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樓鄉

橋樓鄉

橋樓鄉位於青川縣西部,距縣城喬莊43km,東鄰三鍋鄉,西界青溪鎮,南與曲河鄉接壤。鄉轄8個村,6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980戶,總人口7024人,其中回族950人,農業人口6696人,占總人口的96%。農業總產值1420萬元,人平純收入1350元,財政收入65萬元。

基本信息

地理優勢

橋樓鄉橋樓鄉
橋樓鄉幅員面積91.15km2,是典型的高山區,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11271畝,其中田2100畝。水資源豐富,青竹江流經鄉內6個村。礦產資源豐富,有金、銅、石英、鐵、硫、鋅等礦產。半高山,高山地帶盛產黑木耳、核桃、香菇、天麻等經濟作物。

下轄單位


基礎建設

橋樓鄉生豬
橋樓鄉是典型的農業鄉,由於地理、交通、歷史等多種原因,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鄉黨委、政府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通訊、電力等有較快發展,境內縣級主幹道實現了硬化,通訊實現了數字程控化,電力方面第一期農網改造已經結束,第二期農網改造正在進行之中,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電話,戶戶通電的目標,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加之西部大開發給本地帶來的機遇,使全鄉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大加快,以專業村建設為載體,初步形成了茶葉、生豬長毛兔、多經等四大產業。鄉鎮企業穩步發展,招商企業比重日益增加。截止2001年末,全鄉農業總產值62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元,人均糧食占有量520公斤。

業績成就

橋樓鄉橋樓鄉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執政能力,圍繞“強基礎、調結構、攻重點、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三個轉變”,堅持“一茶二畜三多經四勞務”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基本實現了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全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2006年共引進縣城外資金665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100%,新建雲堡花崗石加工廠

經濟發展

橋樓鄉橋樓鄉學校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該鄉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 展,全鄉新建教室1000餘平方米,建住宿樓1250平方米,新修廁所5個,維修校舍3000餘平方米,共投入資金102萬元,達到了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優質課桌凳,校校有安全文明夠用的廁所。醫療條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村建起了村級衛生站,村計畫生育服務室,鄉衛生院增添了醫療設施,加強了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了醫療水平,極大的方便了人民民眾就醫。廣播電視事業有了明顯進步,新建了地面衛星接收站,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80%和85%,極大的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鄉居民儲蓄總額達200多萬,全鄉有電話用戶220戶。

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全鄉經濟發展,橋樓鄉黨委政府從抓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入手,充分發揮本鄉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市場競爭,加快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步伐,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努力把橋樓建成青川的茶葉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和多經生產基地,力促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建成文明、富裕的新橋樓。

特色農業

橋樓鄉茶葉
青川縣橋樓鄉採取引進業主建茶葉示範基地、指導農戶成立茶葉協會等措施,突破性發展全鄉茶葉產業,全鄉茶葉總面積達6804畝,其中:點播6138畝,扦插666畝,全鄉人均種茶達1.1畝,茶葉協會的185名會員戶平種茶10畝以上,這些茶葉將在2-3年後陸續投產,年產茶約150噸,創產值約100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將增約1000元。

災後重建

“5.12”特大地震發生後,橋樓鄉黨委、政府積極組織發動民眾,一手抓災民的安全,一手抓生產自救。油菜收穫已經結束,小麥正待收割。已栽播水稻100畝,占應栽播面積的5%,維修受損渠道6公里,占損毀渠道的26%。同時,市農業局青石村落實大豆間紅苕的實驗點100畝。為確保災後鼠傳疾病得到控制,開展了滅鼠工作,投放毒餌60公斤。

地方特產

黑木耳,被國家定為“黑木耳質標”。因其生長特性、營養價值很高而與銀耳齊名,是同類黑耳中無法相比的。青川黑木耳具有朵大質厚,色澤深遂,細質滑美,柔而不膩,味道清香,無污染等諸多特點,被國家批准為出口免檢產品,大量出口日本、東南亞等許多國家,為國家地理原產地保護產品。
橋樓鄉天麻
天麻屬蘭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生於半陰半陽潮濕的森林中,以塊莖入藥,是名貴的藥材之一。在《神農本草注》上列為上品。天麻為平肝熄風藥,具有祛風、降壓、補腦、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之功效。主治頭暈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闐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症。藥用遵醫囑。食用切塊片可與豬蹄、雞肉等物燉煮,尤與鴿子肉相燉更佳。天麻分野生、人工栽培兩種,野生天麻尤為名貴。

核桃殼薄仁香,遠銷國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營養價值極高。古代人民就譽稱核桃“萬歲子”和“長壽果”。唐代名孟詵稱核桃仁可“通經脈、潤血脈、常服骨肉細膩光潤”。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稱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等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核桃仁對各種年齡的人保健作用極強,可益智長壽,軟化血管,阻滯膽固醇形成,對老年心血管病,內、外、兒、婦、泌尿及皮膚等上百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其他特產還有香菇茶葉等。

旅遊資源

橋樓鄉唐家河
唐家河,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珍稀動物為主的森林生態綜合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萬公頃,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邊緣,龍門山西北側,摩天嶺南麓,地處廣元市青川縣西北角,距成都300公里,九寨溝200公里,廣元200公里,青川縣城喬莊70公里。

金子山風景區位於青川縣南部,東連劍閣,南接江油,西靠竹園,北毗廣元。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9%。綿廣高速公路橫穿全境,距寶成線3公里。屬劍門山系的七十二劍峰之列,其山勢雄偉,怪石林立,異峰突起,層岸疊嶂,禽珍獸異,鳥鳴獐跳,山青水秀,花果飄香。是一個休閒度假、生態旅遊、修身養性的旅遊勝地。

毛寨自然保護區地處長江上游岷山山系米倉山和大巴山山脈之間,境內山巒疊障、溝壑縱橫;高大的山體,陡峻的地勢,讓人疑為落入凡間的天神所化。區內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最高點鷹嘴山海拔2344.3m,最低點漢道河海拔639m,垂直高差達1700多米,屬深切割中、高山地貌。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