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達海馬

庫達海馬

庫達海馬在台灣海域為優勢種,在台灣主要分布於西部、南部、澎湖 一帶的沿岸,體型比起其他台灣海域的海馬較大。他的外型頭部像馬,身體細長,有個圓滾的肚子,尾如象鼻,還有一隻會轉動的眼睛,游泳時頭上尾下的垂直游泳,但遊動緩慢。喜歡在溫帶和熱帶淺水域中的海草、紅樹林和珊瑚礁徘徊,可進入淡水域。庫達海馬會將尾部捲曲在棲息物上,體色也會隨著環境變化將自己隱藏於環境中,並以浮遊動物為食,有時也會捕食小魚小蝦。

基本信息

概述

庫達海馬在台灣海域為優勢種,在台灣主要分布於西部、南部、澎湖

簡介

庫達海馬

中文名:庫達海馬

英文名:Spotted seahorse / Oceanic seahorse

學名:Hippocampus kuda

俗名:黑海馬

分類:海龍魚科刺魚目

生活環境:海水、汽水,可進入淡水

庫達海馬 庫達海馬

外形特徵

體延長,口小,吻突出呈管狀,眼大。鱗片特化成骨板,頸前

板上有冠狀突起。體色多變,從黃色、褐色、黑色甚至橘紅都有,無尾鰭。

習性

生活於藻類或海草繁盛的海域,適應力強,略能忍受鹽度的變化,主要分布在河口汽水域,不會出現在純淡水域,常以尾部卷繞於植物、珊瑚或石塊上,游泳能力弱。體色隨環境而變,以發揮擬態及保護的效果。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為主。春、夏季繁殖,雌魚將卵產於雄魚的孵卵囊中,由雄魚負責照顧。

分布與作用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四周海域。

觀賞魚,中藥藥材。

種群分布

黑海馬做為一個種族,主要分布在世界最大的海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6624.1萬平方公里,約占地球總面積的1/3。從南極大陸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峽,跨越緯度135°,南北最寬15500公里。在太平洋水系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及東南亞的河流。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四周海域。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