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是山東地區漢族曲藝品種之一,又稱“小曲子”、“唱揚琴”、“山東洋琴”、“改良琴書”等。發源於魯西南的菏澤(古曹州)地區,產生於清代乾隆初年。原為農民自娛的莊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現興盛局面,名家輩出,流傳地區日益廣泛。二十世紀末,山東琴書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急需加以保護和扶持。2006年5月20日,山東琴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山東琴書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又稱小曲子、唱揚琴、山東洋琴、改良琴書等。發源於魯西南的菏澤(古曹州)地區,產生於清代乾隆初年。原為農民自娛的莊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現興盛局面,名家輩出,流傳地區日益廣泛。  山東琴書中國曲藝曲種,流行於以魯西南菏澤地區為中心的廢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以嘉祥、巨野、定陶為中心,後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山東琴書,原為民間小曲聯唱體,因此最早叫“小曲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又名“打揚琴的”,以後又叫過“改良揚琴”、“文明揚琴”、“山東揚琴”,20世紀30年代定名為“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的表演,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唱詞基本為七字句,演唱者一至五六人,以敲打揚琴者為主,其餘數人亦分唱角色兼奏樂器。早期有七十二曲牌之說,後來以“鳳陽歌”、“垛子板”為常用曲詞。主要樂器除揚琴外還有箏、墜琴、軟弓胡琴、四胡、三弦、簡板、碟子等。

山東琴書原是“莊稼耍”。早在200年前就在魯西南農村中流行。那時,每到秋收之後農事不多的日子,農民就挖地窯子(以其暖和方便),請師教唱琴書,苦練一冬,到農曆過年時,便攜琴訪友,互相比賽演唱;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更形成了演唱的高潮。山東琴書進一步發展,便出現了職業藝人,形成了眾多流派,主要流派有:以源於曹州,興盛於濟寧的“南路”,以藝人茹興禮為代表,風格是口快嘴巧,快而不亂,善拉小胡琴走唱;“北路”以濟南為中心,又流傳於魯西北一帶,主要代表是鄧九如,又稱“鄧派”;東路以商業興、關雲霞夫妻為代表,以廣饒,博興為中心,流行於膠東各地。

山東琴書最初叫揚琴,也有叫打揚琴的、唱小曲的,約形成於乾隆初年。早期為農民閒時自娛的莊家耍(又稱玩局)。清末漸趨興盛,名家輩出,分成了南、北、東三路 ,南路最早 ,以茹興禮為代表 ,稱為茹派 ,不用巧調花腔 ,重聲腔咬字唱段多憤世之作;北路是以鄧九如為代表的鄧派,善用方言俚語,於純樸中見幽默,平易中求韻味;東路則是以商業興為代表的商派,唱腔優美,富有變化。

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東亂、北路、南路琴書三大流派。其叫法也不想同,如商業興自稱改良揚琴;鄧九如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直今

流傳

山東琴書流行於以魯西南菏澤地區為中心的廢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以嘉祥、巨野、定陶為中心,後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展。

