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杉

池杉

池杉,別名池柏,產於美國維吉尼亞,中國自上世紀初引種到南京、南通及雞公山等地,後有引到杭州、武漢、廬山、廣州等地,現在許多城市尤其是長江南北水網地區作為重要造樹和園林樹種。池杉為落葉喬木,樹幹基部膨大,枝條向上形成狹窄的樹冠,尖塔形,形狀優美;葉鑽形在枝上螺鏇伸展;球果圓球形。原產北美沼澤地。生長習性與落羽杉同,杉科中同屬植物。但小枝上的葉不成線狀,而是鑽形葉,向內彎曲,螺鏇排列於小枝;球果圓球形,略下垂。木材性質與落羽杉相近,耐腐蝕。是造船,建築好材料。

基本信息

池杉池杉
池杉為落葉喬木,樹幹基部膨大,枝條向上形成狹窄的樹冠,尖塔形,形狀優美; 葉鑽形在枝上螺鏇伸展;球果圓球形。原產北美沼澤地。生長習性與落羽杉同,杉科中同屬植物。但小枝上的葉不成線狀,而是鑽形葉,向內彎曲,螺鏇排列於小枝;球果圓球形,略下垂。木材性質與落羽杉相近,耐腐蝕。是造建築好材料。

基本信息

池杉池杉
學名:Taxodiumascendens.Brongn

別名:池柏

屬中文名:落羽杉
屬拼音名:luoyushanshu
屬拉丁名:Taxodium
中國植物志:07:303

分布

產於美國維吉尼亞,中國自上世紀初引種到南京南通雞公山等地,後有引到杭州武漢廬山廣州等地,現在許多城市尤其是長江南北水網地區作為重要造樹和園林樹種。

植物特性

生長特性

池杉池杉

落葉喬木,高達25米。主幹挺直,樹冠尖塔形。樹幹基部膨大,枝條向上形成狹窄的樹冠,尖塔形,形狀優美;葉鑽形在枝上螺鏇伸展;球果圓球形。常有屈膝狀吐吸根,在低濕地生長者“膝根”尤為顯著。樹皮褐色,縱裂,成長條片脫落;枝向上展,樹冠常較窄,呈尖塔形;當年生小枝綠色,細長,常略向下彎垂。葉多鑽形,略內曲,常在枝上螺鏇狀伸展,下部多貼近小枝,基部下延。花期3月,雌雄同株,雄球花多數,聚成圓錐花序,集生於下垂的枝梢上,雌球花單生枝頂。球果圓球形或長圓狀球形,有短梗,種子不規則三角形,略扁,紅褐色,邊緣有銳脊,11月成熟,熟時黃褐色。

生態習性

強陽性樹種,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稍耐寒,能耐短暫-17℃低溫。適生於深厚疏鬆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苗期在鹼性土種植時黃化嚴重,生長不良,長大後抗鹼能力增加。耐澇,也能耐旱。生長迅速,抗風力強。萌芽力強。原產美國維吉尼亞洲(Virginia南部至佛羅里達州)(Floriba)南部,再沿墨西哥灣至阿拉巴馬州(Alabama)及路易斯安那州(louisisiana)東南部,常於沿海平原地沼澤及低濕地海拔30m以下之處見到。中國自本世紀初引至南京南通雞公山等地,後又引至杭州武漢廬山廣州等地,現已在許多城市尤其是長江南北水網地區作為重要造樹和園林樹種。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幹基部膨大,常有屈膝狀吐吸根,在低濕地生長者“膝根”尤為顯著。樹皮褐色,縱裂,成長條片脫落;枝向上展,樹冠常較窄,呈尖塔形;當年生小枝綠色,細長,常略向下彎垂。葉多鑽形,略內曲,常在枝上螺鏇狀伸展,下部多貼近小枝,基部下延,球果圓球形或長圓狀球形,有短梗,種子不規則三角形,略扁,紅褐色,邊緣有銳脊。

繁殖培育

播種扦插繁殖,播種繁殖為主。最好選用優良母樹,建立種子園和采穗樹園。行播種繁殖的,最好從人工輔助授粉開始,應在5-6天盛花期間重複授粉3-4次。約在10月底起採收球果

