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鎮水塔

鎮水塔建於金正隆五年,有一千八百年歷史。 馬水口關建築已毀。 馬水口長城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殘存各半,保存較好的地方磚砌敵樓二十七座,多較好。

鎮水塔建於金正隆五年,有一千八百年歷史。該塔是鄉民為鎮壓桑乾河狂漾而建,故名“鎮水塔”。此塔與桑乾河山上的磚塔隔河相望。塔形呈八角七階,塔高13米,用青磚砌成,建築奇特。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至今完好無損。1982年7月,被列為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修繕。
涿鹿縣南部山區,群峰障蔽,勢若屏藩,所以絕大部分地方以險制塞未築城牆,僅在一此可通步騎的地方設敵樓或墩台。
涿鹿境內今保存最好的一段長城就是蟒石口鄉馬水村附近的長城。這段長城由道溝村北向東南方向蜿蜒,止於狼煙山腳下,長約十五華里。馬水口關居此段長城之中。
據《大清一統志》載:馬水口“明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始守軍,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建正城,又建圈城於北嶺上。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設守備把總,嘉靖二十三年改守備為參將”。
馬水口關建築已毀。由關口兩側,層疊而上,長城隨山蜿蜒起伏,十分壯觀。馬水口長城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殘存各半,保存較好的地方磚砌敵樓二十七座,多較好。敵樓門額之上原皆嵌有石匾,但今有的已被毀壞。“馬字拾壹號台”匾存,字為陰刻橫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