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海馬

刺海馬

刺海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屬於海龍目、海龍亞目、海龍科、海馬屬。體很側扁,較高,腹部凸出。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常捲曲,能卷纏他物。頭部彎曲,與軀幹部的縱軸幾呈直角。頂部具頂冠,頂冠後的枕峭上有2棘突,體環上的隆起嵴突出長棘,體環上隆起嵴的棘很長,幾與眼徑等長;吻呈管狀,吻長明顯大於吻後頭長,約為眼後頭長的2倍;背鰭基底隆起,背鰭位於軀幹部和尾部之間,背鰭17、臀鰭4、胸鰭17,體環11+35,無尾鰭。各鰭無鰭棘,鰭條不分支。體色有時會變,吻部有深色帶紋;鰓蓋凸出上有向上彎曲的小棱嵴。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是水族箱養殖的觀賞魚類之一,體較大,可達235mm左右,雄魚育兒囊在尾部腹面。我國產於南海、東海及台灣沿海。

基本信息

刺海馬 Hippocampus histrix Kaup

屬於海龍目海龍亞目海龍科海馬屬。體很側扁,較高,腹部凸出。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常捲曲,能卷纏他

刺海馬刺海馬
物。頭部彎曲,與軀幹部的縱軸幾呈直角。頂部具頂冠,頂冠後的枕峭上有2棘突,體環上的隆起嵴突出長棘,體環上隆起嵴的棘很長,幾與眼徑等長;吻呈管狀,吻長明顯大於吻後頭長,約為眼後頭長的2倍;背鰭基底隆起,背鰭位於軀幹部和尾部之間,背鰭17、殿鰭4、胸鰭17,體環11+35,無尾鰭。各鰭無鰭棘,鰭條不分支。體色有時會變,吻部有深色帶紋;鰓蓋凸出上有向上彎曲的小棱嵴。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是水族箱養殖的觀賞魚類之一,體較大,可達235mm左右,雄魚育兒囊在尾部腹面。我國產於南海東海台灣沿海。

相關條目刺海馬

海馬 太平洋 印度 海南

分布範圍

刺海馬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新加坡、紅海、台灣島以及東海、南海、夏威夷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棲息深度可達82米。

生活習性

刺海馬體長棲息在有遮蔽的珊瑚礁區,屬肉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數據缺乏(DD)

藥用

性狀

刺海馬體呈扁長形而彎曲,體長15~20cm,黃白色。頭略似馬頭,有冠狀突起,前方有1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凹陷。黃白色頭部及體上環節間的棘細而尖,軀幹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漸細捲曲,體上有瓦楞形的節紋並具短棘。體輕,骨質,堅硬。氣微腥,味微鹹。

化學成份

刺海馬含硬脂酸膽甾醇(cholesterolstearate)、2-羥基-4-甲氧基-苯乙酮(2-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膽固醇(cholesterol)、膽甾-5-烯-3β,7α-二醇(cholseta-5-ene-3β,7α-diol)。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

功能主治

溫腎壯陽,散結消腫。用於陽痿,遺尿,腎虛作喘,症瘕積聚,跌仆損傷;外治癰腫療瘡。

用法用量

3~9克,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藥理作用

能增強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加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應激能力,增強記憶;能對抗氫考所引起的小鼠胸腺萎縮,提高免疫功能。此外還能抑制鈣通道、抗血栓形成,並具性激索樣作用。

配伍套用

陽痿,遺尿:配補骨脂、九香蟲、淫羊藿;或單味浸酒服。
症瘕積聚:配大黃、青皮、巴豆。
跌仆損傷:配蘇木、紅花。

附註

同屬動物大海馬HippocampuskudaBleeker、三斑海馬HippocampustrimaculatusLeach的乾燥全體同等入藥。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硬骨魚綱(二)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有肺魚亞綱、總鰭魚亞綱及輻鰭魚亞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