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

槲寄生

槲寄生〔拉丁學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別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黃寄生、凍青、寄生子,為桑寄生科槲寄生屬灌木植物,通常寄生於麻櫟樹、蘋果樹、白楊樹、松樹各樹木,有害於宿主,莖柔韌呈綠色;葉呈倒披針形、革質、淡綠色,早春,葉間分出小梗,著生小花,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果實半透明,呈黃綠色;果肉有黏質物。植物帶葉的莖枝可供藥用,具有舒筋活絡,活血散瘀。用於筋骨疼痛,肢體拘攣,腰背酸痛,跌打損傷。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其總生物鹼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如被英國德魯伊視為聖物,在英語裡有特殊的寓意。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槲寄生果實槲寄生果實
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Naka灌木,高30~80cm。莖、枝均圓柱狀,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分枝,節稍膨大,小枝的節間長5~10cm,乾後具不規則皺紋。

葉對生,稀3被輪生,厚革質或革質,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0.7~2cm,先端圓形或圓鈍,基部漸狹;基出脈3~5條,葉柄短。

雌雄異株;花序頂生或腋生於莖叉狀分枝處;雄花序聚傘狀,總苞舟形,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無;雄花萼片4;花葯橢圓形;雌花序聚傘式穗狀,具花3~5朵,頂生的花具2苞片或無,交叉對生的花各具1被苞片;雌花花蕾時長卵球形,花托卵球形,萼片4;柱頭乳頭狀。

漿果球形,具宿存花柱,成熟時淡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長習性

槲寄生,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可以從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無機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它四季常青,開黃色花朵,入冬結出各色的漿果。據記載,寄生於榆樹的槲寄生果實為橙紅色,寄生於楊樹楓楊的果實呈淡黃色,寄生於梨樹山荊子的則呈紅色或黃色。

生境分布

中國大部分省區均產,僅新疆西藏雲南廣東不產。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500~1400(-2000)米闊葉林中,寄生於榆、楊、柳、樺、櫟、梨、李、蘋果,楓楊、赤楊、椴屬植物上。

物種現狀

槲寄生槲寄生
工業化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森林面積不斷減少,也使得採食槲寄生果實的鳥類越來越稀少了,因而導致槲寄生的繁衍遇到了困難。另一方面,槲寄生獨特的藥用價值正在被人類所了解,有很多商家收購。冬天的槲寄生很容易被木桿戳掉,一個人1天工夫就可以將一片林子的槲寄生除盡,而它的生長又非常緩慢,種子萌發需3~5年,長成簇叢又需5年左右,形成比較大的種群則需20~30年。所以由於人為採集,加上取食果實鳥類稀少繁衍困難,在北方槲寄生已經越來越稀少了。如何開發利用與保護這種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並研究槲寄生的人工培育方式,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繁殖方法

槲寄生主要通過種子繁殖,每年秋冬季節,槲寄生的枝條上結滿了桔紅色的小果.以槲寄生的果實為食的鳥類有灰椋鳥、太平鳥、小太平鳥(俗稱冬青鳥)、棕頭鴉雀等。到了冬天,這些鳥類會聚集在結有果實的槲寄生叢周圍,一邊嬉戲一邊取吃果實。

由於槲寄生果的果肉富有粘液,它們在吃的過程中會在樹枝上蹭嘴巴,這樣就會使果核粘在樹枝上;有的果核被它們吞進肚子裡,就會隨著糞便排出來,粘在樹枝上。這些種子並不能很快萌發,一般要經過3~5年才會萌發,長出新的小枝。有時槲寄生的種子落在槲寄生身上,也會長出小的槲寄生。

藥用價值

中藥屬性

槲寄生槲寄生
炮製:除去雜質,略洗,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味:苦;甘;性平。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用於風濕痹痛,主腰膝酸痛;風濕痹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片劑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觀賞價值

人們通常認為寄生植物會對寄主生長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在園林中套用很少。槲寄生以其優良的特性在國內的一些景區形成了特殊的景觀,並逐漸引起園林工作者的注意。

意境美

槲寄生是中國北方地區少見的常綠植物之一,特別是在東北地區早春季節,其肥厚的對生葉片十分可愛,給寒冷的北方帶來一絲生機。在冰雪覆蓋之際,槲寄生無疑給當地單調的背景增添了綠意,是良好的早春觀業植物。

形態美

槲寄生的生長方式是典型的二叉分枝,近觀其多年生的個體形態曲折優美。由於槲寄生通常成簇生長在寄主的不同部位,遠觀像一個個生長在樹上的鳥巢,激發遊人的好奇心和遊覽興致。

色彩美

每年進入9月以後,槲寄生果實陸續成熟,從綠色逐漸變成紅色或黃色,持續時間可至11~12月份。2種果實型的植株常混生於同一寄主上,產生紅黃相間的視覺效果;而雪後的槲寄生則呈現出紅裝素裹的對照,成為闊葉樹種落葉後不可多得的觀果植物。

