富足的村子。[9]

13、江蘇省泰興市張橋鎮東聯村

東聯村是張橋鎮的一個小鄉村,坐落在江平路的東邊。在建設小康村的道路上,東聯村村兩委會一班人與村民同心齊力,用心描繪著現代生活與鄉村面貌交融的新農村。 入梅以來,面對變化無常的天氣,東聯村村民朱大爺感覺心臟有點不舒服,7月4日一早,他就來到了村裡的衛生室,請醫生幫著檢查一下。朱大爺告訴記者,對於現在的就醫方式,他很開心。自從村里成立了村衛生醫療室,他們看病拿藥都很方便。 村委會還建立了村民俱樂部,並啟動建設老年活動中心,為民眾提供健身、休閒、娛樂場所,豐富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村民們也能像城裡人那樣,過上“工資月月數、出行水泥路、休閒有去處”的幸福生活。走進村民的家中,你會發現:精心修剪的花卉盆景、綴滿果實的各種果樹、咯咯歡叫的小雞,加上坐在院裡看報閒聊的老人們,就是一幅小康新生活的“和諧畫卷”。 近年來,為了提高農民收入,東聯村還利用地理優勢,引進能人創辦企業,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提高了他們的經濟收入。僅一家玻璃儀器廠就招收了村里80多個閒置勞力,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看著自己日漸鼓起來的錢袋子,在廠里打工的村民們臉上掛滿了笑容。村民李榮告訴記者,東聯人不需要到外面打工,在家一年就可以弄到兩三萬塊錢。 村民們不僅生活水平更上了一層樓,生活環境也得到了徹底改善,如今村莊內小橋流水、綠樹環繞、交通便捷、整潔寧靜。東聯村黨總支書記封連華表示,2009年度,村兩委會將著力抓好招商年引資和高效規模農業的工作,切實為農民增收奠定基礎,同時實現全村道路硬質化,整治好村莊環境,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10]

14、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樂白道街道東聯村

村情概況
該村隸屬於樂白道辦事處樂白道村,屬於壩區。位於樂白道辦事處東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樂白道辦事處1.50公里。國土面積有 5.27平方公里,海拔1110米,年平均氣溫19.5 ℃,年降水量800.7 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35畝,地1635畝,人均耕地4.75 畝,主要種植蜜桃、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2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75 畝,主要種植蜜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88戶通自來水,有88 戶通電,有88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8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100 %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 戶(分別占總數的100 %和68.16 %)。 該村到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 輛,拖拉機50 輛,機車15 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88戶。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8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8.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6.5萬元,占總收入的44.14%;畜牧業收入75.9萬元,占總收入的34.7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2頭,肉牛4頭,肉羊6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16.47%;工資性收入5.2萬元,占總收入的2.37%。農民人均純收入363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2人(占勞動力的19.19%),在省內務工5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戶,共鄉村人口395人,其中男性179 人,女性216人。其中農業人口395人,勞動力271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0 人, 彝族295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51%(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樂白道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樂白道衛生院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臥龍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開十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3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18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政務公開、財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3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560個(勞均2.1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6萬元,有固定資產239.58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11]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

澳村
安步村
安南村
安生村
白廟村
扁沖村
白石村
堡城村
北合村
白銀村
白水帶村
白沙社區
北街街道
白沙街道
北蘆村
耙沖社區
北達村
北灣社區
坂錫社區
步溪村
白沙鎮
磅礴村
北門村
北陡鎮
板崗村
白水村
八家村
北聯村
坂潭村
北坑村
白崗村
百頃村
八頃村
邦龍村
北洋村
北門社區
北水村
八一村
茶坑村
成平村
昌梅村
長安村|
陳山村
側賢社區
倉邊村
潮連街道
長塘社區
茶山村
長發社區
赤坎村
城西村
常安社區
長喬村
倉后街道
長塘村
潮境村
車朗村
川西村
沖蔞鎮
城北村
沖雲村
衝口村
長沙村
長坑村
沖泮村
倉下社區
朝中村
長嶺村
川島鎮
沖金村
春場村
赤溪鎮
陳邊村
廛溪村
川東村
沖洋村
曹沖村
曹厚村
長江村
城西社區
陳冲村
城南村
城東社區
城郊村
沖那村
潮透村
慈谿村
長沙街道
長間村
蒼城圩社區
大林村
東成墟鎮
東北雁村
東南村 |
篁灣村
海傍社區

大田鎮
頂沖村
東門社區
大槐鎮
大亨村
大灣村
東岸村
大蓮村
東新村
大朗村
東成鎮
大槐村
東觀社區
大埠村
杜阮鎮
丹井社區
東風社區
大崗社區
東成社區
杜臂村
東升社區
大凹村
東溪村
東寧社區
東倉社區
堤東街道
杜阮村
東華社區
東聯村
東仁村
東冠村
都陽村
大塘村
大江鎮
都斛鎮
端芬鎮
大綱村
大巷村
東紅村
東寧村
東升村
獨岡村
墩寨村
陡門圩社區
大嶺村
大洲村
獨灣村
大東村
都斛圩社區
淡村
大步頭村
斗山鎮
墩頭村
渡頭村
東雲社區
洞安村
東頭村
丹堂村
達材村
大擔村
東方村
大洞村
洞北村
東風村
大澤鎮
東甲村
獨聯村
洞南村
東北村
大澤社區
東凌村
東環沙村
東向村
大堂村
洞閣村
大鰲村
大澤村
島橋村
大環村
都會村
東成村
大滘村
大鰲社區
東衛村
大鰲鎮
大八頃村
大鰲尾村
大沙圩社區
恩城街道
二寧村
福坪村
鳳山社區
佛良村
粉洞村
阜康社區
華東社區
|

