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生態現象]

赤潮[生態現象]

赤潮被喻為“紅色幽靈”,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華”,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赤潮(red tide,red water),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並不一定都是紅色,赤潮是一個歷史沿用名,並不一定都是紅色。赤潮發生的原因、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水體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有紅顏色或磚紅顏色、綠色、黃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溝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時並不引起海水呈現任何特別的顏色。

基本信息

基本特徵

赤潮特徵赤潮特徵
赤潮是伴隨著浮游生物的驟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間接發生的現象不同種類的赤潮現象。本來是漁業方面的用語,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水面發生變色的情況甚多,厄水(海水變綠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變赤色)、青潮(海水變藍色)及淡水中的水華,都是同樣性質的現象。構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種類很多,但甲藻、硅藻類大多是優勢種。當發生赤潮時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細胞/毫升。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內灣,自春至秋均有發生。隨著城市和工業廢水的增加而出現了富營養化,在東京灣、瀨戶內海、有明海等赤潮頻繁發生。赤潮有時可使魚類等水生動物遭受很大危害,這是由於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魚鰓,引起機械障礙,和它們死後分解,迅速消耗氧氣,水中氧氣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質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屬(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為害甚大〕。一般以為是由於水不流動、富營養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溫上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赤潮是一種複雜的生態異常現象,發生的原因也比較複雜。關於赤潮成因尚沒有定論,科學家們認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機物污染所致。在正常的情況下,海洋中的營養鹽含量較低,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長(有些鞭毛蟲類(或者甲藻類)還是一些魚蝦的食物)。但是,當含有大量營養物質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主要是食品、造紙和印染工業)和農業廢水流入海洋後,再加上海區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於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時,赤潮生物便會急劇繁殖起來,便形成赤潮。

形成原理

赤潮赤潮
赤潮是伴隨著浮游生物的驟然大量增殖而直接或間接發生的現象。本來是漁業方面的用語,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水面發生變色的情況甚多,厄水(海水變綠褐色)、苦潮(按即赤潮,海水變赤色)、青潮(海水變藍色)及淡水中的水華,都是同樣性質的現象。構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種類很多,但鞭毛蟲類、硅藻類大多是優勢種。當發生赤潮時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 ~106 個細胞/毫升。赤潮有時可使魚類等水生動物遭受很大危害,這是由於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魚鰓,引起機械障礙,和它們死後分解,迅速消耗氧氣,水中氧氣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質等造成的(尤其是裸甲藻屬(Gymnodinium)和Olisthodiscus等為害甚大)。一般以為是由於水不流動、富營養化、日照量增大和水溫上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引發原因

浮游生物

赤潮赤潮
所謂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懸浮在水層中常隨水流移動的一類海洋生物。其中,能通過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無機化合物轉化成生物新陳代謝所需有機化合物者,稱之為浮游植物,不具備這種能力,即必須以浮游植物為餌者則稱為浮遊動物。據初步統計,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餘種,其中在中國浮游生物名錄上登載的有63種。
能夠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個別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赤潮生物”。在被稱之為赤潮生物的63種浮游生物中,硅藻有24種,甲藻32種,藍藻3種,金藻l種,隱藻2種,原生動物1種。在中國,已有赤潮資料記載的赤潮生物達25種。其餘的38種在中國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過赤潮而已。因此說,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並非一定會發生赤潮,這要看其密度能否達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體變色的水平。

人類活動

赤潮赤潮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海水養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誘發赤潮的因素之一。

赤潮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赤潮發生都很頻繁。首先,赤潮的發生,破壞了海洋的正常生態結構,因此也破壞了海洋中的正常生產過程,從而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有些赤潮生物會分泌出粘液,粘在魚、蝦、貝等生物的鰓上,妨礙呼吸,導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攝食後能引起中毒死亡。人類食用含有毒素的海產品,也會造成類似的後果。

