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古稱“落漈”“石星石塘” ,我國四大南海群島之一,位於廣東汕頭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地處熱帶北部,具熱帶季風氣候。

東沙群島由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構成。其中東沙島的礁盤呈新月形,潮汕漁民又稱為月牙島,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位置最北、離大陸最近、島礁最少的一組群島,也是我國南海諸島中最早被開發的群島。在晉以前,東莞一帶的漁民就來到東沙群島附近海域捕魚和採集珊瑚等海產 。行政區劃上屬於廣東汕尾市陸豐碣石鎮,現由台灣高雄市旗津區實際管轄。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古代

東沙島古稱“落漈”、“南澳氣”、,又稱“大東沙”。因位於萬山群島之東,故稱為“東沙”。是南海諸島歷史中最早被開發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晉代即已為中國人所認識   。在晉代以前,東莞一帶的漁民就來到東沙群島附近海域捕魚和採集珊瑚等海產,進行漁撈活動。晉裴淵的《廣州記》,“珊瑚洲在(廣東東莞)縣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魚,得珊瑚”。“珊瑚洲”即指東沙島及其環礁。

清初《指南正法》稱東沙群島為“南澳氣”,《海國聞見錄》一書也稱東沙群島為南澳氣。  

明朝起開始有中國人開發和經營東沙群島。15世紀鄭和下西洋時代的鄭和航海圖中的石星石塘就是東沙群島。

1710年到1712年間(清朝康熙49至51年),清廷派遣水師副將吳陞,以及1907年(光緒33年),曾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分別巡視查勘西沙和東沙兩群島。

清末謝清高《海錄》一書中始稱其為“東沙”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0年)時,東沙群島已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管轄   。而中國南部的漁民更是經年往來捕漁作業不輟   。

近代

據清代漁民梁勝稱,1860年代(清同治年間)廣東、海南兩地的漁民已大量前往該處從事捕魚、采藻及捕捉海龜等工作,並於東沙島搭建木製工廠進行醃曬魚肉及海藻等加工。但因東沙島稍小且地處偏隅,始終為無人長期居住的島嶼,僅供船家捕漁休憩之用。

1899年,廣安祥漁船股東為了曬膠菜和海產, 在東沙島建起一個木棚,造價白銀4000多元。  

1907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次糾合一百餘人,乘“四國丸”輪船入侵東沙群島,拆毀大王廟,驅趕漁民   ,毀壞墳墓,懸掛日本旗,豎立木牌,將東沙群島稱為“無主地”,改為西澤島。清朝政府聞知此事後,即電兩廣總督張人駿調查。=張人駿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前往東沙群島巡視勘察,“並飭海院總辦劉冠雄,在該島東沙島設立旗台,派水師駐守。於此證明,東沙群島屬於我國領土,則毫無疑義。”    

海岸巡防署駐守東沙 海岸巡防署駐守東沙

1909年10月,廣東當局與日交涉收復東沙群島東沙島時,決定 委派候補知府蔡康前往接收東沙島   。中國政府向日本商人收回東沙島後,招商承辦漁業。商人紛紛申請開發經營東沙群島的磷質和海人草等   。      

1910年5月中旬,清政府為加強對東沙島的行政治理,設立了“管理東沙島委員會”,負責管理東沙島事務,任命蔡康為委員,並刊發關防一顆。  

中華民國成立後,東沙群島由廣東省政府負責管理。1925年,海軍部為加強對東沙群島的管理,提出把東沙群島劃作海軍軍事區域,後來得到北洋政府批准照辦。國民黨海岸巡防處在得到海軍部的具體指令後還通過報紙對此事進行了通告,只是由於東沙群島在行政區域上仍屬於廣東省屬境,因此行政事務仍由廣東省政府管理。  

1935年春,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提出要加強對東沙群島的管理,以符合“辟富源而維國土”的建議,經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了“東沙島海產管理處”,任命梁權為管理處主任。後來,又將“東沙島海產管理處”改名為“東沙群島管理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所占領,為新南群島的一部分,劃歸高雄州高雄市管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政府將此地在1945年劃歸廣東省管轄。

