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2003年7月由原寧夏財經學校和原寧夏銀行學校合併組建成立,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是自治區重點建設的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58年。2008年7月,入列國家百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10月,整體搬遷至新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577畝,建有校舍10.3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5000名,教職工251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院概況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地處寧夏首府銀川市,分兩個校區,本部位於銀川市西夏區文萃北街,東校區位於銀川市金鳳區北京中路。校園總占地面積122畝,校舍建築面積44874平方米。學院設有黨政辦公室、組織宣傳部、人事保衛處、計畫財務處、教務處、繼續教育處、學生處、後勤管理處等8個處室,會計系、金融系、計算機科學系、工商管理系、經濟貿易系、外語系、基礎部等6系1部。

師資力量

學院有專任教師151人。其中,副教授55人,教授18人,自治區教學名師2名,自治區級教學團隊6個,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達39%,擁有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5人,具有“雙師結構”的教師比例達55%。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充實數量和提高質量相結合,最佳化結構和提高學歷相結合,長期面向生產一線聘請知名專家、業務精英兼職授課。

歷史沿革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寧夏財經學校和寧夏銀行學校,寧夏財經學校創建於1959年,寧夏銀行學校創建於1982年。

2002年10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原兩校合併組建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從此步入科學發展的嶄新曆程。

2009年,學院在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工作中榮獲優秀等次。

2011年6月,學院全國百所示範性國家高職院校建設順利通過教育部、財政部驗收。

校訓

自強,達猜,經明,行修。

教學環境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全日制學生2700餘人,函授生637人,2005年畢業790餘人。開設會計、金融、稅收、審計、物業管理、市場行銷、工商管理、會計電算化、註冊會計師證書、IT類等專業。其中計算機技術及套用、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是自治區級示範性專業。學院設有多媒體電教室、語音室、閉路電視系統、網路實驗室、ERP實驗室以及校園區域網路,校外有固定的實習基地。學院固定資產4700萬元,圖書館及各資料室有藏書13萬冊。學院被確定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

教學特色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採取有力措施整合教育資源,增強辦學活力,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以思想觀念更新為先導,形成快速發展的內驅力,制定了學院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學科專業帶動為突破口,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培養套用型的人才,建立了由企業家參與的專業諮詢建設委員會;高度重視學生技術套用能力的培養,建成了寧夏地區規模最大的ERP實驗室,進行專業訓練;以師資建設為重點,構建“雙師型”隊伍;以開拓的理念為統籌,提高交流與合作,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建立了一批實訓基地,開展短期實習,積極探討“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力求做到以就業為導向,服務於區域經濟建設需求。

大力推行和勞動就業全面接軌的多證書培訓機制,高度重視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我們的畢業生有三個重要的特點,一是肯動手,願意從基層乾起。二是職業素質好。三是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強化擇業觀的教育,形成“以人為本”的就業指導機制。以主動服務為切入點,形成就業推薦機制。通過走訪有關企事業單位,組織校園招聘會,創辦畢業生就業網,加大力度,做好畢業生的跟蹤調查。

2004年高職畢業生就業率100%。

教學目標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與發展目標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精神,實施科教興寧和人才強區戰略,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努力適應自治區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辦學活力,提升辦學水平,廣辟就業渠道。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各類套用型人才。

教學建設

建設成果

學院有國家示範專業2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自治區級示範性專業3個,省級精品課程10門;學院被確定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建有ERP實訓室、會計綜合實訓室、金融綜合實訓室、市場行銷綜合實訓室、多媒體語音實訓室等設施先進的校內實訓室25個,與區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124個。

國家示範專業:物業管理、市場行銷

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物業管理、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金融管理與實務

自治區級示範性專業:計算機技術及套用、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

省級精品課程:行銷策劃實務、物業管理員、物業設備管理、物業管理綜合技能實訓、物業管理職業道德、建築經濟學、企業會計實訓、保險概論、物業管理實務、客戶關係管理

學校榮譽

學院先後獲“全區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自治區教育系統民主管理示範學校”、“全區高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區政務公開先進單位”、“自治區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現任領導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書記:馬繼軍(中)