育苗技術 
①採種: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10月中、下旬種子成熟。選擇15年生以上的健壯母樹來種。當球果由黃綠色變為黃褐色,種皮由黃褐色變為深褐色時,種子逐漸成熟,即可採收。將球果攤於室內陰乾,當球果開裂後,輕輕敲擊脫出種子。每百公斤鮮球果陰乾後可得到淨種子10.5-16公斤。種子千粒重74-118克。種子可混沙濕藏,也可帶果鱗乾藏。
②種子處理:播種前可用冷水或40-50℃溫水浸種4-5天。每天換水一次,撈出瀝乾水分即可播種。也可用3%的硫酸銅或1%尿素溶液浸種,有益於發芽,用甲醇浸種5分鐘可提高發芽率和提早發芽。近年來,也有的採取長期冷水浸種,獲得良好的效果。

池杉池杉
③播種:池杉對土壤pH反應敏感。中性微鹼土育苗,常出現苗木黃化現象,生長不良.故宜選地下水位較高,pH5-6.5。肥沃濕潤的沙壤土播種育苗冬季播種以12月為好,春季播種宜在2月中、下旬進行。由於池杉種子不易與球果鱗片分開,生產中大多連同果鱗一起播種。播種方法多用寬幅條措,條寬10-15厘米,條距30厘米,溝深10厘米。溝內施足基肥,填些細土,再插入種子。池杉幼苗出土力弱,覆土不宜太厚,以2厘米左右為宜。覆土後隨即覆蓋一層稻草或地膜,以利保墒並防止土壤板結。每米條溝播種30-50粒,每公頃播種120-150公斤,折合帶殼種子300-350公斤。池杉幼苗對不同土壤水分水平的光合生理回響。設定常規生長水分條件(CK)、輕度乾旱水分脅迫(T1)、土壤水飽和(T2)以及水淹(T3)4個不同處理組,研究池杉當年實生幼苗在三峽庫區消落帶水位變化條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態回響機理和適應對策。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水分處理均顯著影響池杉幼苗光合色素、葉片氣體交換以及表觀資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僅具有耐水濕的特點,還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帶防護林體系建設中,池杉適宜栽植於土壤飽和水或漬水的環境中,在乾旱環境條件下應注意澆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淨光合速率。
④撫育管理要點:池彬出苗期胚軸長且脆嫩,應注意及時揭去覆草,以防傷苗。然後根據出苗情況,在明天進行疏密補缺,使苗木均勻分布。進入幼苗期,苗木對水分虧缺反應敏感,水分管理尤應當心,應經常保持苗床濕潤。此後追肥也應增加,但要注意次多量少(濃度低些),從5月下旬開始至8月中旬,每隔2-4周追速效肥一次,以尿素計算,每公頃用肥量為150-225公斤。為防苗木黃化,還應及時施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每次施肥和灌水後應及時鬆土除草。池杉播種苗當年高生長達0.8-1米,地徑0.8-1厘米,每公頃可產苗30萬-45萬株。

扦插繁殖

池杉池杉
近幾年,由於氣候反常對種子的影響,池杉的播種繁殖發芽率較低。在當前種源不足的情況下,扦插育苗是池杉繁殖的主要方法。扦插繁殖時,為了擴大條源加速繁殖,除了硬枝扦插外,還可在秋季節套用嫩枝扦插。扦插育苗分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良種。扦插宜用幼齡樹的秋梢帶踵扦插。插條用高錳酸鉀液浸泡2h,效果好。移植要帶土球,小苗沾泥。具體做法如下:
嫩枝扦插:6月至8月份,在中幼齡樹上選取當年萌發的側枝,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的插穗,上部留葉3片至5片,用沙壤土作基質,以5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插於苗床,並搭陰篷遮蔭,保持床面濕潤,一般9月中下旬即可癒合生根。

硬枝扦插:3月至4月份,從1年至2年生實生苗上切取穗條,去梢後,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的插穗,用沙壤土作基質,以5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插於苗床上,經常保持床面濕潤,6月至7月份插條即可癒合生根,成活率達80%以上。

相關技術要求:在進行硬枝扦插時,插條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成苗率的高低和苗木的品質。實踐證明,從1年至2年生實生苗或扦插苗上切取的插穗平均成活率在80%以上,從3年生以上母樹剪取的枝作插穗,平均成活率則大大降低。此外,硬枝扦插成活率除與母樹樹齡有關外,還與插穗剪取的部位密切相關,以枝條的基部為最好,中部次之,梢部最差。 