富崗村
浮石社區
豐樂社區
范羅崗社區
富岡社區
復興社區
鳳潮社區
豐盛社區
福逕村
富橫社區
芙灣村
飛東村
復盛村
甫草村
浮石村
豐江村
富城社區
福場村
鳳村
富美村
甘圍村
根竹頭村
高聯村
關村
高元村
共和鎮
隔朗村
共興社區
谷埠社區
弓田村
桂林社區
古勞村
古蠶村
古勞鎮
甘棠村
古橋村
甘化社區
港口社區
貫溪村
岡寧村
高筍村
廣海鎮
官竇村
桂水村
龔邊村
廣海城社區
崗美村
灌田村
高嶺村
甘邊村
高朗村
古邏村
官沖村
官田村
管咀村
古斗村
古泗村
古井社區
桂林村
古井橫陂鎮
橫崗頭村
黃沙村
橫陂村
潢步頭村
黃坭坦村
橫眉村
河南社區
鶴坪村
橫西村
橫槎村
黃角村
橫平村
河灣村
橫南村
橫盤村
華南村
橫東村
匯源村
鶴城鎮
荷村
合成村
禾南村
鶴山市
禾穀村
黃洞村
黃寶坑村
和平社區
鶴城村
環市街道
會龍社區
河山村
篁邊社區
虎嶺村
花園社區
荷塘社區
橫江村
荷塘鎮
虎坑場村

佛山行政區劃百科

佛山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愛國村
安富村
白洞村
白石村
布心社區
版村
布練村
白坭鎮
寶月村
保全村
保全社區
白燕社區
北約村
弼唐村
北江社區
百東村
百西村
碧桂園社區
北區社區
扁滘社區
北滘鎮
北水村
弼教村
禪城區
長安居委會
崇步村
朝山村
村頭村
純陽社區
村尾村
朝安東社區
崇北村
崇南村
朝東村
城北社區
垂虹社區
翠頤社區
赤花社區
沖鶴村
朝陽社區
常教社區
槎涌社區
倉門社區
陳涌社區
昌教村
陳村鎮
大塘村
董營村
大塘社區
鄧崗村
大塘鎮
東和社區
疊二社區
敦根村
大觀社區
東平社區
東便社區
大圩社區
丹灶鎮
東碧社區
大岸村
大德社區
東升村
大富村
東城社區
大福基社區
德勝社區
德和社區
大門社區
東風社區
東涌社區
大墩村
東海村
大晚社區
東頭村
大良街道
伏戶村
范湖村
富景社區
佛山監獄
范洲村
范湖社區
福華社區
福賢社區
佛平北社區
佛平社區
扶西村
富景居委
富裕村
扶閭村
逢沙村
府又社區
逢簡村高明區
高明監獄
更樓居委會
高豐村
崗頭村
官山村
歌樂村
崗水村
更合鎮
桂一社區
桂二社區
桂園社區
桂城街道
高基社區
古灶村
高海村
桂雅社區
桂三社區
高黎社區
桂洲社區
古鑒村
廣教社區
合水居委會
黃塘村
禾生社區
華布村
荷城街道
河東居委會
河口社區
橫涌村
河西居委會
橫江社區
湖景社區
賀豐村
花園社區
海壽村
湖沖村
紅棉社區
惠景社區
紅衛社區
花苑社區
后街社區
和平社區
環湖社區
海逸居委會
黃連社區
華口社區
紅崗社區
紅旗社區
紅星社區
鶴峰社區
花城社區
海凌村
江南名居社區
季華社區
紀綱社區
金沙社區
街邊村
金子苑社區
金寧社區
金瀾社區
吉利村
九江鎮|
建設社區
近良社區
均安社區
均安鎮
金榜社區
錦龍社區
蘆苞鎮
樂平鎮
聯合居委會
勞動社區
羅村街道
羅行社區
麗豪社區
麗銀社區
黎沖村
里水村
龍津村
瀾石社區
燎東社區
蓮峰社區
蘭桂社區
榴苑社區
綠景社區
勒竹社區
呂地社區
林頭社區
倫教街道
樂從社區
龍涌口村
勒流社區
龍山社區
龍江鎮
明城鎮
漫江社區
玫瑰社區
媽廟社區
馬崗社區
馬齊社區
南桂社區
南區社區
南沙社區
南華社區
南江社區
培德社區
普西社區
普東社區
普南社區
平遠社區
橋頭社區
樵樂社區
樵泰社區
樵園社區
樵華社區
齊杏社區
容新社區
容邊社區
容里社區
沙塘社區
石灣鎮街道
昇平社區
三友社區
市東社區
上沙社區
世埠社區
蘇溪社區
順江社區
順峰社區
蘇崗社區
上佳市社區
同福社區
塔坡社區
鐵軍社區
同安社區
同濟社區
唐園社區
同華社區
體育社區
天湖社區
坦西社區
萬安社區
文東社區
文華社區
文北社區
衛國社區
文南社區
衛紅社區
文秀社區
西南街道
旭日社區
新城社區
細滘社區
杏壇社區
新松社區
新華社區
幸福社區
西溪社區
西北村
熹涌村
新桂社區
小黃圃社區
新華西村
杏壇鎮園林社區
育才居委會
雲東海街道
育才社區
月桂社區
雲秀社區
英明村
怡翠玫瑰社區
怡景社區
永安社區
鶯崗社區
洲邊村
擇善社區
鑽石社區
祖廟街道
張槎村
忠義社區
張槎街道
忠信社區
振華社區
中區社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