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鎮原縣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今如此。 清朝末年,鎮原縣還沒有班社組織,只能接待涇、靈、寧、慶等外縣戲班演出。 尊孔崇文,祭聖讀經,兩千年來,舉國皆然。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鎮原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部,東臨慶城縣、西峰區,西接寧夏自治區彭陽縣,南界平涼市涇川縣、崆峒區,北靠環縣。界於北緯35°27′至36°16′,東經106°44′至107°36′之間。南北長91.24公里,東西寬78.3公里,土地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69萬畝,人均3.5畝。境內山川塬兼有,以山地居多,占總耕地的68%以上。平均海拔1500米,年降雨量400-500mm,無霜期150天。

簡介

鎮原縣的另類特產:洋芋包子!油餅!羊肉泡饃!▆  鎮原乃華夏故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沃土平疇,物華天寶,曾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梁、糜谷、豆類、薯類;經濟作物主藥材、花椒等;杏子、蘋果、西瓜、桃、棗、梨等果品素負盛名,尤以黃花、杏子為最。黃花菜享譽全國,香飄五洲,被國家外貿部命名為“鎮原金針菜”;杏產品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產量居全國第二,素有“紅杏之鄉”美稱;菸葉質優色黃,香味濃郁,被定為全國商品菸葉生產基地縣;畜產品以皮張、羊毛、羊絨等比較有名;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改革開放以來,鎮原人民發奮圖強,艱苦創業,使全縣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發展。地方工業實力進一步增強,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善,交通道路四通八達,電力供應富餘充足,郵電通信突飛猛進,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全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54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4.85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5.5萬噸,鄉鎮企業實現產值10.8億元,全縣工業增加值達到3448.3萬元,財政收入完成61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98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39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達到2.31億元。 西部開發的熱潮給鎮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鎮原人民正在進一步實施全方位的開放開發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戰略,宏偉可行;招商引資,政策優惠;投資創業,前景廣闊。古老而嶄新的鎮原,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獨特的高原風姿,悠久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俗風情,富饒的資源優勢,誠摯的合作態度,已向外部世界敞開了大門,鎮原人民竭誠歡迎各界朋友,前來這方熱土投資興業,攜手共圖發展。

地理交通

鎮原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鎮原縣地處黃河中游的隴東黃土高原,區位偏僻。公路作為唯一的交通運輸形式,在國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交通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內公路641.8公里/21條,其中國道(G309線)44公里/1條,省道(S303線43.8公里、S319線92公里)135.8公里/5條,縣道240.2公里/7條,鄉道221.89公里/11條。鄉村道路1551公里,其中農二級以上砂路611.5公里。按技術等級:3條179.8公里國、省道,均為新建的三級油路,路況良好,橋涵及防護設施配置較為完備;21條462公里縣鄉公路中,三級油路100.75公里,四級油路15.76公里,三級砂路129.45公里,四級砂路151.31公里,等外路54.82公里。全縣19個鄉鎮均通等級路,通公路率100%。13個鄉鎮通油路,通油路率為68.4%。45個行政村通油路,行政村通油路率21%。全縣公路密度為18.34公里/百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鎮原古屬雍州,秦屬北地郡,位於黃河中游、涇水以北的黃土高原,為華夏古土。各代均在此在封署設定,委官牧民。西漢初年,北地郡分設安定郡,所轄21縣,臨涇縣是其中之一,北魏時置原州(轄今鎮原、平涼和寧夏的彭陽、固原一帶),唐時築臨涇城,為臨涇縣治,唐末和宋代原州治置此,後又成為鎮原州的州治。明初鎮原州改縣,臨涇縣被廢,民國初年,鎮原縣被劃分為五區。1935年縣城設臨涇鎮。1983年,設臨涇鄉。如今,鎮原縣轄7鎮12鄉。即城關鎮、屯字鎮、太平鎮、三岔鎮、開邊鎮、平泉鎮、孟壩鎮、臨涇鄉、南川鄉、上肖鄉、新集鄉、方山鄉、殷家城鄉、馬渠鄉、廟渠鄉、武溝鄉、郭塬鄉、中原鄉和新城鄉,下轄215個行政村、2008個自然村。

行政區劃

鎮原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部,東臨慶城縣、西峰區,西接寧夏自治區彭陽縣,南界平涼市涇川縣、崆峒區,北靠環縣。

資源環境

鎮原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糜谷、豆類、薯類;經濟作物主要有黃花、烤菸、油料、藥材、花椒等;杏子、蘋果、西瓜、桃、棗、梨、核桃等果品久負盛名,尤以黃花、杏子為最。黃花菜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產量居全國第二。菸葉質優色正,香味濃郁,被定為全國商品菸葉生產基地縣。畜產品以皮張、羊毛、羊絨等比較有名。石油及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鎮原投資環境良好,基礎設施齊全。郵電通信方便快捷,通訊光纜輻射全縣19個鄉鎮,全縣電話全部實現程控化,程控交換總容量22848門,開通139、138、137、136、135、130、131、133網全球通電話及Internet服務。廣播電視衛星插轉率、覆蓋率分別達到95.7%和93.6%,現已開通廣播電視寬頻網路。農村電網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實施,城鄉電網分布均衡,現有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7座,小水電站2座,年發電量175萬千瓦時,全縣鄉、村、戶通電率分別達到100%、98.5%和88.4%。