學院院長:郭偉(左二)

黨委副書記:高瑞莉(右二)

學院副院長:杜安良(右一)

學院副院長:馬成旭(左一)

學院副院長:呂周紅(右三)

院長助理:田振林(左三)

機構設定

黨政系統

黨政辦公室,組織宣傳部,工會,團委,人事保衛處,計財處,科研處,教務處,學生處,電教中心,圖書館,東校區,後勤處。

教輔系統

會計系,經貿系,計算機科學系,金融系,工商管理系,基礎部,外語系。

教學名師

名師簡介

嚴新仁,1952年9月生,籍貫寧夏吳忠市,中共黨員,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學科帶頭人、科研骨幹。

1976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

1976年至2002年在寧夏財經學校任教,主講《政治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等課程,任政治理論課教研室主任;

2002年寧夏財經學校與寧夏銀行學校合併成立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高職班和函授本科班講授《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等課程,任經濟貿易系主任;

2003年在學院主持創辦物業管理專業,2004年主持寧夏高等學校科研項目《物業管理專業建設》,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造性實踐學院、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四位一體聯動辦學的職教模式,受到學院、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社會和學生及家長的廣泛認可;

2004、2005年在學院分別主持創辦了稅務代理專業和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均已開班教學,在學院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2005年任教務處長兼經貿系主任。主要社會學術兼職有: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學會常務理事,寧夏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自治區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寧夏吳忠天啟薯業有限公司產業開發首席戰略專家,寧夏高等學校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名師心得

教育是人類進步的永恆主題之一,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選擇做教師的職業,就意味著肩負了一項重大的社會責任。這個職業清苦、勞心、費神,但卻崇高而又十分的光榮。

按照老話說,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現在可以理解為:教師是人類先進文化、先進科學技術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教師的任務規定了教師要做學習型的人,他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做自己學科專業領域的“三知”教師,即知過去的成果、知現在的進步、知將來的發展。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成為學科專業領域的學者和專家,觸類旁通,使自己淵博精通,做到“聞道在先、術有專攻”,從而得心應手地駕馭學科知識,引導學生。時代如激流般的前進,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不斷創新,稍有懈怠,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以其昏昏,何以令人昭昭?總拿舊的知識教學生,就如總是用過期的奶粉餵自己的孩子。為人父母絕不會害自己的孩子;為人之師,誤人子弟,則罪莫大焉。

教師要不斷地實踐、思考、總結。課堂教學和指導學生實習,是教師最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在編寫教案、上課、輔導、批閱學生實習報告等每一個教學環節,只要善於思考,都會產生出思想的火花,要善於總結,勤於筆記,日積月累,幾十年過去,自有豐碩的收穫。教學過程中會出錯,教師要勇於承認錯誤,勇於放棄錯誤。我們常常教導學生要知錯,幫助學生改錯,教師先要做知錯改錯的榜樣。

教師的職業,是一個無私奉獻的職業。選擇了它,就心甘情願地為它奉獻青春年華,奉獻才智和精力,直至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大愛無言,忠誠地履行了教師的職責,教化的作用和教師的人格魅力,也就融化在其中了。

名師寄語

寄語學生: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叫做選擇(參見《羊皮卷》)。你自己享有選擇的權利,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專業,這很重要。選擇了某個專業,基本上就等於為你自己的將來選擇了賴以生存的職業。一旦選定專業,就應該投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去學習專業技能,否則,浪費的就不僅僅是你父母的金錢和老師的心血,還有你寶貴的時間和美好的青春。

寄語教師:教師要做全社會講職業道德的楷模。只要你還站在三尺講台上,還被學生稱作老師,就一刻也不要忘記履行教師的職責。

寄語學校: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辦市場需要的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關注學生的就業和創業,重視企業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和建議。