再次是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後,在屍骸的分解過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環境,引起蝦、貝類的大量死亡。

隨著全國沿海養殖業的大發展,尤其是對蝦養殖業的蓬勃發展。也產生了嚴重的自身污染問題。在對蝦養殖中,人工投餵大量配合飼料和鮮活餌料。由於養殖技術陳舊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餌量偏大,池內殘存餌料增多,嚴重污染了養殖水質。另一方面,由於蝦池每天需要排換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這些帶有大量殘餌、糞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營養化,這樣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物環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別是在高溫、悶熱、無風的條件下最易發生赤潮。由此可見,海水養殖業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發生的頻率增加。

海水營養

由於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營養物質在水體中富集,造成海域富營養化。此時,水域中氮、磷等營養鹽類;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檢測的結果表明,赤潮發生海域的水體均已遭到嚴重污染,富營養化。氮磷等營養鹽物質大大超標。據研究表明,工業廢水中含有某些金屬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於3mg/dm3的鐵螯合劑和小於2mg/dm3的錳螯合劑,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達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沒有鐵、錳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適合的溫度、鹽度、PH和基本的營養條件下也不會增加種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機物質也會促使赤潮生物急劇增殖。如用無機營養鹽培養簡裸甲藻,生長不明顯,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時,則生長顯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維生素B12時,光亮裸甲藻生長特別好。

海水溫度

赤潮赤潮
海水的溫度是赤潮發生的重要環境因子,20—30℃是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範圍。科學家發現一周內水溫突然升高大於2℃是赤潮發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學因子如鹽度變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鹽度在26—37的範圍內均有發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鹽度在15—21.6時,容易形成溫躍層和鹽躍層。溫、鹽躍層的存在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條件,易誘發赤潮。由於徑流、涌升流、水團或海流的交匯作用,使海底層營養鹽上升到水上層,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營養化。營養鹽類含量急劇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這些硅藻過盛,特別是骨條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這些硅藻類又為夜光藻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促使夜光藻急劇增殖,從而又形成粉紅色的夜光藻赤潮。據監測資料表明,在赤潮發生時,水域多為乾旱少雨,天氣悶熱,水溫偏高,風力較弱,或者潮流緩慢等水域環境。

海水養殖

自然因素也是引發赤潮的重要原因
赤潮多發除了人為原因外,還與緯度位置、季節、洋流、海域的封閉程度等自然因素有關。

分類

赤潮一般可分為有毒赤潮與無毒赤潮兩類。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體內含有某種毒素或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對赤潮區的生態系統、海洋漁業、海洋環境以及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無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體內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為主形成的赤潮。無毒赤潮對海洋生態、海洋環境、海洋漁業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產生毒害作用。
從赤潮發生的地理特徵來說,也可分為外海(外洋)型赤潮和近岸、河口、內灣型赤潮。前者是指在外海或洋區出現的赤潮。後者分別是指發生在近岸區、河口區或內灣區等水域的赤潮。我國遼東灣、大連灣、膠州灣、杭州灣、深圳灣及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廈門港等海域發生的赤潮均屬於後者。

判斷依據

常用的赤潮判斷依據可分為兩類。

表觀判據

表觀判據,最明顯的是水體變色,此外還有隨之而來的魚、蝦、貝類的死亡,水體發臭並具有黏性等。

生物學判據

生物學判據,受研究水平所限,國際上還沒有公認的統一標準,一般採用日本學者安達六朗根據日本各地發生的140餘起赤潮調查結果統計而於1973年提出的“不同生物體長的赤潮生物密度”法作為赤潮的生物學判據。

