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山風景區

金子山風景區

金子山風景區位於青川縣南部,東連劍閣,南接江油,西靠竹園,北毗廣元。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9%。綿廣高速公路橫穿全境,距寶成線3公里。屬劍門山系的七十二劍峰之列,其山勢雄偉,怪石林立,異峰突起,層岸疊嶂,禽珍獸異,鳥鳴獐跳,山清水秀,花果飄香。是一個休閒度假、生態旅遊、修身養性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子山風景區博自然之氣,歷史悠久、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文化厚重、美麗富饒。傳說當年牛郎織女一對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活活拆散,悲憤交加的織女在被強行帶走時,取下頭上的金簪欲給牛郎,不慎失手從半空中墜落,碎裂的金簪散落在這裡,為此,這裡因“金”而得名的地方就有多處,除金子山之外,還有金山、金石、金院等。

傳說

當年老牛為助牛郎追織女,甘願犧牲自已,把自己的皮交給了牛郎,讓牛郎乘著它的皮去追織女,其遺骸化作了岩石,就是現在的牛角石、鏵尖包、牛蹄子岩、牛鼻子洞等。後來,老牛的忠義之舉感動了玉皇大帝,私下特許它托胎到一世代種茶為生的李姓人家,做了李家的兒子,他後來考取功名,世稱“李翰林”。

民間傳說畢竟是傳說,但金子山的石頭的確是形態各異,別具神韻。牛角石高數丈,形如牛角,直指蒼天;鏵尖包峰直挺,如犁鏵之尖;牛蹄子岩形如牛蹄,陡峭無比;寨子岩是自然形成一狀如紅瓦灰牆小廟的岩石,其三面峭壁,只有獨路上下;轎頂梁形如官轎一乘;雲亭岩溝深谷幽;茶園坡綠茶滿坡,種茶歷史已有上千年;牛角寺從古至今,數代修繕,香火旺盛;牛鼻子洞形如牛鼻,從山這邊可看見另一面的林海松濤;雲亭二洞每洞深1000米左右,在洞中觀洞口,其形如人眼;獅子岩如一坐東面西巨獅踞于山頂,其眼如火炬;磨子岩其岩形如石磨,活靈活現;白人岩如同一位白衣男子,瀟灑偉岸;五桿旗五座山形如旗桿,“前面五桿旗,後面一乘轎,頭在陰平尾在縣,中間出了個翰林院”,說的就是老牛轉世的李翰林,李翰林曾在湖北做官,當時文武官員送禮均為蕨菜,李翰林說:“湖北人以蕨菜為奇貨,吾輩生於川北,此為墊圈之物”;筆架山三峰相峙,形如巨形筆架,相傳第二峰上長有一巨松,李翰林功名未就之時,讀書通霄達旦,早起洗漱,發現臉盆水中有一松,遂尋之,見松長於此山峰上,後有人準備伐之,往上攀登時,覺有一紅孩兒砍吊繩,終不敢伐,後李翰林逝,松自死,百姓取松為燈,燃之如炬。

金子山鄉志十二景詩記:“天生玉印石壁掛巾,桃花仙洞廟內拾金;百色龍廟土門石神,鳳凰展翅獅子搖鈴;端公山下白鶴雙飛,石鎖管江石檔關門;關子咀照燈窩油井,小茶園映茶園溝景;柏樹口雙龍守馬門,金子山風光傳美名。”十二美景即:一、天生玉印;二、石壁掛巾;三、石壁照燈;四、鳳凰展翅;五、土門石神;六、古廟失金;七、獅子搖鈴;八、石鎖管江;九、石擋關門;十、白鶴雙飛;十一、桃花仙洞;十二、茶園溝景。這其中“天生玉印”即人們俗稱的“印把子石”,其山岩狀如一官印,因該石在金子山與劍閣縣的交界處,故有“一印蓋兩縣”美傳。

景區介紹

金子山鄉風景旅遊區植物種類繁多,古、奇、名、珍、稀樹木花草豐富。主要用材樹種有28科50種,竹類2種;主要經濟林木有12科19種;其灌木種類所占比例較大,是組成林貌的重要成分,主要灌木有25科62種。據不完全統計,區內有天麻、杜仲、黃草、百合等名貴中藥材25種之多。

景區內錦雞常鳴、鷹飛雉跑,有香獐、獼猴、金貓、毛冠鹿、黃麂等珍貴稀有動物12種;有錦雞、竹雞、鳶、鷹、雉雞、大杜鵑等珍貴禽鳥類30餘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9種。

每到春暖花開,景區內山花爛漫,蘭香四溢,百合花高高懸於千仞險境,七里香縷縷幽香令人神往,薔薇叢叢爭艷,木蘭灼灼其華。待秋老菊黃之時,滿山野果飄香,枝頭紅葉似錦,耳畔陣陣松濤,遠山隱隱入畫,讓人樂不思蜀,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