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

兩德統一後,根據1990年9月23日的聯邦統一法令,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由原設在東柏林的德國國家圖書館和西柏林的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合併而成,兩館前身為普魯士國家圖書館。是歐洲最古老、館藏最豐富、最有影響的圖書館之一。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歸屬於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領導。

基本信息

簡介

德國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德國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

德國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其歷史可追溯到1661年F·威廉建立的選帝侯圖書館。它是由布蘭登堡選帝侯F·威廉直接領導建立的私人圖書館發展起來的。
1699年開始實行法定註冊呈繳本制度。
1701年易名為國王圖書館。
19世紀70年代隨著德國政治上的統一,更名為德意志帝國圖書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名為普魯士國家圖書館。
1939年藏書約300萬冊,成為歐洲第三大圖書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避免空襲,該館約有170萬冊藏書疏散到德國西部,其餘疏散到東部。館舍毀於戰火,被炸毀和散失的藏書達10多萬冊。
1946年10月,以普魯士國家圖書館疏散在德國東部的藏書為主要館藏,在東柏林建立了“國立公共科學圖書館”,1954年更名為德國國家圖書館,即原東德的國家圖書館。
普魯士國家圖書館疏散在德國西部的藏書戰後大部分集中在馬爾堡大學和馬爾堡宮廷建築物內,還有一部分則存放在圖賓根大學圖書館。在馬爾堡的藏書由黑森州恢復圖書館業務,名為黑森圖書館。
1962年這些書劃歸普魯士文化遺產財團接管,改名為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圖書館。
從1964年起,馬爾堡和圖賓根的藏書逐步遷返西柏林。
1968年改稱為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
1967至1977年曆時11年在西柏林建成新館,1978年開館。
二次大戰使普魯士國家圖書館一分為二為兩個圖書館,即東柏林的德國國家圖書館和西柏林的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
隨著東、西德的統一,1992年1月1日兩館重新合併,定名為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
該館由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領導,是目前德語界最大型綜合性學術圖書館。享有接受德國出版的圖書呈繳本的權利。另外,德國的國際標準書號機構設在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同時作為歐洲研究圖書館聯盟、法律圖書館協會、國際圖聯等組織的成員,該館還開展館際互借。

主要職能

該館承擔著完整收集普魯士、布蘭登堡歷史文獻及德國和外國政府出版物的任務;
該館是政府出版物國際交換中心,與世界30多個國家交換政府出版物;也是70個國際組織出版物的儲存館和國際館際互借的中轉站。

法律依據

1990年10月3日的《聯邦統一法令》。
1970年12月的《呈繳本法》。

組織結構

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領導層由館長、副館長、館長助理(多名)、秘書組成。
設有行政管理部、信息技術部、館藏建設部、編目系統與學術服務部、早期印刷圖書部、讀者服務部、書目服務部、館藏建設部、編目系統與學術服務部、早期印刷圖書部、讀者服務部、書目服務部、館藏保護與保管部、手稿部、音樂部、地圖部、東歐部、東方部、東亞部、報紙部、兒童和青少年圖書館、圖片檔案部。

建築設備

原東柏林的德國國家圖書館館舍使用面積為59,010平方米,原西柏林的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館舍使用面積為78,200平方米,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面積總計137,210平方米。

人員配備

館長:安東尼烏斯·雅默斯博士(Dr.AntoniusJammers)
人員制度
該館實行了學科專家制度。
學科專家是負責某個或者某幾個學科領域的學科館員,他們是擁有相關學科領域本科學歷與圖書館學研究生學歷的信息專家。學科專家的職責:負責新出版的西歐語言的出版物的挑選、媒體(文獻)的主題標引、與學科相關的讀者問題的解答、相關學科的導讀、波茨坦大街館區普通閱覽室的參考館藏、相關學科信息的網路服務。大多數學科專家是波茨坦大街館區編目系統與學術服務部的成員,其餘的分別隸屬於各個特殊部門。
員工人數
1994年,工作人員有1000名。

經費收支

經費75%來自聯邦政府撥款,25%由各州地方財政出資,受德意志研究協會及其它機構的資助。凡是蒐集特藏方面的各圖書館均可獲得德意志科研協會的補貼。

館藏建設

該館的藏書涉及各個國家、各學科領域及各個語種。重點收藏法學(尤其是外國法)、東方學、東亞和東南亞研究、製圖學、外國報紙、議會文獻和地圖等資料。
此外,1990年起該館每年從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基金會獲得100萬馬克用於重點收藏1871至1912年的德語文獻,整個19世紀的音樂文獻和繪畫製圖方面的專著。東柏林和西柏林兩館館舍相距3公里,同類特藏合併,根據年代藏入其中一館。
據該館網站的最新介紹,如今,該館購書經費每年總支出不下850萬歐元。其中:訂閱現刊和報紙3.6萬多種,350萬歐元;用西歐語言撰寫的現代研究文獻(不包括期刊),250萬歐元,;早期印刷圖書,65萬歐元;手稿特藏部,20萬-50萬歐元;音樂特藏部,15萬歐元;東亞部特藏,60萬歐元;報紙部特藏,20萬歐元;兒童青少年圖書部特藏,10萬歐元。