生態美

野外觀察表明,槲寄生作為一種半寄生植物,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對寄主的影響較小。調查中沒有發現因寄生而導致寄主死亡現象,其果實又是一些食果鳥類冬季的事物來源之一。因而,槲寄生是森林生態系統中聯繫鳥類與其他木本植物的紐帶,成為調節森林物種多樣性的重要一環。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主含黃酮類化合物

才槲寄生
: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zin-3-O-β-D-glucoside),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異鼠李素-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3′-甲基聖草素(3-methyleriodictyol),3′-甲基聖草素-7-葡萄糖甙(3′-methylerlodictyol-7-O-β-D-glucoside)又稱槲寄甙甲,槲寄生新甙(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還含三萜類化合物:β-香樹脂醇(β-amyranol),β-乙醯基香樹脂醇(β-acety-lamyranol),β-香樹脂二醇(β-amyrandiol),羽扇豆醇(lupeol),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白燁脂酸(betulicacid),棕相酸-β-香樹脂醇酯(β-amyrinpalmitate),乙酸-β-香樹脂醇酯(β-amyrin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還含其他甙類:丁香甙(syringin),丁香甙元-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syringenin-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鵝掌楸甙(liriodendrin),2,3-丁二醇-3-O-單葡萄糖甙(butan-2,3-diol-3-O-monoglucoside)。又含內消鏇肌醇(meso-inositol),棕櫚酸(palmit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等有機酸。

藥理作用

⑴對心血管的作用
鮮葉的乙醇浸液給麻醉兔、狗皮下注射,可使血壓下降達1h以上。
槲寄生注射液0.25g/100ml洛氏液對離體豚鼠心臟有擴張冠脈作用,也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總黃酮12.5mg/kg靜脈注射,對麻醉狗可明顯降低動脈壓,減慢心率;總黃酮20mg/kg靜脈注射,使麻醉狗冠脈流量增加,冠脈阻力下降,並一定程度降低動-靜脈氧差和心肌耗氧量。
⑵對腦啡肽含量的影響:槲寄生煎劑5g/只灌胃,對脫氧皮質酮鹽性高血壓大鼠所出現的腦幹、紋狀體甲腦啡肽和亮腦啡肽含量的升高,下丘腦甲腦啡肽含量的降低,能使其恢復正常水平。
⑶另外,還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⑷改善微循環。
槲寄生槲寄生

降壓作用。
⑹抗血小板凝聚作用:靜脈注射槲寄生總苷注射液2.5mg/kg和5mg/kg,對ADP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呈明顯抑制作用,並呈劑量依賴性,維持時間約1小時。體外給予總苷1.6mg/ml、3.2mg/ml和6.4mg/ml,對ADP、凝血酶、膠原和花生四烯酸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均呈明顯的抑制作用,畦作用與8mg/ml乙烯水楊酸作用相仿。大鼠動靜脈旁路血栓形成試驗表明,靜脈注射總苷10mg/kg能顯著抑制動脈內血栓形成。給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肌肉注射總苷注射液40mg,每日1次,連續14天,可顯著抑制ADP和腎上腺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⑺抗腫瘤作用:給體內移植型腫瘤小鼠分別腹腔注射槲寄生總生物鹼50mg/kg和75g/kg,連用7~10天。結果表明,槲寄生總鹼對Lewis肺癌、S37實體型腫瘤、EAC、S180、ARS及L1210白血病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具有較明顯地抑制C57BL/6小鼠Lewis費按肺轉移的作用。
⑻其它作用:槲寄生能不同程度地損傷體外原代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形態,抑制內皮細胞合成釋放前列環素I2(PGI2),但經凝血酶激發後的內皮細胞合成釋放PGI2功能未受影響。此外,槲寄生還抑制凝血酶激發前後內皮細胞合成釋放VonWlillibrand因子(vWF)。小鼠腹腔巨噬細胞,與槲寄生多糖及其中性組分共同培養均可顯著增加其TNF-α、IL-1的分泌。

毒性研究

小鼠灌腸活腹腔注射槲寄生溶液3g,72小時內無1隻死亡,一次耐受量均為150g/kg以上。大鼠長期毒性試驗表明,分別灌胃給予槲寄生沖劑30g/kg和75g/kg,每日2次,連續30d,對大鼠生長發育、血液學、肝功能及病理組織檢查均無明顯毒性。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槲寄生槲寄生
莖枝圓柱形,枝梢帶葉或脫落無葉,長約30cm,粗枝直徑約1cm,細枝直徑2-6mm,節部膨大,節上有2-3叉狀分枝或枝痕,莖枝易由節處折斷脫落,節間長2-9cm。表面金黃色、黃綠色或黃棕色,光滑無毛,有明顯的不規則縱皺紋。體輕,質柔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黃色;木部色較淺,有放射狀紋理;髓小,常偏向一側。葉對生於枝梢,易脫落,無柄;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7cm,寬0.5-1.5cm,先端鈍圓,基部漸狹呈短柄狀,基出脈5條,中間3條較明顯,金黃色至黃綠色,有皺紋。革質而厚,略柔韌。偶有未脫落的花果;花小形,單生,或數朵簇生於枝梢兩葉間;果橢圓形直徑約5mm,黃棕色或暗紅色,皺縮。氣微弱,味微苦,嚼之粘滑。以枝嫩、色黃綠、葉多者為佳。

