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茗眉茶

婺源茗眉茶

婺源茗眉茶,屬綠茶類珍品之一。因其條索纖細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產於江西省婺源縣。鄣公山、溪頭、江灣、大畈、沱川、古坦、段莘、秋口等地為茗眉茶的天然產地。其地處贛東北山區,為懷玉山脈和黃山余脈所環抱,地勢高峻,峰巒聳立,年均氣溫16.7℃,晝夜溫差10℃以上,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3%,無霜期達250天,全年霧日60天以上。土質多為紅、黃壤,腐殖層深厚。山崖幽谷間,常為雲霧籠罩,茶樹多受輻射光照射,萌芽期早,葉質肥厚柔嫩,營養成分豐富。

基本信息

採制工藝與茶質

鮮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選其芽壯葉肥,白毫茂密者,經攤放、殺青、揉捻、烘坯、鍋炒、復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制茶工藝
烘等六道工序精製而成。其中鍋炒是形成婺源茗眉茶獨特品質的關鍵工序。其法是在保持鍋溫90℃左右時,每鍋投葉量約1公斤,四指並擾,手掌張開,拇指朝上,小指向鍋,運用腕力和臂力,雙手將茶葉從鍋底徐徐推向鍋沿,當茶葉由上自由翻落時,雙手捧茶輕輕搓捻,抖散結塊,周而復始,當炒至六成乾時,白毫顯露出鍋,再以焙籠文火烘乾。該茶由於生長在得天獨厚的良好環境之中,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芳香物質,尤其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咖啡鹼、兒茶素、水浸出物等含量均高。其成品,香氣清高持久,茶味醇厚清爽,湯色黃綠清澈,葉底柔嫩;其外形細緊纖秀,挺鋒顯毫,色澤翠綠光潤,為眉茶中的極品

歷史
婺源縣早在代即栽培生產茶葉,已有1200年的歷史。而茗眉茶是選自“上梅州”(灌木、中葉、早芽)良種和大葉種茶樹鮮芽葉,在婺源茶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於1958年由婺源茶廠研製成功的新品。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榮譽

1959年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商業部評定該茶為“世界茶葉珍品”;1982年被評為全國名茶;1986年和1990年由商業部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由婺源茶廠生產的江山牌茗眉又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名茶。

“婺綠春”茶產於江西婺源縣位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鄣山頂有機茶園,選用本地良種茶樹的幼芽葉為原料,集傳統工藝與科學方法精製而成。品質卓越,產品以其“色正,香高,味醇,形美”之特徵而著稱,具有“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之獨特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婺綠春”茶主要品種有:翠芽茶、茗眉茶、新品特貢茶、特貢茶。

製作方法

1.系摘:清明穀雨前後,有50%的茶芽符合採摘標準時開採,每隔2~3天巡迴採摘一次,至立夏結束。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2.殺青:是在平鍋上手工操作,火溫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穩一致,每鍋投葉量250~500克(嫩葉量少,考葉量多),以雙手儘量將葉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開,使茶葉接觸鍋面受熱均勻一致,而又不使悶氣,不焦,達到炒勻炒透,經3~4分鐘,葉質變軟,稍有粘性,葉面失去光澤,呈暗色即為適宜,便可進入揉捻。

3.揉捻:將殺青適度的茶葉起鍋放在揉匾上,輕輕加揉,但應注意抖散,避免悶黃。特別細嫩的芽葉,往往只需在鍋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葉色鮮艷和芽尖上的白毫。

4.乾燥:分兩個步驟完成。第一步是毛火(子烘)。一般四個烘灶並列一起,火溫由90~95℃而逐個逐次降低(幅度5~7℃),出鍋茶坯先在開頭火溫較高的烘籠上烘焙,待又有茶葉出鍋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時,將前茶坯移至第二個烘籠上來,以後逐次類推,流水操作,中間每隔5~7分鐘翻動一次,手勢要輕,約經30分鐘,茶葉達到七成乾即可下烘“攤晾”,這時中“毛火茶”。攤晾厚度3厘米左右,經30~40分鐘,七成乾的程度又有“回潮”時,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併為一烘,進行下一步的老火烘乾。第二步是足火(老火)。每鍋葉量1.5~2千克,火溫65~70℃,中間翻拌,由開始每15分鐘一次,以後延長至每20分鐘一次,直至全乾。

