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鎮[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

河北鎮[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

河北鎮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北部淺山區,距北京市中心45公里,東與坨里鎮接壤,西與佛子莊鄉毗鄰,北與門頭溝區交界,南與燕山石油化工總公司相連,是西北部山區的門戶。全鎮總面積70平方公里,共轄18個行政村,社會總人口2.5萬人,2001年農村經濟營業收入6.8億元,鄉鎮企業收入6.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3億元,人均純收入5550元,財政收入1100萬元。

基本信息

簡介

河北鎮河北鎮

河北鎮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西北部淺山區,距北京市中心45公里,東與青龍湖鎮接壤,西與佛子莊鄉毗臨,北與門頭溝區潭柘寺鎮交界,南與燕山石油化工總公司相連,是房山區西北部山區的門戶。總面積70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社會總人口數截止到2009年底總計10468戶、22536人,其中農業人口3904戶、8429人,非農業人口6564戶、14107人。

歷史沿革

河北地區歷史悠久。早在70萬年前,人類遠祖的一支——北京人,就在距河北地區不足10公里的周口店龍骨山一帶繁衍生息。本地區最早見於記載的地理實體名字是“繩水”,始於戰國時期,西漢時改為聖水,即以今流經本鎮的大石河命名。漢代隸屬涿郡利鄉侯國,《河北通志稿》記載:涿郡,西漢高帝置,治所於涿,即今河北省涿縣領良鄉、利鄉等29侯國。利鄉在今房山區石堡和長操一帶。王莽時更名垣翰,東漢復原名。唐代隸屬范陽郡良鄉縣,唐大曆(唐代宗李豫年號)年間,修萬佛堂龍泉寶殿。遼金時期,磁家務村已有較大規模的瓷器燒制窯場。張良洞《黃山玉室洞天記》碑刻有“奉先神寧鄉”記載,即金元時期,行政隸屬於奉先縣神寧鄉。《明史》志十六·地里一載:“涿州洪武初,以州治范陽縣省入……,房山州北少西,西有大房山,北有大安山,西南有青龍潭,北有磁家務巡檢司”。磁家務一帶應屬房山。清代隸屬順天府房山縣。國民政府時期隸屬房山縣,為房山縣四區(1916年至1938年),區政府駐磁家務村,下轄漫水河、磁家務、檀木港、北車營、坨里、河南、杏園等32村。

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5月,中國共產黨新建房良聯合縣,河北為房良聯合縣四區(原舊四區屬地)。1942年8月至1942年12月為宛平縣六區,轄河北、陳家墳一帶。1942年12月昌宛房聯合縣建立,河北地區屬昌宛房聯合縣五區,轄區未變。1944年10月昌宛房聯合縣撤銷,回歸宛平縣六區,仍轄河北、陳家墳一帶。1945年8月,河北地區又分屬房山縣七區和八區。1945年9月建立良鄉縣,原宛平縣六區、八區和房山四區、八區的大石河以東部分,劃歸良鄉縣管轄。1946年2月,冀東十分區在平漢鐵路東設立良鄉縣,路西的良鄉縣改稱良鄉縣佐公署,河北地區稱為良鄉縣佐公署三區。1948年7月,又改稱良鄉縣三區。下轄27村:沙窩、大苑、石梯、水峪、口頭、上萬、北車營、大灰廠、辛開口、漫水河、磁家務、半壁店、黃土坡、南車營、三福村、河東、東莊子、檀木港、東港、李各莊、河北、河南、辛莊、杏園、他窖、口兒、曬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8年3月,房山縣隸屬河北省通縣專區。1949年10月,良鄉縣三區改為房山縣八區。1950年5月又改為房山縣五區。下轄47個行政村:賈玉口、石板房、山川、長操、上水峪、南窖、西安、大西溝、北安、花港、紅煤場、中窖、北窖、上英水、中英水、下英水、查兒、佛子莊、黑龍關、東班各莊、西班各莊、陳家墳、北峪、陳家台、辛莊、河北、河南、李各莊、口兒、他窖、杏園、曬台、檀木港、東莊子、河東、東港、三福村、南車營、黃土坡、半壁店、磁家務、漫水河、石梯、水峪、口頭、坨里、辛開口。

1952年9月1日,經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將河北省宛平縣全縣及房山縣、良鄉縣部分村劃歸北京市管轄,同北京市原16區合併組成京西礦區,河北改稱京西礦區河北區,下轄49個村,除原房山縣五區47個行政村外,原良鄉縣上萬村、北車營村也劃歸河北區管轄。