歷史記載

赤潮赤潮

人類對赤潮早就有相關記載,如《舊約·出埃及記》中就有關於赤潮的描述:“河裡的水,都變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這裡的水了”。在日本,早在騰原時代和鎌倉時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記載。
1803年,法國人馬克·萊斯卡波特記載了美洲羅亞爾灣地區的印第安人根據月黑之夜觀察海水發光現象來判別貽貝是否可以食用。
1831-1836年,達爾文在《貝格爾航海記錄》中記載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發生的束毛藻屬引發的赤潮事件。
據載,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現赤潮現象,一些古書文獻或文藝作品裡已有一些有關赤潮方面的記載。如清代的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就形象地記載了與赤潮有關的發光現象。

典型特徵

赤潮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是一個歷史沿用名,它並不一定都是紅色,實際上是許多赤潮的統稱。赤潮發生的原因、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水體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有紅顏色或磚紅顏色、綠色、黃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溝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時並不引起海水呈現任何特別的顏色。

發生過程

赤潮的長消過程,大致可分為起始、發展、維持和消亡四個階段。

赤潮赤潮

起始階段

海域內具有一定數量的赤潮生物種(包括營養體或胞囊)。並且,此時的水環境各種物理、化學條件基本適宜於某種赤潮生物生長、繁殖的需要。

發展階段

亦稱為赤潮的形成階段。當海域內的某種赤潮生物種群有了一定個體數量時,且溫度、鹽度、光照、營養等外環境達到該赤潮生物生長、增殖的最適範圍,赤潮生物即可進入指數增殖期,就有可能較快地發展成赤潮。

維持階段

這一階段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水體的物理穩定性和各種營養鹽的富有程度,以及當營養鹽被大量消耗後補充的速率和補充量。如果此階段海區風平浪靜,水體鉛直混合與水平混合較差,水團相對穩定,且營養鹽等又能及時得到必要的補充,赤潮就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反之,若遇颱風、陰雨,水體穩定性差或因營養鹽被消耗殆盡,又未能得到及時補充,那么,赤潮現象就可能很快消失。

消亡階段

所謂消亡階段是指赤潮現象消失的過程。引起消失的原因可有颳風、下雨或營養鹽消耗殆盡。也可因溫度已超過該赤潮生物的適宜範圍。還可因潮流增強,赤潮被擴散等。赤潮消失過程經常是赤潮對漁業危害的最嚴重階段。

主要生物

赤潮赤潮生物

所謂海洋浮游生物是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而懸浮在水層中常隨水流移動的一類海洋生物。其中,能通過自身光合作用使海水中的無機化合物轉化成生物新陳代謝所需有機化合物者,稱之為浮游植物;不具備這種能力,即必須以浮游植物為餌者則稱為浮遊動物。據初步統計,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餘種,其中在中國浮游生物名錄上記載的有63種。

能夠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一個別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赤潮生物”。在被稱為赤潮生物的63種浮游生物中,硅藻有24種,甲藻32種,藍藻3種,金藻1種,隱藻2種,原生動物1種。在中國,已有赤潮資料記載的赤潮生物達25種。其餘的38種在中國海域均有分布,只是尚未形成過赤潮而已。因此說,有赤潮生物分布的海域並非一定會發生赤潮,這要看其密度能否達到足以使局部海域水體變色的水平。

主要危害

生態平衡

海洋是一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複雜生態系統。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都是處於相對穩定、動態平衡的。當赤潮發生時這種平衡遭到干擾和破壞。在植物性赤潮發生初期,由於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會出現高葉綠素a、高溶解氧、高化學耗氧量。這種環境因素的改變,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導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

漁業水產

赤潮危害赤潮危害
赤潮破壞魚、蝦、貝類等資源的主要原因是:

1.破壞漁場的餌料基礎,造成漁業減產。

2.赤潮生物的異常發展繁殖,可引起魚、蝦、貝等經濟生物瓣機械堵塞,造成這些生物窒息而死。

3.赤潮後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細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環境嚴重缺氧或者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4.有些赤潮的體內或代謝產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魚、蝦、貝類等生物。