1946年國軍涉水登島接收,並派兵駐守。  

1947年,廣東省建設廳將東沙島海產經營權交南方漁業公司,批准經營五年。  

1949年初,東沙群島劃歸海南特別行政區管轄。

現代

1949年10月,中國國民黨退居台灣省,繼續控制東沙。

1979年7月,台灣當局將此地連同南沙群島劃歸高雄市管轄,由“海岸巡防署”管理,並成立了區公所   。而中國大陸則將此地行政區劃上劃歸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

1998年11月12日,台灣省業餘無線電促進會進行東沙島八天七夜通訊活動,首度試通短距離VHF144MHz頻道,順利完成和架設在850千米外的台北市大屯山和林口長庚醫院旁的台灣“火腿族”臨時電台完成通聯,而且還創下一瓦以下超低功率完成通聯的紀錄。

1999年5月16日,高雄市長謝長廷至島上漁民服務站掛上“旗津區中興里18鄰東沙31號”門牌。

2000年12月21日,陳水扁視察東沙群島,宣稱南海政策以“和平共享”為最高目標,實現其“海洋立國”的目標,但並未得到東南亞國家的任何回響。  

2005年7月28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第二次赴東沙島視察。  

2006年,台灣當局決定在太平島修建飛機跑道,並於2007年12月完工。  

2007年1月17日,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成為台灣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也是台灣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10月4日,東沙島納入新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管轄。  

2008年9月10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赴東沙島視察。

東沙島鳥瞰 東沙島鳥瞰

東沙地理

地理位置

東沙群島位於南海的東北部,位居中國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海南島、台灣島及菲律賓呂宋島的中間位置。位於陸豐市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在北緯20°33′至21°10′、東經115°54′至116°57′之間的海域中。  

東沙群島位於國際航海重要的交通樞紐,北距碣石港260千米,南距西沙群島450千米,東南距馬尼拉780千米,東北距高雄港及澎湖馬公港分別為440千米、425千米,西北距香港315千米,西南距海南島榆林港670千米。為南海諸島的最北境,距離東北方的高雄港240浬(444千米),南距南沙太平島640浬(1185千米)。

組成部分

東沙共有三個珊瑚環礁,即:東沙環礁(東沙島和東沙礁)、南衛灘環礁(暗礁)及北衛灘環礁(暗礁)。東沙島與南、北衛灘相距約80千米。東沙的的直徑大約有30千米。

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地理位置
東沙島 Pratas lsland 北緯20度42分0秒,東經116度43分0秒
北衛灘 North Vereker Bank 北緯21度04分0秒,東經115度58分0秒
南衛灘 South Vereker Bank 北緯20度58分0秒,東經115度55分0秒

地質地形

東沙的的直徑大約有30千米,根據學者估計,要形成這么大一座,至少需要百萬年以上的時間。 環礁北面外緣礁相當寬廣,在退潮時可浮現水面,東沙島則位於西邊。南衛灘及北衛灘為一連續淺灘,礁體呈橢圓形,沉沒水中,無島礁出露,乃一種沉水環礁。 東沙環礁則為典型環礁,洲、島(即東沙島)、礁和門四者全備。洲有“小沙洲”;暗礁(鏟)有:東角、東北角、西北尖角、西南尖角及東南灣;門有兩處:北水道及南水道,島上內水即潟湖。“門”即習稱之“龍口”,乃連通潟湖與外海之水道。潟湖水淺,隨潮汐起落,平均深約1米,水多平靜,風浪不興,與環礁外之大涌大浪大不相同,潮汐時有泥沙向內淤積,更日漸變淺。此一潟湖在退潮時深不及1米,其出口處之寬度僅20米左右。湖底多為淤泥及有機殘屑所覆蓋,但水急之處仍為砂礫石所組成之底質。東沙環礁水深0.6-17米,但以5米以下者為多,環礁近於圓形,半徑約10千米,環礁內水域約300平方千米。有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島礁介紹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

