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侗楊梅

木侗楊梅

木侗楊梅,所屬植物界,是楊梅目(Myricales),楊梅科(Myricaceae),楊梅屬(Morella)植物。分布於湖南省靖縣。

基本信息


木洞楊梅

一提起靖州,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楊梅。靖州17個鄉鎮(管委會),處處盛產

靖州木楊梅靖州木楊梅

楊梅。其栽培歷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以前。相傳,三國孔明七擒孟獲曾途經靖州,正值楊梅成熟,軍民共食之,暑氣頓消,乃大喜,跺腳而為井,“諸葛井”至今仍存。
靖州楊梅以色澤呈烏、酸甜適度、果大核小、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而著稱。而色冠群梅、味甲江南的“木洞楊梅”(因主產於木洞村及附近區域而得名),更為梅中極品。其色如紫玉,顆大如桃,肉質豐厚而酸甜,食之醇美潤津,齒頰留香。《靖州鄉土志》詩云:“木洞楊梅尤擅名,申園梨

靖州楊梅靖州楊梅

栗亦爭鳴,百錢且得論攤買,恨不移根植上京。”清代,木洞楊梅乃朝聖之貢品。
楊梅三、四月開花,夜間開放,天明即謝,若隱若存,淡雅飄渺。“五月楊梅已滿林”。待“夏至”臨近,一陣梅雨,一陣熱烘烘的太陽,便把滿山滿坡的楊梅催紅了。走進梅山,處處綠蔭翳翳,果實纍纍,仿佛綿延的翡翠屏上綴滿了繁星般的瑪瑙,一一呈現在人們的眼前:有晶瑩如玉熟而不紅的“白眼梅”,有粉紅嬌艷鮮嫩欲滴的“桃紅梅”、“長葉梅”,還有晚熟的“太婆梅”、“牆背梅”、“把把梅”,早熟的“光貴早”、“冬瓜梅”、“枇杷梅”……細細品

碩果纍纍的楊梅樹碩果纍纍的楊梅樹

嘗,各具風味。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楊梅味甘酸、性溫,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之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楊梅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檸檬酸乳酸、蠟質等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最為豐富。楊梅還有極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無需施用任何化學藥物和肥料,堪稱為真正的純天然固體飲料。
1998年、1999年、2004年、2006年,靖州木洞楊梅四次榮獲湖南省農博會優質水果評比金獎;2007年獲湖南省農產品創銷金獎;在首屆中國食博會上奪得銀獎。木洞楊梅也因此備受世人青睞,贏得了“江南第一梅”的美譽。
如今,楊梅已成為靖州民族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據統計,靖州楊梅山林已發展到4萬餘畝,平均年產量達2萬多噸,年產值8000多萬元。為解決楊梅鮮果不易久貯的難題,近年來,靖州人採用現代科技,結合傳統工藝,將鮮梅加工成楊梅果酒、楊梅乾、梅汁、梅露、蜜餞、罐頭等系列產品,色香味俱全,視覺感頗佳,與鮮梅一道,成為各類宴席和贈親訪友之佳品,暢銷海內外。靖州也由此獲得了“中國楊梅之鄉”的美譽。


植物形態

楊梅
楊梅常綠喬木,高可達12米,樹冠球形。單葉互生;長橢圓或倒披針形,革質,長8-13匣米,上部狹窄,先端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或先端有少數飩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色稍談,平滑無毛,有金黃色腺體。
花雌雄異株;雄花序常數條叢生於葉腋,圓柱形,長約3厘米,黃紅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銳,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為卵狀長橢圓形,長約1.5厘米,常單生於葉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極短。
核果球形,徑約1.8厘米,外果皮暗紅色,由多數囊狀體密生而成,內果皮堅硬,徑約9毫米,內含無胚乳的種子1枚。花期4月。果期初夏。
分布中國東南各省。
本植物的根(楊梅根)、樹皮(楊梅樹皮)、種仁(楊梅核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楊梅酒做法、功效

楊梅酒做法楊梅酒做法
材料:
新鮮楊梅、高度白酒、冰糖(楊梅和白酒和冰糖的比例為9:11:2,白酒沒過楊梅2公分左右即可,酒多一些也沒有關係。冰糖可以根據口味添加,不放糖也很好喝)
做法:
1、將楊梅的梗和葉去掉(梗含有單寧,被酒浸泡以後會影響酒的口感),用水清洗乾淨,最好用淡鹽水浸泡片刻,撈出瀝乾水分,晾乾。
楊梅樹楊梅樹