造林技術

池杉池杉
池杉為速生樹種,強陽性,耐寒性較強,極耐水淹,也相當耐乾旱,喜深厚疏鬆濕潤的酸性土壤,植於湖泊周圍 及河流兩岸常出現膝狀根,抗風力強。幼苗、幼樹對土壤酸醎性反應敏感,當土壤pH值在7以上時,出現不同程度的黃化現象,生長不良。

造林:可冬季造林,也可在春季2、3月間造林。可用1年生苗,但最好用2年生以上大苗栽植。採用穴墾整地。如進行間作,則要全面整地。可採用1×2米或1.5-3.0米的株行距,如栽後不間伐,宜用2×2米或3×3米株行距。春季陰雨天是栽植好天氣,晴天栽植後要澆水。

撫育管理:栽植後2-3年內,每年要除草中耕二、三次,在乾旱季節要澆水抗旱。林內最好間種綠肥作物,直到林分鬱閉為止。池杉的幼苗、幼樹甚至大樹,常生長雙梢,撫育管理時,要注意剪除其中生長細弱的一個梢頭,僅留一個主梢向上生長。樹冠下部生長不良的側枝以及在樹冠內部顯著影響生長的特別粗大的側枝,都要及時剪去。

化學成分

方法運用矽膠凝膠柱色譜進行分離純化,根據波譜數據進行結構鑑定.結果從池杉的枝葉中分離得到14個化合物.通過核磁共振譜、質譜等波譜分析手段鑑定了其中6個化合物的結構,分別為:四氫-2,4-二(4-羥基苯基)-2H-吡喃-3,5-二醇[tetrahydro-2,4-bis(4-hydroxyphenyl)-2Hpyran-3,5-diol,Ⅰ]、3,5-二(4-羥基苯基)-4-戊烯-1,2-二醇[3,5-bis(4-hydroxyphenyl)-4-pentene-1,2-diol,I]、3,5,7,3',5'-五羥基黃烷[3,5,7,3',5'-pentahydroxyflavan,Ⅲ]、4-(2,3-二氫-3-羥甲基-5-(3-羥丙基)-7-甲氧基苯並呋喃-2基)-2-甲氧基苯酚[4-(2,3-dihydro-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benzofuran-2-yl)-2methoxyphenol,Ⅳ]、2-(3,4-二甲氧基苯氧基)-四氫-6-羥甲基-2H-吡喃-3,4,5-三醇[2-(3,4-dimethoxyphenoxy)tetrahydro-6-(hydroxymethyl)-2H-pyran-3,4,5-triol,Ⅴ]、2,5-二氫-3,5-二(4-羥基苯基)-2-呋喃甲醇[2,5-dihydro-3,5-bis(4-hydroxyphenyl)-2-furanmethanol,Ⅵ].結論化合物I為新化合物,命名為池杉吡喃醇(aseendenpyranol),其他化合物均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常見用途

池杉池杉
園林用途
樹形婆娑,枝葉秀麗,秋葉棕褐色,是觀賞價值很高的園林樹種,適生於水濱濕地條件,特別適合水邊濕地成片栽植,孤植或叢植為園景樹。可在河邊和低洼水網地區種植,或在園林中作孤植、叢植、片植配置,亦可列植作道路的行道樹。

工藝用途
木材紋理通直,結構細緻,具有絲繩光澤,不翹不裂,工藝性能良好。是造船、建築、枕木家具、本輛的良好用材;由於韌性強,耐衝擊,故亦為製作彎曲木和運動器材的原料。此外,池杉樹冠狹窄,極耐水濕,抗風力強,又是平原水網區防護林、防浪林的理想樹種。

