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

武訓

武訓(1838年-1896年4月23日),中國近代著名平民教育家,民眾辦學的先驅者。山東省堂邑縣(今屬冠縣)柳林鎮武莊人,家境貧苦。因家中行七,取名武七,後改名武訓。1950年,由孫瑜根據武訓的故事拍攝的《武訓傳》曾在一段時間內引發批判和禁播,2012年初,《武訓傳》獲得修復出版,也是對武訓的教育成績以肯定。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武訓武訓

武訓,清代平民教育家。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亦稱武豆沫,清末行乞辦學的典型。堂邑(今聊城西)人。清廷為嘉獎其興辦封建教育之功,取“垂訓於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訓

武訓早年喪父,家境清貧,隨母乞於市,後母親病故,武訓成了孤兒,獨自一人靠打長工生活。後來,武訓賣掉辮子,為義學攢下第一筆錢。為興辦義學,他四處行乞、勞作、表演雜耍,善款一攢就是三十年。50歲時,武訓在堂邑縣柳林鎮興建了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五十八歲,武訓已興辦三所義學。山東巡撫賜其名武訓,光緒授其“義學正”名號,賜黃馬褂,並為他修建牌坊。死後山東巡撫袁樹勛奏準“宣付國史館立傳”,建忠義專祠。

影視作品

《武訓傳》

1948年7月當時的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制”)正式投拍此片。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經營困難,經費上難以為繼,1948年11月初,在影片拍攝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時候,影片便徹底停拍。1949年2月,崑崙影業公司以低價購得此片的拍攝權和底片、拷貝。孫瑜則加入崑崙公司繼續完成此片的拍攝。在1951年2月影片正式拍成前,這個劇本根據當時的形勢需要經過了數次大的修改。1950年12月,《武訓傳》公映。

《武訓》

領銜主演:趙丹

劇情介紹

清朝鹹豐八年,天下大亂,貪官污吏瘋狂蛀蝕大清,百姓生活度日如年。在貪官郎舉人家做工的武七(陶澤如飾)槓了三年活,郎舉人不僅利用他不識字的弱點,一分工錢不給,還勾結衙門對他進行毒打,最後,竟逼得武七的未婚妻投河自盡。武七聞迅悲痛欲絕,昏死過去,千佛寺了證和尚見他命運怪異,勸其出家,但武七醒後發誓“討飯辦義學”。

武七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給未婚妻報仇,痴迷地踏上了行乞求學的漫漫荒路。三十年間,他沿街乞討,經歷了人間的苦難,也經歷了各種感情的考驗:寡婦郎二嫂的痴情,未婚妻桂香的痴心,都沒有改變他的意志,留給他的只是無盡的思念。一次偶然機會,他認識了巡撫大人(王慶祥飾),大人了解他的義舉後,對他大力幫助,終於使他在自己的家鄉辦起了一座學堂,大清皇帝知道此事後,大為感動,下旨對他進行獎賞。

然而,此時家鄉正遇上百年大荒,學堂已沒人上學,窮人的孩子都逃荒離去,年過半百的武七為了幫助孩子早日上學,又踏上了乞討的漫長之路……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十三歲,武訓在山東各地流浪,靠打短工過活。十七歲,武訓(趙丹飾)流落到薛莊店村,在富甲一方的鄉紳張舉人家打長工。

二十歲時,武訓伯母病重,他要求支取此前三年的工錢。張舉人篡改賬本,還叫人打了武訓一頓。被長工周大救出後,武訓在破廟中昏迷三天,他自認吃虧受欺負都因沒文化,於是決定興辦義學,供窮人的孩子免費讀書。

辦學經歷

武訓武訓

從21歲(清鹹豐年間)起,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目標是“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在30多年的時間內,武訓乞討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武訓在行乞過程中,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髮,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

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已經靠乞討所得的款項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積蓄3800餘吊錢。於是他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併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就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在這之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

1890年,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22年(1896年),臨終那年,在臨清建成了御史巷義塾(現臨清實驗國小)。武訓為了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甚至堅持一生不娶妻室。

逝世

武訓於光緒22年(1896年)4月23日,在臨清御史巷義塾內(現臨清實驗國小)含笑去世,終年59歲,葬於堂邑崇賢義塾東側。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全體官紳,參加了武訓的葬禮

個人影響

辛亥革命以後,武訓被譽為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中國教育事業的楷模。蔡元培黃炎培、鄧初民、李公朴等民主人士,蔣介石、汪精衛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馮玉祥、張學良、楊虎城、段繩武張自忠等軍界人物,陶行知、郁達夫、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或撰文讚頌,或題辭紀念,或為以武訓為名的義學捐款。

1930年代,在中國投身於普及教育運動的一批教育家,也將武訓作為運動的先導,以及他們效法的楷模。如陶行知在他的《武訓頌》中這樣寫道:“朝朝暮暮,快快樂樂。一生到老,四處奔波。為了苦孩,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公無靠背,朋友無多。未受教育,狀元蓋過。當眾跪求,頑石轉舵。不置家產,不娶老婆。為著一件大事來,興學,興學,興學”所有武訓生前事跡。

陶行知在四十年代物價飛漲、教育經費緊張的時期,曾在全國提出“跟武訓學”的口號,要求大家做“集體的武訓”,艱苦辦學。當時武訓的興學事跡被正式列入學校教科書中。國內共有七省三十多處學校以武訓名字命名。

在1932年至1935年間,馮玉祥在山東創辦了十五所武訓國小。後來陶行知創辦育才學校,張伯苓創辦南開學校都與武訓精神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全國甚至出現了武訓出版社、武訓街這樣的名稱。江蘇南通的一所師範學校還將武訓像與孔子像並列。山東民眾甚至稱其為“武聖人”。

武訓辦義學不僅在國內有很高聲譽,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辭典》中,因為他沒有文化,故稱他為“無聲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後世紀念

紀念館物

武訓祠位於冠縣柳林鎮,始建於1903年,僅三間。

1937年,為紀念清末聞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義學正”武訓,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先生撥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後為武訓墓,1989年6月重修。祠堂為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進深三間,飛檐高挑,肅穆莊嚴

墓北面為陳列室,展示了武訓的生平事跡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塊;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嚶鳴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訓魂亭”,亭額由著名學術大師季羨林先生題寫。

影視紀念作品

1950年,孫瑜導演、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武訓的傳奇故事搬上了銀幕。但在1951年,毛澤東發起對電影《武訓傳》的大規模批判,是毛澤東時代一個著名的政治運動。2012年3月,《武訓傳》解禁復播。

2009年,中國大陸電視劇《武訓傳》正式籌拍,高希希任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