1953年5月,根據華北行政委員會的決定,為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改革戰爭年代的區、村體制,實行生產劃鄉,鄉為國家基層政權的基本組織形式。河北地區49個村劃為若干個小鄉。現河北鎮界內劃為6個小鄉:口兒鄉,轄曬台村、他窖村、杏園村;河南鄉,轄河南村、辛莊村;河北鄉,轄河北村、李各莊村;東莊子鄉,轄東莊子村、河東村、東港村;黃土坡鄉,轄黃土坡村、南車營村、半壁店村、三福村;磁家務鄉,轄磁家務村、萬佛堂村、漫水河村。

1956年合作化高潮時期,東莊子至口兒4鄉12村的14個初級合作社合併,成立高級社,名為永成社;磁家務、黃土坡2鄉7村的初級合作社合併,成立高級社,名為永順社。

1956年6月,隨著河北地區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的完成,原有的小鄉建制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全面規劃、加強領導的方針,適當擴大鄉域規模,進行並鄉工作。將原有49村若干個小鄉合併成河北鄉、長操鄉南窖鄉、班各莊鄉4個大鄉。現河北鎮界內的6個小鄉合併成河北鄉。

1956年8月,中共京西礦區委員會根據上級指示,將所轄112個鄉合併為41個鄉,河北鄉分成河北鄉和磁家務鄉。分設後的磁家務鄉轄原永順社7個村。河北鄉轄曬台、口兒、他窖、杏園、河南、辛莊、河北、李各莊、檀木港、東莊子、河東、東港、黃土坡、三福村、南車營、半壁店、磁家務、萬佛堂18村。原河北鄉所屬漫水河村劃入坨里鄉。1958年2月,又將41個鄉合併為30個鄉,磁家務鄉撤銷,所瞎區域併入河北鄉。

1958年5月,撤銷房山、良鄉兩縣,設定北京市周口店區,河北鄉隸屬周口店區。 1958年9月,周口店區廢除鄉(鎮)建置,全區建立7個人民公社。9月10日,河北、班各莊、南窖、長操4鄉正式合併,成立花果山人民公社。同年11月,花果山公社與百花山公社合併,成立百花山人民公社。1959年11月,改稱河北人民公社。全社劃分為河北、長操、南窖、班各莊、大安山、史家營6個管理區,各區設工作站,分別轄若干個行政村。北至秋村鋪村,南至磁家務村,南北跨度達75公里。時有農戶10905戶,45075人,其中勞動力14484人,土地面積46220畝。

196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北京市周口店區,設定北京市房山縣。1960年2月,河北改稱房山縣河北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中共房山縣委根據工作需要,在河北成立派出機構,即房山縣河北工作委員會。同月,按照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貫徹落實《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房山縣調整公社規模,全縣由原來的7個公社調整為32個。原河北公社,以所轄6個管理區為基礎,劃分為河北、長操、南窖、班各莊、大安山、史家營6個人民公社。河北公社轄杏園、口兒、他窖、南道、辛莊、河南、河北、李各莊、檀木港、東莊子、東港、卅畝地、河東、三福村、黃土坡、南車營、半壁店、萬佛堂、磁家務19個生產大隊,54個生產隊。

1981年1月1日,為適應北京市煤炭生產發展的需要,經市政府批准,北京礦務局工農區成立,河北公社隸屬北京礦務局工農區,行政執法工作由房山縣(區)代管。1983年3月,房山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據1982年修改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決定政、社分開,實行鄉、村制。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村民委員會。河北人民公社改稱為河北鄉。這一時期,黨委工作、經濟工作歸北京礦務局工農區領導,民政、司法、武裝、計畫生育、招工等行政執法工作由房山縣管轄。

1990年6月,河北鄉改制為鎮。1993年6月,北京礦務局工農區撤銷,河北鎮回歸房山區。所轄南車營村劃歸石花洞管理處,實轄18個村,2個社區。2004年3月17日,南車營村回歸河北鎮。全鎮轄19個村,2個社區。至今,行政區劃及隸屬關係沒有變化。

地理位置

河北鎮河北鎮

河北鎮地處華北平原與太行山交界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落差大,最高海拔831.9米,最低海拔90.7米。鎮中心海拔150米。鎮域內河谷溝壑縱橫,群峰聳立,有鳳凰山、蕎麥山、南大山、將軍坨、朝陽洞山、半壁山等。山間溝谷交錯、山泉豐沛,有主溝67條,支溝710條。大石河自西向東蜿蜒流經鎮境中部,流程15公里。村莊多依山傍水,沿河谷溝域分布。

