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山鄉

七寶山鄉

七寶山鄉位於瀏陽市東部,轄9個行政村,125個村民小組,3422戶,13080人。耕地面積1.2萬畝,山林面積22萬餘畝,因歷史上盛產鉛、鐵、硼砂、青礬、膽礬、土磺、鹼石等“七寶”而得名。境內土地肥沃,主要以種植水稻、中藥材、花卉為主,資源豐富,擁有森林面積11976.9公頃,是瀏陽市松、杉、雜木、楠竹的重點產區之一:擁有豐富的地下礦藏,盛產鉛、鋅、銅、硫、金、銀等礦,鍺、鎵、銻等稀有金屬和優質高嶺土亦有相當儲量。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中學

七寶山鄉轄9個行政村,104個村民小組,4725戶,15373人,總面積182平方千米,山林面積13333公頃,耕地面積827公頃,其中水田760公頃,旱土69公頃,駐鄉單位有省硫鐵礦,市漢高嶺林場。
所轄村有:荷塘村 昇平村 板坑村 城建村 蓮花村 同仁村 蔣埠江村 筀龍村 橫坑村 筀竹紅莊村 西嶺村 獅子山村 井泉新村 沾潭村 鳳凰村 民強村 鐵山村 寶山村 橫山村。
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農民生活逐年提高,2004年人均純收入2550元,居住條件逐步改善,農網改造基本完成,完成了光纜寬頻有線電視安裝工程,安裝到了大部分村組,集鎮建設和中心村建設有了新的突破。公路建設加快了步伐。貫通了東南支線公路6.7公里,蔣埠江大橋建成通車,沿寶公路大坡坳至聯合4.6公里進行了砂改油路,硬化了境內沿寶公路分段修建了寶茅公路17.4公里,寶張公路硬化工程正在實施中,9月底可竣工,打通了七寶山至張坊鎮、中和鎮公路交通閉塞的瓶頸,實現在村村通公路。招商引資引智取得突破性進展,已成功引進豐泰造紙廠、文鑫筆業有限公司寶鑫公司宏鑫公司鐵山煙花鞭炮廠瀏河出口煙花有限公司、湖南博隆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境內落戶。

基礎設施

境內基礎設施健全,交通便利,西有瀏東高等級公路相通,南有東南支線相接,東有市級公路相連,構成完備的交通網路;電力發達,建有35KV的變電站;農網改造全面完成,三相四線到村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信息靈通,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光纜移動聯通信號發射塔一應俱全,提供了便捷的信息通道。
七寶鄉政通人和,百業俱興,七寶人民正以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昂揚進取的鬥志,把握改革開放的發展機遇,以“工業領跑、穩農增效、區位提升、和諧發展”為總攬,以整合資源,最佳化環境為手段,“招商引資”和“激活內資”雙管齊下,努力朝著“實力七寶、活力七寶、魅力七寶”的戰略目標而奮鬥。

農業狀況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千年古樹
2007年,湖南省七寶山鄉將發展烤菸1000畝,力爭擠進烤菸基地行列。七寶山鄉對來年的優煙開發進行動員,部署生產任務,制定新的扶持獎勵政策。

七寶山鄉烤菸畝平產量比上年增加了28公斤,畝平收入增加428元,菸農種植積極性大增。農民種煙熱情高了,七寶山鄉將烤菸生產作為2007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來抓,在兌現上級扶持鼓勵政策的基礎上,鄉上配套了一系列的獎勵優惠政策:對新建的長瀏2號烤房補助500元/座;對在2007年12月31完成冬翻凍坯的農戶補助15元/畝;設立優煙開發示範獎勵專項資金,鼓勵農民改良種植技術;按照實際收購量發放每擔1元的菸葉送售運輸補助。

工業發展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
七寶山鄉共完成財政稅收1765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2%(剔除烤菸特產稅任務),提前5個月完成全年財稅目標任務,七寶山鄉納稅大戶博隆礦業公司有望躋身億元方陣。

瀏陽市七寶山鄉是該市的老礦產工業基地,礦產企業是七寶山鄉財稅收入的重中之重,但隨著礦產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礦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粗放型的原礦生產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對此,從2007年開始,鄉黨委、政府對七寶山鄉礦產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引導大型優勢企業提質擴改和節能減排增效,此舉不但改變了過去散亂差的開礦局面,還極大提升了企業效益和行業競爭力。同時,七寶山鄉還成立了四個重點企業全程跟蹤服務領導小組,變粗放式包攬為服務型政府,及時為納稅人排解和協調各種矛盾,確保了博隆礦業公司、銅鋅礦業公司瀏河花炮、七寶山花炮等骨幹企業的正常安全生產。
在不斷增長的可用財力支撐下,近年來,鄉政府不僅成功實現消資減債500多萬元,而且還修建了七寶山到張坊等3條公路,解決了山區人民出行難和企業發展運輸不暢的難題,七寶山鄉經濟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