寄語企業:優秀人才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學校是企業和用人單位所需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學生是企業和用人單位未來的技術類和管理類人才。企業和用人單位因該比政府更加關注學校教育、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關注課程設定和改革、關注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和用人單位關注教育教學,就是關注自己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資本質量。

重點研究

實驗實訓室名稱 開放對象 實驗實訓項目
ERP實訓室 財經類專業 企業經營全過程模擬實訓
計算機套用技術實訓室 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實驗、圖形圖象實驗、音視頻處理實驗(非線性編輯)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驗室 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組裝及維修
會計綜合實訓室 會計專業 會計核算各環節操作
金融綜合實訓室 金融專業 銀行實務、證券、保險、期貨交易
市場行銷實訓室 行銷專業 行銷技能訓練
多媒體語音室 外語專業 語言的聽、說、讀訓練

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院級立項時間 區級立項時間
1 VIP程式設計 楊曄 2004.9.16 2005.9.21
2 行銷策劃 鄭文昭 2006.4.15 2006.8.25
3 辦公自動化 高英 2006.4.15 2006.8.25
4 保險概論 唐振國 2006.12.14
5 基礎會計 劉百靈 2006.12.14
6 證券投資 賀素 2006.12.14
7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王興良 2006.12.14

VIP程式設計

圖書館(一)圖書館(一)

一、教學內容

Visual Foxpro(VFP)程式設計》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考試科目之一,也是大中專院校作為資料庫套用課程的教學資料庫。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

(1)關係資料庫基礎知識: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關係模型、關係運算、數據與數據運算等。

(2)VFP資料庫及其操作:資料庫的創建、使用與維護和表的創建、使用與維護。

(3)結構化查詢語言SQL:SQL的數據查詢功能(簡單查詢、嵌套查詢、聯接查詢、分組和計算查詢、集合的並運算)、數據定義功能和數據操縱功能。

(4)程式設計部分:面向過程的程式設計(程式基礎知識和程式基本結構);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表單和常用控制項對象使用方法)。

二、課程重點

本課程的重點是VFP資料庫的基本操作、SQL查詢功能和程式設計基礎知識。

三、課程教學特色

本課程的教學特點主要有: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上機講授為主,有三分之二的課時在機房講授。

(2)以大量的學生比較熟悉的實例貫穿於課堂教學中,如學生管理系統。

(3)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每個知識點都讓學生通過上機實驗,反覆練習,觀察實驗結果後理解掌握。

(4)以大量二級考試的模擬筆試題、上機試題作為強化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

辦公自動化

一、課程介紹

辦公自動化》屬於公共基礎課程,它以微軟Office 2003為主體軟體,全面講授Office軟體的操作套用。其中包括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利用Word 2003 ,可製作格式豐富的各類文檔,如普通文檔、公文、信函、簡歷、書籍、電子郵件和專業效果的Web頁;利用Excel 2003可製作各類樣式美觀的表格,如銷售報表、材料報表、財務報表等,並能對報表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匯總、統計與分析;利用PowerPoint 2003 則可方便地製作格式漂亮、內容豐富(可包含圖形、圖片、音頻和視頻圖像)的幻燈片。

二、課程內容

本課程在內容安排上注意了與計算機基礎所講授的內容不重複,側重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密切跟蹤當前辦公領域的最新發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針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以《中文版Office 2003三合一》為主要授課教材,配合《辦公軟體套用試題彙編》有針對性的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要求學生最終取得全國高新技術辦公自動化模組中級操作員證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增強現代辦公意識,掌握現代辦公技能,提高在辦公領域、日常生活、業務學習中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際動手的能力,為今後能夠很好地勝任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行銷策劃