東沙島呈西北西至東南東走向,島形如馬蹄,東西 長約2,800米,寬865米,陸地面積約1.74平方千米,內海(潟湖)面積約0.64平方千米,多為珊瑚礁堆積而成。全島周圍十至十五浬為礁盤區。整個東沙群島海域面積廣達5,000平方千米,在南海諸島中算是大島之一。

位於汕尾市陸豐以南約260公里,珠江口東南方約315公里。由東沙島、東沙礁和南、北衛灘等組成。東沙島的礁盤呈新月形,陸豐漁民又稱為月牙島,面積1.8平方公里,海拔僅6米,由珊瑚為主生物碎屑堆積而成。東沙礁為環礁,兩側有兩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廣,北水道淺窄。

東沙群島地處南海北部大陸坡上段,發育在300米深台階面上,水下暗礁星羅棋布,水情險惡,不利航行。東沙島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樹。東沙群島屬熱帶海洋氣候,濕熱多風,又為西太平洋和南海颱風路徑所經,對氣象預報有重要意義。島上氣象台和燈塔、颱風觀測站等建於20世紀20年代。60年代曾在島上填土築機場。東沙群島地處東亞至印度洋和亞、非、澳洲國際航線要衝,廣州、香港至馬尼拉或台灣高雄的航線由附近海域通過,具有重大航運意義。海產豐富,是南海重要漁場,盛產海龜、墨魚、海參、鯊魚和貝類,特產海人草,為驅蛔蟲特效藥。東沙歷為閩、粵、台漁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漁民生產作業的場所和船舶停靠點。東沙島上棲息大量海鷗,含磷很高的鳥糞堆積達數米之厚,為肥料和製藥原料。東沙群島古稱“落漈”,清初名為“南澳氣”,屬惠州府陸豐縣碣石鎮管轄。東沙群島自古以來即為中國領土,名義上歸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管轄。實際為台灣地區實際控制。

東沙環礁

東沙環礁是一個圓形環礁,直徑約為11-13海里。東北角在北緯20度47分,東經116度53分,南端在北緯20度36.5分,東經116度52分,西南為東經116度41分。東沙環礁是典型的環礁,即珊瑚礁體呈一環形地貌,中間為一淺湖,淺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間。但是,環礁並非連續不斷,而是有“門”和外海想通,礁盤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島形成,正是島,洲,礁,門都具備的典型環礁形態。東側礁體呈弧形,礁寬1-2海里,長35海里,礁體已長到海面附近,東北部礁盤出露海面。環礁西側為兩“門”(即南北水道)夾一島礁,礁體外緣急傾入海底,而向淺湖一側則較緩。南水道寬而深,水道中深水線可達5.5米,水道上珊瑚礁頭較少,有利航行。北水道較窄而淺,寬約2-2.6海里,深3-3.6米,水道上有不少珊瑚礁頭生長,有些已距海面0.6米,不利航行。

東沙島

東沙群島風光欣賞 東沙群島風光欣賞

東沙島居東沙環礁的西側礁盤上位於北緯20度42分20秒, 東經116度43分,北距汕頭市140海里。東沙島為自西北向東南向的碟形沙島,長約2.8千米,寬約0.7千米,面積1.8平方千米(包括1965年填平的淺湖面積),是南海諸島中面積第二的島嶼,僅次於西沙永興島。它平均高出海面約6米,東北面稍高,達12米,西南面次高,約8米。整個島嶼呈四周高中間低形態。中部低地積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開口。1965年7月擴建東沙島時,淺湖被填平,北面沙堤上修建了機場,使島嶼面積擴大。機場跑道長1500米,寬30米。島上的地下水來自下雨時儲積沙層中的淡水,由於海水的滲入,沙層中淡水被鹹化,不能飲用。東沙島由中國台灣駐守。