5.老火以後的茶及時揀剔,除去劣茶雜質,同時葉脈水分繼續向全葉滲透,稍有“還軟”,再以70℃火溫進行復火,使其充分乾燥。

婺源茶史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採摘
婺源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為著名茶區。唐朝陸羽所著《茶經》,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宋史*食貨》載:婺源之謝源茶為全國六大絕品之一。明清時,號稱婺源“四大名家”的溪頭梨園茶、硯山桂花樹底茶、大畈靈山茶和濟溪上坦源茶被列為貢品。濟溪上坦源茶葉脈潔白,香馥味醇,曾獲嘉靖皇帝賞賜匾額。

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有歙州(當時婺源屬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楊華撰《膳夫經手錄》中記載:“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燕、並間,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劉津撰《婺源諸縣都不得置制新城記》中,稱“婺源茶貨實多”。

宋朝,婺源產制的茶葉已出類拔萃。《宋史*食貨》中對茶葉有毗陵之陽羨,紹興之日鑄,婺源之謝源,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的記載。明朝,婺源茶葉受到朝廷讚賞,被列為貢品。至清乾隆間,婺源茶葉被列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物資之一,並開始精製外銷獲得了國際茶界的讚譽。美國威廉*烏克斯在所著《茶葉全書》中,稱讚”婺源茶不獨為路莊綠茶中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其特徵在於葉質柔軟細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潤。”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清代中葉,是婺源綠茶外銷盛期,茶葉產量較高。據民國史料記載:“在昔茶葉繁榮時期,每年產茶約五萬擔。清朝末年至民國期間,因“洋茶生產日多,華茶不能直接運銷,而由洋商購去摻以洋 茶,以偽亂真,使華茶聲譽不振,......”,婺源綠茶生產由此而逐漸衰落。清乾隆年間,婺源綠茶開始大量出口外銷,成為英國貴族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宣統二年,龍騰人俞傑然建“祥馨實業花園”,種珠蘭、茉莉花數千盆為窨花之用,其花茶獲農工部金獎。後俞仰清精製“珠蘭龍井”,在1915年的美國“巴拿馬萬國和平博覽會”上獲金獎。

解放後,茶葉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76年年產茶葉5萬擔,跨入全國茶葉出口基地縣行列。1986年年產茶葉8.7萬擔,超過了歷史上最高年產量。

中國婺源茶文化

婺源茶道經過長期的歷史實踐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農家茶、文土茶和富室茶等系列,三種茶道表演各縣特點。

農家茶道表演程式依次為擺具、備茶、賞茶、盪碗、投茶、沖泡、分茶、敬茶和品茶等九道,當然,茶葉用的是特級婺源綠茶,水則是山間清醇的泉水,茶具為青花瓷壺與茶盅和銅壺。在悠揚的古樂聲中,身著青花衣褲、頭頂青花頭巾、腰系肚兜的村姑,邁著輕盈的腳步,依次倒水洗盅。再用銅壺煮水,隨之投茶入青花瓷壺。待水沸後,注入青花瓷壺。此時,中茶葉的清香隨著壺中的熱氣向外散出,沁人心脾。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而後,村姑手執瓷壺,依次從前至後,由左向右,為茶客斟茶。茶姑於舉首投足之間, 傳遞著婺源鄉村淳樸的待客殷情,使人倍感親切。

文士茶則為文人雅士們所鐘好。在靜雅的書齋庭院,淡淡的書畫墨香飄逸堂間。在這種場合飲茶談經悟道,別有一番雅趣。所以,文士茶茶道追求的是一種清新雅致的修身養性的境界。文士茶道表演依次分別為擺具、焚香、畲手、備茶、滌器、置茶、 投茶、洗茶、沖泡、獻茗、受茶、聞香、觀色、品味、上水和二道茶等17道程式。當然,文士茶所選用的茶與水,都是極其講究的,茶要婺綠茗眉、靈岩劍峰,水則是地下水或山泉水。在幽雅的絲竹聲中,上著藍便褂、下穿大擺該邊羅裙、腕帶玉鐲的茶道小姐,先是焚香敬茶聖陸羽。接著便著手盟手、備茶、賞茶、滌器,再置茶、投茶、洗茶、沖泡。

沖泡茗茶時,手執茶壺的茶道小姐將壺嘴三上三下,瀉出水柱細長如鏈,俗稱“鳳凰三點頭”。壺茶注入茶盅,蓋上茶蓋,輕輕半揭開茶盅蓋,盪開漂浮在上的茶葉,細細品味,若香留口,舌底生津。

