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鎮

大田鎮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田鎮南端與雲南省永仁縣接壤,距攀枝花市中心35公里,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川滇108國道縱貫全鎮,交通便利,通訊設施齊備。海拔在1500-1700米之間,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8.4攝氏度,擁有南亞熱帶農業生態生物資源,動植物生長環境好,特別適宜種植石榴。總人口出生11230人,其中農業人口7400人,加城鎮人口萬餘人。

地理位置

大田鎮點擊查看大圖

【人口民族】 2005年末,全鎮總人口8732人,其中男4478人,女4254人,女性人口占總人口的48.7%,農業人口7585人,非農業人口1147人,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13.1%,漢族人口7597人,民族人口1135人,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3%。主要農產品有石榴、水稻、小麥、生豬、禽蛋、蔬菜、藥材等。

【經濟發展狀況】 200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65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222萬元,農業總產值3430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824萬元,農業增加值2230萬元;第三產業方面,完成產值2978萬元,增加值1844萬元;完成招商引資360萬元。糧食總產量3640.8噸,蔬菜產量16549噸,水果產量3129噸,其中石榴產量3015噸,水產品產量31噸,肉類總產量967.73噸,生豬出欄9836頭,牛出欄541頭,羊出欄4780頭,小家禽出欄47105隻。實現本級財政收入1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1元。完成2005年糧食直補工作,對全鎮6個村35個村民小組1963戶農戶進行糧食直補,直補金額60819.18 元。
【教科文化】 全鎮成立有大田石榴協會1個,會員124名,帶動農戶800多戶。全年開展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培訓14次,培訓人員1000餘人次,實施統防統治1050畝,並積極給予石榴種植戶技術指導,與鎮龍頭企業攀枝花市田遠現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一起向石榴種植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鎮文化站堅持每周兩晚“左腳舞”、“打跳”等民眾文體活動,大田特色“板凳龍”參加全省少數民族運動會獲得第一名,參加四川省農民健身展示會表演獲得第二名,還在攀枝花首屆冬旅會上一展風采。
【第三屆攀西石榴節】 2005年9月1日至3日第三屆中國攀西石榴節在攀枝花和成都兩地成功舉辦,盛況空前,亮點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石榴王室成員的拍賣更是引起轟動,共拍出40.9萬元,其中僅石榴王就拍出了25萬元,石榴王還被載入基尼斯世界紀錄,極大提高了大田石榴品牌和知名度。

【科學制定“十一五”規劃】 結合本鎮實際,科學制定了《大田鎮“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規劃》,提出了未來五年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思路,即“提升石榴品牌,建成“石榴之鄉”;創新發展思路,初步形成農業觀光生態示範鎮;打造特色文化,建成省市文化名鎮;著力平安建設,鞏固“平安創建”模範鎮”。田鎮南端與雲南省永仁縣接壤,距攀枝花市中心35公里,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大田鎮

平度市大田鎮座落在膠東半島中部大澤山東麓,位於山東省第二大水庫——尹府水庫上游,總面積148.7平方公里,轄61個行政村,34213人,全鎮共設黨支部75個,共有黨員1851人,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民風淳樸、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的山區鄉鎮。大田鎮北與萊州市接界,南經平舊路與平度市區相連,離濰萊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距即將開工建設的海青鐵路平度西站30公里,離青島流亭國際機場92公里,離我國最大的商港之一----青島港112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大田鎮三面環山,林木茂盛,有著獨特的生態資源。礦產資源有待綜合開發利用,鎮記憶體有豐富的大理石、花崗岩、透輝岩、白雲岩、鉀鈉長石等多種礦藏。大田地下水資源豐富。因為大田地處山區,地表徑流形成的季節性河流較多,境內共有大小河流21條。由於山區水質清純甘冽,富含各種礦物質,鎮內有十餘家礦泉水和活化水加工企業。特色農業發展迅猛,境內土地肥沃,果品品種有50多個,果品種植面積占到耕地面積的57%,素有“蘋果之鄉美譽”。已經形成了北乾果、南鮮果的果品生產格局,實現了人均一畝果、全鎮3萬畝果園規模目標,大田正逐步成為青島市果品特色鎮、膠東果品名鎮。旅遊資源豐富,大田鎮山水秀美,風景宜人,境內大澤山林場省級森林公園,豬拱河自北向南蜿蜒穿行,蘭河自西向東順流而下,沿岸林木繁茂,綠濤翻滾,泉吟瀑鳴,一派旖旎的林海風光;尹府水庫煙波浩淼,氣象萬千,觀光旅遊業已成為大田鎮經濟重要增長極。

大田鎮經濟發展勢頭喜人,2009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2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40元。年內個體私營企業累計11家,個體工商戶37戶,個體私營稅收38萬元。2009年入駐項目6個,其中內資項目5個,到位資金9726萬元,外資項目1個,到位資金200萬美元。

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應挑戰,謀劃創新搞發展,按照落實、創新、突破的工作基調,關注民生,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明確責任,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全鎮經濟社會呈顯結構最佳化、民生改善、生態和諧的大好局面。

天津市漢沽區大田鎮

天津市漢沽區轄鄉。原名南田莊,清初更名大田莊,民國年間為寧河縣第五區蘆家塢鄉。1959年隨寧河縣併入漢沽區,1961年改大田公社,1982年復置大田莊鄉。位於區境北部,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0.9萬。轄大田莊、蘆前、蘆中、蘆後、大馬杓沽、小馬杓沽、下嗚、大王瞿阝、小王瞿阝、新立10個村委會。工業有棉紗、制筒、鋼窗等產品。農業主產蔬菜。距漢沽火車站1公里處,境內建有享譽津城的銀河垂釣宮,垂釣大廳占地20餘畝,蓄養各種溫熱帶魚。
大田大田

經濟發展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銀,銅,鉛,鋅,矽石,硫鐵等礦種;水利資源豐富,有中型水庫2座,總蓄水量為3600萬立方米,糧食作物穩產、高產,蔬菜品種齊全,是攀枝花市主要蔬菜副食品基地;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氣候條件獨特,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我鎮現有常年性蔬菜基地2000畝,水稻4300畝,石榴基地10000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