縣區經濟

鎮原縣圍繞農產品的更新換代,大力發展杏子、黃花、草畜三大支柱產業。杏子:加快優質杏子基地建設,壯大龍頭企業,提高杏產品加工能力,新增新產品加工和保鮮生產線。黃花:培育優質品種,組建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實施產業化經營。草畜:建立肉牛繁育地和秸稈養羊示範基地,擴建現有牛、羊肉生產線,新建苜蓿草系列產品加工廠。目前,全縣杏製品企業已發展到110戶,年產杏製品16000噸,產值1.1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9000萬元。開發的杏系列產品有杏肉、杏脯、甘草杏等三大類20多種,先後榮獲國內國際26項大獎;黃花全縣留存面積現已達到24.76萬畝,年產乾菜6000噸,產值4200萬元,人均黃花收入90元,年加工銷售能力4000多噸,出口創匯200多萬元;草畜資源豐富, 全縣飼養量現已達到15.1萬頭,規模養殖戶達到5000戶,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草地留存面積達50萬畝,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到150元。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4億元,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8億元,增長36.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088萬元,增長20%,但總支出中轉移支付占90.7%。2005年,鎮原縣面向市場,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綜合開發,培育形成了屯字塬優勢蘋果,平原塬畜禽規模養殖,茹河洪河川區優勢烤菸,北部鄉鎮黃花,杏子、飼草、藥材、小雜糧生產基地的產業化格局。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鎮原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1999年,全縣實現了"基本除青壯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2004年各級各類學校發展到355所,學生超過10萬人,41所中國小建起了計算機教室,130所中國小安裝了現代遠程教育設備。1977年恢復聯考至今,全縣共向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2.2萬人,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達31人,再現了"教育大縣"的光輝形象。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縣屬各醫院裝備有B超機、自動化分析儀、日本進口全自動血球儀等現代化設備。2002年,鎮原縣成立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時時監控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還免費提供肺結核等傳染病的治療藥物。同時,全民健身活動正在蓬勃發展。不論在農家小院,還是機關大院,都會看到幹部民眾熱火朝天地開展的體育活動。2000年全省運動會,鎮原縣輸送運動員奪得了5枚金牌,占全市金牌總數的78%。多年來,破格錄取的超10人以上,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的有4人。開邊中學畢業的張德宏,於1990年代表我國在比利時參加世界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擲鐵餅第4名的好成績。此外,鎮原縣又以"文化大縣"聞名遐邇。周銅劍、秦詔版國內稀有,"書畫之鄉"美名遠揚,民間藝術古樸典雅,尤其剪紙、刺繡引人注目,倍受國內外朋友青睞。臨涇鄉農村婦女祁秀梅是享譽海內外的剪紙藝術大師,其作品被法國、日本、義大利等國人民收藏。