人類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當魚、貝類處於有毒赤潮區域內,攝食這些有毒生物,雖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體內積累,其含量大大超過食用時人體可接受的水平。這些魚蝦、貝類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體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由赤潮引發的赤潮毒素統稱為貝毒,確定有10餘種貝毒其毒素比眼鏡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劑,如普魯卡因古柯鹼還強 10萬多倍。貝毒中毒症狀為:初期唇舌麻木,發展到四肢麻木,並伴有頭暈、噁心、胸悶、站立不穩、腹痛、嘔吐等,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困難。赤潮毒素引起人體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區時有發生。據統計,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貝類中毒事件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預防

控制海域的富營養化
赤潮赤潮
1、應重視對城市污水和工業污水的處理,提高污水淨化率。

2、合理開發海水養殖業,為了減緩由海水養殖帶來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要採取以下措施:

a、根據水域的環境條件選擇一些對水質有淨化作用的養殖品種,併合理確定養殖密度,控制養殖面積。
b、進行多品種混養、輪養、立體養殖,尤其是魚、蝦、貝、藻混養,建立生態養殖系統。

c、提高養殖技術,改進餌料成分及投餌技術,使其有利於養殖生物的攝食,減少殘餌,減輕水質和底質的污染。

d、不能將池塘養殖的污水和廢物直接排入海水,應採取逐步過濾等辦法加以處理。

人工改善水體和底質環境

在水體富營養化的內海或淺海,有選擇地養殖海帶裙帶菜羊棲菜紅毛菜紫菜江籬等大型經濟海藻,既可淨化水體,又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利用自然潮汐的能量提高水體交換能力;可利用挖泥船、吸泥船清除受污染底泥,或翻耕海底,或以黏土礦物、石灰勻漿及沙等覆蓋受污染底泥,來改善水體和底質環境。

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來種類的引入

要制定完善的法規和措施,防止有毒赤潮生物經船隻和養殖品種的移植帶入養殖區。

治理方法

關於赤潮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工程物理方法、化學方法以及生物學方法。

物理黏土法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方法是撒播黏土法。利用黏土微粒對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黏土濃度達到1000mg/L時,赤潮藻去除率可達到65%左右。

化學除藻法

利用化學藥劑對藻類細胞產生的破壞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進行殺滅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見效快的特點。最早使用的化學藥劑是 CuSO4 ,易溶於水,在使用過程中極易造成局部濃度過高而危害漁業,同時在海水的波動下遷移轉化太快,藥效的持久性差,也易引起銅的二次污染,有機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藥力持續時間長、對非赤潮生物影響小等優點,用有機化合物殺滅和去除赤潮生物也已有相關的報導。目前已有多種化學製劑用於赤潮生物治理的實驗研究:如硫酸銅和緩釋銅離子除藻劑、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潔爾滅碘伏異噻唑啉酮等有機除藻劑。

生物學方法

生物學方法治理赤潮的辦法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以魚類控制藻類的生長;

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體富營養鹽以及藻類;

三是以微生物來控制藻類的生長。

其中由於微生物易於繁殖的特點,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種控藻方式。這些殺藻微生物主要是包括細菌(溶藻細菌)、病毒(噬菌體)、原生動物真菌放線菌五類。多數溶藻細菌能夠分泌細胞外物質,對宿主藻類起抑制或殺滅作用,因此通過溶藻細菌篩選高效、專一,能夠生物降解的殺藻物質是滅殺赤潮藻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來說比較現實的方法就是利用海洋微生物對赤潮藻的滅活作用,及其對藻類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可使海洋環境長期保持穩定的生態平衡,從而達到防治赤潮的目的。

研究過程

赤潮赤潮

中國的赤潮研究起步較晚,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1933年原浙江水產實驗場費鴻年報導發生在浙江鎮海至台州—石浦一帶的夜光藻-骨條藻赤潮,之後近20年時間,由於日本的侵略和國內戰爭等原因而無人問津。直到新中國成立,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門學科——赤潮災害學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淺及深地發展起來,為推動中國赤潮災害學自身理論建設和赤潮的防治與管理做出了世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其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始階段(1952-1976年)、起步階段 (1977-1989年)和發展階段(1990年至今)。

