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專科層次的公辦高等職業學院,占地342畝,總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約1.1億。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20人,其中教師150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66人,"雙師型"教師50人,有客座教授8人。學院面向內蒙、甘肅、新疆、青海、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湖北、江西、重慶、湖南、海南、四川、寧夏等1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在校生6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742人,函授在冊學員2259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學院設土木建築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環境工程系、材料工程系、機電與信息工程系、基礎部、職業技能鑑定所和圖書館。面向21世紀,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正向著創建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邁進,一所花園式、現代化、多功能的新型校園正敞開大門。

校園圖片校園圖片

全名: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英文:NINGXIA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地址:銀川市西夏區學院東路300號郵編:750021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函建工、建材、城建、城市規化、房地產、物業管理、道路橋樑、建築裝修、環境保護、建築安裝、工程預決算等學科,集函授本科、函授專科、高職、普通中專、職工中專和技工為一體的多專業、多層次、多渠道辦學的綜合性工科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實驗室圖片實驗室圖片

宋紅斌,男,漢族,1956年3月出生。1987年7月畢業於寧夏電視大學黨政管理幹部專修科。1998年12月畢業於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8月至1993年10月先後任寧夏建設廳機關團委副書記、書記。1993年10月至2007年5月先後任寧夏建設廳辦公室副主任、主任。2007年5月任寧夏建設廳建築管理處處長。2007年9月任寧夏建設職業

技術學院黨委書記。2002年6月取得高級經濟師職稱。熟悉行政管理、黨務工作等。曾多次參加黨校、行政學院組織的各類培訓、學習。1993年至2005年,先後榮獲自治區人大、政府、政協辦公廳授予的“辦理提案先進個人”、建設廳機關黨委、建設廳授予的“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的“自治區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

學院院長

學校活動圖片學校活動圖片

馬精憑,生於1962年6月,男,回族。1981年由寧夏銀川師專畢業後,先後攻讀陝西師範大學本科,陝西師大現當代文學研究生課程班,已畢業。參加工作後,一直任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多年任班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工作,後任寧夏青銅峽市三中(原培紅中學)副校長、校長,2006年—2008年任寧夏育才高級中學校長,現任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參加工作以來,受各類獎勵30餘次。主要有:"自治區優秀教師(1994年)"、"自治區313人才工程專業技術人才(1997年)"、"自治區高中特級教師(2001)"以及"自治區高中會考工作先進個人"、"自治區第二屆中青年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自治區首屆中國小教師基本功大獎賽團體二等獎獲得者"、"青銅峽市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吳忠市首屆學科十佳"等。

教育資源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進步,中國勞動力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未來社會對受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需求將逐步增加,這為學院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十一五”期間,學院進一步加強了職業能力建設,為“四個中心”(實驗、實訓、圖書、網路)增添新的儀器、設備、設施,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功能。目前,學院已建成能滿足學院教學和管理要求,且具備社會化服務功能的實驗中心、實訓中心、圖書館和網路中心,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1000萬元。

實驗中心簡介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實驗中心成立於2005年,共有教師13人,其中高級講師3人,講師7人。有實驗樓兩座,建築面積6038m2。擁有資產870萬元,其中建築資產660萬

元,實驗設備儀器資產210萬元。有實驗室14個,實驗設備儀器380台(套)。

本實驗中心所開14個實驗室分別是土力學基礎實驗室、建築材料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建築力學實驗室、高低溫抗衝擊實驗室、無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測量實驗室、電子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環境評價實驗室、熱工基礎實驗室、供熱通風實驗室和岩相分析實驗室。

本實驗中心能滿足學院各系各專業的實驗教學要求,可為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建築經濟管理、工程造價、物業管理、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建築電氣工程技術、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等專業提供實驗,實驗開出率達l00%。