各種形態

金色池杉
高郵市馬棚東湖度假村的棧道旁,有一棵金光閃閃的金色池杉,令人驚奇。這棵池杉長滿了金色透明的樹葉,嬌小精緻的樹葉在陽光的照射下玲瓏剔透,熠熠生輝。高郵馬棚旅遊開發公司經理王岐山介紹說,這是去年在開展森林資源調查時發現的。這棵樹春天是金黃色,到了六月份開始一層一層地慢慢變綠,到了秋天它就全部變成綠色了。
這棵金色池杉和這裡的2500多畝森林一樣同時栽於1983年,它高約5米左右,直徑約30公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棵池杉變成了金色的池杉,有關人士還沒能解釋其中的原因。  狀如羅漢的池杉
池杉池杉
湖南寧鄉縣黃材鎮城牆大山“五龍奉聖”山峰的山頂有一口井,井邊有一棵高大的池杉,而離該池杉不遠處長有6棵小池杉。奇怪的是,這6棵池杉均無枝無葉,長得最高的也不過30厘米,碗口粗,狀如羅漢。城牆大山最高海拔927.4米,“五龍奉聖”是其中的一座山峰。最早發現這6棵怪池杉的是原城大林場負責人樊立庭。
據他介紹,2000年春天,他發現這棵池杉一側長出了6棵小池杉,高約20厘米。此後,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前去看看。這幾棵池杉一年年地長高,卻長得極慢,7年多了高的也不過30厘米,並且無枝無葉,且長得越來越像羅漢。這些池杉為何長得這樣奇怪?是自然長成,還是有人刻意引導使其長成了這個樣子?目前尚不得而知。

生命頑強

池杉池杉
浙江永康石柱鎮歷山林場邊有一口池塘,池塘中央長著一棵樹。據說這棵樹長在塘中央已有16個年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看客。這棵浸在水中的樹長得很茂盛,樹高約10米,有相當一部分泡在水裡。陳士軍用竹竿試量了一下,浸水部分有1.5米。當地農民陳士軍說,這棵樹是當年在林場工作的楊壽芳種下的。
那時,楊壽芳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從山上找來兩棵一米多高的樹苗扔進了池塘,只露出一個樹梢,其中一棵沒有成活,另一棵活了下來,雖然常年浸泡在水裡,依然枝繁葉茂。據了解,這種樹名為池杉,原產於北美東南部沼澤地區,樹幹基部膨大,通常具有膝狀呼吸根,所以不怕水淹。育苗技術
播種育苗 ①採種:池杉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10月中、下旬種子成熟。選擇15年生以上的健壯母樹來種。當球果由黃綠色變為黃褐色,種皮由黃褐色變為深褐色時,種子逐漸成熟,即可採收。將球果攤於室內陰乾,當球果開裂後,輕輕敲擊脫出種子。每百公斤鮮球果陰乾後可得到淨種子10.5-16公斤。種子千粒重74-118克。種子可混沙濕藏,也可帶果鱗乾藏。 ②種子處理:播種前可用冷水或40-50℃溫水浸種4-5天。每天換水一次,撈出瀝乾水分即可播種。也可用3%的硫酸銅或1%尿素溶液浸種,有益於發芽,用甲醇浸種5分鐘可提高發芽率和提早發芽。近年來,也有的採取長期冷水浸種,獲得良好的效果。 ③播種:池杉對土壤pH反應敏感。中性或微鹼土育苗,常出現苗木黃化現象,生長不良.故宜選地下水位較高,pH5-6.5。肥沃濕潤的沙壤土播種育苗。冬季播種以12月為好,春季播種宜在2月中、下旬進行。由於池杉種子不易與球果鱗片分開,生產中大多連同果鱗一起播種。播種方法多用寬幅條措,條寬10-15厘米,條距30厘米,溝深10厘米。溝內施足基肥,填些細土,再插入種子。池杉幼苗出土力弱,覆土不宜太厚,以2厘米左右為宜。覆土後隨即覆蓋一層稻草或地膜,以利保墒並防止土壤板結。每米條溝播種30-50粒,每公頃播種120-150公斤,折合帶殼種子300-350公斤。 ④撫育管理要點:池彬出苗期胚軸長且脆嫩,應注意及時揭去覆草,以防傷苗。然後根據出苗情況,在明天進行疏密補缺,使苗木均勻分布。進入幼苗期,苗木對水分虧缺反應敏感,水分管理尤應當心,應經常保持苗床濕潤。此後追肥也應增加,但要注意次多量少(濃度低些),從5月下旬開始至8月中旬,每隔2-4周追速效肥一次,以尿素計算,每公頃用肥量為150-225公斤。為防苗木黃化,還應及時施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每次施肥和灌水後應及時鬆土除草。池杉播種苗當年高生長達0.8-1米,地徑0.8-1厘米,每公頃可產苗30萬-45萬株。池杉:當年生小枝綠色,細長,常略向下彎垂。葉多鑽形,略內曲,常在枝上螺鏇狀伸展,下部多貼近小枝,基部下延落羽杉:嫩枝開始綠色,秋季變為棕色,生葉側生小枝為2列。葉線形,扁平,基部扭曲在小枝上為2列羽狀,長1-1.5厘米,寬約1毫米,先端尖,上面中脈下凹,淡綠色,下面黃綠色,中脈隆起,每邊有4-8條氣孔線,落前變成紅褐色。水杉:小枝對生或近對生,下垂。葉互動對生,在綠色脫落的側生小枝上排成羽狀二列,線形,柔軟,幾乎無柄,通常長1.3一2厘米,寬1.5一2毫米,上面中脈凹下,下面沿中脈兩側有4-8條氣孔線。