初始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從1952年原中央水產所記述發生於黃河口範圍約1460km2 夜光藻赤潮及危害,後經費鴻年在“學藝雜誌”正式發表為開始的。這一時期缺乏對赤潮的認識和調查監測,資料甚少,只見到周貞英在福建平潭島附近海域發現的兩次“東洋水”——即束毛藻赤潮和陳亞瞿發表的發生在長江口以東外海面積約2000km2 的束毛藻赤潮等論文報告,工作零星,基本上停留在赤潮現象的定性描述,尚未進行過赤潮專項調查研究。

起步階段

這個階段是從1977年渤海灣海河口發生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達50多天的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num)赤潮及其對漁業造成的嚴重危害以後,才引起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開始的。國家和有關部門相斷開始設立赤潮研究專項,組織有關科研教育部門進行專題研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國家環保局設立的重大科研項目--渤黃海污染防治研究項目中的145專題“渤海灣赤潮的發生機制及預測方法研究”並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赤潮課題組率先組織實施“渤海灣富營養化和赤潮問題”的調查研究以後,赤潮專項研究才猶如雨後春筍般在黃海東海南海相繼開展起來。中國著名的浮游生物學家鄭重教授發表的《赤潮生物研究--海洋浮游生物學的新動向》一文,對當時中國赤潮研究工作的開展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發展階段

1990年以來,中國赤潮研究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重要標誌是於1990年由全國赤潮研究聯合體申請獲得國家基金委資助開展的重大項目“中國東南沿海赤潮發生機理研究”開始的大規模、多學科綜合研究(1990—1994)和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的“八五”攻關專題“近海富營養評估和赤潮預測技術研究”(1990—1995)、國家攀登計畫B專題“有機污染誘發有機赤潮及危害機理研究”(1994—1998)以及國家基金“九五”重大項目“中國沿海典型增養殖區有害赤潮發生動力學及防治機理研究”等(1997— 2000),其主要特點是研究領域全方位,研究內容的前沿性、前瞻性,開展了包括赤藻甲藻的孢囊生理生態及生活史、赤潮微型甲藻識別新技術、赤潮種群生態動力學,赤潮生消過程、成因和機理,開拓赤潮藻種間及藻菌相互作用,赤潮毒素及產毒、致毒機理,赤潮的生物、化學治理方法,赤潮的生態數值模擬及圍隔生態系實驗套用研究等,獲得了一批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工作屬於填補國內空白,部分內容屬於跟蹤國際前沿與國際的前期工作,少數屬於世界開創性工作。

相關災情

2000年

2000年中國海域共記錄到赤潮28起,比1999年增加了13起,累計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東海發現11起,累計面積達7800多平方公里;渤海發現7起,累計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黃海發現4起,累計面積800多平方公里;南海發現6起,但累計面積不到50平方公里。
赤潮發生次數較多的有浙江、遼寧、廣東、河北、福建近岸、近海海域。浙江中部近海、遼東灣、渤海灣、杭州灣、珠江口、廈門近岸、黃海北部近岸等是赤潮多發區。引發赤潮的生物以甲藻類為主,其中有夜光藻、錐形斯氏藻和原甲藻。
2000年7月9日至15日,遼東灣鮁魚圈海域發現中心區域以淡紅色為主,邊緣區域以淡黃色、紅褐色為主,呈絮狀、條帶狀分布的赤潮,面積約350平方公里。其西南方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水色異常區分布。2000年5月12日至2000年5月16日,浙江中部台州列島附近海域發生面積為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2000年5月18日在該海域再次發現赤潮,赤潮區域呈褐色條狀和片狀分布,長約80公里,寬約57公里,面積約456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以具齒原甲藻(含有毒素)為主,密度最高值在水下2米處。2000年5月20日赤潮區域擴展至5800平方公里。2000年5月24日,該赤潮仍然存在,呈暗紅色塊狀,區域較2000年5月20日有所北移,面積進一步擴大。
2000年8月17日,深圳壩光至惠陽澳頭海域發生赤潮,面積約20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為錐形斯氏藻和原多甲藻。此次赤潮導致東升網箱養殖區養殖的卵形鯧參、美國紅魚、紅鰭笛鯛、師魚等大批死亡。