圖書中心簡介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成立於2005年5月。現擁有資

產630萬元,其中建築資產360萬,圖書及設備資產27 0萬。圖書館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設有期刊閱覽室、文獻資料室、電子閱覽室、開架借閱書庫、學生自習區和學術報告廳。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l2人,其中本科學歷3人,專科學歷6人,中專學歷l人。副高職稱3人,初級職稱2人。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藏書42.43萬冊,其中紙質圖書8.78萬冊、電子圖書3.70萬冊,電子期刊4大專題(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報紙)、5個專輯(理工B、理工C、文史哲、教育社科、經濟管理)共1496G,折合圖書29.9

2萬冊,生均圖書113冊。訂閱各種期刊376種,報紙38種。館內建有圖書資源信息網站,通過校園網實現了與中國教育科研網及國際網際網路的聯通,建有自己的WWW主頁,是學院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為學院師生提供圖書資源、教學資源服務、教學、實驗、實訓視頻服務及圖書管理信息服務。

圖書館有書架310個、閱覽桌116張,館內提供閱覽座位700個。其中電子閱覽室座位 64個,期刊閱覽室座位132個,開架借閱書庫座位206個,文獻資料室座位96個,學生自習區座位200個,並為讀者提供了上網、複印、列印等技術性服務項目。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正積極的向數位化、網路化圖書館邁進。全體工作人員將本著“以人為本,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實訓中心簡介

實訓教學樓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於1995年經自治區人事勞動廳批准成立(原寧夏建築技工學校職業技能鑑定所),同時擔負學生實訓中心職能。現有實訓

、鑑定樓1棟,建築面積3150平方米。內設有建築裝飾鑲貼工、支模木工、管道工、電焊工、鋼筋工、電工、鉗工、金屬材料加工8個技能操作實訓及鑑定車間。另有室外瓦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等實訓場地500平方米。擁有定型組合鋼模板、扣件式腳手架、鋼管、鋼筋彎曲機、切斷機、車床、刨床、剪板機、電焊機、智慧型型中、高級電工實訓考核設備等多種技能訓練設備128台(套)。擁有總資產460多萬元,其中建築資產330萬元、設備資產130多萬元。

實訓鑑定中心現有專職實訓指導教師及管理人員13人,兼職實訓教師30人。均為大專以上學歷,高級職稱18人、中級職稱17人。其中39人持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資格證書,師資力量雄厚。

電焊實訓車間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實訓鑑定中心具有瓦工、抹灰工、電工、焊工、管道工等8

個工種的初、中、高級鑑定資格。經建設廳和區勞保廳認可可開展測量放線工、塔式起重機、挖掘機駕駛員等建設行業15個特有工種的初、中、高級培訓工作。

實訓鑑定中心從硬體到師資均可滿足學生基本職業技能訓練及技能鑑定要求,按照學院辦學特點及辦學理念,以就業為導向、以建設行業市場需求為目標,依據各專業實訓教學計畫及教學大綱,認真開展在校生技能實訓教學,可為學生提供在校期間技能操作訓練和技能資格鑑定服務,為學生畢業後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實訓鑑定中心同時可向社會提供職業技能鑑定服務。多年來積極拓展對外鑑定業務,為全區建築行業提供技術工人培訓鑑定服務。2002年至今已鑑定個工種技術工人3萬餘人。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區建設行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實訓鑑定中心。

院系設定

土木工程系

簡介:土木工程系是伴隨著學院掛牌成立於2002年10月。他的前身是寧夏建築工程學校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科,已有近30年的歷史。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系在編教職工24人,其中:副高職稱11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5人,“雙師”型教師10人。開設二個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和工程監理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專

業(前身為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是學院的主導長線骨幹專業,有近30年的開設歷史,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示範專業。本專業培養面向建築企業,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建築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套用人才,職業崗位定向為建築工程施工技術員、預算員、測量員、質檢員、材料員等,相關職業崗位為建設監理、一般建築工程設計、材料試驗等。經過了2-3年的實際工作鍛鍊後,能夠擔任建築工程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工作並可考取國家註冊建造師。根據市場需求2006年又開設了工程監理專業,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建築工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工程技術、現場組織、項目管理和建設法律知識的工程建設監理和施工管理的高級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職業崗位定向為建築工程施工監理員、質檢員、安全員,相關職業崗位為建築工程施工技術、材料試驗等,經過2-3年的實際鍛鍊後,能夠考取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和造價工程師。