節慶活動

鎮原小吃及酒席 食文化是中華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孫中山先生說過: “烹飪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深孕育文明之種族,則烹飪技術不妙,中國烹飪之妙,亦是表明進化之深。”鎮原小吃及鎮原酒席之精妙是本地文明的充分表現,歷經烹飪勞動者的辛勤操作和理論總結,依據本地廣博的物產和純厚的民族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鎮原小吃品類繁多,玲朗滿目。有豆腐花、豆腐腦、豬肉燴麵、涼皮、涼粉、糖角角、乾糧鍋盔、燒雞、清湯羊肉、羊羔肉等,這些別具特色的小吃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生活。在鎮原民間飲食風俗中,始終保持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正月初一食“扁食”(水餃),正月十五蒸面燈,正月二十三吃粘面,二月二日炒豆豆,五月端午包棕子,八月十五吃月餅,九月九日“打平伙”(幾家人合夥殺羊平均分配吃羊肉),臘月初八食“臘八飯”,直到除夕全家,甚至全族聚餐。飲食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平添了許多情趣。 食中有文化,食中有學問。鎮原酒席文化底蘊豐盈,融民俗禮儀,飲食科學與一爐。它以本地特產米、面、肉、蛋、菜為主料,用灸、蒸、燜、炒、爆、炸、拌等手法製成熱涼交錯,葷素相間,口味各異,五色俱全的鎮原酒席。該席有“九魁”、“十全”、“十漏一”、“十三花”等名稱。因事而用。白事(喪葬)用“九魁”、“十漏一”,紅事(婚、壽、滿月等)用“十全”、“十三花”。主食以饅頭為主,酒多用米酒,附以白酒。筵席由兩大塊組成,一是食碟果,二是上菜。農村都用方桌,每桌8人,共擺12個碟果,即肉碟4個(排骨、鏇肉、肝子、雞蛋),水菜碟4個(鹿角、帶絲、十香菜、苤藍絲)乾果碟4個(白爐、紅爐、瓜子、花生)。菜以“十三花”為例,共有大菜八個,小菜八個,饅頭四回。大菜分別為紅肉、雞肉、丸子、三仙蜂蜜肉、骨頭肉、肘子、甜盤子、筍煎肉。小菜有裡脊肉、蹄花或耳脆、肚絲、夾三肉、蜜制骨肉、冰糖肘子、雞雜、肋脊或雞馬肉。掃席五圍子。按碟大碗小的規矩,凡大菜均用碟裝,小菜一般都用碗裝。饃與大菜肘子、甜盤子、筍煎肉、五圍子同上。全席落桌“金盤錯落雪花飛,細縷銀絲妙入微。”客棚或客窯凡安客桌的地方必須掛幛或中堂,首座一定要陳設八仙桌,太師椅,以顯示落坐客人之尊貴。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今如此。鎮原過去的婚嫁禮俗比較繁複,其基本倫理觀點是儒家的“三綱五常”,突出“神權、父權、夫權”,夾雜著許多封建迷信的成份。以門當戶對為基礎的門閥制度,富貴貧賤論高低的等級制度,造成了生命價值的極大差別。這就形成了以金錢多少論身價,父母之命、煤妁之言成為神聖的信條,使千千萬萬個家庭說喜則喜,說憂亦憂。傳統的婚嫁,雖被衝破,有的地方仍保留著遺俗。 舊的婚嫁禮俗主要講究“六禮告成”: 一、納采——媒人向女家提親,女家應允,男家備禮前去求婚。 二、問名——男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女方具庚帖送男方,看家道。 三、納吉——男家卜得吉日之後,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締結姻緣,掛鎖。 四、納徵——男家以聘禮送給女家。 五、請期——擇定婚期備禮通知女家,送二程。 六、迎親——男方去女家迎娶。 上述六項議程的進行,都要選擇吉利的日辰。在迎親前男女請陰陽開嫁娶單子兩份,男女雙方各執一份,說明禁忌事宜。再備迎親的工具和人員。接新媳的用具過去多是花轎,民國時期乘馬、驢,現在用腳踏車、手扶拖拉機,大小汽車。娶親時男方去單回雙,就是說迎親時男方去五人或七人,回來時添上新娘便是雙數,女方送人的大客為雙數,同時雙方都要有個女的,民間過去清規戒律頗多,現分述於後。 一、新房的設定:提前將洞房布置完備,新郎早三天要住進去,謂之暖房。在新媳未來之前,有服規的和女孩子都不能進新房,儘管貧富有別,但洞房的布置都充滿吉樣喜慶的氣氛。 二、迎親的贐禮:男家要備一斗麥(叫坐斗麥)、帶半桌碟果、十雙饅頭、二斤肉綹子、兩瓶酒、伴女罐、紅布、上頭梳子、蓋頭布等。還要準備包裝嫁妝品的東西。迎親的人吃飯時,除酒席外、都要吃點攪團,象徵一團和氣,起程時還要給新郎的祖父母或父母磕頭,新郎也要給前去迎親的人磕頭並坐上迎親的車輛前行十餘步,預示將來女人順從男人。 三、娶親的講究。迎親的人到女家後,忙吃三頓飯,先便飯,次麵條,最後是酒席。飯罷,由迎親的領頭人給女家長輩磕頭,後女方家主婦在院子裡支起案子擺陪房——衣服、鞋襪、化妝品、被毯等什物,讓來客看,常引起一片誇讚聲。此時男方主事人則付給女方折儀(陪物折價)、針黹錢(做針線的手工錢)。然後叫將陪房點清裝進箱子裡加鎖,帶到男方家。起程時還要向女方家長行禮,把年老人請到桌子前遞杯、斟酒、磕頭。迎親人中的女客則去新娘房裡上頭,先往帶來的伴女罐滴上少許油攪上幾下,象徵倆口感情如蜜和油,這個伴女罐等新郎回門時帶回。上頭時先把預先用硬紙剪好的提撿放在頭髮中心,把發挽起來用紅頭繩扎住,前後左右梳下,蓋上紅蓋頭。上完了頭就把伴女紅布剪成約五分的小條給新娘衣扣上拴一條,其餘分給娶送人員佩戴。 新娘出門時由娶親人背著上轎(車、馬),這時新娘要放聲哭訴,一直要哭到離開娘家好遠一段才停,哭訴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及和父母離別之情。