2003年

2003年,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鞏固海洋赤潮預防、控制和治理工作所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將中國赤潮監控區由上年的10個增至18個,同時,充分利用船舶、海監飛機和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加大赤潮監測監視頻率,提高了赤潮發現率,進一步完善了赤潮的應急回響系統。
2003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119次,累計面積約14550平方公里。其中,在赤潮監控區內發現赤潮36次,累計面積近1500平方公里。
2003年中國海洋

海區

赤潮發生次數

赤潮發生次數

累計發生面積(平方公里)

累計發生面積(平方公里)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黃海

3

5

310

410

渤海

14

12

300

460

東 海

51

86

9000

12990

南海

11

16

540

690

合 計

79

119

10150

14550

2002-2003年各海區赤潮發生情況對比
2003年赤潮發生的主要特點為
時段長、高發期集中、持續時間延長。全年12個月均有赤潮發生,黃、渤海赤潮主要集中在夏季,高發期在7~8月;東海從春末至秋末均有赤潮發生,高發期在5~9月;南海赤潮四季均有發生,但5~9月為高發期。長江口及浙江近岸和近海海域從4月中旬至7月初發生赤潮近40次,且持續時間長,最長一次赤潮過程持續35天。
大面積赤潮增加、區域集中。全海域共發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27次。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8次,大面積赤潮仍集中在長江口和浙江沿海,累計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里。東海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分別約占全海域的72%和89%。
有毒有害藻類增加。黃渤海海域赤潮生物多為可對魚類產生危害的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marina)和赤潮異灣藻(Heterosigmaakashiwo);長江口和浙江沿海6月下旬之前赤潮生物種類多為甲藻類的具齒原甲藻(Prorocentrumtriestinum),後期主要為硅藻類的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costatum);福建與廣東沿海發生的赤潮相對較為分散,面積也較小,但有害赤潮生物種類較多,如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sp.)、米氏凱倫藻(Kareniamikimotoi)、倒卵形鰭藻(Dinophysisfortii)、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marina)、赤潮異灣藻(Heterosigmaakashiwo)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等。

2006年

2006年,全海域赤潮發生次數較上年增加,累計面積減少。有毒藻類引發赤潮的次數和面積與上年相當。東海為中國赤潮的高發區。大面積赤潮集中在渤海灣、長江口外和浙江中南部海域。赤潮主要影響到沿岸魚類和貝類養殖。2005~2006年各海區赤潮發生情況對比

海 區

赤潮發生次數

赤潮發生次數

累計發生面積(平方公里)

累計發生面積(平方公里)

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

渤海

9

11

5 320

2 980

黃海

13

2

1 780

420

東海

51

63

19 270

15 170

南海

9

17

700

1 270

合計

82

93

27 070

19 840

全年共發現赤潮93次,較2005年增加約13%;赤潮累計發生面積約19840平方公里,較2005年減少約27%。其中,在赤潮監控區內發現赤潮46次,累計面積約11590平方公里,分別約占全海域赤潮累計發生次數和面積的49%和58%。
全海域共發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31次,累計面積18540平方公里,分別占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的33%和93%;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為7次,較上年減少2次,累計面積減少51%。赤潮高發區集中在東海海域,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發生面積分別占全海域的68%和76%。
2006年中國海域發生的大面積赤潮

