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籠

烘籠

釋義 ◎ 烘籠,烘籠兒 hōnglóng,hōnglóngr (1) 竹片、柳條或荊條等編成的籠子,罩在爐子或火盆上,用來烘乾衣物。 (2) 〈方〉∶烘籃 烘箱

基本信息

這種工具叫烘籠,這種取暖方式叫烤烘籠。

年輕美女模特烤烘籠(我攝工作室 攝) 年輕美女模特烤烘籠(我攝工作室 攝)

木炭或木塊燃燒後,紅紅的炭火放到烘籠里,裡面用的陶瓷製品,一般是醃製鹹菜的罈子的上蓋或者土碗。

方法

炭火放到裡面可以保溫2-4小時,老人還喜歡在上床之前把它放到被窩裡,與電熱毯功能差不多;也用著給嬰兒烤乾尿片、尿褲子。這種很經濟,就地取材,成本幾乎為0,用幾小時後炭火逐漸熄了,把烘籠里剩下的木灰倒掉,在做飯時(農村燒柴)又把炭火放進烘籠里。

我們小的時候家家都這個,現在很少,農村也很少了。

烤烘籠的四川老人 (我攝工作室 攝) 烤烘籠的四川老人 (我攝工作室 攝)

歷史

(1).罩在火爐或火盆上的籠子。

用以烘乾衣物。多用竹或柳條編成。《水滸傳》第五六回:“另用一箇小黃帕兒,包著一條雙獺尾荔枝金帶,也放在包袱內,把來安在烘籠上。”

即烘籃。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六部分三:“ 蔡大嫂 的烘籠放在腳下。” 克非 《春潮急》二七:“老太婆連忙把自己方才踏腳的烘籠提起來,順手撿個篾片撥一撥。”參見“ 烘籃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