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書目

德國國家書目

《德國書目》(每周目錄)前身為1947年創刊的《德國圖書館書目》,1953年改為現名。由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德國圖書館在接受呈繳本基礎上編輯出版。

德國國家書目

正文

登記和報導德國出版物的目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德國的國家書目《德國國家書目》。1949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後,分別出版了兩種國家書目,聯邦德國的國家書目名為《德國書目》(每周目錄);民主德國的國家書目仍為《德國國家書目》。1990年10月德國重新統一後的德國國家書目為《德國書目》 (每周目錄)。
《德國國家書目》 由設在萊比錫的德意志圖書館1931年開始出版,收錄在德國境內出版的所有圖書以及其他國家用德文出版的圖書,分A、B兩輯。A輯《圖書發行新書》為周刊,收錄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和進入書市的出版物,其中包括期刊的第一期、地圖和日曆,1946~1948年間為雙周刊 ,是德國主要書業目錄的繼續。B輯《非銷售新書》為半月刊。收錄政府出版物、博士學位論文、大學和科學學會、社會團體、工商聯合公司的內部出版物等。1968年增設 C輯,收錄德國大學學位論文,也包括用德文撰寫而提交到其他國家(如瑞士)的學位論文。正文為分類目錄,每期有著者和主題索引。該書目於1990年10月德國重新統一後停刊。
《德國書目》(每周目錄) 前身為1947年創刊的《德國圖書館書目》,1953年改為現名。由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德國圖書館在接受呈繳本基礎上編輯出版。該書目收錄 6頁以上的單行本著作、新出版的期刊以及更換刊名後的第 1期和停刊期、政府出版物、博士學位論文、科學報告、標準、商業文獻、日曆、地圖、圖像、唱片、錄音磁帶、縮微膠捲和本國入藏的外國出版的德文出版物。書目分為:A輯──德文文獻;B輯──非正式出版物;C輯──圖像、地圖;H輯──科研報告、博士學位論文;M輯──音樂、樂譜;T輯──磁帶、聲像帶、唱片、縮微膠捲等。有周刊、雙周刊、季刊以及半年和五年累積本。採用《國際標準書目著錄》編目。1966年 1月6日正式採用電子計算機排版系統編制,是世界上第一個用計算機編制的國家書目。

配圖

相關連線

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