娶親隊伍起步後,娘家送人的有一位兄弟拿著鞭擀走在轎旁叫幫轎,為新娘安全。娶親人在離開女方家時,手拿一把筷子丟在門檻外,其含義是不帶走娘家的財運。新娘上馬時按陰陽開的嫁娶單子方位而坐,當年妨的“三相人”(如虎、馬、狗)還應迴避。 啟程後男方先走一人——“打前站”,目的是讓男方做好迎親準備。“打前站”的人手裡拿著一束紅紙條,寫上“花紅蓋之”四字,遇到十字路口、廟宇、墳墓、崾峴、河溝、磨盤、碌碡等撒上一條,以壓煞鎮邪。娶親途中如遇到別的娶親人馬,新娘互送小禮品(手帕或發卡),不能照面,以示吉利。 四、結婚前後的儀程:新娘進門,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按嫁娶單子開的方向下馬,所妨“三相人”迴避。進門後拜天地,設有香案,新媳跪著,由新郎行祭禮。禮畢將新娘引入洞房,新郎進去將蓋頭用擀杖挑下,洞房炕角放置五升坐斗麥,斗上放著尺子、剪刀、秤、鏡、插上擀杖、頂著蓋頭,床的對面懸著長命燈,三晝夜不熄。新娘入了洞房,待酒席宴罷,就開始“耍房”,這是婚禮中最有趣的活動,參加的人越多越好,有“三天無大小”的說法,不僅朋友可以耍,長輩也可以。有口頭耍的,動作耍的,五花八門,熱鬧非凡,樂趣無究,且忌低級動作。第二天早晨梳妝後,引新娘拜灶,拜灶畢,鍋台上扣著三個盅子,分別扣著錢、柴、肉,讓新娘揭,如果揭開是錢或者柴(財),便是有福的;是肉,便是饞嘴。新娘再入洞房,主家端上盤子,放著兩樣菜及油炸饃,小倆口及女大客吃一點,然後“開生臉”。先由新郎在新娘額頭上拔三根頭髮,女大客便動手刮臉。當天下午送女方大客,大客在走之前,年長者則叮囑其公婆,女兒尚小,教養不周,還望指教,以示謙意。臨走照樣要給男方家長行禮,男方給女方送人的端錢和薄儀,新郎送出門也要磕頭,走的人還要給他小錢。 第三天早晨新媳入廚試刀面。十日內小倆口團聚不空房。還有見父母,認大人的講究。新娘婚後十天娘家接去住十天叫“坐十”。再過一月娘家接去住一月叫“坐對月”。第一年收麥,娘家接去叫“躲麥”,遇第一個正月十五娘家接去叫“躲燈”。 鎮原戲劇趣談 鎮原戲劇演出以秦腔為主,屬秦腔四大路子中的董志原流派。現將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鎮原縣戲劇活動的情況略述於後。 一、戲劇活動的陣地——廟會 舊社會的戲劇演出,主要有兩種場所,一是城鎮的騾馬大會(即物資交流會),一是村社的香菸廟會,而騾馬大會也都是在廟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提起唱戲就和廟會分不開。據傳,縣內的雞頭山、石佛灣、園峰山等古名勝處,宋、明時期均有廟會演出。清同治七年兵燹,古廟戲樓慘遭破壞,倖存無幾,戲劇活動也就消聲匿跡了。光緒中期,各地又逐漸復建廟宇,修築戲台,恢復唱戲活動。至宣統年間,縣城的隍廟、財神廟,中原龍王廟、園峰山,平泉四月八山,屯字鎮娘娘廟,南川的巫山寺、三娘娘廟,太平萬佛寺、玉山寺等修起戲樓15座,定期過會唱戲,頗為盛行。民國十八年大飢,各地廟會,大部分都停止活動,後至民國二十三年再次恢復。到建國初期,集鎮和鄉村廟會戲樓發展到167座。這些戲樓於五、六十年代,先後拆除殆盡。現在僅存太平蘭家廟、臨涇祁家廟、盤龍山、南川大娘娘廟等五、六座。 有些廟會,逐步演變成騾馬大會(即現在的物資交流大會),每年都要唱兩次戲。平泉古會在四月八,屯字在四月十二和七月十二,肖金在二月二十四和六月二十四,孟壩在二月二和九月初二,太平在二月十五,九月初九。這些地方的騾馬大會以物資交流為目的,趕會經商和燒香敬神者來自陝、甘、寧、青數省,不到定期,會就起不來。另外,象縣城隍廟農曆八月十五、七月二十二的商界財神廟會,南川娘娘廟的三月三,巫山寺的七月七,三娘娘廟的八月十五,太陽池的二月十七,潛夫山的正月初九,關帝廟二月二以及太平萬佛洞三月二十八等廟會,純是燒香敬神,起會日期大都是以廟內主神的生日來定的。在封建神權統治的社會裡,會期不容更改。農村廟會,演期三天四夜或九天十夜不一,大都是每天演三場:早三折、午戲、夜戲,個別地方則有特殊的習俗。 ——屯字鎮七月十二的雞鳴戲 屯字鎮城內有一座多神位的古廟,其中有座子孫宮,遠在清末,廟內一直香火旺盛,隔州跨府千里迢迢來這裡求兒祈女的善男信女四季不斷,尤其是每年七月十二廟會期間,四方香客更是接踵連袂塞道而至,後來這裡的香菸古會演變為騾馬大會,會的規模就更龐大熱鬧了。過去敬神還願,講究燒頭爐香,但又不能把香燒在十一日晚上。當時沒有鐘錶定時,農村人只要一聽見雞叫,就知道到了當天凌晨。因此,有些香客十一日晚就等在廟院附近,只聽第一聲雞叫,便搶先進廟燒香,同時要戲班在雞叫頭一聲時開演,這場戲就叫“雞鳴戲”。頭聲雞鳴,台上戲開,古廟門開,鼓樂喧天,廟內廟外,人聲鼎沸,出出進進,川流不息,加上陣陣鞭炮齊鳴,猶如激浪排空,萬馬嘶奔。這場戲要演吉祥如意,富貴平安內容的戲,不能演“破字戲”,就是戲裡不能死人。 ——焦家渠的不倒台戲 臨涇焦家渠,光緒末年出了個進士焦國理。他中進士後,在本村古廟的基礎上重建了一座雕樑畫棟的玉皇寶殿,民國初年又新修一座戲樓。這座戲樓比別處的戲樓高,看戲要仰著頭看。廟基比戲樓更高,進廟須上九級台階。廟會正期是五月十三,要唱三天四夜的“不倒台”戲,就是從第一夜掛燈開演起,一本連一本,一折接一折,一刻不停地連唱三天四夜,戲價比別處最少高出兩三倍。如果班子戲少藝弱,就不敢來闖這個碼頭。焦家渠的飲食,正會這天由進士家獨管全台,照例是三場水陸並陳的“十三花”酒席。滷汁掛麵湯鍋不倒,油果糕點大人盡吃,娃娃盡帶,就連趕會的小攤販、生意人、江湖遊客,也都要請到家中吃一天。這自然是稱名夸富的意思。焦家渠唱戲,有一條特別規矩:正會這天的戲,演員都得站著唱,不能坐凳子。開演時,有兩個老會長點香備炮,坐在台口兩側監視。