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性胃腸炎又稱病毒性腹瀉,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種病毒所致胃腸炎的臨床表現基本類似。與急性胃腸炎有關的病毒種類較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研究較多的是輪狀病毒。

基本信息

病因

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臨床表現

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
1.普通輪狀病毒胃腸炎
潛伏期1~3天。病情差別較大,6~24月齡小兒症狀重,而較大兒童或成年人多為輕型或亞臨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後瀉,伴輕、中度發熱。腹瀉每日十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水樣,或呈黃綠色稀便,常伴輕或中度脫水及代謝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現消化道症狀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約1周左右。但少數患兒短期內仍有雙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瀉可持續數周,個別可長達數月。
2.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胃腸炎
潛伏期2~3天,起病急,多無發熱或僅有低熱,以腹瀉、腹痛、腹脹為主要症狀。腹瀉每日3~10次不等,為黃水樣或米湯樣便,無膿血。部分病例伴噁心、嘔吐等症狀。病程3~6天,偶可長達10天以上。

治療

本病無特異治療,治療主要是飲食療法,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及對症治療。

流行特點

(一)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是隱性感染者。
(二)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經食物和經水傳播。人傳人可通過糞口途徑(也包括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或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而傳播。食源性傳播是通過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進行傳播。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的蔬果類是引起暴發的常見食品。經水傳播可因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等水源被污染所致,常導致疾病的暴發流行。

如何預防

勤洗手,多喝水,不能吃生的食物,食物生熟分開,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小孩子回家第一件事要洗手,飯前便後都要認真洗手,增加自身抵抗力,多進行戶外運動,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發現孩子有上述表現,建議家長不要將孩子送至學校,以免交叉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