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海龍

尖海龍

尖海龍,又名小海龍、海鰍,體型較刁海龍、擬海龍小,體細長呈鞭狀,體無鱗,完全包被於骨環中。軀幹中棱與尾上棱相連線。暖溫性近海小型魚類。體長110~190毫米。吻長略大於頭長l/2,吻管背面有一行鋸齒棘。頭與體軸在同一直線上,鰓蓋上線狀嵴位於基部l/3處。

基本信息

簡介

尖海龍尖海龍

尖海龍SyngnathusacusLinnaeus又名“楊枝魚”、錢串子、小海龍、海鰍。尖海龍SyngnthusacusLinn屬於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海龍目、海龍科、海龍屬,為重要的海洋中藥,始載於《本草綱目拾遺》,其性溫味甘,有滋陰補腎、消瘀散結的作用,用於治療陽痿遺精、遺尿虛喘、症瑕積聚等症。因尖海龍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其藥用價值的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通過對尖海龍蛋白質,胺基酸,脂肪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灰分等營養成份的系統分析用價值的比較,評估,認為尖海龍是集藥補和食補為一體的海產珍品。
製備尖海龍提取物,再將其作用於SK-RB-3細胞系,從細胞形態變化、細胞計數、細胞分裂指數變化觀察體外藥效。結果表明,海龍提取物可改變SK-RB-3細胞的正常生活形態,又可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減少分裂指數,從而證實尖海龍提取物具有抗癌活性,其在癌症的治療與預防方面具有使用價值。

名稱由來

中國農曆庚辰年為龍年。中國為的故鄉,傳說在海底還有龍宮,住著海龍王,這雖然是神話傳說,但在海洋里卻真有“尖海龍”動物。由於它長相古怪,不僅吻特長,似龍嘴,而體形又特長,且又被骨環梭所包,體型有些像神話中的龍,又因它長期生活在海中,故得“尖海龍”之名。

體型特徵

尖海龍,又名小海龍、海鰍,體型較刁海龍、擬海龍小,體細長呈鞭狀,體無鱗,完全包被於骨環中。軀幹中棱與尾上棱相連線。暖溫性近海小型魚類。體長110~190毫米。吻長略大於頭長l/2,吻管背面有一行鋸齒棘。頭與體軸在同一直線上,鰓蓋上線狀嵴位於基部l/3處。胸鰭12-13,背鰭35-43,臀鰭3-4,尾鰭9-10,骨環(軀幹+尾)19+37-39。體中側棱與尾上棱相連,背鰭位於軀幹末環至第九尾環。

資源分布

尖海龍資源豐富,廣布中國沿海地區。據(南海魚類志》記載,南海有尖海龍分布。研究人員在1981~1986年對浙江北部海龍資源調查結果表明共有4屬5種,其中以刺冠海龍為最多。

但研究人員於1994年在舟山市的黃龍島、普陀等地調查部只發現尖海龍一個種,且產量很高,浙江舟山一帶,常將其粉碎成魚粉做飼料出售。

研究人員對海南、廣東、福建、江蘇、山東、遼寧等省沿海採集和鑑定,結果表明遼寧、山東主要是尖海龍、粗吻海龍。尖海龍在黃海、渤海資源豐富,在遼寧興城產量較大,商品名為小海龍,多自產自銷,在大連市,亦作為旅遊紀念品出售,山東青島產量較高。

生活習性

尖海龍尖海龍

尖海龍喜歡生活在沿岸藻類繁茂的海域中,常利用尾部纏在海藻枝上,並以小型浮游生物為餌料,也常食小型甲殼動物。有趣的是,世界上的動物大都是由雌體來生殖的,但海龍恰恰相反,它們“生兒育女”卻是由“父親”進行。

雄海龍尾部腹面有由左右兩片皮褶形成的育兒袋,交配時雌海龍產卵於雄海龍之“袋”中,卵在袋裡受精孵化。約經十多至20餘天,小海龍便出世,但它馬上不離開“父體”,一直由“父親”照料。