該設坐位處不擺凳子就失了常規;擺下凳子,如果演員不注意一落坐,會長就點一個大炮把戲打進去,說你欺了人家的神,要罰唱三折神戲,再接著唱本戲。罰唱神戲,有八盤乾肉、八盤供果、兩壺黃酒的獎賞。所以有的藝人也故意犯一犯這條清規,以圖受獎。可是犯一次、兩次可以,若犯了第三次、人家就說你欺神太甚,要領班長和派班長頭頂香盤和豬頭,從台下跪進廟中燒香認錯。犯過四次,就要把領班長吊到廟院槐樹上打一頓皮鞭,還要無代價地罰唱一天戲。所以,在這裡唱過戲的藝人,都記得一句歇後語:“焦渠里吃獻果,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個不倒台戲的陳規,一直流傳到建國初期。 二、戲劇活動的早期組織——江湖班社 舊社會的戲劇班社,箱主和領班人大都是哥老會的大爺,組織起江湖流浪藝人進行演出,通稱江湖班,也叫大爺班。清末民初,陝西一些大中城市,由官方出面或股東集資興辦戲劇學社,按班吸收學員,聘請名家教練,有系統地培養學生,待基本功成熟,然後選劇目排練演出,各社自演一路劇目,自成一家學派,叫做學社班,也稱科班。學社班學生畢業後,大都到外地搭班唱戲,自謀生路,社會上一般稱他們為“二江湖”,以區別於跟班學戲的“老江湖”。 清朝末年,鎮原縣還沒有班社組織,只能接待涇、靈、寧、慶等外縣戲班演出。宣統年間,肖金鎮夏劉村劉永和組織起鎮原縣第一個戲班,主要演員有梁順寶、張新米、楊改民、白聰聰等。這個戲班除縣城和屯字外,主要在董志原活動。1914年,平泉秦鋪武生員秦良棟組起了秦家班,主要演員有田祿祥、田壽樣、齊麻子等。劉、秦兩班一直活動到1937年後,因年荒散夥。1921年,臨涇庠生田保林(田二先生)組起了田家班,人力較強,有大淨暢麻子、毛淨黃拐子、鬚生楊改民、小生駱建祿(五存)、武生常俊德(喜娃子)、青衣早勝紅、花旦辣子紅、丑角楊鬍子等,活動到1932年結束。1923年,城關席進寶組起班子,有張玉印、趙有為、白忠孝等,到1935停止。1925年,張正業組起班子,有陳生貴、張玉印、申毛娃、任國棟等。1927年,任治平、朱廷祿、祁延臣合組班子,有常俊德、祁蠻子等。1931年,何文俊、路長征、祁功臣聯合組班,有常俊德、賈克儉、白忠義等。任、何兩班都活動到1940年為止。1936年中原鄭福海、黃三德各組一個班子,鄭班有秦鴻德、強新彥、張全民、王生華等,黃班有魚得水、馬得福等在鎮原南部及涇川、平涼鄰近活動,到1948年前後結束。1940年,三青團縣團部組起個官家班,由團幹事羅文領班,演員有馬得福、李善民、趙明華、張存福等,活動到1945年。1940年太平劉清玉組班,1946年屯字李虎山組班都活動到1951年為止。 兩個較有特色的戲班 ——活躍在山區的背斗戲班 太平黑莊原的劉清玉,平生熱愛戲劇,但因家底薄置不起行頭,只好買一付皮影箱,搭起四個人的小班串鄉唱皮影戲。幾年中,他看到山區民眾大部分一輩子沒見過大戲,看戲的心情十分迫切。他就以本村的社火箱子為基礎,再買幾件其他戲班退下來的舊服裝,從1940年起唱起了大戲。他活動的地方主要在鎮原縣北部和固原、環縣交界的山區,舞台都是用蘆席和高梁桿搭的。他們的演出雖然技藝不高,卻都是轉一圍的全把式。由於人員過少,就在白天演出小折戲,晚上唱皮影。其特點是戲價低,箱具筒單——只用兩三個背斗一背就走,在山區活動最為方便,深受山區民眾歡迎,直到1951年。這朵文藝小花,雖然不甚嬌艷,也不顯眼,卻為山區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李虎山戲班始末 李虎山,屯字鎮灣李村人,生於l913年,因家境貧寒,加上民國十八年的大年饉,鬧得無法生活,只得流浪他鄉,窩場聚賭,十多年闖蕩江湖,在哥老會混了個大爺。1945年抗戰勝利,物價猛跌,西峰復興禮家生意破產,李三少的通俗社爛了攤子,拍賣戲箱。恰好李虎山連月來在賭場上贏來一千多個銀元。他想,浮財不發家,置了田地也白搭,水上來的水上去,乾脆買箱子唱大戲。這樣,一可為民眾娛樂,二可敬神積德。於是,他就買下這付戲箱,收留了通俗社散夥後無處可去的五個國小生,組起戲班。李虎山性情直爽,待人寬厚,對藝人嚴中有愛,從不剋扣他們。因此,藝人們都樂於搭他的班子。有著名坤伶周彥雲、劉桂蘭、趙彩蓮也參加進來,這在鎮原成了當時第一家有女角的戲班,能演三百多本戲,縣內外影響頗大。這個戲班前後演出達七年之久,到1951年後季,縣上成立劇團,他把箱具賣給劇團後便改行從農了。 三、革命老區的民眾文藝活動 一九四0年春鎮原北部成立了邊區縣政府,在縣政府所在地孟壩設民教館,組織開展了老區的文化教育事業。尤其是民眾文化活動很活躍。組織的小劇團編排節目下鄉演出,有《參加游擊隊》、《大李家減租》、《秦學文翻身》等十幾個劇目,很受民眾歡迎。民教館還把當地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小劇團、皮影班、社火隊、秧歌隊以及各類體育比賽,使老區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又使民眾受到了抗日愛國,踴躍支前的教育。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到民眾中去,與民眾打成一片,成為邊區民眾文化的新起點。文藝界名人李煥之、方正、雷汀都到了孟壩,編排了秦腔、京劇、道情、眉戶、皮影戲;教唱了歷史歌曲,新編革命歌曲、抗戰歌曲、信天游、勞動號子和酒歌。三八五旅七七0團組織了皮影劇團,用兩條毛驢馱著戲箱在鎮原縣各區演出。警三旅宣傳隊在孟壩演出京劇《三打祝家莊》、秦腔《陵安州》、大型歌劇《白毛女》、《王三寶開荒》,觀眾達四五千人。還有縣上的戲劇愛好者編的《王寨原上官逼民反鬧自治》、《做軍鞋》、《快把強盜趕出去》、《團結一致殺敵人》,《當兵要當我紅軍》等小戲曲,都是配合形勢,自編自演的節目深受民眾喜愛。