南北衛灘

南衛灘 、北衛灘:東沙島西北面45海里處,在珠江口大陸架前緣的大陸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兩個水底上升的珊瑚暗灘,在南的為南衛灘,在北的為北衛灘。南衛灘面積較小,水深58米,北衛灘面積較大,水深64米。最淺處為60米,灘面有沙。兩者都是沉水環礁,相距約2海里,中間有334米深的海谷。北衛灘200米等深線呈橢圓形,長21千米,中央深達185米,最淺處水深60米。在北衛灘北面還有淺灘5處,最淺為9米深。南衛灘200米等深線亦呈橢圓形,長約10千米。

氣候

東沙群島地處熱帶北部,具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時仍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年平均氣溫25.3攝氏度,12月份最低平均22.2攝氏度;最高溫為6月,平均溫為29.5攝氏度。五、六月為梅雨期,七、八月有颱風。夏季平均氣溫28.5攝氏度,雨水充沛,冬季20攝氏度,較少下雨。

自然資源

植物

主要植被為灌叢,林投樹茂盛,植被良好。島上皆為熱帶性植物,以蔓性爬藤植物及布滿矮小灌木:有桑樹、麻風桐及野菠等參雜其間,平均高度約五米形成自然林蔭。 蔬菜栽培是由島上官兵親自種植,蔬菜種類大致分為:甘藍菜(結球很小)、結球白菜、番茄、四季豆、蘿蔔等,夏季則以栽培瓜類為主,如南瓜、絲瓜。偶爾種植西瓜,其他如紅豆、辣椒、莧菜、通菜等亦有栽培。

動物

魚類:海域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根據調查:珊瑚礁魚類超過500種,其中數種極為罕見。鳥類:有140餘種,多屬候鳥,在1866年,發現有大量白腹鰹鳥的繁殖族群,如今已經消失,遺留下來的鳥糞也在日據時代開採殆盡。珊瑚:珊瑚有300種、120種海藻,在環礁範圍內形成美景。無脊椎動物也有近40種,這些資源不僅在海洋科學教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環礁地形與海洋生態上也無與倫比。 玳瑁:夏秋交替之際,據稱島上常有大批出現,於沿岸沙丘產卵繁殖。

礦產資源

2006年,中國科學家最近在南海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新發現了潛在的可燃冰發育區。位於該區域內的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存在與甲烷冷泉直接相關的冷泉碳酸鹽結核,具有噴溢多期性和甲烷通量多變等特點,這一帶的海底可能發育有淺埋藏的可燃冰。  

島上狀況

實際控制

東沙群島目前被台灣地區部隊實際控制,台灣地區“海巡署”經常派艦艇在東沙群島海域巡航。由於在該片海域裡與大陸和越南存在漁業糾紛,因此台灣地區目前正在東沙島上修建巡防艇碼頭,估計近期就將完工。完工後,該碼頭可停靠隸屬於台灣地區“海巡署”的3艘20噸級海岸巡邏艇;加上其現有的6艘小巡防艇,未來台灣地區“海巡署”將有9艘艦艇在東沙海域巡邏。

東沙群島其實是由大群珊瑚島礁構成的,其中只有東沙島露出海面,據《中國時報》報導,東沙群島不但漁業資源豐富,對台灣地區部隊也有重要意義。台灣地區在南海除了東沙群島,還占據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太平島。根據台灣地區的戰略,未來台海一旦爆發戰事,它在南海將依託東沙島和太平島對大陸的海上航線油路構成威脅。

台灣地區認為,東沙島與太平島之間的海域,是理想的“潛艇伏擊區”,而且與大陸運送石油的航道非常接近,可在戰前發揮“戰略阻嚇”作用。為此,台灣地區在太平島上修建軍用機場,並且採購潛艇。馬英九上任後,認為要與大陸和談,必須有一定的防備實力作為談判桌上的籌碼。因此他到東沙群島考察時聲稱東沙島是“重要領土”,同時要求加強戰備,“絕對不可以在這方面有任何鬆懈”。

水源

島上地下水甚為充裕,地下水位高,離地深約1.5至2.0米處即可獲得水源,惟水質略鹹,不宜飲用。島中心附近則水味較淡,島上水源可供灌溉及洗滌之用。飲用水則靠天雨儲水池(十餘大型、小型儲水槽)及水庫,有了海水淡化機,一天可以製造7,500加侖,主要用來洗滌,飲用水還是得依靠台灣(多從高雄地區)的運補。

