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坊鎮

張坊鎮

張坊鎮地處瀏陽市東陲,東北與銅鼓縣毗鄰,東南與萬載縣接壤,距長沙市區130公里、瀏陽市區60公里,總面積319.7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鄉鎮。境內土壤肥沃,板頁岩、花崗岩風化物面積各占土地總面積的62%和34%。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坊鎮地處東經114°03′—114°15′、北緯28.15′一28°26′之間,位於湘贛邊境,瀏陽市東陲,東北與銅鼓縣排埠鎮毗鄰,東南與萬載縣仙源、赤興白水鄉接壤,南靠小河鄉,西連七寶山鄉、官渡鎮、達滸鎮、北接大圍山鎮、白沙鄉,距長沙市區130公里、瀏陽市區60公里,總面積319.7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鄉鎮。
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偏少,無霜期偏短,境內土壤肥沃,板頁岩花崗岩風化物面積各占土地總面積的62%和34%。張坊鎮轄20個村,2個居委會,355個村(居)民小組,3.1萬人口,有山林40萬畝,耕地2.9萬畝,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350元。省道1854線橫貫全鎮,交通便利,通訊暢通,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企業以竹木加工為主,主產竹地板、竹膠板、精細木裝飾板,有建成和在建水電站10座,有礦泉水廠3個;農業以黑山羊、黑兔養殖、優質一季烤菸藠頭種植、花木栽培等為主。全鎮山多谷深坡陡,自然條件垂直變化大,山林面積39.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素有“綠色莊園”之稱,是觀光休閒的旅遊勝地;同時是王首道、張冀翔、張藩、何志遠、江文等中央領導、老將軍的故鄉;全鎮社會治安穩定,投資環境優良,人民安居樂業。

經濟

張坊鎮張坊鎮水果
張坊鎮位於瀏陽市最東端--大圍山東麓,毗鄰江西省銅鼓、萬載兩縣,距長沙130公里、瀏陽64公里,省道1854線橫貫全鎮,交通通訊便利,電力充足。全鎮轄域320平方公里,3.1萬人口,森林面積達40萬畝,無任何工業污染。境內有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觀光休閒的旅遊勝地。

為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鎮黨委政府堅持走“資源興業,產業強鎮”的發展道路。通過最佳化環境、招商引資,建成了以鵬洋竹膠板有限責任公司、中南竹業公司、湖浦工藝品廠、上洪涼席廠、上洪人造板廠、吉祥工藝品公司、張坊出口花炮廠、田村、上洪引線廠、好運來礦泉水公司、大漠銀洲雨礦泉水公司等企業為龍頭的工業發展體系和以黑山羊食用菌、優質藥材瓜果野生蔬菜為支柱的農業產業體系。在加快城鎮建設步伐上,堅持高起點規化、高品位設計、高標準建設,通過老區改造、新區開發,使集鎮已成為初具規模、獨具特色的山水精品小鎮。