館藏數量

通過訪問網站,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2006年1月6日的館藏大致包括:
圖書1000萬冊(據EDBI2002年統計,2001年,該館藏書量為9762506冊)、古籍4400冊;
訂閱的現刊與專題論文叢書38000種、早期報紙18萬冊、訂閱的報紙350份;
西方人的手稿18500件、東方人的手稿40000件、親筆簽名25萬份;
樂譜手稿67000件、樂譜印刷本45萬冊;
私人檔案1400份;
地圖和地圖集100萬份;
各種電子資料庫;
縮微膠片230萬件;
圖片檔案1350萬張。
1994年,柏林國立圖書館的藏書總量為800萬冊,11300件手稿,150萬件縮微膠捲和照片,900多萬幅地圖、木刻畫、插圖、版畫。

用戶服務

年滿14歲的公民可利用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館藏可以外借,但必須要有借書證。該館每年直接出借的圖書資料達120萬冊。通過館際互借出借的圖書、縮微片及縮微膠捲達10多萬件。閱覽室共有875個閱覽座位,每年接待的讀者達95萬多人次。
遇到關於館藏方面的或者圖書館該如何使用之類的一般問題,讀者可以向波茨坦大街館區、菩提樹下大街館區或者西碼頭館區的大樓內的諮詢台提問,或者參加該館定期舉辦的圖書館使用方法介紹講座。
讀者如果需要與學科相關的建議,或者需要了解該館所藏的某一學科的資源時,可以想學科專家諮詢。如果讀者需要深入了解某一學科的重要參考書目以及資料庫,學科專家可以提供該學科的館藏資源介紹(學科導航)。
學科專家還定期提供學科指南服務。讀者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或者信函諮詢;如果通過電話方式諮詢,最好選在星期二上午9:00-11:00,因為那是該館每周定期的電話諮詢時間;也可以在以下定期諮詢時間前往波茨坦大街館區閱覽室的諮詢台當面諮詢:

社會科學每周一下午14:00-16:00

自然科學每周三下午15:00-17:00

藝術與人文科學每周四下午14:00-16:00

數字圖書館

在圖書館自動化方面,從1971年起,原西柏林的國立普魯士文化遺產圖書館和德國圖書館研究院合作建立德國期刊資料庫,1973年投入運行。它是一個跨區域的期刊聯合著錄系統,現有85個成員館。共收錄82萬條刊名數據,團體著者數據464,000條。除德國期刊外,還收錄一些國外期刊。揭示了德國3千多個圖書館所藏的期刊信息。該資料庫按學術圖書館字順目錄著錄規則對期刊實行統一著錄,是全德期刊的檢索工具。1989年提供在線上檢索服務。
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是柏林-布蘭登堡圖書館聯合體的成員館。該聯合體創建於1984年,1985年開始運行。現有46個成員館。原為柏林專著網路,網路的資料庫存儲著原西柏林館自1985年以來的專著目錄和原東柏林館1992年以來的專著目錄。通過網際網路、科學網和通訊網可以進入該聯合體網路系統。截至1995年底,網路儲存有書目數據1122040條。該館負責編制總目錄。
柏林國立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圖書館與德意志圖書館、巴伐利亞州圖書館一起研製了團體著者名稱規範資料庫。負責編制全德古籍書總目錄、全德名人手稿總目錄、德國各圖書館收藏的名家專藏索引、全德東歐文獻、東方文獻專科目錄及全德製圖文獻總目錄。負責全德東方手稿的著錄、編制全德中世紀手稿目錄索引等。
該館是聯邦德國7個地區聯合目錄編織館之一。
現在,通過該館主頁,讀者可以訪問以下這些在線上目錄:該館的在線上目錄、德國期刊聯合目錄、雷根斯堡電子期刊圖書館、老地圖資料庫、東亞目錄、合訂本目錄、該館所藏16世紀版圖書簡明目錄、德語國家17世紀出版著作資料庫、古版本聯合目錄、德國中世界手稿與原稿資料庫、重要親筆簽名索引,以及歐洲手稿、信件綜合網路等。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套用計算機於圖書出借、著錄與編制等方面。
進而於1996年新組六大著錄網路,即巴伐利亞州、西南德、哥廷根、北萊茵-威斯特伐倫、柏林-布蘭登堡、黑森六個區域性圖書館網路。同時建立若干個全國性大型書目資料庫並由全國圖書館機讀資料庫聯合目錄加以揭示,從而提高了館際互借的效率。繼而著手實施從著錄網路過渡到信息網路及其一體化,這成為近些年的中心任務。
聯邦政府於2000年提出的《德國-21》白皮書中,明確建立數字圖書館的重要性。德國教育與科研部所轄德國國家信息中心主持的德國“全球信息數字圖書館”規劃(1998-2003),啟動資金112億德國馬克。

館際交流

文獻傳遞的館際合作
SUBITO是國際性的圖書館DDS(文獻傳遞)系統,是德國教育科研部為了加快文獻資料的提供速度而建立起來的,現已有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的33個圖書館參加。
GBV(GemeinamerBibliothekverbund)是由德國不萊梅、漢堡、梅克倫2前波莫瑞、下薩克森、薩克森2安哈特、什勒斯維希2霍爾斯坦、圖林根等7個州組成的圖書館聯合會,總部在下薩克森州的哥廷根,截止2003年5月15日,共有450個圖書館參加.GBVdirekt是GBV會員和協作館在德國的DDS系統,它是GBV用戶通向SUBITO的出口。
德國圖書館的DDS基本上是通過SUBITO和GBVdirekt系統,採取不同的文獻傳遞方式來實現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