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善本書提要》

《中國善本書提要》

王有三(重民)先生撰寫、劉修業先生整理的《中國善本書提要》,於1983年年分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中國善本書提要》

正文

中國古籍版本目錄。王重民著。初稿寫於1939~1949年間,後陸續增加、整理。出版前經劉修業傅振倫楊殿珣等整理訂正,198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全書收錄4400餘種古籍善本,多藏於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作者對所收之書均詳細著錄書名、卷數、行款、板框,著者、編校者、刻印者的姓名、字號和籍貫,刻工姓名、刻書地點、收藏家的印章及校語,序跋作者姓名及寫作年月,重要序跋或記全文或摘錄,並撰有提要(《四庫全書總目》中已有提要,則註明所在卷數,不再重新撰寫)。其提要側重於考辨版本源流,記述校刻者或刻書故實、著者事跡和古籍內容,對一書的篇目、內容殘缺、真偽、流傳等均予以考辨。全書按經、史、子、集 4部分類法編排。書後附書名、撰校刊刻人名、刻工人名與刻書鋪號等索引。

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作者在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所經眼的中國古籍善本書4400餘種(包括補遺100餘種)。所收各書大部分是清康熙以前的校刊本、鈔本,其中包括六朝唐寫本、宋刻本60餘種,、元刻本100餘種,影鈔宋元刻本、明鈔本150餘種,明朱墨印本100餘種。收書基本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分類編排,而略加變更。各類書籍中,紀傳、編年等類,按其書記事內容之時代為序;傳記按被傳者時代先後順序編次;譜牒、方誌、地方藝文,依地區序列;其他類目大多按著者時代先後為序。每書除記述書名、卷數、冊數、每半葉行數、每行字數、板框高下大小、牌記等版刻特徵外,更撰著了內容豐富的提要,考校版本源流,介紹作者生平事略、該書內容及其研究價值,詳記序跋、題識(重要者錄其全文或摘要)。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已有提要者即不再編寫,惟於所缺略者補充之,錯誤者予以釐正。書前刊有《總目》。書後附列《書名索引》、《撰校刊刻人名索引》、《刻工人名索引》和《刻書鋪號索引》(以上均按四角號碼順序排列),以備檢索。附錄有《中國善本書題跋》。本書是一部規模較大、學術價值較高的目錄版本學專著,既可供查檢古書書目之用,又能收閱讀指導之效。可與正在編輯即將出版的《全國善本書總目》互為補充,相互參照使用。

配圖

《中國善本書提要》《中國善本書提要》

相關連線

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工作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研究書目情報運動規律的科學。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錄學的作用,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就撰有《別錄》、《七略》等書,以後歷代均有專著。南宋鄭樵有《通志.校讎略》,至清代,章學誠著成《校讎通義》,更總結了目錄學的豐富經驗。反映我國古代著述的規模最大、最全的目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和《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