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雹災害

風雹災害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範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並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性災害性天氣過程。

風雹災害是指冰雹、雷雨大風和龍捲風等強對流性天氣造成的一種自然災害。

由於這種災害性天氣發生在積雨雲中,故稱其為“對流性風暴”或“強雷暴”,以嚴重降雹為主的雷暴又稱“雹暴”。

風雹災害又稱“風暴災害”,這種災害主要發生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但各地發生的頻次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該災害是中國、美國等季風氣候地區頻發的自然災害之一。

2009年6月14日由於大風合肥市民在大風中艱難前行

2009年6月16日上午11時左右,北京上空從陰雲密布迅速轉為漆黑如夜,雷聲不斷,如黃豆般的雨點嘩嘩落下,雨量中等,不少寫字樓無奈都紛紛掌燈,路上的汽車也都開啟了車燈,出現了非常奇特的自然奇觀現象。

2009年6月17日晚上7點20分,濟南市氣象台發布2009年首個雷電橙色預警信號。晚8點多,市內狂風大作,雷鳴電閃,瓢潑大雨傾盆而下。截止到晚上10點,全市平均降雨量15.4毫米,為中雨級別。市氣象台專家介紹,目前該市已進入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期,未來幾天仍多雷暴天氣,市民防範不可大意。

2009年6月17日晚上8點多山東濟南市狂風大作雷電轟鳴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冰雹的人工防治

據《左傳》記載,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春降大雹,相國季武子曾問別人“雹可御乎?”到了明、清時代,人工消雹已正式開始。

1、預報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天氣雷達、衛星雲圖接收、計算機和通信傳輸等先進設備在氣象業務中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對冰雹活動的跟蹤監測能力。當地氣象台(站)發現冰雹天氣,立即向可能影響的氣象台、站通報。各級氣象部門將現代化的氣象科學技術與長期積累的預報經驗相結合,綜合預報冰雹的發生、發展、強度、範圍及危害,使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為了儘可能提早將冰雹預警信息傳送到各級政府領導和民眾中去,各級氣象部門通過各地電台、電視台、電話、微機服務終端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系統等媒體發布“警報”“緊急警報”,使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民眾提前採取防禦措施,避免和減輕了災害損失,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氣象台氣象台

2、防治

 我國是世界上人工防雹較早的國家之一。由於我國雹災嚴重,所以防雹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目前,已有許多省建立了長期試驗點,並進行了嚴謹的試驗,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開展人工防雹,使其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達到減輕災害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有:①用火箭、高炮或飛機直接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送到雲里去;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在積雨雲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里,讓這些物質在雹雲里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變小;③在地面上向雹雲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雲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雲的水分輸送;④用火箭、高炮向暖雲部分撒凝結核,使雲形成降水,以減少雲中的水分;在冷雲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長。

3.農業防雹措施

春季造林春季造林

常用方法有:①在多雹地帶,種植牧草和樹木,增加森林面積,改善地貌環境,破壞雹雲條件,達到減少雹災目的;②增種抗雹和恢復能力強的農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時搶收;④多雹災地區降雹季節,農民下地隨身攜帶防雹工具,如竹籃、柳條筐等,以減少人身傷亡。

參考文獻

[1]中國防洪抗旱減災網 http://www.rcdr.org.cn/index/index.asp

[2]中國國家減災網 http://www.jianzai.gov.cn/

[3] 地理愛好者 http://axkk.com/default.aspx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