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台賦

天香台賦余作此賦,會子侄輩遞傳誦詠,往往質問其所疑。余時有瘯蠡(cù luǒ)之疾未閒,及為酒所困,倦於應對。因命書史為音注,應其所請以示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天香台賦

【創作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姓名】耶律鑄 

【文學體裁】賦

作品原文

天香台賦

余作此賦,會子侄輩遞傳誦詠,往往質問其所疑。余時有蠡(cùluǒ)之疾未閒,及為酒所困,倦於應對。因命書史為音注,應其所請以示之。

雙溪醉隱,嘉遁西園,而杜私門之請,偃蹇棲遲,縱適放言。愜高蹈養恬之勝地,葆光頤真之靈境。綠野斯營,素意是逞。一花一草,親移自植,計日成趣。唯天香台牡丹為盛,婉若群仙,亂摛(chí)雲錦,珠樹相鮮,瓊枝相映。英華外發,風標天挺,精彩相授,逸態橫出,儼保靈和,恩華榮命,含情延引,流風回穴。競笑應訊,幽人逕庭。國色天香,獨占韶光。澄心定氣,延視迫察,知其不妄。進號貴客,名為花王。唯此姚黃,穆穆皇皇,台隸眾芳,真其王也。應道無私,應化無方。知隱知顯,知變知常。遲流煙景,蔭樾(yuè)照陽。吸風飲露,雲臥霓裳。魏後延佇,醉妃小立,欲與相扶,倚風無力。凝笑為容,爭妍取媚,醒酒香艷,懶晴天氣。翠袖揚衪,柔玉鏤刻,仙衣戍削,鏤金絲織。昭著風流,分外旖旎,臭味幽遠,容上閒麗,素安掩娉(píng),不足程式。蘭香失氣,綠華無色,脫落塵凡。泮奐(huàn)姱邁,表景異致,揄揚勝概,靈既彌彰,運鍾盛代,誕膺王者之稱,良有后妃之配。英奇特秀,望塞華域,姿色俱絕,勢傾人國。靡曼則如此,光大則如彼。不以純懿,盡在於己。承天錫之優華,騰芳聲於勝日。擅天外之奇名,豈花中為第一。尤姿英艷,道潤金璧,姿有余妍,艷有餘色。美不可奪,操不可易,名有餘香,風有餘味,炎而不附,寒而不棄,遠之不怨,親之不比,動無所趨,靜無所避,色無所沮,心無所覬,由無慮而無營,故無慍而無喜。守所抱之天真,任自然之榮悴,信靈根之有托,冠四時而為最。宜其奕葉扶疏,宜其名華盛大,積於中者,必形諸外,承休之徵,於是乎在,於穆令聞,曾是不已,得無令人,渴見風彩?有絕其倫,有拔其萃,惟道是從,惟神是契。不因物而顯,不附物而起,何玉立而不群,何中立而不倚,偉英靈之正氣,呈瑞世之上瑞。感鍾美於所天,多化工之為地。

千葩(pā)萬卉,雲屯霧積,煙披雨沐,擁階抱砌,如屏氣動色,駢肩疊跡,於朝會者,尤知花王之榮貴。倚扇成陰,地錦交展,天幕旁垂,雲帷高卷,御枹浮動,異香冶艷,姿律膏薰,薔薇露染。惜春情態,戀春風致,花雨漫天,金蓮布地。玉妃綽約,玉肌半膩,仙標閒整,風景秀異。翠園粉陳,櫛比鱗集,五色相宣,芬藹相襲。玉澤堪掬,秀色可吸,扯冶芳顏,頹然如醉。呈露優柔,溫潤綺靡,春睡猶濃。東風扶起,錦被絢爛,繡帶葳蕤,縈結同心,延締連理。辟芍藥為近侍,直海棠為慶會,仙人醉露以頹玉,玉女吟風而搖佩。翠展莎茵,錦圍花障,槐蓋傾偃,林幄閒敞,長樂惟宮,合歡為帳。徑植忘憂,榮延交讓,合昏儆夜,蓂莢(míngjiá)典麻,平露臨政,屈軼司直,帝休光煜,帝屋煥爛,赫奕君子,清名無患,炳若丹青,晬然玉潔,足佐花王,潤色盛烈。期所望於重華,可流芳於萬葉,延群英之風概,耀榮名於圖牒。青松森挺,大臣介然而廷立,翠竹旁羅,毅士肅然而就列。池蓮澹澹,翛(xiāo)然乎無塵,君子居也,籬菊亭亭,兀然乎寄傲,隱逸位也。珍叢琦薄,祥花瑞草,深園遠繞,端竦低默者,百執事之謂也;若仰若俯,如揖如伏者,尊其王之義也。策其芳名,委其藻質,內向光壁,猶葵傾日,靈雨均沾,惠風同被,含秀敷榮。榮懷天德,寶閣輝煌,錦屏斐亹(wěi),瑞玉樓台,夐(xiòng)閒金碧,綺紛品匯,區別列第,霞駁雲蔚,繡錯萬計,炫玉京之春色,夸兩京之神麗,玉葉以延春,直會聖之勝際,章明花界,照應塵劫。

