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絲竹經典專輯——中國詩情

江南絲竹經典專輯——中國詩情

江南絲竹是由幾種不同類型的樂器合奏而成的音樂形式。 猜調05 趕牲靈10

基本信息

專輯中文名: 江南絲竹經典專輯——中國詩情
專輯封面圖片
藝術家: 純音樂資源格式: MP3發行時間: 2000年地區: 大陸語言: 國語

專輯簡介

中國民樂
變化紛呈
流傳不息
她吟唱著自然景觀與
社會的變遷
歌頌著勞動愛情
演繹著神話歷史和現實
她已構築成中國文明史的回音壁 ....
絲竹音樂將絲弦與竹管樂器相結合來演奏,有時加上一點輕打樂器,起點綴作用,是一種道統的“細樂”演奏形式。
關於江南絲竹的音樂特色,其實已有不少人作過論述。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有金祖禮在其《江南絲竹概述》講義中拈出“小、輕、細、雅”四字來概括其音樂風格。“小”是指樂隊組織和樂曲結構大多是小型的,“輕”指音樂情趣側重於輕快典雅,“細”指演奏風格上的精緻細膩,“雅”指曲調優美秀雅,柔和清澈。此後還不斷有人進行新的概括,如“花、細、輕、小、活”,如“柔、細、輕”,如“絢麗、華彩、幽靜、文雅、流暢、清越”等,現在又有喬建中先生的“精緻、柔婉、輕快、典雅”(《代序》)。這些概括都很準確,互相之間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可以作為把握江南絲竹音樂特徵的指南。但是,我在聆聽江南絲竹實際音響時所感受到的,似乎更加具體一些。我感受到的是:江南絲竹的音響形態具有“細”的特點,鏇律形態具有“密”的特點,節奏形態具有“穩”的特點。而所有這些,又都是與江南文化直接相關。
江南絲竹是由幾種不同類型的樂器合奏而成的音樂形式。最少可以是兩種,最多可達近十種甚至十餘種。演奏中最為常用的有二胡琵琶揚琴三弦等絲竹樂器和彩盆、拍板等打擊樂器。這些樂器音色不同,音響效果不同,音樂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但在音響形態上都表現出一個特點,即“細”。所謂“細”,是指音量較小,音質較輕,不同於嗩吶管子鑼鼓等室外樂器的洪亮、渾厚和凝重。由於各聲部的樂器音響均以細潤、清亮為主,故整體的音樂效果也是清秀、明快、細膩。音響形態的“細”與江南景致、文物和音樂功能的特徵有著直接的聯繫。就江南的自然景致和文物工藝來說,細巧、清秀、精緻是其共同特徵。除音響的“細”外,欣賞中的另一強烈印象是鏇律進行中的“密”,這與同為絲竹音樂的廣東音樂潮州弦詩福建南音有所區別,更與西北二人台、陝北民歌河南梆子等中西部音樂有著根本不同。鏇律形態的“密”也與江南的自然、人文有著密切的關係。就自然而言,江南氣候溫潤,物種繁多,造就了人的高密度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在江南,我們看不到一望無際的單一景色,它不像黃土高原那樣一馬千里長坡,不像茫茫草原那樣一眼曠漠無垠,也不像汪洋大海那樣浩瀚而了無盡頭。在任何一個有限的空間裡,你都可以看到多樣的景致和物類。人是密的,物是密的,景是密的,河流湖泊星羅棋布,也是密的。那裡的任何一個人,無論身在何處,他身邊的景和物都夠他看,也夠他享用,夠他起興作比、寄託情思;他所要所求的就在身邊,抬眼可見,也唾手可得,所以不需要抬起頭來眺望遠方,內心中也就沒有深長的呼喚。

專輯曲目

01 五哥放羊
02 大河漲水沙浪沙
03 放馬山歌
04 猜調
05 送郎
06 繡荷包
07 鬧元宵
08 黃揚扁擔
09 趕牲靈
10 小路
11 楊柳青
12 大紅公雞毛腿腿
13 對花
14 青海四季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