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家務

磁家務

磁家務,北京街道,屬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

磁家務磁家務莊親王墓
磁家務,北京街道,屬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

公交線路

917支、3917支、5房山、13路房山、19路北線、房山20路、房山21路、房山22路、房山23路、房山25路

景點

萬佛堂--刻於房山區磁家務村萬佛堂孔水洞入口處岩壁上的孔水洞摩崖造像旁的摩崖刻經是北京地區目前僅存的隋代摩崖石刻。萬佛堂原名“大曆萬佛龍泉寶殿”,創建於唐宣宗年間(713~756)。萬佛堂下有孔水洞,在洞口不遠處的石壁上,雕有兩龕佛像。左龕內雕一佛二菩薩,從其特徵和龕內外布局看,為隋代作品;右龕內雕菩薩一尊,面部豐滿,比例勻稱,應為晚唐作品。在造像下方約1m處,有隋大業十年(614)四月刻“大般若涅NB034經壽命品”、“如來蓮花經觀世音普門品”。這兩種經文的文字有數千字,字徑寸許,刻字面積有一定規模。刻經尾處右側15cm處有金代大定年間的摩崖題記,刻經和題記均已漫漶,豐水期時石刻浸在水中。

琉璃局--北京地區的古代陶瓷業,宋、元以後已有多處,如遼、金時期的小水務窯,窯址位於北京密雲縣小水峪村,生產器物多為日用盤碗。金元時期的磁家務窯,窯址位於房山縣河北鄉磁家務村,生產器物多為日用盤盆等。遼代的龍泉務窯,窯址位於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生產遼三彩,白瓷等。元代的公主墳窯,窯址位於海淀區公主墳,生產琉璃磚、瓦等。元初建,明、清時期專造宮廷用瓦的琉璃廠,窯址和平門外海王村,同時還有京西琉璃渠窯廠(西窯)。今門頭溝區琉璃渠村,一脈相承,保留至今的只有琉璃渠窯廠。歷史上工部曾在這裡設“局”監造琉璃瓦,後村名改為“琉璃局”。公元1954年收歸國有。

莊親王墓--位於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村北。這裡是清代始建的八大鐵帽王之一的莊親王的家族墓地。原有九代12位親王下葬於此。分為前陵、後陵、西陵、小西衙門、小新陵、松樹圈、大立峪等七處陵寢。現僅存後陵莊靖親王果鐸墓前的牌坊。據史書記載,和碩承澤親王葬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三合土寶頂下砌兩層大理石高台,前有碑石和供桌。石牌樓設在墓前。和碩莊慎親王葬於乾隆年間,有兩個寶頂,一個用三合土夯實,一個用磚砌築。兩個寶頂前各樹一碑。和碩莊襄親王葬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三合土寶頂下用大理石築座,高4米,直徑6米。墓前有螭首龜趺碑。莊親王墓石牌樓是四柱三門形式。通天柱為方形,高7.5米,寬0.48米,柱頂上雕刻著望天吼,柱腳兩側有抱鼓石,共8對。牌樓通面寬為9.8米,中門寬3.2米,兩側門寬為2.8米。梁、枋上浮雕海水江崖,祥雲圖飾。為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六里橋乘917路車到良鄉,換乘去河北鎮方向的中巴到磁家務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