文化考古

祭祀孔聖說文廟 鎮原縣 尊孔崇文,祭聖讀經,兩千年來,舉國皆然。建孔廟、興祀典,明清大盛。對孔廟修建規模、祀典儀式程式,歷朝均有統一規定,各地也因省、州、府、縣行政級別高低而有所不同。鎮原明洪武初年,就有現在的縣城,本屬縣級,由於漢唐以來安定郡、鎮戎軍、原州等故地,均在鎮原境內,所以鎮原文廟的建築規模及儀仗陳設,都基本保持著郡級的模式。 鎮原文廟的重建維修,自明洪武二十年重建,經明代成化二十一年,萬曆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乾隆十七年,光緒十年間曾有幾次大的擴建和維修,建築宏偉莊嚴。幾經滄桑變遷,昔日的全貌除“大成殿”有遺蹟外,余皆蕩然無存。至於祀禮大典情況,親歷者已逝,後來者無聞,早已廢棄。此舊跡往事,乃屬封建俗禮,然與鎮原文化歷史之發展相聯密切。現據祖輩傳述,就建築、典祀追憶記之。 鎮原文廟坐落在縣城正街中央,坐北向南,突出街面,取“文武出街”(諧格)之意。沿街一道高大宮牆,不見正門,取“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之意,沿側門,入內。院中央為“泮池”(古時學宮前之水池),西側是“鄉賢名宦”祠,北是“畿門”(祭祀大典從這裡起始),中為過廳,兩側有“月門”通中院。中院正廳即“大成殿”,殿內只供“至聖先師孔子”及“四配”牌位。院兩側為“東西廡”各五間,內供“七十二賢”牌位(牌位實為七十四,有“配聖”二位)。後院正北為“明倫堂”七間,有日新、時習二齋,前有學門,後有饌堂各三間,號房二十間。東北角為“尊聖祀”。北進升階為“尊經閣”。文廟東牆外有通巷,巷北為“黌宮”,即教諭、訓導,俗稱學兒老師衙門。東側為“潛夫祠”。文廟規模宏大,超之他縣。 鎮原文廟祭孔典禮,歷來都由“黌宮”主持,每年春秋兩祭,必須選在“丁”日舉行,故名“丁祭”。只有“秀才”以上資格(民國初為高小以上畢業)的人,才能參加祭典。每次祭獻牲禮為二牛、七豬、八羊。參加籌辦祭禮者有各行各業,購買牲品由牙行負責,屠宰牲品是屠行的義務。宰時,不是縛而殺之,而是屠手對牲立刺一刀,任其滿院奔跑,直至血跡撒遍院宇斃命,此謂“享萬代血食”。祭禮秩序由“三班六房”掌管。禮賓非“八佾舞於廳”,多達二十四人,行三進九級禮。主祭由專職“奉祀官”擔任。祭禮結束後,犧牲禮品須按規定分配,即主祭者分一腿,讀文者分一頭,禮賓各分一件,其餘按縣衙房吏、學官、參與行業各分一份,其他參加祭禮者一概不予分配。正如魯迅在《阿Q正傳》中寫的“既入太牢則先賢不敢下箸矣”。祭禮結束後,文廟幾成禁地,除逢科有一次入庠游泮外,無人隨意出入,只能看到宮牆兩端刻有“文官止騎”、“武將下馬”八個大字的兩塊石碑赫然矗立,以示“至聖先師”的無比尊嚴。 “赫連城”與“黑臉天子墳” 鎮原縣城東7公里的城關鎮祁家川坪北麓茹河之濱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遺址,相傳為赫連故城,是赫連勃勃初叛秦時所居之處,當地民眾稱海連城,今城垣多被挖除,但其城址故跡猶存,土夯殘牆,堅硬如石,寸草不生。 東晉安帝年間,北方的匈奴再度強盛起來,馳騁於今內蒙、寧夏及陝甘高原一帶,時有南侵之勢。安帝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夏,後秦大將赫連勃勃以打獵為名,自朔方率兵2萬,由北南下,襲殺了北魏鎮守高平的沒奕於,自霸原州,始建夏國,正式叛離後秦,蓄謀稱帝中原,以此作為他擴疆拓土、壯大聲威的基地。 這類鏡子的稱謂和主題紋飾瑞獸葡萄,讓人們頗費猜測。日本學者將其譽為“多謎之鏡”,給它戴上了“凝聚歐亞大陸文明之鏡”的桂冠。這說明了唐代國內外交往頻繁,通過絲綢之路傳來的紋樣中有禽獸與葡萄組合的圖案,中國的鑄鏡師就把中國銅鏡上流傳的瑞獸紋樣和從外國傳來的葡萄紋樣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華麗豐滿、自由舒展、明快清新的民族藝術風格。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在我們今天使用的玻璃鏡子出現之前,古代人們,特別是古代婦女以銅為鏡,梳妝著青春,梳妝著美麗,梳妝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此,我們說孔雀瑞獸葡萄鏡不但是當時人們生活的必備用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那獨特的民族風格、優美清新的紋飾和它謎一樣的名稱,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和喜愛,這些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所具有的實用價值和工藝美術的審美意義。 王新莊宋墓群 王新莊古墓群,埋藏地下800餘年,歷經風雨剝蝕,洪水沖刷,溝掌塌陷,逐漸暴露,被一打柴民眾偶然發現。 墓群在鎮原縣廟渠鄉文夏行政村王新莊東側的白梁灣,兩條山樑環抱成一個簸箕掌,地形隱蔽,環境清幽,灣掌平緩開闊,面臨深溝,與孫寨行政村的掛山隔溝相望,墓葬就在這簸箕舌頭中央、洪水沖成約丈余的峭壁上。 從地形狀況看,這裡原來應是一片寬闊緩坡平地,山洪繞開墳墓分流到前邊溝渠。年久日深,沖刷塌陷致墓葬暴露於外。1976年麥收後的一天,本村民眾李富邦到這裡挖柴,無意間發現溝邊崖壁上有一盤畫龍,他感到十分稀奇,就想弄個究竟,順手拾起土塊照著甩過去,卻掉下幾塊磚頭來,露出一個黑洞。這才看清並斷定是一處磚箍墓。為了能看個究竟,他又叫來幾個人,在崖壁上挖通小路後,洞口塌落,畫龍不復存在。他們下去一看,原來,暴露於外的是三座墓葬,均枕西面東,一字兒平行安厝。由於缺乏保護意識,多人反覆踐踏,全部被毀。三座墓中,一處為磚箍墓,另外為黃土洞穴。當時,磚墓里棺槨全部腐朽,屍骨尚全,頭骨旁還留有髮絲;墓室內有一“無咀油行”充塞著糊狀物,顯然是埋葬時供死者食用的祭祀品;一帶蓋陶罐,內空無一物;兩個陶製鍋腔。除墓誌磚外,還有大量的條磚、方磚,方磚上有雕刻。此墓群發現後,鄰近村莊不斷有人前來觀看,踐踏破壞更加嚴重。在這樣一個偏僻的村子裡,了解古墓葬、懂得其價值的人太少了,他們不知如何對待。就請示生產隊長,隊長即組織民眾將墓葬物全部搬到較近的馬岔高窯存放,等待上級主管部門來處理。 兩個月後,這個訊息終於傳到地區博物館,這才由縣文化館派人陪同前來發掘,實際上根本談不上發掘,只是察看地形、測量墓穴、清理墓葬,訪問發現探墓及其他知情民眾,現場再未有新的發現。通過測量整理,水磨磚箍墓為平面長方形,以磨製的條磚鑲砌,單磚卷頂,磚塊較現代的大而厚,墓高二點五米,寬二米,長三點五米。結構嚴謹,排列有序,墓室通體彩繪,華麗無比。彩繪的三層棺槨,置於室中。兩壁有龕,浮雕彩繪門窗,前鑲墓誌磚三塊,龕下鑲砌對稱的用方磚浮雕著人畜花卉。計有身著鎧甲、手執劍鉞的武士一對,瓶插荷花一對,鹿銜靈瓶一對,衛士牽馬一對,胡人騎駱駝一對,手執棍棒衛士一對等。 這些磚雕畫面,十分精緻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陪葬的器物有黑瓷梅瓶,黃釉小瓷碗,灰陶灶,灰陶彩繪蓮塔,這座蓮塔的蓮罐,置於三個相背而跪的大力士頭上。此墓葬的華麗堂皇正如墓誌所云,“各用香柏修棺,花磚卷屋”,“奇匠修極樂之宮,埏飾蓬萊之洞,睹而光添殊麗,千門罕比,其風事展後奢百里越常於眾崇欽”。可以想像,這樣的墓葬不僅在當時,就是現在亦屬“千門罕比”了。鎮原境內就目前已知道的墓葬,從墓室建築來說,其華麗闊綽,陪葬講究豐富,具有相當藝術價值,且年代較遠者,當首推“奢百里越常於眾”的王新莊墓群了。 從墓誌看,墓主人白氏,大宋原州開邊寨人戶,後嗣白重立、重舜珉。墓建於宣和五年(1123年),後列磚匠、木匠、畫匠及撰志者姓名。墓誌只列其祖父、祖母、父、母的生、卒及送葬時間,無名諱記載,此磚墓為其“七公之柩”,“遷歸於西郊之間,起塋於東穴之上”。墓誌稱,聞聽高曾之祖“葬在新門之北”,新門寨在開邊寨正北,為夏人邊壕。宋時,開邊寨於熙寧二年(1069年)併入新門寨,次年又復為開邊寨。墓誌證明,宋時鎮原就稱原州,開邊、新門都是其西北邊寨,歷史上就有分有合,古今相通,墓群所在地,處深溝偏僻之隅,距離原面約4公里,800多年前的地貌環境已不得而知,僅可看出墓群北側有山莊遺址一處,窯洞已被全部掩埋,空留填壓未平的巷道遺蹟,說明曾經有人住過。

旅遊風光

天恩寺與四月八廟會

據傳說,平泉鎮八山溝掌原有一眼清泉,水質甘冽純淨,旺而不涸,是四周民眾優質的飲水之源,“平泉”之名即由此而來。後來,原面開裂,分割出一條前闊後小、形似“八”字的溝岔,清泉陷落溝底,溝北隆起一座類若佛掌的山峰,當地人稱它為“八山”。後來,整個村子也以八山名之。