特色產業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研討會

2008年上半年,胸徑20公分以上的紅豆杉已開始正式對外銷售,“2008年上半年共賣了20多株,平均每株賣到4000元以上,其中胸徑最大的已達60公分,每株價值上萬元,總收入達10多萬元。外地前來參觀、聯繫種苗的客戶更是絡繹不絕”。
由於袁捍偉的種植經驗日漸豐富,效益也有目共睹。鄰里鄉親都來向他要苗子,老袁便以五塊錢一株的價錢賣給當地農民,事實上,一棵紅豆杉的成本價都不止五塊。但是他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要帶動山區的農民一起富起來。
在老袁的影響下,經過多年艱難發展,七寶山七寶山鄉已形成紅豆杉種植近200畝、3萬餘的規模,帶動農戶近百戶,遍布昇平、增加台等村。據省林科所專家估算,五年後,這批紅豆杉的市場價值將近億元。
七寶山鄉主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針對昇平村紅豆杉種植特點,當地政府正以大戶為重點,著力加強引導,利用山地資源優勢新拓展建造昇平200畝紅豆杉基地,並按“公司+農戶”逐步規範產業,爭取把紅豆杉這棵植物“明星”做成一大特色產業。

七寶山鄉中學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中學長廊
七寶山中學創建於1969年,前身為橫山農業中學(1958——1969),校址位於七寶山鄉寶山村神沖組百丈鋪。學校創建初期,校園面積僅為6.2畝,同時還創辦了高中部。直到1976年,撤去高中部後,成為全日制初級中學。1982年,因校園內地表沉陷,學校遷至現址——七寶山鄉寶山村大坡坳。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面貌日新月異,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鄉黨委、政府乘“普九”東風,集七寶山鄉之力,聚七寶山鄉之財,投入近二百萬元,征地30餘畝,先後興建了教學樓、教師宿舍樓、250m環形跑道運動場,校園面積已擴充到近60畝,同時還大面積地綠化了校園,硬化了校道,完善了教學、生活、文化設施,已經擁有能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儀器室、實驗室。2003年4月,學校又投入資金壹拾貳萬元建設多媒體中心電教室、電子備課室,接通教育城域網。“兩室一網”的創建,標誌著七寶山中學在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邁開了較大一步,將為七寶山鄉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發揮積極的作用。

從建校至2008年,已有近200名有志之士在這裡奉獻了青春,撒下了汗水,播下了希望。學校的創始人——德高望重的老局長張運釮、勤政務實的現任局長肖長禮,在學校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崇高師德、敬業精神、工作作風是學校永存的寶貴財富,永遠激勵著曾經和正在這裡工作的教職員工不畏清貧、甘於奉獻、精心育人,已經為貧困落後的七寶山鄉培育了近五千名合格、優秀人才,學校永遠為國家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杜業棟、劉輝成趙向紅李凡焱李志堅鍾偉明等知名校友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農技培訓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農技
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七寶山鄉農科教中心組織的農民技能培訓工作圓滿結束,學員們自發的買來鞭炮,送別長沙市職業技術學校培訓的老師。由於組織準備工作充分,報名參加這次培訓的88名電工班學員、34名焊工班學員,全部參加了8月2日、3日,由長沙市勞動局、長沙市安監局組織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考試,預計所有參加考試的學員都能夠順利拿到等級證和技能操作證書。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鄉農科教中心的得力組織,和廣大學員的認真學習。為了搞好這次培訓,農科教中心派專人協助長沙市技術學校的老師培訓,解決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圓滿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焊工班雖然學員不多,但由於是成人培訓,部分學員反映白天無法堅持學習,就與培訓老師協商,晚上加班加點,補習白天落下的課程;有的學員反映實際操作有困難,也利用晚上的時間加強練習。

便民措施

七寶山鄉七寶山鄉評比會
在傾全力解決“四大難”的過程中,無論是飲水難、看病難,還是上學難,行路難,純樸善良的人民民眾都能以一顆寬大的包容心予以理解,而辦事難卻成了橫亘在黨群、乾群中間的一道障礙,影響了和諧,影響了團結。由於七寶山鄉城鎮化規模不大,工業化程度不高以及人民民眾“靠山吃山”的潛意識的存在,導致鄉內人口居住極為分散,民眾來鄉辦事難。尤其是離鄉政府最遠的村,如獅子山村和荷塘村等,那裡的民眾來鄉一趟,光路上的時間就要花費半天,如果碰到幹部外出或相關手續要重辦或補辦,那么他們這一天從早晨天剛亮就起床來鄉想辦成事的願望就落空了,民眾心裡不高興,幹部心裡也不舒服。

為此, 鄉黨委、政府在近幾年基礎設施建設耗資巨大,而七寶山鄉經濟總量增長不大,年稅收分成不過幾十萬元,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勒緊褲帶,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投資近40萬元建起了一棟集初審、收費、代辦、諮詢、管理投訴監督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政務服務中心大樓,目的是為了方便民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