平時,雄海龍將尾部放下,袋口便張開,小海龍逐一地從袋中魚貫而出,如若外界有風吹草動,小海龍聞聲便迅速鑽進袋裡,袋口會自動關閉,確保其生命安全。可見小海龍“父親”之艱辛及其偉大父愛。不過,當小海龍能在海中自由生活時,它們的父母就不承擔餵養子女的義務,小海龍就得自行覓食,去追逐海洋中的小生物來養活自己。

其成分分析

尖海龍尖海龍

研究人員對尖海龍從其脂溶性成分中經層析法分得膽甾醇、少量的膽甾烯-4-酮-3(cholest-4-en-3-One)、3種微量甾醇和微量N-苯基-β-萘胺(n-ph-henyl-naphthylamine)、多種脂肪酸酯類化合物。游離脂肪酸經氣相色譜鑑定含豆蔻酸(C14)、棕櫚酸(C16)和硬脂酸(C18)等。N-苯基-β-萘胺為一致癌物,是橡膠工業通用的防老劑D的主要成分。

研究人員對尖海龍經95%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用石油醚多次萃取,得脂溶性成分,上矽膠柱,正己烷/醋酸乙酯梯度洗脫,對不同極性部分進行GC/MS分析。結果共檢出26個甾體化合物、31個非甾體化合物。研究人員對尖海龍、刺海馬等通過薄層層析、紫外光譜、蛋白電泳的對比分析,表明兩者所含主要化學成分基本相同;對微量元素、胺基酸、脂肪酸、膽固醇對比測定,共鑑定出21種脂肪酸,測得17種胺基酸、20種微量元素。

對尖海龍SyngnatlusacusLinnaeus化學成分進行了GC/MS分析,共檢索出26個甾體類化合物,主要有膽甾酮類,膽甾烯醇類,麥角甾醇類及雄甾酮激素類,31個其它類化合物,多為高級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及其脂,並含有鯊烯。

研究人員對尖海龍等12種海龍科藥用動物的總氮量、胺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的分析,章遒榮等對尖海龍等八種海龍的光譜半定量分析、總氮測定、胺基酸的分析,結果均表明尖海龍胺基酸含量很豐富,其總氮量在12.3%-12.45%,蛋白含量可達77.78%,除色氨酸、谷氨醯胺、天冬醯胺三種天然胺基酸未檢出,其胺基酸種類可包含組成蛋白質的20種天然胺基酸中的17種。

經離子發射光譜儀及光譜半定量分析,鈹在尖海龍中未檢出,鈷、理、鉬、鉛含量極微,鈣、鎂、鈉、鉀、磷含量豐富。脂肪酸分析結果,共鑑定出14種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如6,9,12-十八碳三烯酸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一定比例。研究人員採用快速脂肪提取法分析了山東黃海海域尖海龍與日本海馬脂肪中的脂肪酸,測得尖海龍中DHA+EPA占31.0%,日本海馬為14.1%。

分析研究

其脂肪酸的分析研究
尖海龍尖海龍

一、材料和方法
1 儀器與試劑:Hp6890氣相色譜儀,Hp5973質譜儀,nominal,試劑均為分析純。

2 藥材來源:海龍購於河北省安國市藥材市場,經浙江大學藥學院生藥教研室郭漢生教授鑑定為尖海龍SyngnathusacusL.。

3 脂肪酸提取:尖海龍粗粉適量,加95%乙醇回流提取3次,醇提液濃縮成浸膏。將浸膏加水製成混懸液,石油醚(60℃~90℃)萃取,合併萃取液,濃縮得浸膏,浸膏加10%氫氧化鉀乙醇溶溶皂化,皂化完全後,用乙醚萃取非皂化物,餘下鹼水層用1mol/LHCl酸化,用石油醚萃取脂肪酸。合併石油醚萃取物,回收溶劑得脂肪酸混合物。

4 脂肪酸甲酯化:取1g混合脂肪酸加5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市售的35%三氟化硼乙醚溶液用無水甲醇稀釋25倍)。在70℃水浴上加熱回流10min,放冷,移入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3次。合併乙醚溶液,水洗,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得混合脂肪酸甲酯的乙醚溶液。回收溶劑,得混合脂肪酸甲酯,充氮氣保存於冰櫃。