土木工程系現有在校生45個班,近2300人,占全院學生總數的70%。學院試驗中心可完成所屬專業的所有試驗,學院圖書館可滿足所屬專業學生的閱讀需求。

管理工程系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簡介:管理工程系成立於2006年6月,現有教職工33人,在校學生1660餘人,下設建築經濟管理、工程造價、物業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建築工程管理五個專業。

在學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系部秉承“尚德、敬業、強技、健行”的校訓,在“仰望魯班、俯首為徒;腳踏實地、追求卓越”建設文化主題的引領下,結合自身實際,在教科研創新方面,著力打造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核心,以教科研創新、學生職業技能塑造為兩翼的教育教學新模式;在黨建創新方面,我系以黨建帶師德師風建設,以黨建促教育教學改革,以黨建推動育人環境發展,創建“二二四五”基層黨組織工作模式。在學生管理創新方面,努力探索以“三講、三能、四實”為人才培養標準,以學生活動項目化帶動學生管理,以志願者服務帶動學生綜合素質塑造為培養手段的“雙帶”工作模式,打造出我院第一個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創建我院第一個全區基層黨組織示範點。

未來,管理工程系全體師生將繼續發揚“以奉獻揚青春,與社會同進步”的精神,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為打造品牌專業和品牌系部努力奮鬥,為建院美好的明天續寫新的篇章。

環境工程系

簡介: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系以培養建築裝飾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給水與排水、工程測量技術施工管理人員為目標,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施工企業專業技術負責人,能在建築裝飾設計、施工、管理測繪、規劃、城建、部門從事建築裝飾設計、諮詢、施工、管理、監理等工作。能從事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和管理工作,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環境工程系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軟硬體建設的同時,緊緊

圍繞市場,突出技能,服務社會,創辦特色專業,培養了一批套用型、技能型的專業技術人才.

環境工程系成立於2006年7月,是學院重點建設的一個系部。環境工程系目前共有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5 人,講師8人;助教2人,有碩士學位者 2人,具有“雙師”型的教師4人,占教師總人數的27%,平均年齡35歲, 開設有建築裝飾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給水與排水三個專業,共有教學班7個,學生292人。

系師資隊伍缺口較大,教學任務繁重。學院十分重視師資的培養和引進,從系師資隊伍素質和結構來看,我系師資隊伍年輕精幹,有2名教師正在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

環境工程系下設3個教研室,既建築裝飾教研室、水暖與通風教研室,工程測量技術教研室.逐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根本,技能教育為核心的教學體制。

系積極探索各專業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環節的教學改革,強化和完善了實習基地的建設,充實並完善了實踐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體系。幾年來,已建立了鑫北裝飾公司、乾坤裝飾公司、華建裝飾公司、區建築設計院、中房熱力公司、銀川自來水公司、銀川第一污水處理廠等大型企業為主的長期、穩定的高職學生實習基地,對加強理論聯繫實踐,培養“重實踐、能力強、素質高”的新型工科專門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由於本系學生入口質量較高,就業形勢好,學生自身都樹立明

確的學習目標,因此學習效果總體良好;另外,幾年來圍繞培養“基礎厚、能力強、口徑寬”專業人才的教學改革,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學生基礎得以加強、專業面得以拓展、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創新意識得以增強,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升,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就業率位居學校前列。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系的高職專業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也說明我們得到了較高的社會認同。

環境工程系在學院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力爭把建築裝飾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給水與排水、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辦成特色鮮明、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在同類教育中具有帶頭作用的高等職業示範性專業。系積極深化教學改革,把專業建設擺在高職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培養方案及教學計畫、教學管理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使系的高職教學工作上一個新台階。