深根寧極,無為之業,光寵妍時,春心固結良怯,年芳輕易衰歇,我振我策,我步我橜(xiè),朝祛莫逐。 無情蜂蝶,終然殊患,本弱者其枝必披,末大者其乾必折。審其本之末者,薙(tì)其草萊,盡其蟲蠹,擇其瓦礫,易其壤土,醫之治之,調之護之,扶之持之,正之直之,培而養之,使自滋之,蔭而遂之,使自榮之。顧其末之大者去其邪枝,割(luò)其錯節,除其狂花,翦其亂葉。推之移之,規之繩之,背者向之,屈者伸之,擘(bò)而分之;使自存之,列而封之,使自保之。為強其乾而弱其枝;俾隆其本而殺其末。之為者也,扶質立乾,本道根真,花明葉秀,眼界一新。

客有訪醉隱於天香亭者,不覺愕然而嘆曰:“向之蕪穢,曷其治也,睹夫殊制,甲天下也可也。”醉隱曰:“向之乖盭(lì)使然也。重其花者,非其業也,耘植非時,灌插無度,賣知自是,忌能懷妒,苟一矯眾枉,不涉叢脞,阿謗橫議,雜然應和,明其幾務,執以不可,謂出於彼,非出於我。或僅有所采,微有所挫,爭引其功,相推其過,思求其治,焉可致也。余承其弊,將任其責。推心於物,旁搜遠索。索彼得失,洞研究核,從其可從,革其可革。絀諸荒惑,探諸幽賾。舉諸明算,運諸成策。辨乎根發(bá),定乎名色,甄其瑰奇,廉其瑕謫,貤(yì)以殿最,品以資格。煦以陽和,沃以膏澤,窮精極知,馳神運思,孜孜夙夜,不落吾事。粗有是治,不足齒也。然天下之事,曷嘗有異於是邪?九土,一台也;六合,一園也。百花一王,萬物一君,為國之道,在布此花之政也;經國之要,實理此花之任也!”

緒言未既,客茫然進曰:“旨哉,言乎!願以所聞書諸信史,刻諸金石,以壽其傳,終古不忒(tè)。天香亭頌,弟紀風聲,未勒磨崖,蒙何以寧?用是遂決,敢獻其銘。”薄構其亭,於彼露坐。桃李無言,燕雀相賀。

作品譯文

我作的這篇賦,在子侄們中間相互傳遞誦讀,往往詢問一些疑惑不解的問題。當時我患瘯蠡尚未痊癒,又常常為酒所困擾,倦於回答應對。於是為之注音詮釋,應子侄們的請求出示給他們看。