5 混合脂肪酸的組成分析:採用GC-MS進行分離鑑定,面積歸一化法進行定量。其色譜條件為:色譜柱為Hp-5MS5%PhenylMethySiloxaneCapillary30.0m×250μm×0.25μm,進樣品溫度260℃,柱壓64.67kPa,分流比100∶1,流量1.0mL/min,程式升溫:初溫170℃以5℃/min的程度升至175℃,恆溫4min,再以10℃/min速度升至192℃,保持2min,再以20℃/min升至230℃,保持4min,氣質接口溫度280℃。

二、結果
尖海龍脂肪酸的組成及相對含量(%):庚二酸0.418、辛二酸0.419、9-酮基葵酸0.399、壬二酸0.837、葵二酸0.573、十四酸7.100、十一二酸1.317、4,8,12-三甲基十三酸0.599、十五酸1.010、3-酮基十四二酸0.630、9(E)-十六烯酸10.242、9(Z)-十六烯酸0.380、十六酸25.815、十三二酸0.272、15-甲基十六酸0.324、9.10-環次甲基十六酸0.440、十七酸1.049、8(E),11(E)-十八二烯酸2.254、9(Z)-十八烯酸14.309、11(E)-十八烯酸2.510、十八酸8.783、5(Z),8(Z),11(Z),14(Z)-二十碳四烯酸0.662,5(Z),8(Z),11(Z),14(Z),17(Z)-二十碳五烯酸3.670、11(E)-二十碳烯酸5.026、二十酸0.529、1-乙基戊腙酸0.517、4(Z),7(Z),10(Z),13(Z),16(Z),19(Z)-二十二碳六烯酸4.862、13(Z)-二十二碳烯酸2.540、1-十三炔-3-烯1.157、5-十四炔-3-烯0.708。
三、討論
尖海龍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42.21%,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主要為C16∶1,C18∶1,C18∶2,C20∶1,C20∶2,C20∶4,C20∶5,C22∶6,因此,海龍可能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面有一定療效,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真偽鑑別

1、尖海龍,體細長,呈鞭狀,全長10-30cm,未去皮膜,表面黃褐色。有的腹面可見育兒袋,有尾鰭。質較脆弱,易撕裂。

2、刁海龍,體狹長側扁,全長30-50cm,除去皮膜,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頭部具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圓而深陷,頭部與體軸略呈鈍角。軀幹部寬3cm,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後方漸細,四棱形,尾部捲曲。背部兩側各有1列灰黑色斑點狀色帶。全體被以具花紋的骨環和細橫紋,各骨環內有突起粒狀棘。胸鰭短寬,背鰭較長,有的不明顯,無尾鰭。骨質,堅硬。

3、粗吻海龍,全體扁細長條形,長約25cm,頭小,吻短管狀,表面灰黃色,背部具10多個灰褐色斑點。骨環明顯,軀幹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尾長約為軀幹的2倍,具有小尾鰭。

4、寶珈海龍,全長20-30cm,軀體六棱形,向後漸細呈四棱形,吻部長度大於頭長的1/2,鰓蓋脊有一條明顯隆起線,軀體之上稜線與尾部稜線連續,軀體之中稜線與尾部上稜線前端下折線不連續,各骨環棱脊上有向後方的尖棘,背鰭大部位於尾部,有尾鰭,尾端下捲曲。

藥用價值

尖海龍尖海龍

1、抗癌作用及提高機體免疫力:武漢大學實驗室進行了尖海龍提取物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作用的影響及對Hela、GLT-82、SKRB-3和小鼠肺腺癌L795細胞株的抑制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尖海龍提取物對所選癌細胞均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又可促進人體淋巴細胞增殖和轉化的作用,但對人外周血淋巴細胞無直接的殺傷作用。海龍提取物還可促使腫瘤細胞溶解,且藥物劑量越大,細胞溶解率越高。

2、性激素樣作用:海龍的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正常雄性小鼠的精子數和精子成活率,但對正常小鼠的性腺和性器官無影響,可明顯增加環磷醯胺造模小鼠的精子數、精子成活率及性腺、性器官的重量。青島醫學院藥理組報導尖海龍對大鼠和兔的子宮有興奮作用,表明尖海龍提取物具有雌激素作用。高輝等以小鼠於它重量法對尖海龍的醇提油溶液、醇提水溶液和水煎液進行了雌激素樣藥理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以醇提油狀物作用最強,水煎液次之。