顯微鑑別

槲寄生槲寄生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長方形,外被黃綠色角質層,厚19-80μm。皮層較寬廣,纖維數十個成束,微木化;老莖石細胞甚多,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韌皮部較窄,老莖散有石細胞。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射線散有纖維束;導管周圍纖維甚多,並有少數異形細胞。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簇晶及少數分晶。
粉末特徵:淡黃色。
1、表皮碎片黃綠色,細胞類方形,可見平軸式氣孔。
2、薄壁細胞圓形或長圓形,現稀疏壁孔,內含眾多澱粉粒及油滴。
3、草酸鈣簇晶直徑17-45μm,方晶較少,直徑8-30μm。
4、纖維成束,長梭狀,直徑10-34μm,壁較厚,略呈波狀,微木化,胞腔小。
5、異形細胞形狀不規則,壁較厚,微木化,胞腔較大。
6、石細胞稀少,類方形、類多角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42-102μm,孔紋及壁溝明顯。

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30min,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乾,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溶解,製成1mg/m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4μl及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螢光斑點。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鹽酸乙醇溶液3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1.5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鹽酸乙醇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5ml,濃縮至約5ml,加水10ml,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仿提取5次(20ml、20ml、20ml、15ml、15ml),合併提取液,蒸乾,殘渣加氯仿5ml使溶解,加到氧化鋁小柱(內徑0.9cm,中性氧化鋁5g,100~200目)上,用氯仿-甲醇(80:1)30ml沖洗,棄去洗液,再用氯仿-甲醇(20:1)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無水乙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和4μl,分別交叉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晾乾,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20nm,λR=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文化底蘊

植物寓意

槲寄生槲寄生
常青的槲寄生代表著希望和豐饒。在英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沒有槲寄生就沒有幸福。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來製作黏鳥膠,鳥兒就這樣落入人們手中,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槲寄生在西方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歐神話中卻成為死亡的象徵:奧丁和愛神弗麗佳的兒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惡之神洛基以槲寄生製成的飛鏢射死的。弗麗佳悲痛的眼淚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惡,救活了兒子。於是她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這個神話演變成了西方聖誕節的傳統:如有女子偶爾經過或站立於槲寄生懸掛的地方,旁邊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親吻她。西方人認為,這是兩性結合、多子多孫的預兆。這也與古代凱爾特人的風俗一致。他們相信,紅色的槲寄生果實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徵;白色的果實則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們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親。

根據傳統,被人們視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來助孕、避雷;掛在房內能抵擋厄運和巫術,掛在門口則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視為“萬靈藥”,非洲的一些部落會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傷。奧地利人將槲寄生放在門檻上以防止做惡夢聖誕節來臨時,英國人都會懸掛槲寄生的枝條,還將它放在枕頭下占卜夢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為尋找黃金礦脈的探測棒。在奧地利和義大利相鄰的邊境地區,一直流傳著槲寄生能使人隱形的說法。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運植物,它的長青代表的是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據說受到它祝福的人將擁有超強的意志力、堅定的人生目標,可以抵禦任何誘惑,面對困難不會輕言放棄;但有的人會因此而自滿,這將會成為失敗的導火索。

聖誕習俗

榭寄生下的吻不可拒絕榭寄生下的吻不可拒絕
西方視槲寄生為一種神聖的植物,常用來裝飾聖誕樹。據說在槲寄生下親吻是很吉祥的,傳說在槲寄生下親吻的情侶,會廝守到永遠。 如果站在槲寄生下,表示任何人都可以親吻你,而且絕對不能拒絕,那不僅非常失禮也會帶來不吉利。這是聖誕節的重要習俗。西方人常常將槲寄生掛在門樑上。不僅可以代表幸運,而且還可以守住待兔,親吻任何經過門下的人。這便是槲寄生會成為聖誕樹上裝飾品的原因。當聖誕夜鐘聲響起時,在聖誕樹下互相擁抱親吻,彼此的情誼就能一直維持,無論是愛情或友情。有些家庭則乾脆把槲寄生放在屋頂,因此只要在房子裡親吻,就可以保佑全家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古代北歐神話中,和平之神伯德被邪惡之神羅奇以槲寄生所製成的箭射,槲寄生是世上唯一可以傷害伯德的東西。伯德的母親愛神傅麗佳得知後痛不欲生,於是她和眾神想盡辦法挽救伯德的生命,最終救活了他。傅麗佳非常感激,於是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便賜給那個人一個親吻,於是造成聖誕節槲寄生下親吻的習俗。

中草藥第二季

中藥材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目前中國大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在中藥資源上我們占據壟斷優勢。古代先賢對中草藥和中醫藥學的深入探索、研究和總結,使得中草藥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與套用。讓我們一起完善中草藥的詞條,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這中國的瑰寶。

槲寄生屬植物

槲寄生屬(Viscum L. ),槲寄生科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槲寄生科列入檀香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和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科,將本科合併到檀香科中。)約30種,分布於東半球熱帶至溫帶,我國有10種;各省區均有,其中槲寄生v. coloratum(Kom. )Nakai 等供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