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林廟會

極樂林廟會

極樂林在安定門外大街路東(今二路汽車站),前殿供奉三世佛,後有玉皇閣,跨院有魯班殿。南院辦理停靈借厝、殯儀喪事的業務。據說舊曆五月初七日為魯班祖師誕辰,因此,每年五月初五日,瓦、木匠、棚、彩行業的同人聚此“擺齋”,祭祀祖師,形成極樂林廟會。

基本信息

內容

極樂林在安定門外大街路東(今二路汽車站),前殿供奉三世佛,後有玉皇閣,跨院有魯班殿。南院辦理停靈借厝、殯儀喪事的業務。據說舊曆五月初七日為魯班祖師誕辰,因此,每年五月初五日,瓦、木匠、棚、彩行業的同人聚此“擺齋”,祭祀祖師。是日,本行業組成的花會,太獅、少獅等獻藝謝神。廟前陳設火壺茶會,招待同行業工人及香客飲水。有趕檔子的商販來此售賣應節鮮貨(如櫻桃、桑椹)及日用百貨,除瓦木、棚彩行業同人前往進香外,附近居民亦來參觀遊覽,形成臨時廟會。此舉一直沿襲到解放初期。

廟會簡介

(圖)極樂林廟會廟會情景

廟會又稱“廟市”,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舉行,故名。廟會歷史悠久,全國各大城市都有。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的廟會就很有名。女詞人李清照就曾與他丈夫趙明誠相偕逛過大相國寺的廟會。

南宋時杭州的昭慶寺、南京的夫子廟、蘇州的玄妙觀、成都的青羊宮、西安的城隍廟等都是著名的廟會,對城市的繁榮都起到過一定的作用。廟會期間,除宗教活動外,在廟內及其附近沒有貿易市場,其商品豐富多樣,熱鬧非凡。久之,廟會成為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北京的廟會詳盡地統計起來不太容易,因為有的廟會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內就有數天,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現僅以清末民初的會期為例:

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廟,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護國寺。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東嶽廟和大鐘寺(一般開廟10天到半月),初二的財神廟,十六、十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蟠桃宮等等,幾乎天天有廟會。有時一天還不只一處,難怪有人說,北京是廟會的天下。

廟會的發展

寺廟有的絕了香火集市卻仍照常舉行,演變成純商業娛樂的集市,人們照舊叫它廟會。廟會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新春廟會適應了各種各樣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也體現了當時當地的民俗民情。一年一度的大型定點廟會,是一次商品展銷會,也是一次民間傳統文化的博覽會,對國內外的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廟會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東漢時期,廟會隨著佛教傳入而出現,唐末時期繁盛。當時,廟會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廟會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世異時移,儘管歷史的鏡頭已切換到21世紀,社會進步了,經濟繁榮了,人們的觀念也變革了,可不變的是老北京文化的神髓,廟會文化傳統在今天時尚的北京仍有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正如廠甸、地壇等年節廟會在每年春節時都會在京城點起一把火。人們留戀廟會,品小吃、觀遊藝,享受的是那份久違的老北京的親切與自在。

北京傳統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