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鎮街道

新鎮街道

新鎮街道辦事處位於房山區的東部,東距房山區政府9公里。是一個半丘陵地帶,北高南低。轄區面積約為1.72平方公里。分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工作區和居民區,居民區現有二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居民樓109棟,總戶數3754戶,常住人口約一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新鎮街道新鎮街道

新鎮街道辦事處位於房山區的東部,東距房山區政府9公里。是一個半丘陵地帶,北高南低。轄區面積約為1.72平方公里。分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工作區和居民區,居民區現有二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居民樓109棟,總戶數3754戶,常住人口約一萬人。居民有漢、滿、蒙、回、苗、錫、白、土、佤、瑤、水、朝鮮、達斡爾等13個民族。居民文化程度較高,人口密集。

歷史沿革

新鎮的由來。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建立起來的原子科學城從這崛起。1958年夏季,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當時叫401所)視察,郭老為這新興的現代原子科學城起名為新鎮。1966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建立房山縣新鎮人民政府,1990年2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新鎮人民政府改為新鎮街道辦事處。新鎮是依託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而建立的,處以特定的環境和條件,因此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街道辦事處,組織機構是一套人馬二塊牌子,新鎮街道既是房山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又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一個職能處室,承擔著兩方面的任務和職責。

機構設定

新鎮街道下設三辦二科一所,即:黨政辦公室、綜合治理辦公室、交通安全辦公室、街政科、勞動服務管理科、社會保障事務所,共有機關工作人員16人。

轄區單位

新鎮街道新鎮街道

轄區內有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工業23公司一處、核工業24公司、房山雲居服裝廠、核工業研究生部、京客隆商店、郵局、書店、工商銀行266分理處、電信局、糧店等11個駐鎮單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是一個高科技單位,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祥地,有職工3000多人,是一個大型的具有核科學技術先導性、基礎性、綜合性的研究基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按照“抓好當前任務,謀劃未來發展,全面加強管理,縱深推進改革,提高全員素質,構建院所文化”的工作主題,積極開展科研方面、國防預研、國防基礎、技術基礎、核能開發、“863”項目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2004年4月16日原子能院與房山區政府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定。中國核工業研究生部,是為核工業系統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搖籃。多年來,為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為核工業的發展作出較大貢獻。同時,多年來,駐鎮單位為新鎮街道的共建、發展和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社區文化紅紅火火。

文化娛樂

新鎮街道新鎮街道

新鎮街道居民的構成,90%是原子能院的職工及家屬,科技人員較多,文化層次較高,老年人較多,老年人占總人口的20%以上,是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為了使他們老有所樂,為了使遠離市區的居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各類文體組織建全,琴棋書畫、劍拳歌舞等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深受大家歡迎。轄區內文化體育活動場所不斷擴展,有影劇院、老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游泳池、籃球場,2001年又新建了中心花園、球類運動館、室外健身場、綜合體育場等,綜合體育場鋪設了人工草坪,能夠舉行大型的體育運動會。轄區內各類教育、生活、福利設施齊全。有研究生院、中學、國小、幼稚園;有浴室、煤氣站、圖書館;有職工醫院、招待所和商店;有各種維修、服務和餐飲業,在轄區附近有2個集貿市場,經營品種齊全。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為老年人和社區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社區文化娛樂場所及便民服務網點,轄區內鋪設了閉路電視網和寬頻,能夠收看64個頻道的節目,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 轄區內有核工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市區中小學生科技夏令營活動。

環境交通

轄區內樓房林立,環境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林木覆蓋率達40%,多年來被評為首都綠化先進單位和花園式單位。新鎮交通便利,有市郊乾線917(天橋—河北鎮)、971(趙公口—坨里鎮)在此通過,除有公車線路外,社區內定時有原子能院進城班車,出行非常方便。新鎮街道辦事處在房山區政府的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以人為本、服務於民的方針,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創造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秩序,促進我地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協調發展,推動街道工作再上新水平。 

房山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