種子植物百科(一)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的種類,世界上已分化出20餘萬種,是現今地球表面綠色的主體。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大果鐵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矩鱗鐵杉
巨柏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長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菲律賓羅漢松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高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海南羅漢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金錢松屬
加勒比松
金錢松
矩鱗鐵杉
巨柏
加利福尼亞柏木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康定雲杉
孔雀柏
崑崙方枝柏
喀什方枝柏
昆明多子柏
昆明柏
寬葉粗榧
羅漢柏屬
鱗皮冷杉
卵果魚鱗雲杉
林芝雲杉
鱗皮雲杉
麗江雲杉
冷杉屬
冷杉
落葉松
落葉松屬
瀾滄黃杉
麗江鐵杉
綠乾柏
鹿角檜
龍柏
綠背三尖杉
鱗葉柳杉
柳杉
柳杉屬
落羽杉屬
落羽杉
羅漢松屬
蘭嶼羅漢松
羅漢松
陸均松屬
陸均松
岷江冷杉
麥吊雲杉
墨脫冷杉
馬尾松
毛枝五針松
萌芽松
美國扁柏
美國尖葉扁柏
墨西哥柏木
岷江柏木
密枝圓柏
墨西哥落羽杉
怒江冷杉
南亞松
南歐黑松
怒江紅杉
南方鐵杉
南方紅豆杉
南洋杉
南洋杉屬
歐洲雲杉
歐洲赤松
歐洲黑松
秦嶺冷杉
青海雲杉
青岩油杉
青扦
千頭赤松
喬松
千層塔
球冠赤松
窄冠側柏
柱冠粗榧
錐葉池杉
紫杉
竹柏
千頭柏
祁連圓柏
日本冷杉
日本雲杉
柔毛油杉
熱帶松
日本五針松
日本落葉松
日本扁柏
日本花柏
絨柏
日本香柏
日本柳杉
杉松
濕地松
掃帚油松
松屬
四川紅杉
松潘叉子圓柏
三尖杉屬
三尖杉
杉木
杉木屬
水松
水松屬
水杉屬
水杉
穗花杉屬
穗花杉
台灣雲杉
台灣冷杉
鐵堅油杉
台灣油杉
台灣五針松
台灣果松
太白紅杉
台灣黃杉
鐵杉|
鐵杉屬
台灣鐵杉
台灣扁柏
台灣翠柏
塔枝圓柏
塔柏
台灣三尖杉
台灣杉木
台灣杉屬
禿杉
小葉羅漢松
新疆冷杉
雪嶺杉
西伯利亞雲杉
西藏雲杉
西藏冷杉
新疆五針松
西黃松
興凱湖松
細葉雲南松
西藏白皮松
雪松屬
雪松
新疆落葉松
西藏紅杉
喜馬拉雅紅杉
西伯利亞刺柏|
線柏
西藏柏木
小果垂枝柏
興安圓柏
新疆方枝柏
小花密枝圓柏
雲杉屬
雲南油杉
油麥吊雲杉
雲杉
油杉
油杉屬
油松
雅加松
雲南松
偃松
銀杉屬
銀杉
雲南鐵杉
羽葉花柏
雲片柏
偃柏
圓柏
圓柏屬
崖柏
崖柏屬
圓頭柳杉
圓球柳杉
羽葉池杉
雲南紅豆杉
雲南穗花杉
異葉南洋杉
紫果雲杉
中甸冷杉
紫果冷杉
樟子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