河北鎮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平緩,交通發達,良陳鐵路沿境而伸,108國道穿境而過。京昆複線、閆東路、良三路、萬窯路,交織在境內,村村通柏油路。917路、948路公車由天橋、石景山車站直通本鎮,每15分鐘一車次。全鎮通訊發達,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現已遍布全鎮。

氣候特點

河北鎮河北鎮

河北鎮年平均氣溫10.6℃,一月份平均氣溫-5℃,七月份平均氣溫26℃。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200天以上。季風氣候明顯,春季多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一年中最大風力8級,主要集中在春季。夏季有風雹災害交替發生,秋冬之際和初春之際時有凍害發生。

公路交通

河北鎮地處房山西北距良鄉20公里,108國道貫穿全鎮,閆東路、王三路、東萬路匯集河北,917路、948路公車及多路小公車往返於河北、市區之間,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河北鎮轄2個社區、19個村委會(房山礦社區、黃土坡軍工路社區、磁家務村、萬佛堂村、北半壁店村、北黃土坡村、三福村、河東村、東莊子村、檀木港村、三十畝地村、東港村、李各莊村、河北村、河南村、北辛莊村、南道村、杏園村、口兒村、他窖村、南車營村)。

旅遊資源

河北鎮河北鎮

河北鎮歷史悠久,鎮內名勝古蹟較多,旅遊資源豐富。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石花洞坐落境內,並與周邊洞穴共同構成了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溶洞觀賞區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內唐代花塔、萬佛龍泉寶殿及明代鐵瓦寺,至今保存完好。其它還有清代王陵,傳說中的孫臏龐涓學藝台,清朝王爺墳以及張良洞、孔水洞、蝙蝠洞等。鎮內有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17處歷史遺蹟。

河北鎮民間鄉土文化豐富多彩,有河北村的高蹺會、磁家務村的小車會、半壁店村的太平鼓等。目前,半壁店村的太平鼓和高蹺、河北村的高蹺三個項目已進入房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洞:為國家AAAA級地質公園石花洞;

二村:半壁店民俗旅遊村、黃土坡民俗旅遊村;

四園:半壁店採摘觀光園、將軍坨採摘休閒觀光園、索峪溝採摘休閒觀光園、蕎麥山休閒觀光園。各景點基礎設施完備,餐飲住宿條件優越,其中石花洞最富盛名,能夠吸引大批遊客,帶動全鎮旅遊事業。 河北鎮現有的萬佛堂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堂內精美的佛教文化雕刻栩栩如生;鐵瓦寺世界僅存兩座,一座在韓國,一座在中國,就在河北鎮,它現在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

如果將河北鎮機關搬遷,充分挖掘鐵瓦寺的潛在價值,那么它的影響力將是不可估量的;再把鎮內極具開發價值的九神廟、三觀廟、連泉禪寺等廟宇重建;加上僅一步之遙的戒台寺、檀柘寺,將會在河北鎮周圍形成一條富有特色的京西佛教旅遊線路。

經濟發展

河北鎮河北鎮

河北鎮礦產資源豐富,出產石灰石、煤炭、石板、大理石等,近年按照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傳統資源型產業正在加快退出,為此鎮黨委政府提出了“以旅遊產業為龍頭,商貿服務業為支撐,新興產業為增長點,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打造都市第三空間”的發展思路。養生休閒、特色種養、商貿服務、民俗旅遊等新興友好型產業正在逐漸壯大,頤年山莊、玫瑰休閒港接待能力已達到1300張床位,三個市級民俗旅遊專業村有市級標準民俗戶120戶。玫瑰系列產品、黃土坡青石硯、社火手工藝品等規模、品位不斷提升,圍游而農的特色農產品主要有豆類、薯類、柿子、核桃、蘋果、菱棗、桃、杏、梨、花椒等。

2009年,全鎮稅收完成2760萬元,同比增長12.6%,完成區下達任務的141.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億元,同比增長62.5%,其中鎮屬固定投資3億元,同比增長18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32元,同比增長8%。全鎮累計接待遊客8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8015萬元,同比增長15.4%。

2001年農村經濟營業收入6.8億元,鄉鎮企業收入6.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3億元,人均純收入5550元,財政收入1100萬元。

榮譽

2008—2009年,河北鎮黨委榮獲了市級“五好鄉鎮黨委”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鄉鎮”,河北鎮被列為全市42個重點建設的小城鎮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