2006年5月20日,山東琴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

山東琴書山東琴書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廣饒縣(就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活所迫,四處逃荒要飯。有不少人,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隨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演邊唱。在長期的流浪生涯中,他們還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約在一八九六年前,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曾去安徽鳳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有力的推進了演唱藝書的發展。藝人在演唱中,為了更多的招徠聽眾,增加收入,便不斷地探求新的藝術形式。擅唱工的藝人,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臺、青島一代演唱,成了東路琴書的代表;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便致力於新的表現形式的探索。時殿元、崔心悅、譚明倫等,把《王小趕腳》改成化裝演唱,便是這種探索的結果。 最早被稱為驢戲的《王小趕腳》,由藝人時殿元試演成功,距今已近百年。時殿元(1963-1948),又名時鴨蘭,廣饒縣人,是化妝揚琴的奠基者,驢戲的創始人之一。他自幼學唱揚琴,擅演小丑。開始演驢戲《王小趕腳》,時殿元飾演王小,崔心悅飾演二姑娘,驢子是用紙糊(後改用布扎)彩繪,分別截用帶子系在崔的腰間,扮作騎驢的二姑娘;時殿元頭戴破氈帽,腰扎白圍裙,手拿馬鞭、鼻眼之間用白灰一抺,化妝成小三花臉,扮作揮鞭趕驢的王小。用墜琴、揚琴、三弦、笛子、板鼓等樂器拌奏。二人邊走邊唱,使多年來的坐唱的《王小趕腳》,一下子活起來了,很受民眾的歡迎,驢戲便很快傳播開來。以上證明,驢戲的產生,是民眾藝術活動與琴書說唱有機的結合,也是由琴書向呂劇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元明以來,山東境內俗曲流行,魯西南地接中原,此間亦盛。小曲子最初是精於音律的文人,利用當時流行曲調編演曲目逐漸形成的。據傳單縣、曹縣的劉樓、尚樓、老爺樓、柳井一帶,有些士紳名流,喜撫琴彈唱小曲以自娛,叫做“琴箏清曲”。如《白蛇傳》中的《斷橋》、《水漫金山》;《秋江》中的《趕船》、《偷詩》等,其唱詞文雅,文學性較強。“琴箏清曲”這種藝術形式不久即衝破文人雅士的小圈子,在當地農民中傳習流布。由起初風雅的“攜訪友”,漸變為農閒或節日聚會的自娛性“莊稼耍”或日“玩局”。在清代末年,這種業餘玩局的琴書演唱班社,在魯西一帶的農術十分盛行。這時期的演唱仍保持著“琴箏清曲”時的書詞風尚文采、注意音樂性的特點。其演出雖以娛愛為目的,但重在比賽唱腔的優美、曲牌多寡,以及樂器演奏技巧的高低,還有濃重的文人雅士彈唱抒懷的情趣,色少江湖氣。隨著“小曲子”在民間流傳日盛,出現了乾隆末年曹縣的梁啟祥,之後曹縣的袁沛然、鄆城的劉道友;光緒年間曹縣的苗金福、李清蘭、侯沛然、王夢典,鄆城的劉繼榮陳懷教等演唱名家,漸由業餘玩局變為撂地說書的職業性演唱。由於演唱性質的變化,帶來了山東琴書在演唱內容、形式以及音樂唱腔上的重大變化。藝人們創編移植了一大批適應民眾中味新節目,豐富了演唱內容。音樂結構由原來的曲牌聯唱,變為以唱“鳳陽歌”、“垛子板”兩種曲調為主,並用以板式變化,穿插使用曲牌,唱詞言變得通俗易懂,演唱風格也由以前的纖柔細膩變得活潑質樸。作為這一階段的重要標誌,琴書由魯西南農村進入了運河漕運重鎮--濟寧,並陸續傳入鄰近的徐州、商丘、開封等地。一時間,濟寧的土山、運河岸成為琴書名家薈萃之地,並擴大影響,遍及山東各地。

特點

山東琴書的演出形式一般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趕角色,也兼樂器伴奏。分趕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為伴奏兼伴唱。傳統的演唱講究穩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儀態端莊,目不斜視,全靠富於變化的唱腔和有機的伴奏配合來完成故事情節的表達和人物形角的刻畫。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藝術本身的發展,山東琴書的演唱逐漸打破了舊的演唱陳規。如演唱者可根據故事內容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面目呈現傳神的表情,有時亦可略加手勢以助表演,演員之間在演唱中可進行感情交流,還可與觀眾直接交漢感情,但其演唱風格依然保持了穩重大方的基本特點。

建國後,隨著人民對藝術欣賞的要求日益提高,大批新文藝作者參與創作、演唱,山東琴書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五六十年代,南路琴書藝人李若亮李湘雲父女兩次參加全國曲藝會演,黨政軍出的《水漫金山》 、《盜靈芝》獲得成功,他們曾先後三次參加全國調演,引起了曲藝界、音樂界的注意。特別是1981年9月,參加全國優秀曲藝節目觀摩演出,演出的《大林還家》 ,在增強抒情性的與時代感方面又取得成功,榮獲創作、作曲、演出三個一等獎。