八山溝掌開闊,莊戶窯洞錯落,樹木茂密,溝不深,坡不陡。明朝初年,有人看準這個地方,舉薦會長經理,集資化緣,獻工獻料,延聘能工巧匠,在八山修起一座氣勢恢宏、集亭台樓閣、塑像壁畫於一處的寺院,名之曰天恩寺。天恩寺坐北向南,占地20餘畝,樓閣宮殿40餘間,從溝底至山頂呈長方形,將佛掌圈入其中。拾級而上,頂端為鎮山祖師無量殿,兩側飛檐閣樓對峙,垂柳翠柏掩映。東有王公殿,西為王母宮,左右護衛,相配成趣。其下平台之上,正中五間為三宮殿,塑有堯、舜、禹三傑坐像。兩側配殿,東為子孫宮,奉祀三霄娘娘,配以鐘樓;西為藥王殿,藥王孫恩邈端坐殿中,配有鼓樓。鐘鼓二樓,小巧玲瓏,高屋建瓴。極頂平台上,鐘磬鼓角,音韻悠悠,和著縷縷香菸,形成凝重的寺觀古剎氛圍。最下一層,高築三孔拱形門洞,正中為千手菩薩,兩邊洞門供人出入,廂房、僧舍分列左右。寺外一片平坦廣場,西築戲樓,南建山門,門外獨建靈官殿一楹。從此,天恩寺香火長盛不衰,信士絡繹不絕。同治年間遭兵燹破壞,光緒時重修。

五十年代初,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當地政府利用天恩寺殿宇,辦起了八山國小。亭台樓閣拆除,塑像壁畫毀棄,繼之後來聲勢浩大的破除迷信活動,將原廟宇殘存的遺留物掃地出門,使這座吸引四面八方信徒頂禮膜拜的寺觀不復存在了。儘管如此,善男信女仍面山焚香朝拜,布施掛紅者亦不鮮見。年節旬初,當地民眾於夜深人靜、萬簌俱寂之時,三三兩兩走進學校,在原廟前焚香化表,祈求神靈保佑。八十年代末,地方人士帶頭捐資,發動民眾獻工獻料,在學校西側重新修起天恩寺,雖然較原規模縮小了,殿宇少了,古建築沒了,但仍保持了原來的基本格局,加上現代材料和工藝,頗現精湛氣派。松柏掩映,花草錦簇,大殿中立,陪殿對稱;院外台階平展,靈官、山神次第護衛;院中豎碑,記述重修天恩寺的經過及捐資襄助者姓名。

古剎天恩寺由盛而衰而毀,毀而又建,圓了八山人多年來的夢。擷他們原本就是為了心地向善,有所寄託而重建的。今天古蹟重現,古物復歸,他們保存下來的不僅僅是幾件原寺古董,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寺觀廟會文化和民族意識傳統,這些正是需要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絕壁古剎石崆寺

鎮原比較有名的大小石窟,歷經風雨滄桑,面目全非,如太平之萬佛洞被淹,城關永樂的石佛殿、開邊雞頭山的石窟寺遭毀,僅存的石崆寺也岌岌可危,亟待維修保護。

石崆寺位於縣城東川2公里多茹河南岸的石佛灣,屬金龍村所轄,高高的凌空懸起30多米。置身其上,面臨齊刷刷的崖壁,有如登雲駕霧的感覺。窟群長200多米,排列有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宏偉壯觀。從遠處望去,只見它背後群山環抱,高峰隆起,氣象雄偉;面對田園阡陌,綠野千頃;茹河水從崖下嘩嘩流過,如銀鏈,似飄帶,山水相映成趣,更增添了無窮的壯麗景觀。 三岔,位於蒲河上游米家川河、白家川河的交匯處,是鎮原縣邊遠的北部鄉鎮。三岔鎮街北有座天主教堂,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軍事侵略的同時,還大肆進行文化滲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派了大批傳教士來到中國,進行傳教,三岔的天主教堂就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奇特秀逸的原峰山

鎮原縣西南30公里處的中原鄉原峰行政村南,有一座渾圓陡峭、奇特秀逸的山峰,古稱隴山。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山森林起火,水源乾涸,蛇蠍肆虐,民遭其害。一天,突然天空出現一隻金鳳,鏇落地面,立刻大雨傾注,火焰熄滅,蛇蠍斂跡。雨後不見金鳳,聳立起一座酷似金鳳的山峰。鳳嘴、鳳頸、鳳翅、鳳尾,極為傳神。同時,西北溝澗泉水噴涌而出,清涼甘甜,明澈見底,人稱鳳水。不久,山上長出茂密的松柏,奇異的花草,走獸奔跑,眾鳥栖息。故村人鄉老謂之鏇鳳山。今稱原峰山。

原峰山座落在五指原——食指的原峰塬腹地,北襟塬面,南望涇河,藏臥溝澗,山環水抱,突兀聳立,獨秀一峰,極有神韻。後來,人們看到山形奇特秀逸,就在山上建起廟宇,曰原峰觀。此觀廟宇繁多,建築宏偉,雕樑畫棟,飛檐翹角,錯落有致,疏密適中,工藝精美,旗桿直豎中門,鐵獅左右對稱,玉皇樓閣高聳無量洞之頂,山門洞樓與高台戲樓相對。西有八仙崖、白鶴洞,開掘在刀削斧砍的懸崖峭壁上,穿過隧洞,順級而下,即到羅漢洞、八仙庵。洞內壁畫精美,塑像傳神,兩股清泉,順溝繞山而過。東為僧房院,南為靈官殿。廟宇洞窟多達59間(只)。下至山基,兩水交匯處為鳳咀,與對面的太陽峁、月亮峁遙相對應。據說太陽峁、月亮峁,原與對面山樑連為一體,將溝水聚為深潭,圍繞鳳咀,呈山環水抱之勢。後來潭堤塌陷,潭水乾涸,僅留一股涓涓小溪,潺潺流淌,遊人甚贊此處別致的山色風光,巧奪天工的建築,尤為嘆服形勝造化之妙。山上,林木蒼翠,柏青松茂,花草遍野,藥物叢生,白鶴成對,錦雞棲林。春夏之際,百花盛開,爭奇鬥豔,鳥語花香,遊人留戀。秋冬來臨,遍山金黃,異鳥啼鳴,鐘磬爐鼎,十里聞聲,令人神往。元霄佳節,熱鬧非凡,環山萬盞燈火通明,各色筒花競相開放,管弦齊奏,炮聲轟嗚,人聲鼎沸,樂慶昇平,農人藉此驅除疲勞和愁緒,在歡樂聲中送走一年耕耘的辛勞,迎來又一個渴望豐收的企盼。每年農曆三月二十日,為廟會之日,屆時,陝甘寧三省(區)、涇平鎮三縣(市)的香客信士,川流不息,接踵而至,焚香還願,遊覽山景。更有興隆山、崆峒山、景福山的僧人來此際會,為勝會增色。

