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作為自治區第一所獨立學院,是由寧夏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2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予以確認。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截止目前,學院已向社會培養輸送了8屆總計8000餘名各類專業畢業生。學院現有教職工490餘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人員占65.7%;專職教師350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60%;兼職教師10人;雙師型教師15人。學院面向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

基本信息

簡介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作為自治區第一所獨立學院,是由寧夏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2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予以確認。
學院座落於西部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毗鄰寧夏大學。學院現占地面積252畝,教學、行政用房建築面積近9萬餘平方米,建有綜合體育場2處,室內活動中心2個,大學生生活中心1處,教學用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23個,圖書閱覽中心2個,館舍面積3000平方米,藏書22大類近40萬冊。
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截止目前,學院已向社會培養輸送了8屆總計8000餘名各類專業畢業生。學院現有教職工490餘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人員占65.7%;專職教師350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60%;兼職教師10人;雙師型教師15人。學院面向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

設施建設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共分為三個部分,由北到南分別為原預科部(北區)、中心區、八一校區(南區),共占地㎡。學院共有食堂三個(分為回餐兩個,漢餐一個),籃球場九個,足球場兩個(一為塑膠場,一為真草場),網球場兩個,桌球台若干,並有活動中心一座,宿舍樓十一棟,教學樓三棟,能夠為學生及老師提供舒適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環境。

辦學理念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人才培養上,圍繞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根據學規劃生的特點,注重基礎知識和套用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同時,有針對性的增加基礎性、套用性課程的學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4名在校生被寧夏電視台聘為節目主持人,在寧夏大學組織的各類文藝、體育等比賽中,新華學院學生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的特長得到了全面的展現。

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學院提出學生工作的整體思路: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學風建設為中心,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打造精品,形成特色。把校黨委提出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貫穿在學生培養的始終。注重學生日常行為的養成教育,嚴肅校規校紀,從嚴管理,加強人文關懷,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形成新華學院優良的院風學風。

“依託寧大,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寧夏大學創辦新華學院很大程度地滿足了自學術會議(13張)治區內外19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廣大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特別是有效地緩解了寧夏地區本科院校較少,招生計畫有限與考生上大學的矛盾,社會反響較好,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得到提高和增強。寧夏大學新華學院是由寧夏大學自主申辦的獨立學院,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領導機構、人員、教師、辦學基本條件的建設等方面實行寧夏大學黨委和學院董事會領導,這種體制在全國獨立學院中尚屬首例。他既符合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同時可以彌補傳統辦學模式的不足,也有別於其它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因而更加有利於學生在大學期間打牢理論基礎,突出了團隊精神和特長能力培養。

院系設定

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

本科專業

法學
法學
教育學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文學
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學
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生物技術套用心理學
工學
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
藝術學
音樂學美術學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均為寧夏大學在編教師,學院聘有專任教師145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占50%左右,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27%。按照寧夏大學教師考核選聘辦法,逐年選聘一批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年輕教師補充到新華院教師隊伍中。

團隊管理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院按照新機制、新模式的管理體制要求,對任課教師實行學生評課,量化考核,年度淘汰制。通過此項措施,最佳化了教師隊伍,強化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上要求每位教師不但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同時制定了相應的考評制度,通過對教師的教案、作業的批改及教學紀律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組織教學督導員聽課等形式進行考評,並將考評結果作為續聘的重要依據,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2004年,學院還聘請了15位寧夏區內新聞界的知名人士作為新聞專業的客座教授。隨著學院的發展和教學工作的需要,學院還計畫聘請更多的優秀教師、企業家、專家、客座教授來院任教,以使學生能夠較早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立志成才。

合作交流

學院力求與國際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接軌,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截至目前,已選派三批學生到英國普茲茅斯大學訪學深造。

從2007年開始,學院每年都有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而且數量逐年攀升,現有80多名學生考取武漢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寧夏大學等區內外高校繼續深造。從2008年開始,每年在新生中選派5%的學生到寧夏大學各相關專業交流學習。

2009學院與上海商學院簽訂訪學交流合作協定。

2011年學院與台灣高校開展訪學交流活動。

2013年學院與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簽署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協定,2013年學院共有14名學生通過免試推薦在澳門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現任領導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院長:何建國 (教授、博士生導師,寧夏大學校長)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書記、政府派駐高校督導專員:周學峰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院長:郭少新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書記:呂海軍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龍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院長:雍少華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院長:黨小龍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院長:周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副院長:宗力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黨委財務總監:黃占銀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董事會董事長:王燕昌教授(寧夏大學副校長)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董事會副董事長:張鳳琴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董事會董事:魏烈強、馬衛紅

榮譽獎項

學院自創辦以來,改革發展成績喜人。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2010年度社會滿意度十佳獨立學院、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寧夏高校黨的建設先進集體、寧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寧夏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寧夏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寧夏現代物流協會理事單位等。同時,學院還連續3年被銀川市西夏區政府評為“平安校園”單位。2010年至今,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39項,自治區級獎勵44項,校級60項。

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