溯源

山東琴書山東琴書

“小曲子”最早形成於菏澤地區(古稱曹州)。鄆城藝人陳乃端所存藝術譜系有“雍正十三年(1735年),頭輩師爺王尚田,善通琴書畫,聞名東平湖………”的說法。新修《曹縣方誌》有曹縣為山東琴書主要發源地,相傳已有二百年歷史"的記載。該縣梁堤頭村,乾隆末年就曾出現過小曲子名家梁啟祥。而後發展益盛,逐漸流布全省。從雍正十三年算起,山東琴書至今已有二百五十餘年的歷史。

山東琴書的發展,大致辭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即由早期的文人自娛,到民間的業餘玩局,後來發展為職業演唱--撂地說書。

元明以來,山東境內俗曲流行,魯西南地接中原,此間亦盛。小曲子最初是精於音律的文人,利用當時流行曲調編演曲目逐漸形成的。據傳單縣、曹縣的劉樓、尚樓、老爺樓、柳井一帶,有些士紳名流,喜撫琴彈唱小曲以自娛,叫做琴箏清曲。如《白蛇傳》中的《斷橋》 、《水漫金山》 ; 《秋江》中的《趕船》 、《偷詩》等,其唱詞文雅,文學性較強。

“琴箏清曲”這種藝術形式不久即衝破文人雅士的小圈子,在當地農民中傳習流布。由起初風雅的"攜訪友",漸變為農閒或節日聚會的自娛性"莊稼耍"或日"玩局"。在清代末年,這種業餘玩局的琴書演唱班社,在魯西一帶的農術十分盛行。這時期的演唱仍保持著"琴箏清曲"時的書詞尚文采、注意音樂性的特點。其演出雖以娛愛為目的,但重在比賽唱腔的優美、曲牌多寡,以及樂器演奏技巧的高低,還有濃重的文人雅士彈唱抒懷的情趣,色少江湖氣。

隨著小曲子在民間流傳日盛,出現了乾隆末年曹縣的梁啟祥,之後曹縣的袁沛然、鄆城的劉道友;光緒年間曹縣的苗金福、李清蘭、侯沛然、王夢典,鄆城的劉繼榮、陳懷教等演唱名家,漸由業餘玩局變為撂地說書的職業性演唱。由於演唱性質的變化,帶來了山東琴書在演唱內容、形式以及音樂唱腔上的重大變化。藝人 們創編移植了一大批適應民眾中味新節目,豐富了演唱內容。音樂結構由原來的曲牌聯唱,變為以唱"鳳陽歌"、"垛子板"兩種曲調為主,。並國以板式變化,穿插使用曲牌,唱詞言變得通俗易懂,演唱風格也由以前的纖柔細膩變得活潑質樸。

作為這一階段的重要標誌,琴書由魯西南農村進入了運河漕運重鎮--濟寧,並陸續傳入鄰近的徐州、商丘、開封等地。一時間,濟寧的土山、運河岸成為琴書名家薈萃之地,並擴大影響,遍及山東各地。陸續發展形成了魯東以廣饒、博興為中心的 "東路琴書"和魯北以濟南為中心的"北路琴書";魯西南一帶的琴書遂稱為"南路琴書"。南路為最早的一支,流行於魯西南地區,以茹興禮及其創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演唱不用花腔巧調,行腔深沉,咬字真切,節目多為憤世之作;北路以濟南為中心,廣泛流行於魯西北地區,以鄧九如及其創始的“鄧派”最具代表性,表演善用方言俚語,於純樸中顯幽默,平易中求韻味;東路以廣饒、博興為中心,流行於膠東各地,以商業興、關雲霞夫婦及其創始的“商派”最具代表性,唱腔優美動聽,富於變化。

形式

從形式上看,琴書屬於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發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現,並有生、旦、醜的分