電力

有克強、聰良電廠,可提供島上全天候電力供應。

建築

東沙島上的東沙大王廟 東沙島上的東沙大王廟

一個氣象觀測站、東光醫院、東沙圖書館、漁民服務站、衛星追蹤站。

人口

台空軍派駐一班隊固守機場、海軍有一氣象班留守觀測及“海岸巡防署”東沙巡防指揮部兩個中隊駐守,駐守人員總數約有兩百名。現有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則在當地設有東沙管理站,常有學者駐守復育生態。

運輸

海運:因東沙島四周海岸為深度1~2米廣闊淺礁地形,大型船隻無法靠近。海運船隻需停泊外海,再以小船接駁上岸。故現有碼頭設施僅有寬約5米之簡易直立岸壁,低潮時水深僅約0.5米。接駁船靠岸,多以人工徒手搬運裝卸貨物。部分重機械則輔以吊車支援吊搬。台灣方面海巡署編制3艘10噸級海岸巡邏艇和3艘M8快艇,正積極興建巡防艇碼頭,預定於2009年3月完工,屆時將可停靠海巡署3艘20噸級海岸巡邏艇,加上現有6艘小巡防艇,未來將有9艘艦艇在東沙海域巡航。運補情形如下:軍用補給艦: 每年3、6及10月各一航次,主要運補武器、彈藥、汽油等管制物資,但實際上則依當季所需運補數量而定。民用商船:租用民間商船實施運補作業,主要載運生活物資、柴油、機具、車輛、建材等。每間隔30日一航次,每航次可載運350公噸重貨物。惟每航次載運量多在100公噸以內。未來本島建設所需物資,仍可利用現有船舶實施補給。

東沙機場 東沙機場

空運:東沙機場跑道寬約30米、長約1,700米,跑道厚度約0.23米。島上潟湖若逢朔望大潮或暴雨時,機場停機坪附近常發生淹水情形。另跑道混凝土受鹽害影響,表面層劣化情形嚴重。往返台灣及東沙島主要有軍機及民航機,其頻率如下:軍機:台空軍的C-130運輸機,每月第二周之星期二當日往返,主供物資運補及公務使用,其載客量為70人,載重為8,000公斤。民航機:立榮航空小客機,其載客量限定為56人及500公斤貨品,每周四當日往返台灣高雄小港機場一次,主供駐防人員休假往返。島上交通:主要交通工具為腳踏車,環繞全島時間約需30分鐘;另有10噸半大卡車1部、小卡車3部(主要載運補給貨物、水、垃圾及水肥)、箱型車3部、15噸吊車1部及叉動車2部,以及高雄市政府所贈送的東沙1號公共汽車,使用車輛隨著需求互有增減。

地價

由高雄市代管的東沙島,雖無實際交易案例,但考量其戰略位置,無可取代,2007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每平方米由新台幣500元調整至600元,2007年公告地價每平方米新台幣60元調整至110元。公告土地現值調整幅度分別為20%,公告地價調整幅度為83.33%。

對外通訊

東沙的郵遞區號:817

國軍郵局:67局

網路

中華電信建置完成東沙島的網路系統,因此可在島上使用網際網路和行動通訊上網

觀光景點

• 東沙大王廟

1948年冬季,關公像隨獨木舟漂流而來,由駐守的陸戰隊官兵建廟奉祀。當年的獨木舟仍保存於廟側。廟柱的對聯:“一片忠心貫日月,滿腔義氣薄雲天。”;“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關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該廟亦祀“南海女神”媽祖(元代封),台軍隊奉獻香燭外,亦為像前掛上金牌。東沙島地籍測量紀念碑:1991年建成,由前台灣高雄市市長吳敦義題字。

• 東沙圖書館

2005年時,藏書已超越20,000冊。

長青亭

島上樹木最蒼翠之處。亭上有對聯:“沙坡雲樹象萬千,獨頌南疆不朽年。”