2、將楊梅放入一個可密封的容器內(玻璃、陶瓷、塑膠等都可以,不要使用鐵器),撒上冰糖,注入白酒,密封,放在陰涼地保存即可。
3、如果吃楊梅的話,7天左右即可,喝酒的話15天即可,這時候楊梅汁被酒浸出,酒色為艷麗的粉紅色,非常漂亮。
小貼士:
泡製楊梅酒的白酒,最好選用清香型或者米香型白酒,不要選擇濃香型或者醬香型的白酒,因為香味太濃郁的白酒會把楊梅的香味掩蓋住。除了中國酒,選擇日本、韓國的清酒,或者白蘭地金酒朗姆酒威士忌都可以。
楊梅浸泡半月左右可以飲用,更長時間的浸泡會讓楊梅顏色發烏,楊梅吸收過多酒精後會使酒味變淡,如果是長時間的放置,可以將楊梅和酒分離以後保存。
泡製好的楊梅酒直接飲用就行,大熱天冰鎮後飲用更爽,或者加入冰塊、蘇打水等飲用也很好。
功效:
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拉肚子的時候,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還有消食、除濕、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禦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等醫藥功能

藥用價值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於減肥。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果仁中所含的氰氨類、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優質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富含纖維素礦質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其果實中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每100克楊梅可食部食品中的營養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熱量28千卡,蛋白質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克,膳食纖維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黃素50微克,煙酸0.3毫克,視黃醇當量92微克,胡蘿蔔素0.3微克,維生素A7微克,維生素C9毫克,維生素E0.81毫克,鈣14毫克,鎂10毫克,鐵1毫克,錳0.72毫克,鋅0.14毫克,銅20微克,鉀149毫克,磷8毫克,鈉0.7毫克,硒0.31微克。
楊梅的葉、根與枝幹表皮富含單寧(含量高達10%~19%),可提煉黃酮類與香精油物質,用作赤褐色及醫療上的收斂劑。楊梅的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還含粗蛋白32%、粗脂肪21%,被稱為高蛋白、高植物油脂食品,可供炒食或榨袖。
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楊梅果實、核、根、皮均可入藥,性平、無毒。果核可治腳氣,根可止血理氣;樹皮泡酒可治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食之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腹瀉時,取楊梅熬濃湯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楊梅具有消食、除濕、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禦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等醫藥功能等多種功能,有“果中瑪瑙”之譽。
楊梅葉子的有效成份楊梅黃酮具有收斂劑,興奮劑和催吐劑的作用,用於腹瀉、黃膽肝炎淋巴結核、漫性咽喉炎等。楊梅的樹皮素還具有抗氧化性、消除體內自由基。廣泛套用於醫藥、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美國保健品藥FYI使用楊梅黃酮用作治療預防關節炎和各種炎症,尤其對懷孕婦女和哺乳期嬰兒適合使用。Myricetin(flavonol黃酮醇),六個羥基紅酮。也可用於化妝品的添加劑。

栽培技術

園地選擇:
楊梅是亞熱帶、溫帶的耐寒性常綠果樹,在北緯20°~31°的區域內,有野生

楊梅樹楊梅樹

楊梅生長的地方均可栽培。楊梅園的立地條件要求在海拔≤800米,坡度≤45°,腐殖質層厚的黃壤、紅黃壤,向陽通風,便於集約經營,交通運輸方便的山地、丘陵地等。氣候條件為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在光輻射較大、熱量充分、冬春季積溫較高、4~6月降水分布較多、夏秋降水分布適度偏少的小氣候條件下,其優質、豐產性更顯著。
整地,定植:
整地應因地制宜,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坡度較小、坡面平緩的山地,開設環山梯土或梯田挖穴。由山坡自上而下成環山帶狀定距,株行距4米×4米、5米×5米、6米×6米均可,由下而上挖穴(1米×1米×0.8米),表土回穴,心土放穴外,然後將穴間開成水平梯土。坡度較大、地形複雜的山地,也挖1米見方的魚鱗穴或三角形穴,株行距4米×4米、5米×4米、6米×5米均可,在以後的培育中逐步改為窄帶形梯土。土壤板結、瘠薄的山地由山坡自上而下控環山溝,溝寬深各0.8~1米,表土回溝,底土堆於溝外築梗。
品種選擇應視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定植時選擇健壯的優質楊梅嫁接苗,適度淺栽,然後在植乾四周培一小土堆並及時覆土,以免露根。
水肥管理:
果園可間種蔬菜或綠肥。此外每年追肥兩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每株施農家肥或過磷酸鈣1~2公斤;第二次在采果後,在樹冠滴水線下開10~20厘米深的溝,施入0.5~1公斤氮肥、0.3~0.5公斤磷鉀肥和50~100公斤土雜肥後覆土。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漬水等工作。
 