工。塑造的人物,立體感很強。它本身就為向戲曲化演變,孕育著內在的因素。因而時殿元等人從民眾喜愛《王小趕腳》的化妝上演得到啟發,逐漸把琴書中的三小(小、小、小)為主的小節目,如《站花牆》 、《蘭橋會》 、《登雲休妻》 、《鴻鸞喜》 、《丁僧掃雪》 、《拾玉鐲》、《王定保借當》 、《三打四勸》 、 《後娘打孩子》 、《王天保下蘇州》 、《王汗喜借年》等,改為化妝登台,從唱琴書發展成了演小戲。[鳳陽歌]也逐漸演化成了呂劇的基本板式──[四平調]。由於劇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兒媳、公婆等男女愛情、家庭論理的戲,而且情節逼真,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很受民眾歡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東琴書)的藝人,先後改演小戲,在膠東、魯北一帶流傳開來,如蓬萊、掖縣的蹦蹦戲,濟陽一帶的迷戲,都屬於流傳後派生的。流傳越廣,叫法越多。有的說叫捋戲,因為伴奏主樂器是墜琴,拉時是用四個指頭上下不斷的捋弦;有的說叫閭戲,意思是屬於街坊鄰里的家鄉戲;有的還說由於藝人外出搭班,都是一村,同姓同族,甚至是一家子或兩口子,所以叫呂戲。

代表作

山東琴書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為民間小曲聯唱體 ,共有小曲 200 余支 ,山東琴書最盛行時,演唱曲牌和演奏曲牌達到300多個,以〔上合調〕、〔鳳陽歌〕、〔梅花落〕最為常用。以揚琴為主奏樂器。傳統曲目分牌子曲、中篇 、長篇3類 ,牌子曲產生較早,有全部《白蛇傳》等;中篇在山東琴書中最具代表性,有《王定保借當》 、《三上壽》等70~80部;長篇多為移植改編,如《楊家將演義》《包公案》等。山東琴書的傳統曲目有《白蛇傳》、《秋紅》、《鞭打落陽》、《尋媒》、《小姑賢》、《包公案》、《楊家將》、《呼家將》、《岳飛傳》等,現代曲目有《大剛與小蘭》、《姑娘的心愿》等。

流派

隨著山東琴書的影響不斷擴大,陸續發展形成了魯東以廣饒、博興為中心的“東路琴書”和魯北以濟南為中心的“北路琴書”;魯西南一帶的琴書遂稱為“南路琴書”。南路為最早的一支,流行於魯西南地區,以茹興禮及其創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演唱不用花腔巧調,行腔深沉,咬字真切,節目多為憤世之作;北路以濟南為中心,廣泛流行於魯西北地區,以鄧九如及其創始的“鄧派”最具代表性,表演善用方言俚語,於純樸中顯幽默,平易中求韻味;東路以廣饒、博興為中心,流行於膠東各地,以商業興、關雲霞夫婦及其創始的“商派”最具代表性,唱腔優美動聽,富於變化。

節目

傳統代表性節目很多,長篇有《白蛇傳》、《秋江》及移植來的《楊家將》、《包公案》、《大紅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當》、《三上壽》、《梁祝姻緣記》等七八十部,短段兒多為早期小曲子節目中傳承下來的經典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東琴書得到新的發展,流行範圍擴大至山東省以外,經過加工整理的優秀傳統節目《梁祝下山》等及新創作的中篇《奪印》,短篇《十女夸夫》、《姑娘的心愿》、《鋦瓷盆》都有重要影響[3]。隨著人民對藝術欣賞的要求日益提高,大批新文藝作者參與創作、演唱,山東琴書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南路琴書藝人李若亮、李湘雲父女兩次參加全國曲藝會演,黨政軍出的《水漫金山》、《盜靈芝》獲得成功,他們曾先後三次參加全國調演,引起了曲藝界、音樂界的注意。特別是1981年9月,參加全國優秀曲藝節目觀摩演出,演出的《大林還家》,在增強抒情性的與時代感方面又取得成功,榮獲創作、作曲、演出三個一等獎。

傳承意義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

山東琴書文化底蘊豐厚,對呂劇的發生髮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是山東呂劇的直接母體,歷史文化價值比較獨特。如今它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急需加以保護和扶持。

古代娛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古代的活動流傳至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代人的娛樂方式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