• 國軍東沙公墓

中國軍隊的公墓。

南海諸島

東沙群島

東沙島東沙礁北衛灘南衛灘北水道南水道

中沙群島

西門暗沙本固暗沙魯班暗沙中北暗沙比微暗沙

排波暗沙過淀暗沙排洪灘濤靜暗沙濟猛暗沙

海鳩暗沙安定連礁布德暗沙波洑暗沙隱磯灘

控湃暗沙華夏暗沙石塘連礁指掌暗沙漫步暗沙

樂西暗沙屏南暗沙黃岩島憲法暗沙神狐暗沙

中南暗沙北岩南岩美濱暗沙武勇暗沙

美溪暗沙南扉暗沙一統暗沙

西沙群島

永樂群島

甘泉島珊瑚島金銀島琛航島廣金島晉卿島

銀嶼羚羊礁筐仔沙洲全富島石嶼玉琢礁 

華光礁盤石嶼中建島北礁鴨公島銀嶼仔

鹹舍嶼

 宣德群島

西沙洲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東島北沙洲

中沙洲南沙洲石嶼門晉卿門紅草門趙述門

永興島石島銀礫灘西渡灘北邊廊高尖石

湛涵灘濱湄灘浪花礁嵩燾灘老粗門全富門

東新沙洲西新沙洲七連嶼銀嶼門甘泉門

南沙群島雙子群礁

北子島南子島貢士礁北外沙洲奈羅礁

東南暗沙東北暗沙北子暗沙 

中業群礁中業島渚碧礁樂斯暗沙永登暗沙 
道明群礁雙黃沙洲南鑰島楊信沙洲庫歸礁 
鄭和群礁太平島敦謙沙洲舶蘭礁安達礁鴻庥島南薰礁 
九章群礁

西門礁東門礁安樂礁長線礁主權礁牛軛礁

染青東礁染青沙洲屈原礁瓊礁赤瓜礁

龍蝦礁扁參礁漳溪礁鬼喊礁華礁吉陽礁

景宏島南門礁康樂礁小現礁大現礁 

尹慶群礁中礁西礁東礁華陽礁 
北康暗沙

盟誼暗沙海康暗沙義淨礁法顯暗沙北安礁

康西暗沙南安礁南屏礁 

南康暗沙

海安礁隱波暗沙澄平礁海寧礁瓊台礁

潭門礁歡樂暗沙 

其他

福祿寺礁逍遙暗沙南威島日積礁奧援暗沙

南薇灘蓬勃堡榆亞暗沙金吾暗沙海口礁畢生礁

奧南暗沙金盾暗沙廣雅灘人駿灘李準灘西衛灘

萬安灘蓬勃暗沙半月礁南通礁費信島馬歡島

安波沙洲隱遁暗沙海馬灘艦長礁保衛暗沙柏礁

安渡礁彈丸礁皇路礁曾母暗沙禮樂灘忠孝灘

神仙暗沙仙后灘 ,西月島北恆礁仙娥礁美濟礁

信義礁伏波礁孔明礁仁愛礁南華礁南海礁

息波礁破浪礁玉諾礁校尉暗沙南樂暗沙梅九礁

司令礁都護暗沙指向礁鐵峙礁鐵峙水道鐵線礁

長灘無乜礁六門礁石盤仔二角礁乙辛石

蒙自礁泛愛暗沙永暑礁火艾礁火星礁大淵灘

五方礁五方南鞏珍礁雄南礁雄南礁禮樂南礁

莪蘭暗沙紅石暗沙棕灘陽明礁東坡礁安塘灘

和平暗沙寶灘朱應灘碎浪暗沙常駿暗沙中水道

恆礁五方尾五方西五方北五方頭潯江暗沙半路礁

南方淺灘簸箕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單柱石鳥魚錠石

東華礁安塘礁祿沙礁仙賓礁鐘山礁立新礁

牛車輪礁片礁雙礁石龍巖浪口礁康泰灘三角礁

鱟藤礁紫灘勇士灘線頭礁南華水道,  普寧暗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