下轄村

白石村富溪村七溪村湖洋村中塘村禹門村
三橋村虎坳村張坊村雙溪村田村村雙坳村
上洪村洪沙村茶林村石溪村金鐘村西溪村
小溪村彭坊村守和村

特色農業

張坊鎮張坊鎮科普活動

張坊鎮2008年種植香菇310畝、280萬筒。由於技術服務到位,菇農精心培管,產品質量提高,出口韓國日本等外銷行情看好,銷售價格一路上揚,銷售均價達8.4元/公斤,是2007年同期的2.4倍。據業內人士分折預計,張坊鎮2008年香菇總產可達1700多噸,總產值1400多萬元,減去物化成本310萬元,總收入達1120多萬元,折合畝平純收入3.6萬元.張坊鎮有13個村的360個農戶從事香菇生產,培植面積達430餘畝,約600餘萬筒。張坊桂原食用菌開發合作社創辦人兼會長曾令桂。曾令桂同志今年42歲,系張坊鎮雙坳村中坳組一普通農民,通過學習和鑽研,他掌握了種植香菇的技術和竅門。曾令桂是個有抱負有魄力的人,為了讓家鄉人共同富裕,他紮根故土,創辦實體,甘當帶領全鎮村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在鎮農辦科技辦農科教農技站等單位扶持下,由他牽頭開始申報組建瀏陽市張坊桂源食用菌開發合作社,並下村入戶發展會員360餘戶,遍及張坊鎮內13個行政村。種植香菇80多畝,畝產值接近兩萬元,畝平純收入近萬元。
2006年10月合作社獲得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合夥企業營業執照》 。接著為合作社選址、引進技術、購置生產設施而忙碌開了:購買原供銷社膠板廠,作為合作社社址及制種基地,占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籌建保鮮冷庫二個,120平方米,容量24噸;購進打柴機、裝袋機50套;建滅菌灶50個;聘請食用菌技師3人;會員建大棚、引種給予一定資金補助。已投入資金737.5萬元。他們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合作社與農戶訂立售種、包收產品的契約。為了保證引種質量,由食用菌合作社統一供種,如引種質量成功率未達到合格標準,由合作社按進價的5倍賠償農戶損失。食用菌合作社全面負責技術指導,舉辦培訓班,發放人手一冊的香菇培植技術資料,指導農戶生產和包裝消毒,技師下組入戶現場指導農戶架棚,擺放筒裝食用菌苗。張坊食用菌合作社實行訂單生產,已建立完整的銷售網路,幫助上海的王老闆申報了綠色運輸通道,每日發保鮮車運往銷售地,產品直銷上海、浙江、廣州等地,優質品還出口韓日等國,效益可觀。按去年價格計算,農戶培植一畝香菇產值3萬元,減去成本和工資1.5萬元,獲純收入1.5萬元,至第二年成本降低可獲純利2萬元,預計今年僅食用菌一項全鎮農戶可增純收入645萬元。為進一步發展食用菌產業,曾會長還談到今後的打算:一是成立“濟貧救災基金會”,每戶會員交納100元會費作為基金會基金,基金會專門救助當年發生天災人禍的會員農戶。二是進行用玉米稈、稻草等原材料替代木屑的開發研究。三是多方引進外地老闆,提高香菇價格,加大來年種植面積,降低成本,使農戶增產增收。

人文環境

張坊鎮文化底蘊豐富,大秧歌、高蹺會等民間文藝在地方頗具特色。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契機,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認真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用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為物質文明建設營造了 寬鬆、和諧的人文環境。

杮都特色

滑雪場滑雪場

景點名稱: 悠波滑雪:悠波滑雪場毗鄰千年古剎——雲居寺
景點位置: 蔡家口村
景點介紹: 雲居滑雪場毗鄰千年古剎——雲居寺,占地總面積80萬平方米,有高級、中級、初級滑雪道8條,雪圈道6條,滑雪道總長5000米,平均寬度45米,最大落差98米,最大坡度25度,是京郊西南冬日旅遊休閒之旅的首選。

景點名稱: 仙棲勝景:仙棲洞和龍鄉宮形成於16億年

龍鄉宮龍鄉宮

景點位置: 東關上村
景點介紹: 仙棲洞和龍鄉宮形成於16億年前的震旦紀早期,洞內五種沉積類型景致形成於30萬年—70萬年之間,以石鐘乳、石幔、石塔、石瀑、石鏡、石鼓、晶花、蓋板等方式存在,景觀奇絕,錯落有致,造化天然,極具觀賞價值。

景點名稱: 瑰麗雲澤:雲澤山莊,設施齊全

雲澤山莊雲澤山莊

景點位置: 穆家口村
景點介紹: 雲澤山莊擁有1350平方米會議室和近5000平方米生態餐廳,以及中西合璧的四套四合小院,垂釣、游泳、拓展、雷射射擊等康樂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是集餐飲住宿、商務會議,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五星級酒店。

景點名稱: 柿鄉秋色:我鎮被譽為“中國磨盤柿之鄉”

杮鄉特色杮鄉特色

景點位置: 大峪溝村
景點介紹: 張坊鎮以磨盤柿品質最佳、面積最大、產量最高享譽京郊乃至全國,被譽為“中國磨盤柿之鄉”,柿子栽培歷史追朔至明代。每年霜降節過後,柿葉由綠轉紅,在陽光的映襯下,火紅一片,盡顯層林盡染的深秋景致。

景點名稱: 穆柯遺風:傳說抗遼宋將穆桂英在此居住

穆柯遺風穆柯遺風

景點位置: 穆家口村
景點介紹: 傳說抗遼宋將穆桂英在此居住。沿彎彎山路,過層層的寨門,昔日古寨的雄姿即展現在了眼前,聚義廳,習武場,穆桂英閨房,招親房,古樸自然;點將台,射箭場,暸望哨,草料場,風采各異;古寨牆,降龍木,天門陣圖,誘人凝思。

房山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