《行銷策劃》是院經濟管理類學科群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2003年院開始招收市場行銷專業後,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在原有市場行銷學、企業形象策劃、廣告學、價格理論與實務、推銷員職業技能鑑定等課程的基礎上,整合為市場行銷策劃,更加突出培養各相關學生的套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模式上打破傳統教室上課的時空限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種教學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層次清楚,舉例恰當,色彩逼真,文字醒目,畫面簡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在堅持理論教學“必需、夠用”的同時,注重課堂實訓指導和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目前已有青龍集團等近十家企業與院工商管理系簽訂了實習實訓基地協定,初步形成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及崗位群要求的核心能力為依據、以培養套用性人才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

保險概論

一、課程介紹

《保險概論》是金融管理與實務及保險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融合國際保險經驗、富有中國特色的保險理論課程,具有綜合性和實用性的特點。本課程主要介紹保險基本理論和保險契約基本原則以及保險公司基本經營管理方法。在教學安排中根據高職教學的特點,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體現學院特色,教學過程中注重基本技能的培養,強化實訓實踐環節。通過教學,讓學生在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掌握保險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輔導和組織學生參加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為以後學習其它專業課程和畢業後能較好地適應保險工作需要奠定基礎。

二、課程內容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分為三個板塊,即理論板塊、套用板塊、實踐板塊,按各類內容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式組織教學。
(一)理論板塊
理論板塊教學主要涉及保險學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主要是保險與風險管理、保險數理基礎、保險費率厘定和準備金提留等內容。它是課程教學的靈魂,教學組織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講授的基本目的是奠定學生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套用板塊
套用板塊教學主要涉及保險契約及基本原則、產壽險業務及再保險業務等。它是課程教學的核心,教學組織方式以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專題講座為主,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對保險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的理解運用能力、分析創新能力。

(三)實踐板塊
實踐板塊教學主要涉及展業、承保、核賠等保險實務操作。它是課程教學的關鍵,教學組織方式以模擬實踐教學、實地參觀訪問和邀請相關保險公司的講師講學為主,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技能的套用能力。實踐性教學設計的思路主要是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對實務知識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突出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目標,利用社會實踐的環節,要求學生利用暑期選擇性地在金融保險機構進行鍛鍊實習,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熟悉實務操作技能。

基礎會計

一、課程介紹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和套用性很強的課程,是為經濟類專業和非經濟管理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在會計學科體系中起著銜接一般經濟理論課和會計業務課的中樞作用,一方面將一般經濟理論引向深化;另一方面對會計業務進行實務案例分析。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會計的基礎知識,為日後學習會計專業知識打下牢靠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課程內容

本課程以原理的說明為主,不拘泥於學科教育,從學生的基礎條件出發,並按照教學的基本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介紹會計學的基本原理,會計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式,重點突出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既掌握了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並能熟練了解運用各會計核算方法。培養學生熟悉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使他們具備初步的會計核算的實操能力。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

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列為我院金融管理、投資理財兩個專業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其他專業的選修課。隨著辦學規模和學院實力的不斷增強,2006年學院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金融證券投資實驗室,模擬股市也從初期的人工操作轉為電腦網路和市場同步、實時的模擬。無論在授課專業、授課對象,還是課程體系設定、授課內容、授課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授課對象進一步拓展到投資理財、會計(註冊會計師方向)、會計(會計電算化方向)等專業;課程體系方面,相繼開出證券市場概論、公司理財、財務分析、系列課程,使以證券投資學為核心基礎的整個證券知識體系得以擴充和完善;授課方法與手段方面也不斷得到更新和提升。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一、課程介紹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工科和經濟管理等專業必修的基礎課,其學習難度眾所周知,對高職學生來講學起來更加困難。該課程的建設依據院高職辦學特色和生源情況,在教學中堅持“以套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掌握概念、強化套用為重點”的原則,確立了“定位高職、服務專業、提高素質、強化套用”和“面向學生需求、確保教學質量”的教學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了“機率統計課程教學,為專業課和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加強學生套用能力的培養”的課程目標。