富室茶則是富裕人家於堂前花廳招待貴賓的一種高貴的茶道。茶客安坐於太師椅上、八仙桌旁,享受茶道小姐殷勤的服務。富室茶選用婺源墨菊茶和山泉水,茶具為湯甌、錫壺等。其茶道表演程式,依次為設具、備茶、賞茶、滌器、鳳茶、沖泡,敬茶、受茶和品名等十法。身著淺色旗袍的茶道小姐顯得榮華富貴、端莊雅致,每一程式都落落大方,輕曼飄逸。所以,有人為姿婺茶道表演題詞說,“茶道是詩,茶道如舞”。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新中國建立之前,婺源綠茶(簡稱“婺綠”)的採摘、加工和製作,都採取手工進行。’採摘的茶葉一般有“春茶”和“夏茶”之分,俗稱“頭茶”和“子茶”,當然,以而前採摘的春茶質量為上乘。採摘的鮮茶,一般經過以下加工精製程式,方才能獲得優質的“婺綠”。這些程式依次是:下鍋殺青,揉成條狀,解塊攤晾,烘坯至爽,熱鍋焙乾,直到上霜,製成初級製品,俗稱“毛茶”。從毛茶製成精茶,還需經過篩分、補火、揀雜,再經過分篩、抖篩、撼分、補火、割末、風戽、拼配等工序,方才最後製成。精製的茶葉還要裝錫罐,以便密封,使之不受潮不污染,保持醇正的香氣。新中國成立後,婺源制茶基本上採用了機器加工與製作,僅在偏遠山村民間茶農還個別使用手工製作加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豐盛的茶葉資源是婺源民間飲茶民俗形成的重要原因,而民間的飲茶民俗文化恰哈是婺源茶文化根深蒂固的物質基礎。自古至今,飲茶一直是婺源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習俗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一般來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說,早上和飯後,婺源人喜歡泡上一壺綠茶飲用。至於親朋好友來訪,沏茶款待則是必備的節目,畢竟婺源每戶人家一年四季都儲存有茶葉,以備隨時飲用。如果用白開水招待客人,這在茶鄉婺源可是一個不禮貌和不尊敬的舉動。

婺源茶文化還體現在鄉間古道和偏僻山路廣設的茶亭上。婺源人講究儒家的、佛家的行善施捨和普濟眾生。在行人必經的鄉間道路和叢山峻岭間的古道上,鄰近的村民或宗族或個人,往往捐建茶亭,專門為行人供應茶水,以解行旅之人的饑渴。我們沒有對婺源歷史上的茶亭作過專門的統計,但少說也不下數百個。徽饒古道浙嶺上的堆婆冢的故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清末“募化重修浙嶺頭萬善高佛殿茶亭石板暨庵 前石塔”的石碑還平靜地鑲嵌在萬善南壁上,那茶亭牆上白底黑字書寫的“飲水即思源”的五個透勁楷書也依然清晰惹眼。

中國茶藝

中國茶的藝術,萌芽於唐,發皇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

婺源茗眉茶中國茶藝
中國的民族性,自然謙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經,宋代的大觀論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談僅是通論,一般人民將飲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沒有什麼儀式,沒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興怎么喝,就怎么喝。飲茶所講究的是情趣,如「披詠疲倦」、「夜深共語」、「小橋畫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環境和時機,「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賓主之間的和諧歡愉,而且蘊蓄著一種高雅的情致。

所以中國人有中國人特有的氣質,而中國人的飲茶方式及內涵亦自有其傳統的精神。品茶之四大特色是具備:

有「酸甜苦澀調太和」的中庸之道
有「樸實古雅去虛華」的行儉之德
有「奉茶為禮尊長者」的明倫之禮
有「飲罷佳茗方知深」的謙和之行

中國人不太隨意高談茶道,因為中國人對於「道」的認識和理解是有著相當的崇高與尊重的意味。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同時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很大,無為而順乎自然,形而上才可曰道,形而下則為器矣。所以在悠久的歷史生活中,茶與中國民族相結合,受著中國人一貫的哲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簡言之即「順其自然」及「致中和」,這是中國茶藝的真髓。

日本承襲我國文化遺緒,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朝影響最深。唐時佛學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風由中國傳入日本。