材料工程系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簡介:材料工程系的前身是寧夏建築工程學校建材科和設備科。該系具有二十多年的專業教學歷史。主要面向自治區建材行業培養合格的套用型專業人才。全系有教職員工13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碩士學位2人。現已開設專業有材料工程技術和工業分析與檢驗兩個專業、三個專科教學班、共107名學生。2006年9月新的材料工程系成立之後,全體教師以理智的思維、堅定的

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迎接新的挑戰,戰勝新的困難,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該系學生人數雖少,但他們奮發圖強,熱心於專業學習,積極參加學院各項活動,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發展。

材料工程系還是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的實驗基地。有兩座建築面積均為2995平方米的實驗樓,實驗室的總投資已過千萬元 。現主要有土工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測量實驗室、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實驗室、建材及建築力學實驗室、流體力學及熱工實驗室、供暖與通風實驗室、岩相實驗室、環境評價實驗室等。為適應學院整體發展,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學院正積極籌措資金,更新和引進一批新的實驗設備和儀器,力爭創建一流的實驗室。

材料工程系正在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全力打造專業品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把材料工程系教學工作做大、做強、做優,爭取把各項工作做到學院前列。

機電信息工程系

簡介: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信息工程系以培養建築電氣技術、樓宇智慧型化技術、建築信息管理技術等工程基層施工管理人員為目標,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施工企業專業技術負責人,安裝施工管理員、預算員、質檢員、物管員、資料員等工作。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軟硬體建設的同時,緊緊圍繞市場,突出技能,服務社會,創辦特色專業,培養了一批套用型、技能型的專業技術人才。

機電信息工程系成立於2006年7月,是學院重點建設的一個系部。機電信息工程系現有教師15人,其中副教授職稱3人,講師5人;平均年齡36歲;具有碩士學位或在讀4人,院級骨幹教師5人。具有“雙師”型的教師4人,占教師總人數的27%。開設有建築電氣技術、樓宇智慧型化技術兩個專業,共有教學班6個,學生149人。

機電信息工程系下設網管中心、電教管理中心。2個教研室,既機電與物理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逐步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根本,技能教育為核心的教學體制。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建有電信級校園網,校園網主幹採用1000M光纖接入,分別與Cernet 1000M光纖接入、China Net 10M光纖接入網路連線。校園網包括各樓宇的區域網路,復蓋了校內的

網路中心、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以及學生公寓樓等共約2000多個信息點。

管理學院計算機教室11個,計算機總計528台;多媒體電化教室5個,其中208座教室4個,80座教室一個;語音室2個,共106座位。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建有各類實驗實訓室8個,可開設教學計畫規定的實驗實訓項目。校外實訓基地4個,可供學生進行認識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等環節的教學與實踐。

機電信息工程系在學院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網路資訊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中,以轉變教育思想為先導,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力爭把建築電氣、樓宇智慧型化等專業辦成特色鮮明、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在同類教育中具有帶頭作用的高等職業示範性專業。為寧夏及周邊省區的經濟作出不平凡的貢獻,為無數有志之士搭設通往成功的平台。

網管中心

簡介: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網路中心成立於2005年,現有教職員工15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具有碩士學位或在讀研究生4人。擁有資產1000萬元,其中建築資產420萬元,建築面積3485平米(含多媒體教室);設備資產570多萬元,有計算機教室11個、語音室2個、多媒體電教室12個,電教座位數1192座、有電腦597台(其中教學用機528台,行政辦公用機69台含筆記本15台)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校園網復蓋了各樓宇的區域網路在內的網管中心、圖書館、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實訓車間以及學生公寓樓等共約2000多個信息點。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網路中心主要職責是負責校園網的規劃、建設、運行、管理、維護、網路系統的集成、網路技術的研究、學院入口網站的信息發布與管理,為教學科研、校園管理和生活提供網路服務及多媒體教學、電化教學等現代化服務。