起止 時間

地 點

面積 (平方公里)

5月3~8日

浙江舟山外至六橫島東南海域

1000

5月14~17日

長江口外海域

1000

5月20~27日

漁山列島附近海域

3000

6月12~14日

浙江南部海域(洞頭島至北麂列島)

2100

6月15~21日

漁山列島、象山附近海域

1000

6月24~27日

浙江中部漁山列島至韭山列島海域

1200

10月22~11月5日

河北黃驊附近海域

1600

2006年,中國海域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主要為具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凱倫藻、棕囊藻和無毒性的中肋骨條藻、具齒原甲藻、夜光藻等,多次赤潮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赤潮生物共同形成。有毒赤潮生物引發或協同引發的赤潮41次,累計面積約14970平方公里,占全年赤潮累計發生次數和面積的44%和75%,與上年基本一致。

渤海赤潮發生次數較2005年增加2次,累計面積減少44%,大面積赤潮減少。赤潮高發期集中在6月,但10月中、下旬在天津和河北黃驊附近海域分別發生了大面積的球形棕囊藻赤潮。1999年至2005年以來,該海區在7月未發現赤潮、在10月發生赤潮均屬首次。
黃海2006年僅發生2次赤潮,發生次數與累計面積較上年分別減少85%和76%。其中,發生在江蘇海州灣的赤潮為有毒的鏈狀裸甲藻與無毒的短角彎角藻共同引發的雙相型赤潮。2000年至2006年以來,黃海區首次在8月份未發生赤潮。
東海赤潮發生次數較上年增加24%,累計面積減少21%。赤潮高發期集中在5~6月,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分別占全海域的49%和73%。其中,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6次,累計面積近10000平方公里。大面積赤潮集中在長江口外、舟山、漁山列島和南麂列島等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為具毒害作用的米氏凱倫藻和無毒性的具齒原甲藻、夜光藻和中肋骨條藻等。其中,由米氏凱倫藻形成或協同形成的赤潮分別占東海區赤潮累計發生次數和面積的38%和74%。2000年至2006年以來,東海區首次在1月、3月和11月發生赤潮。南海赤潮發生次數和累計面積分別較上年增加約42%和45%。其中,廣東沿岸赤潮發生次數和面積較上年分別增加46%和65%。2000年至2006年以來,南海區首次在1月份未發生赤潮;主要赤潮生物為具有毒害作用的棕囊藻、多環鏇溝藻和無毒的中肋骨條藻等。其中,發生在廣東珠海桂山港網箱養殖海域和粵西湛江港網箱養殖區的兩次赤潮造成養殖魚類大量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逾100萬元。

2012年

深圳南澳海面現較大面積夜光藻赤潮深圳南澳海面現較大面積夜光藻赤潮
2012年中國深圳南澳海面出現較大面積赤潮
深圳南澳海面現較大面積夜光藻赤潮:靠近岸邊的海面已變成赤紅色,受污染的海面約有一個足球場大。海面上漂浮著大量垃圾,海水也泛著陣陣惡臭。2012年4月10日,深圳市海洋環境與資源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到深圳東部海域南澳月亮灣進行水樣化驗,認定這裡出現的較大面積紅褐色物質是由一種名叫“夜光藻”的藻類大量繁殖所導致的赤潮。數天前在大梅沙西部也出現小範圍赤潮深圳南澳海面現較大面積夜光藻赤潮。“赤潮對網箱養殖來說,是個災難。”據南澳某水產養殖企業的技術人員介紹,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但一旦它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時,易粘附在魚鰓上阻礙魚類呼吸,導致魚類缺氧窒息死亡。魚類死亡後,分解產生的屍鹼和硫化氫會使海水變質,危害水體生態環境,給海洋生物帶來危害。在出現該類赤潮時,不能采撿不明死因的海洋生物食用,以防食物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