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廟廟會

精忠廟廟會

精忠廟廟會指每年正月初一、正月十三至十七精忠廟開廟的活動,活動形式主要是燈節,期間開放的精忠廟廟會和宛平縣城隍廟廟會,白天並不熱鬧,夜間熱鬧非凡,遊人連逛燈帶燒香,叫做夜廟。

精忠廟在北新橋以東路北。每年正月初一、正月十三至十七各開廟一次。大殿內供奉的岳飛像甲冑裝束,面向左、作東視狀。北京各廟的岳飛像都是右視,面向左的僅此一尊。燈節期間殿外掛滿繪有《精忠傳》故事的紗燈。燈節期間開放的精忠廟廟會和宛平縣城隍廟廟會,白天並不熱鬧,夜間熱鬧非凡,遊人連逛燈帶燒香,叫做夜廟。

冰燈,“澆水成之,燃燈於內”。大商號從數九開始就僱人澆冰燈,做成人物禽獸、花卉瓜果、山石樓閣等形狀,以藥劑固定,可以經久不化。再起一個有吉祥寓意的名字。做個彌勒佛,就叫“皆大歡喜”;做個魚缸,裡面擺幾條紅蠟做成的金魚,再澆水凍上,就叫“吉慶有餘”;做個鹿、鶴,就叫“六契約春”。酒店將冰燈做成酒缸和酒瓶的形狀,以代替招牌。麥子龍燈是用棉花和稻草綁成龍身,灑上麥粒,用蒜瓣做出龍爪和龍牙,用冷布包上,放在暖棚里,天天澆水,麥芽從布里鑽出來,成為綠色長龍,以雙人舞動或掛起來觀賞。還有用麥芽做成其他動物形狀的,也叫麥子龍燈。最初的燈都是點蠟燭,電燈興起之後,大商號競相採用亮度更強的電燈,用彩色燈泡綴成圖案,以炫人之目。還出現了以機械控制的《鵲橋相會》活動燈。

燈節期間北京成了一座不夜城。沿街搭起攤棚出售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帶響的叫爆竹,不帶響的叫花,多層的叫花盒子,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人們爭相購買燃放。大商號也競相在門前燃放爆竹煙花,誰也不肯先收場。天一黑孩子們就點起各種形狀的紙燈籠,有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和瓜果蔬菜形狀的,還有做成蒺藜和葵花形狀的,在街上和胡同里追逐遊戲,鬧上兩三個鐘頭。燈節期間各衙署也張燈,任人觀賞,以位於今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工部最盛,號稱工部燈。大門至儀門之間掛滿彩燈,都是燈的世界。清末推行新政,對原有機構進行裁減合併,衙署張燈的舊觀不復存在。

廟會一詞,《漢語大詞典》釋義為:“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廟會的特徵:一是集市形式;二是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三是在宗教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北京最早的廟會可以追溯到元初紀念道教全真派領袖丘處機誕辰的燕九節,經過七百年演變,到清末形成為以隆福寺廟會為代表的、以商業為主的定期廟會;以蟠桃宮廟會為代表的、燒香敬神並帶遊覽性質的節期廟會、春節廟會和以朝頂進香為主、“香火之盛甲於天下”的妙峰山廟會;以消暑為主、完全沒有廟的二閘廟會等5種類型。春節廟會,顧名思義就是在春節期間舉辦的廟會。在廟會中我們常見的就是“紙魚”,用一根竹劈兒綴上白線拴好,以便手提;還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銀箔的金銀元寶,也拴在竹劈兒上。另外還有一種卜碌碌帶響的風車。這種風車系用細篾兒和彩紙條兒糊成風輪,安裝在秫秸架子上,每個風輪帶有白線拴好的一對小鼓腿兒,敲打著一個泥塑蒙紙面的小鼓,大風一刮,卜碌碌直響。

這種風車有單一的,有四個以至十幾個連在一起的。傍晚,太陽平西的時候,你只要仁立街頭,就能見到一輛接一輛的腳踏車形成了湍急的車流. 老北京人過春節是從臘月初八進入倒計。臘月十五以後各大廟會上全都換上過年用的東西,年畫春聯、掛錢窗花、爆竹燈籠,點綴得年味十足,叫做聯集。歌謠中唱道:“新年來到,糖瓜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大花糕,老頭子要戴新氈帽。”這些年貨都要到廟會上去買。最能點綴年味的是花廠子和對子攤。花廠子爭相出售花洞子里熏出來的牡丹、芍藥、梅花、碧桃、探春等唐花,在柳條筐里糊上綿紙,將花放到筐里,蓋上棉被,在避風向陽處賣,使之不被凍壞。花洞子裡熏出來的牡丹在正月里開放,買主多為點綴春色或者饋贈應酬,一盆花的價格就是小戶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私塾先生和代寫書信的紛紛貼出“書春”的招貼,擺起對子攤,以此換一些潤筆,放了假的學生也可以借紙學書。將寫好的春聯和斗方擺好,或是擺上筆墨和紅紙,現賣現寫。有文化的人都是自己寫春聯,來對子攤買對聯的多是城裡城外的小戶人家,語句也多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類的老生常談。

據1931年調查,春節期間開放的廟會共17處。其中有每年正月開放的大鐘寺、廠甸、白雲觀、黃寺、黑寺和雍和宮等6處,有每月初一、十五開放的呂祖觀、呂祖閣、呂祖祠、南藥王廟、東藥王廟、北藥王廟、東嶽廟、九天宮、十八獄、右安門外關帝廟和五顯財神廟等11處。其他史籍還記載了正陽門關帝廟、崇元觀、宛平縣城隍廟、北新橋精忠廟和三官廟等5處。也就是說,見於史籍記載的春節廟會共有22處。過去人們談論北京的春節風俗,無不言及正陽門關帝廟、東嶽廟、大鐘寺、五顯財神廟、廠甸、白雲觀和雍和宮7處廟會,借用五大定期廟會和四大節期廟會的說法,可稱之為七大春節廟會。

有一首反映北京春節風俗的俗曲唱到:“正月里,家家慶賀新年。元宵節,把燈觀,月正圓。庵觀寺院,抖了抖衣裳,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的人大街小巷都游串。夜半歸迴轉家園。彈唱又歌舞,擲骰子又搖攤。天呀兒呦!會神仙逛一行白雲觀。”廠甸廟會、元宵節觀燈、白雲觀會神仙並稱為北京春節三大盛舉,也是春節活動的三個高潮。

北京傳統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