婺源茗眉茶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又稱禪茶,其精神在於利用茶淨化心靈,提神醒腦的特性,使飲茶者的心神,暫時革除一切俗務雜念,以期直扣人的本相,即是達到所謂本來面目赤子之心的境界,因為必需藉假煉真,所以對於環境的布置、器物的使用,要求的水準極高,茶屋必須外幽雅清寂,古木參天,奇石、古董,排列有序,內面必須玩物古董、瓶花名畫,器皿燒制精巧華麗,高雅實用,主客態度必須平和謙遜,心無雜事,正襟危坐,虔誠授受。飲茶問之交談,腔調馨欬,均須合體。日人認為這種心境為和、靜、清寂的總和,如茶屋是代表宇宙萬物經過過濾淨化後,唯一可贅憑藉的象徵物,人一旦介身其中,一方面慢慢品嘗苦澀的茶味,此情此景正是物我文融,天人合一,是用一種無意識的境界,藉以了悟永恆的價值。

但是以禪的意義來說,茶道本身毫無意義,因為禪的特色是喜悅、誠、自由。茶道儀式,完全違背這種本意。日本茶道,流派雖多,但受陸羽茶經影在儀式器具布置上做工夫為多,對茶本身研究較少,在基本上已是捨本逐末。更由於日本將茶道視為婚嫁習尚。女子多習茶道禪的意義更為消失,在今日,日本茶道只剩下學習禮儀維護傳統兩種目的。

中國知「道」而不輕言「道」,日本不知「道」而言「道」,(日本是個格偏狹愛走極端的民族,將「茶道」帶進詭秘的境界,似乎有點走火入魔),中國不願刻意追求而流於形上,一切順其自然;日本拚命摹仿,追求各種境界而流於形下而不自知。愜意、自然、樸拙,正是中國人飲茶的寫照。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中國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

相關信息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清代,安徽歙縣漕溪謝氏《餘慶堂》第47世紀謝正安(1838-1910),此名字是以其於1910年仲春為四個兒子分家的《祥字鬮書》中有“正安親筆”,卒後墓前《碑文》載:“皇清誥封奉政大夫,封朝議大夫......正安......之合墓”的正名相符合。從《祥字鬮書》“自序”和有關考查來看,正安18歲開始去江北做生意,故在鹹豐中葉,太平軍路經徽州,“家業為之盪盡。”則由弟正富侍雙親逃難求生,後遭瘟疫,親房叔伯大半死亡。安定兩年,弟又病逝。正安已是“當孑然寡助之時,處家無立錐之地”,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恐忝所生,誓欲重撐夫門戶”。他帶領家人,到離家9公里深山的充頭源租山開墾,種糧度日,結合種植茶園。此間蔣(新田)、鄭(瓦窯坦)、王(橫路下)3戶及安慶逃難的吳、儲2戶陸續遷入充頭源落戶,租山種糧,發展茶園。同治年間,“商務奮興”,正安均常在外跑商務,並每年在漕溪掛秤收購春茶,略經加工,戶挑到皖東運漕、柘皋設店銷售。情因親步謝光蓀(1818-1878)在江蘇靖江縣新溝司衙內任職,又將茶葉從長江水路先到靖江,再到上海闖市場,大開了眼界。當明上海茶莊林立,各莊普有名品。而常品茶競爭相當激烈。使得謝正安清醒地認識:在上海市場開茶莊,既要有了好招牌,更要手中有極品名茶。他集市場商務實踐和20多年種、采、制、銷茶葉之經驗,又受父、叔多方謀劃指點,籌辦茶號在同治後期已形成雛勢,明逢光緒元年(1875年),漕溪“謝裕大茶號”開張。並於清明後,他親自帶領家人到充頭源茶園選采肥壯芽茶原料,經過“下鍋炒(即用五桶鍋殺青)、輕滾轉(手輕揉)、焙生胚(毛火),蓋上園簸復老烘(足火、顯毫)”的精心製作,形成別具風格的新茶。由於“白毫披身,芽尖似
婺源茗眉茶婺源茗眉茶
峰”,故先稱“毛峰”。因數量極少,先運到上海新掛牌的“謝裕大茶莊”,被英國茶商品嘗後,豎起拇指,連聲稱讚。不僅毛峰迅速名揚上海,亦為茶莊屯綠外銷打通渠道。後因毛峰產地,既屬黃山源,又鄰近黃山,則稱“黃山毛峰”。故此,謝正安既為“謝裕大茶行”開創者,又為“黃山毛峰”創始人。後以其豐功佳績為始祖,謝氏《餘慶堂》分支立“慎裕堂”,為置產所用。如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仲春《歙邑黃山漕溪謝慎袼堂正安屯溪置產簿》所記載。後來當地對慎裕堂人統稱“茶行里人”。

中國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