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顆粒

基本信息

簡介

【藥品名稱】
通用名:氨苄西林顆粒
英文名:Ampicillin

氨苄西林顆粒-醫藥百科全書氨苄西林顆粒-醫藥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AnbianxilinKeli
劑型:顆粒劑
【成分】氨苄西林
化學名稱:6-[D(-)-2氨基-苯乙醯氨基]青黴烷酸的三水化合物。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16H19N3O4S·3H2O
分子量:403.45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乾混懸劑或顆粒劑。
【藥理毒理】本品對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包括厭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與青黴素相同,對糞腸球菌的作用較青黴素強。革蘭陰性細菌中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桿菌、布氏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等皆對本品敏感。某些大腸埃希菌及某些志賀菌屬也對本品敏感,但多數志賀菌屬對本品耐藥,其他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脆弱擬桿菌等對本品耐藥。本品對軍團菌和胎兒彎曲桿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迅速破裂溶解。
【藥代動力學】氨苄西林對胃酸穩定,口服吸收尚好,吸收後分布良好,膽汁及尿中藥物濃度較高,在有炎症的腦脊液、胸腹水、關節腔積液和支氣管分泌液中均可達到有效治療濃度。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1~1.5小時。血漿蛋白結合率為20%。口服後24小時尿中的排出量占給藥量的20%~60%,大部分以原形排出。
【適應症】適用於敏感致病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消化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以及淋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服前用涼開水沖至60毫升標誌處,每次服前搖勻,然後倒入特製小杯內按以下劑量服用。1周歲以內,5ml,3次、1~3周歲,10ml,3次、3~5周歲,15ml,3次、5~10周歲,20ml,3次。
【不良反應】本品不良反應與青黴素相仿,以過敏反應較為常見。皮疹是最常見的反應,多發生於用藥後5天,呈蕁麻疹或斑丘疹;亦可發生間質性腎炎;過敏性休克偶見。胃腸道反應如舌炎、胃炎、噁心、嘔吐、腸炎、腹瀉及輕度腹痛等也較多見。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偶見於套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關性腸炎少見,少數病人出現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
【禁忌】1.對青黴素有過敏史者慎用或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2.二歲以下小兒禁用。

注意事項

套用本品前需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並進行青黴素皮膚試驗。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套用本品時易發生皮疹,宜避免使用。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必須就地搶救,予以保持氣道暢通、吸氧及給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措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無氨苄西林在孕婦套用的嚴格對照試驗,所以孕婦應僅在確有必要時使用本品。少量氨苄西林可從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婦女用藥時宜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2歲以下小兒禁用。
【老年患者用藥】由於生物性腎功能的衰退,用量應適當減少。
【藥物相互作用】氨苄西林與卡那黴素對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具有協同抗菌作用。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謝或減少其肝腸循環,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藥的效果。與別嘌醇合用可使氨苄西林皮疹發生率增加,尤其多見於高尿酸血症。與氯黴素合用於細菌性腦膜炎時,遠期後遺症的發生率較兩者單用時為高。
【藥物過量】
【規格】1.5g/瓶
【貯藏】置於陰涼處。
【包裝】100ml塑膠瓶包裝,用涼開水沖至標誌處為60ml,且每5ml內含125mg氨苄西林。
【有效期】未啟封藥品有效期2年,加水後藥品置室內陰涼處有效期1周,置冰櫃冷藏室有效期2周。
【批准文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