3、抗疲勞作用:研究人員對八種海洋藥用生物尖海龍、三斑海馬牡蠣、龜板、刺參、螺鏇藻、海帶等抗疲勞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上述八種藥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長小鼠負重遊泳時間,有效降低游泳後血液乳酸含量,證明有推遲運動性疲勞出現和促進疲勞恢復的積極作用。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尖海龍抗疲勞效果最好。研究人員研究了由海龍等十幾味中藥組成的複方中藥製劑“深海龍”的抗疲勞作用和對人體運動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深海龍對人體有氧功能和無氧功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以加快大強度運動後疲勞的恢復,有很強的抗疲勞作用。

4、對心肌細胞的作用:研究人員研究了尖海龍中由體類化合物對小鼠離休心肌細胞的作用,結果表明:Syl、Sy2有顯著降低心肌細胞的拍動數,對心幅有加強作用;Sy3、Sy4對心率作用不明顯,但對心幅也有加強作用。

綜上所述,尖海龍是重要的海洋中藥,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及高碳多烯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癌作用、性激素樣作用、抗疲勞作用和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心肌細胞的收縮力等生理功能,有待於在食品、醫藥、保健品等方面進一步開發。

其藥料

藥料呈長而彎曲、扭曲形。全長150~200毫米,直徑4~5毫米。頭小,咀長,眼大而圓。背部灰褐色,腹面灰黃色。軀幹部有7條縱棱,尾部有4條縱棱。全體骨環不甚明顯,尾長約為軀幹的2倍。質輕而脆,容易折斷。氣腥、味淡微鹹。

臨床套用

尖海龍有補腎壯陽、消症散結、止痛之功能。主治陽痿不育、難產、症瘕、腰膝痠軟、風寒痹痛;外治疔瘡腫毒。海龍對不同性周期的大、小白鼠及家兔離體子宮和家兔在體子宮均有興奮作用。作用較溫和、持久,不易引起強直。

而以尖海龍為主精製而成的海龍膠成藥,更是有溫陽壯腎,活血止痛,利腰脊,可治男子氣虛陽萎,婦女血虧痛經,腰背酸痛等症。由於尖海龍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因而市場價格昂貴,不僅受國內民眾喜愛,而且在國際市場亦受青睞。

炮製術

尖海龍尖海龍

一、來源
本品為海龍科動物刁海龍、擬海龍或尖海龍的乾燥體。

二、炮製方法
(一)、淨制除去灰屑。
(二)、切制用時搗碎或切段。
(三)、炮炙
1.酒制
(1)酒淬 取海龍,刷去灰塵,用微火烘烤,不時翻動,乾脆後,淬入酒內,冷後取出,再烘再淬,如此反覆數次,至海龍鬆脆並呈焦黃色時,晾冷,即得。

(2)酒炒在熱鍋內加入海龍,炒至黃色,灑入少許米酒拌勻,再用微火炒乾研細。

(3)酒烘取海龍用黃酒浸一夜,取出放烘篩中,置火上烘至質變鬆脆,並帶焦黃色為度。
2.酥油製取酥油少許,抹滿海龍,用文火烤成黃色,配方時掏碎;或入酥油中炸成黃色亦可。
3.乳油製取淨海龍,塗上一層乳油,在無煙火上熾烤,並勤加翻動,至酥。
4.滑石粉製取滑石粉置鍋中,用文火炒熱,放入海龍段,不斷翻動,燙至微黃色,取出,篩去滑石粉,晾涼。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硬骨魚綱(二)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有肺魚亞綱、總鰭魚亞綱及輻鰭魚亞綱。

十大古怪又可愛的動物

我們為大家精選出了十類最最可愛的動物。不是阿貓阿狗之類,而是大家並不常見的,或是根本沒見過的一些動物。但卻可以讓人一見就如中邪般為它們的可愛深深著迷。
尖海龍 | 鼴鼠 | 幾維鳥 | 安哥拉兔 | 河豚 | 四趾針鼠 | 小倉鼠 | 海牛 | 毛毛蟲 | 侏食蟻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