幼樹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成年樹以獲得高產優質為目標,施肥量隨著結果樹產量的增加逐年適當增加。全年施肥兩次,一是采後肥,該次施肥量占全年用量的50%~55%,按株產50kg的樹,施入焦泥灰25~30kg,或餅肥2~3kg加焦泥灰15kg(或硫酸鉀0.5~1.0kg);二是春肥,時間為2~3月間,一般株施硫酸鉀1.0kg加尿素0.2kg,或尿素0.25kg加焦泥灰15~20kg。此外,在果實生長期追施葉面肥,可選用0.2%~0.3%磷酸二氫鉀或高美施600倍液等營養液肥,一般噴施1~2次。
控梢促花:
楊梅
樹冠高達2.0~2.5m時,採用控梢的方法,促進形成花芽,達到早結果豐產。一般可採用拉枝,開張樹冠,緩和樹勢,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選用土施多效唑(PP333)控梢促花,效果明顯,用量按樹冠投影面積每平方米施多效唑純量0.6~0.8g。方法是先鬆土,後按所需用量拌細土或摻水,均勻撒布於樹盤土中。或在7~9月間,夏梢、秋梢生長長度1.0cm時採用樹冠噴施15%多效唑300~500倍液,抑制夏梢和秋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
疏花疏果:
疏花:一是結合春季修剪,疏除多餘的花枝,尤其是細弱花枝;二是多花大年樹在花期可用楊梅疏花劑——疏5200倍液進行噴灑。
疏果:謝花後20天左右,根據樹體掛果量,進行合理疏果,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蟲果及小果,一般進行2~3次,於果實膨大前期完成。
整形修剪:
楊梅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定乾造形,培養早結豐產的樹體,成年樹的修剪主要是培養豐產的群體結構。整形修剪分為夏剪(開張角度、摘心、扭梢、抹芽、拉枝、刻剝等)和冬剪(疏刪、回縮、短截)。
適時分批採收:
宜實行分批近完熟採收,提高其品質。同時,果實宜輕摘輕放,分級淺裝,便於運銷,提高果實的商品性。
病蟲害防治:
楊梅病蟲害較少。主要蟲害有柏牡蠣蚧長白蚧捲葉蛾袋蛾類害蟲。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腫病等。應按照各地的病蟲為害發生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防治。
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二是清園,通過修剪,去除病蟲枝、枯枝,並集中燒毀,減少病蟲侵染,選用松鹼合劑或石硫合劑防治;
三是選用藥劑防治,5~6月間和7~8月間,噴灑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楊梅蚧類若蟲;5月下旬至7月下旬,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袋蛾類害蟲;5月上旬至7月中旬,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楊梅褐斑病等。

宜忌

①孟詵:切不可多食,甚能損齒及筋。
②《日華子本草》:忌生蔥。
③《開寶本草》:多食令人發熱。
④《本經逢原》: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
⑤《本草從新》:多食發瘡致痰。

靖州地方介紹

靖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嚴寒酷暑時間短。境內山多田少,俗稱"三分水田七分山"。全縣有林地面積165萬畝,森林覆蓋率73.9%,活立木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主要喬木樹種有銀杏、山臘梅、香果樹、楠木、杜仲等,屬省級重點保護的有南方紅豆杉紅花木蓮等11種。觀賞樹種有月月桂、四方竹等。得天獨厚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靖州成為著名的果鄉,獼猴桃血橙、木洞楊梅等果類珍品聞名避邇。核桃板粟五倍子香菇木耳茯苓天麻玉蘭片等林藥產品,譽滿省內外。特別是木桐楊梅和八龍油板粟,更是聞名於世。靖州因此而獲得了"楊梅之鄉"、"板粟之鄉"的美譽。靖州蜜餞則是特有的農副土特產與苗侗人民靈巧手工藝的完美結合。獨具特色的地質構造,孕育著豐富的地下礦藏,已探明的有硫磺等數十種珍稀礦產。
靖州總人口25萬,居住著苗族侗族回族土家族壯族彝族瑤族蒙古族滿族白族水族黎族藏族、布衣族、畲族漢族等十六個民族。其中以苗、侗居多,占全縣總人口的52.8%。勤勞智慧的苗侗人民不僅有自己優美的語言、文字,而且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靖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為鄰近十八縣市物資集散地,古有:"八邦會靖"之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自治縣成立以後,縣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靖州成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視窗;湖南省綜合改革試點縣。近年來,全縣投資近億元,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新建改造商業網點近30萬平方米,靖黎、靖錦等公路亦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靖州已成為湘、桂、黔周邊地區新興的一座現代化商貿城。似一個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湘西南。目前,縣委、縣政府正帶領全縣人民沿著改革開放的總體思路,實施科教興縣戰略。走"興商建市,強工壯農"整體推進的路子。加速"開發產業化、經營集約化、工業支柱化"的進程,完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逐步實行基地規模化、工貿集團化、農村園林化、集鎮規範化、城市現代化、生活小康化的奮鬥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