中心擁有萬兆核心交換機,主幹採用1000M光纖接入,分別與Cernet 1000M光纖連結、China Net 10M光纖連結。校園內百兆到桌面。網管中心主要網路設備採用神州數碼公司的7616萬兆核心交換機1台、8台浪潮伺服器、DCFW-1800E-G防火牆、3COM路由器及各樓宇間交換機等。分別提供了Internet接入、DNS服務、Web服務、FTP資源服務、全院網路管理服務、教務管理服務、圖書管理服務、超星電子圖書、中國知網CNKI資料庫服務等內容。

中心依託機電信息工程係為各專業在校提供計算機、多媒體及語音教學服務和技能訓練。計算機相關實驗開出率為100%、多媒體、語音教學開出率為100%。

辦學特色

學院辦學有特色,專業有特點,學生有特長,在區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全國建設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實施“專業+特長”的特色教育,狠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學院有計算機教室6個,電腦320台,多功能教室3個,語音教室2個,各類實驗室12個,實訓車間8個,圖書館1個,有紙質圖書近9萬冊,並設有寧夏機械建設行業國家技能鑑定所和信息產業部IT職業技能鑑定培訓點,可進行建築電工、電焊工、塔式起重機駕駛員、瓦工、抹灰工、架子工、管道工、等23個工種的技能培訓與鑑定和計算機技能認證。畢業生知識面寬、動手能力強、適應崗位快、綜合素質高,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學院還與浙江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學院、長安大學、寧夏大學等聯合舉辦函授大專、本科教育,為學生晉升本科教育提供有利保證。

面向21世紀,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正向著創建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邁進,一所花園式、現代化、多功能的新型校園正敞開大門,熱忱歡迎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前來求學深造。

可授予的學位

專科專業 11個

中專專業 9個

獎金設定

學院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獎勵,獎學金設定為:一等獎2000元/學年,二等獎800元/學年,三等獎400元/學年。

學院榮譽

序號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授獎單位

1

2000年12月

建設部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建設部

2

2000年12月

社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銀川市新城區北京西路街道辦

3

2001年3月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知識競賽第二名

新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

4

2001年3月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新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

5

2001年6月

區直機關第三屆大中學校校園文化節優秀組織獎

區直機關團工委

6

2001年6月

區直機關第三屆大中學校校園文化節三等獎

區直機關團工委

7

2001年11月

全國建設系統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中國建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8

2001年12月

社區黨團志願者工作先進集體

銀川市新城區北京西路街道辦

9

2002年1月

2001年度寧夏大中專院校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教育廳

10

2002年6月

建黨81周年歌詠比賽優秀獎

中共北京西路委員會

10

2003年6月

社區黨建工作先進集體

西夏區北京西路街道辦黨工委

12

2003年6月

自治區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單位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

13

2004年1月

全區大中專院校思政工作先進集體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14

2004年2月

共青團成立八十周年傑出青年志願者組織

共青團銀川市新城區委員會

15

2004年4月

西夏區韻律操比賽第二名

共青團西夏區委員會

16

2004年6月

慶祝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組織獎

自治區教育廳

17

2004年6月

區直機關第四屆大中專校園文化節優秀組織獎

區直機關團工委

18

2004年6月

區直機關第四屆大中專校園文化節男子籃球第三名

區直機關團工委

19 2004年6月 體育道德風尚獎 自治區教育廳

20

2004年10月

全國建設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建設部

21

2005年3月

自治區勞務輸出先進培訓機構

自治區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

22

2005年9月

“重溫輝煌歷史,發揚光榮傳統”知識競賽優秀獎

中共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23

2005年11月

全區高等院校冬季越野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體育協會

24

2006年6月

建設廳系統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比賽優秀組織獎

中共建設廳委員會

25

2006年10月

全區大學生足球聯賽第三名

自治區教育廳

26

2006年11月

CUBA籃球聯賽精神文明隊

自治區教育廳

27

2006年11月

第六屆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自治區教育廳

29

2007年2月

區直機關團工委“五.四紅旗團委”

區直機關團工委

30 2007年3月 園林式單位 銀川市人民政府首府綠化委員會

31

2007年6月

“創百佳”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

中共寧夏區直機關工委

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