二、課程特色

以實際專業需要為依據,設定不同的知識模組,以滿足不同專業需求,與專業課教師保持經常性的溝通,根據專業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更新。改變傳統的以講解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用自然現象、日常生活、工程技術中的例子引入抽象的數學概念,用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的數學知識,運用“實際背景”解釋抽象的機率概型,通過“套用案例”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方法。

教師著作

序號 著作(教材)名稱 出版社及出版時間 作者 角色 備註
1 《企業會計模擬實習教程 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塗克莉/王虎 主編/副主編 校本
教材
2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高彩霞 主編 高校
教材
3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中國商業出版社2005年6月 高彩霞 主編 高校
教材
4 毛澤東思想概論》 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高彩霞 主編 高校
教材
5 《初等數學 語文出版社2004年8月 趙宇 參編 高職
教材
6 高等數學 語文出版社2004年8月 趙宇 參編 高職
教材
7 《套用數學》 語文出版社2004年8月 趙宇 參編 高職
教材
8 《最新農業企業會計操作規範和實例》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7 馬慧軍 參編 教程
9 攜手鑄輝煌—閩寧互學互助對口扶貧協作十年回顧 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4 曾新莉 參編 著作
10 《成本會計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編) 杜方 主編 高職
教材

教師科研成果

成果名稱 獎項 等級 作者 角色 時間
企業會計模擬實習教程 自治區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謝興華 總策劃 05.9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自治區優秀教材評比 優秀
教材
高彩霞 主編 06.9
政治經濟學 中國職教技術 三等獎 田發貴 第一
作者
05.7
兩角和與差的餘弦 中國職教學會語文出版社 二等獎 仇惠麗 獨立 06.11
條件機率與乘法公式 中國職教學會語文出版社 二等獎 劉明輝 獨立 06.11
一剪梅 中國職教學會語文出版社 三等獎 劉珏 獨立 06.11
Flash中的遮罩動畫 區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 三等獎 王珊軍 獨立 07.2
數據傳輸介質 區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 三等獎 解曉麗 獨立 07.2
契約的效力 區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 三等獎 張新莉 獨立 07.2
畢業生求職擇業的心理準備及心理調查 自治區職教優秀論文 三等獎 劉毅 獨立 04.12
提高職校教學質量之對策 全國優秀職教文章 三等獎 田發貴 獨立 05.8
加入WTO後對寧夏農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中華教育論文萃選編委會 一等獎 劉百靈 獨立 04.1
淺議企業內部控制 《中華百年教育》入選優秀論文 優秀獎 吳曉莉 獨立 04.1
2
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才強校戰略 中華教育科研論文暨教案評優 一等獎 王英 獨立 06.5
高職院校“1+N”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中華教育科研論文暨教案評優 一等獎 王英 獨立 02.6
積極探索高職院校紀檢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全區紀檢監察系統理論研討會 優秀獎 王英 獨立 04.8
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問題的思考 中國國際教育學會論文評獎 二等獎 杜方 獨立 06.4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問題 中國國際教育學會論文評獎 二等獎 杜方 獨立 06.4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 《中國當代教育雜誌》選優秀論文評獎 一等獎 仇惠麗 獨立 03.10
增強體育教學整體效應的思考 《中國現代教育研究雜誌》選優秀論文評獎 優秀獎 武銳 獨立 05.6
論教育產業化 中華教育論文評比 一等獎 高彩霞 獨立 03.3
高職教育中思想政治德育的時代性課題和現實問題及新模式的探討 自治區職教論文評比 三等獎 高彩霞 獨立 04.12
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實效性 《中國教育教學論壇》論文評比 優秀獎 高彩霞 獨立 05.12
對升格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的新思考 《中華教育論文萃選》論文評比 一等獎 王素珍 獨立 03.9
對升格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的新思考 全國職教優秀論文評選 三等獎 王素珍 獨立 03.10
淺析“趙一曼女士”的藝術特色 自治區職教論文評比 三等獎 劉珏 獨立 05.12
將養成教育引入中專語文教學中 中國職教學會語文出版社 三等獎 劉珏 獨立 06.11

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