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風

摸風,是盜竊團伙的行業用語,指像候鳥一樣遷徙作案,摸風是存在於中國個別地區的極少數行為,其由來於一些本身是很善意的習俗。“摸風”嫌犯大多是親戚,或是夫妻或是兄弟,根據氣候變化而輾轉到不同城市作案。 摸風也就是盜竊,偷的意思,是一種犯罪行為,在一些貧困地區把摸風當作一種職業,有許多人從事這個行業,甚至於有的地方,一個村的人都在外摸風,他們掙錢來的快,被公安部門打擊過,也有很多人為此而蹲了監獄。

簡介

摸風罪犯摸風罪犯

摸風也就是盜竊,偷的意思,是一種犯罪行為。在一些貧困地區把摸風當作一種職業,有許多人從事這個行業,甚至於有的地方,一個村的人都在外摸風,他們掙錢來的快,被公安部門打擊過,也有很多人為此而蹲了監獄。

“摸風”嫌犯大多是親戚,或是夫妻或是兄弟,根據氣候變化而輾轉到不同城市作案。每抵達一個城市後,就買一份地圖。摸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搞單位,手提公文包,走單位,主要是找現金,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另一種是上早班,早晨三四點鐘起床,跑旅館,賓館,以及住宅區,出租區。主要偷現金,手機,首飾等,特別是在夏天,天氣熱燥,有的人家門未上鎖,這就為他們摸風提供了便利。

摸風一般都由兩人或三人同時作案,一人望風和轉移髒物,一人入室或進單位,如果被人發覺,就假裝找人或假裝自己是做小姐的。在單位一般說是推銷某種商品。

摸風幫

“摸風”,本來是一種在白紙上變出字的小把戲,流傳在安徽省樅陽縣民間。先用白蠟在白紙上寫出想要的字,然後用香灰揉擦,就能把原來寫的字顯示出來。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但有人卻將遊戲變為犯罪的手段。
由這些人組成的隊伍巔峰時期甚至達到近百人,他們大多是夫妻、姐妹、兄弟及親戚朋友。他們像“候鳥遷徙”,按照氣候由冷到暖的變化,往返於國內各地作案,形成了具有區域性、組織性、家族性、職業性的“盜銷一條龍”犯罪網。
“摸風幫”內部人員分工明確,成員之間呈“金字塔”結構,其中具體實施入室盜竊的為“下線”,“下線”橫向彼此有聯繫;負責帶領“下線”到各地作案,且向“下線”收購所盜物品的為“上線”,不同城區犯罪團伙的“上線”從別的團伙“下線”手中收購贓物,彼此之間會出現“價格戰”;從“上線”手中再行收購所盜物品,並通過物流、郵寄等方式將贓物銷往二手市場或上海後,中轉至深圳、東莞、蘇州、西安等地的為更高一級頭目。

作案特點

摸風就是盜竊摸風就是盜竊

“摸風幫”作案區域廣泛,不僅有“季節性”,而且有“集中流竄徒遷”的特徵,一般說來,會根據氣候的變化確定作案的區域和城市。通常根據氣候變化,具體劃分國內各地最佳作案時間,然後輾轉各地作案。
犯罪團伙通常選擇受害人晚上休息疏於防範或清晨外出未關房門等“空隙時間”作案。團伙成員之間基本人手一份鄭州市區地圖和南京、武漢、西安、濟南等地地圖,這些地圖上密密麻麻標註有各種符號。警方經過分析發現,打×的地點表示已盜竊得手;打√或〇的地點為準備盜竊地;〇裡面另有符號的表示已實施盜竊但未得手,對這些地方日後還要伺機作案。
“摸風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犯罪手段多樣。比如穿著不好、形象較差的案犯,通常大多到都市村莊住戶實施盜竊,而穿著相對得體的案犯,經常出入賓館等場所盜竊。
“摸風幫”在作案形式上有以下特點:一是兩人組合,互有分工。一般為夫妻、姐妹、兄弟、親戚組合搭配,其中夫妻組合較為普遍,男的望風,女的下手,如被發現便謊稱走錯門,如家中無人,便作案。二是巧掩飾,伺機下手。往往是以上門推銷生活用品或介紹賣淫小姐、送水等為藉口,一旦時機恰當,便迅速下手,實施盜竊。三是採用欺詐、連騙帶偷的手段。比如喬裝成和尚或尼姑,以化緣、算命、看風水為藉口,尋機作案。

起源

中秋之際中秋

“摸風”不是樅陽人發明的。摸風一詞可能同樅陽遺留下來的一個原古習俗――“摸秋”有關。所謂“摸秋”,也就是在每年的中秋月圓之夜,一些家庭“窮苦”的人們可以“大方”地到別人家菜園子裡“借”一點瓜果蔬菜之類的回家改善下生活,只要不是太過分,主人家大都是睜一眼閉一眼的,也不會高聲叫罵,否則會被人認為是沒“家教”的表現。古人這個習俗,其目的是教人行善,沒想到後來卻被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加以利用,成為小偷小摸的藉口。

安慶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王雨生和樅陽縣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胡中付均表示,自己是樅陽人,卻從沒聽說過“摸風”一詞,各種史料上也沒有過記載。樅陽縣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胡中付說,民間有句俗語,“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風一詞可能來自“摸秋”,而摸秋也並非樅陽人創造,在中國的許多地區的農村都有中秋之夜“摸秋”的習俗,是人們慶祝豐收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在樅陽也有“摸秋”的習俗,農民們都不阻止,許多人家還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年輕人來“摸秋”。如果誰家被“摸秋”了,會認為是件開心吉利的事,說明主人大方人緣好,而來年也會有個好兆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