原峰山古老悠久,歷史上是西漢安定郡所在地高平縣的著名古剎,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慕名遊覽者絡繹不絕。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九月,武帝西巡原州,曾巡幸登臨。還是駐軍、執軍、屯兵防守的關隘要塞,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從而造就了往日的繁華。自東漢將州治移置臨涇後,此處才逐漸冷落,變為單純的古剎寺觀,僅有遊人信士來山頂禮膜拜,加之屢遭戰亂,原有建築受到破壞。明清時期,時修時毀,保存了山上原有的基本建築。民國三十五年,縣長賀鳳梧聯絡邑籍紳士,化緣集資,修補恢復了原貌,並豎碑刻石,追溯歷史,述其梗概,留下極有價值的史料。“文革”中將碑石古蹟損壞,僅留靈官殿兩極,唯有一堆堆殘破不堪的漢磚、琉璃瓦、屋脊六獸等。然而,歷史的輝煌賴有文獻史志載記,難於泯滅,形勝山色依舊存在,古人口碑相傳的軼聞趣談更豐富了歷史記載。近年來,當地民眾自發捐資,獻工獻能,依原樣用漢磚修復起山門樓洞、玉皇樓閣、子孫宮等,清理了殿宇,疏通了道路,迎接遠近遊人。民眾自覺行使起保護之責,行政村呈請慶陽市文化主管部門批准原峰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經縣鄉同意,在原峰行政村拓展街道,建起營業門店、農貿市場,復修了城隍廟、大戲樓等,每逢三六九集日,商賈香客絡繹不絕,人數逾千,特別是每年陽春三月廟會期間,交易極為活躍。牲畜家禽、山貨農具、針織布匹、成衣鞋帽、飲食小吃、店鋪館所、一應俱全。山巒樹木蔥綠,桃花映紅,吸引無數遊人,觀景析靈,飽覽風光。蕭條冷落了千年的古郡縣治又重新恢復起往日的繁盛,成為鎮原遊覽觀光的勝地之一。

屯字原上的三顆明珠

鎮原縣東30餘公里、眉肖公路北側的太陽池、白馬池和翟池,似三顆明靜如鏡、絢麗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狹長的屯字原上,池中魚兒騰躍,蛙聲綿綿,四周水草茂盛,樹木蔥蘢,是理想的遊覽觀光、逸情垂釣之處。這三座名泉佳池,都是天然景物,皆由地震巨變、雷雨大作之自然力形成,形成時間均為近一百多年。其水質純淨,四季碧綠,是發展養殖業的天然池塘,當地人民因有此良泉佳池,不僅提供了充足的飲水資源,也大得其灌溉養殖之利。這三座池湫,在鎮原幾乎無人不知。

白馬池亦稱白馬泉,在縣東27.5公里、屯字鎮東3公里的景家窪,因為當地有白馬廟,故稱白馬池。據考證,清同治7年(公元1868年),這裡兩度山體滑坡,堵塞溝渠流水,形成此池。白馬池的形成還有一段離奇的故事,傳說同治年間生活在這裡的農民,過著男耕女織的農家日子,沿池邊的農田生長著大片金黃色的麥子和綠油油的玉米及五穀雜糧,綠樹成蔭,村莊星羅棋布。許多家牛羊成群,車馬成套,日子過得滋潤而富裕。同治七年的秋天,沿池畔地下不時發出隆隆的怪鳴,有一白髯老翁似瘋似痴,整日游轉於村間,一連三日只說一句話:“快跑快逃!”村民們聯想地下的轟鳴聲和老人的戒語,意識到可能有什麼災難降臨,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村莊,嗣後,山體滑坡,村莊裡所有的居民皆免遇難,人人都說那老人定神仙下凡,土地顯靈,保佑生靈。白馬池如一條碩大的“金魚”面北尾南,靜靜地安臥於黃土高原的腹地。魚的右尾部有一小池,池的上端有白馬泉,晶池娘娘泉,二泉遙相呼應,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池中,小池之水長年如注流進大池,真如:問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據測定,水深17米,水面面積15.3萬平方米,總蓄水量為130萬立方米,流域面積1.97平方公里。池水蕩漾山腰,清澈如鑒,真有“春來江水綠如藍”之感,景色十分秀麗。春秋季節,釣客雲集,遊人絡繹不絕。邑人馬鑒堂贊云:“人形亂翻春水綠,漁歌頻唱夕陽紅。”池湫周圍還有三股泉眼,水從溝渠兩側紅砂土層的不同角度瀉出,如細雨淋漓,似銀柱涓涓,音韻多律。流經懸崖,苔蘚叢生,水草豐盛,如翡翠綠帶,纏繞於池湫四周。白馬池水質優良,水資源豐富,池中碩大的金魚,結隊暢遊,五光十色煞是好看,晴日片片白雲倒影其中,雨天團團迷霧繚繞池畔,徐徐升起,如一面巨大的紗縵。它是一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正期待有眼光的商人到來。

地方特產

鎮原燒雞

  燒雞,是將脫毛去髒的雞肉,燉入久存的鹵湯中,加入多種調料後,燉鹵爛熟的雞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鮮,在鎮原風味小吃中頗負盛名。

民間時期,鎮原縣城郭家緒兒的雞肉做的最好。遲於郭家緒兒的張生傑,後來居上,取而代之,成為縣城最有影響的燒雞大戶。不過,在這之前,張生傑剛開始做雞肉時,因為生意不好,白天買不了幾隻,只好叫賣到半夜方能賣完。於是,就得了個"張半夜"的綽號。後來,郭家緒兒去世了,他就成了鎮原賣燒雞的領頭雁,仍要叫賣到半夜。不過,這時候的"張半夜"不是白天賣不完而是供不應求,深更半夜了,還是打發不完絡繹不絕的顧客,"張半夜"由貶而褒,一直沿用到他業止。如今,張半夜雖然已不在世,可他的侄子卻繼承叔叔的手藝,成為目前鎮原傳統燒雞的佼佼者。

老闆面

相傳在民國期間,有一位出身貧苦的青少年精於烹調在一家餐館做工。一天,他用骨頭、臊子、及其輔料熬湯,人未離鍋用去了整整兩個時辰才做成。用餐的客人遠遠就聞見一種香味撲鼻而來,要求他本人用此湯做麵條而食之,客人嘗後讚嘆不已,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方園人都知道他的麵條子香。期間老闆給了很高的佣金,讓他為此面起名,他為了表達對老闆的感激,因此便起了個很親近的名字叫"老闆面",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