雙溪醉隱居士,在西園中過著高雅的生活。他杜絕私門的請託,終日流連徜徉於西園之中,隨任本性去生活,毫無拘束地傾述心曲。在這遺世高蹈養心悅意的美景里,在這保存自我真我的靈境中生活得十分愜意舒心。他經常欣賞這裡的綠色天地,表現出一種高潔嫻雅的情趣。這裡的一花一草他都親自移栽培植,很快就出現了盎然的生趣。只有天香台的牡丹最為繁盛,婉柔艷麗仿佛一群仙女。隨意鋪展錦繡的彩袖,那潤澤的條幹如玉的枝杈相互映襯,十分鮮明。她英俊的神情顯露於外,標緻的風韻天然挺出,艷麗的色彩相互襯托,橫逸的枝朵媚態百出,儼然保持靈潔的神態,仿佛恩寵榮華的美女在含情歡迎客賓。仙姿綽約輕搖,宛如迴風流雪。滿面笑容地應酬遊人的觀賞,比那幽嫻的素人勝強百倍。她具有傾國之色天然之香,獨占了園中的華光。當你澄心淨氣迫近她仔細觀察時,就會知道她之所以進號為貴客,被稱為花王毫不虛妄。尤其是那枝千葉金色的姚黃,矜持端莊,富麗堂皇,使眾卉為其仆奴,乃是真正的花王。她順應自然的變化而決無私慾,適應天道來化育萬方,無論是顯露還是隱晦,也無論是變態還是正常,對一切她都能了如指掌。在那朦朧的煙霧中,或在濃郁的樹蔭里,或在明媚的陽光下,她都能吸風飲露,如朵朵彩雲聚攏於鮮艷的霓裳。那紫色的魏後亭亭玉立,紅色的醉妃服侍在旁。她們好像要相互攙扶,在輕風的微拂下顯得嬌慵無力。她們各自含笑為容,百般獻媚,爭奇鬥豔。醒酒花格外香艷,在風清日麗時慵懶呈嬌,碧綠的葉片仿佛美人揚起的翠袖,猶如是柔軟美玉鐫刻的精品。仙衣瘦削,金絲緋花確如縷縷金絲編織而成。各呈風流之態,分外旖旎婀娜。花香清幽遠播,容貌悠閒佳冶,從來就安於本分,並無意於炫耀自己。但卻使蘭花在她面前失去幽香,綠色的花朵失去美妍,使一切凡塵俗物相形見絀,眾多者顯得分散,年輕貌美者顯得蒼老衰顏。她的容貌體態異常標緻,顯示出美的奇觀。她的靈性益發顯明,她的神運聚集了歷代之英。實在可以承受得起花王的稱謂,也應有后妃之配。她英姿勃發,超拔挺秀,聲望馳滿天下,姿態容貌絕無僅有,勢傾全國。她是如此的美麗,又那樣的深受光寵。若無美好的德行怎能如此,這正來自於她的內修外美。她稟承天賜的優容華貴的外貌,在春光融融的勝日裡開放,獨占天外的奇名,怎能不為花中之首?她優美的身姿光彩照人,潤澤豐滿金碧燦爛,姿態美中有美,艷色鮮外有鮮。她的美麗無可匹敵,她的情操無可改易,她的芳名余香萬里,輕風吹來,馨香四溢。她不趨炎附勢,也不把貧寒嫌棄。疏遠她,她也不怨艾,親近她,她也不苟合狎昵。動靜任其自然,無所追求也無所迴避。表情溫和怡然,心中坦蕩輕鬆,因為沒有欲望而無所圖謀,所以沒什麼憤怒也無所謂歡喜。她恪守天然純真的本性,隨任自然的變化繁華枯萎,她有深深的根基深入大地,四季中都可以看到她的美麗。難怪她枝葉扶疏,名花盛大鮮艷。內部積累豐盈者一定要在外部形式中顯示出來,她內在品質的表現正在於此。她有美名播揚於外,怎能不令人渴望見到她的風彩?她有出類拔萃無與倫比的德行,只順從天道的法則,與自然的神運相契合,不憑藉他物而顯赫,不依附他物而興起。亭亭玉立,不與凡俗為伍,卓然中挺,能夠不偏不倚。她有偉岸的英靈正氣,呈現出瑞世的徵兆。她薈萃了上天所賦予的美德,又是大地化育而成。千朵奇葩,萬朵佳卉,重重疊疊,如彩雲之簇擁,若濃霧之累積。煙嵐繚繞,雨露沐浴。

她環繞台階而生,宛如美人屏住呼吸脈脈含情,並肩攜手,接踵而至。百花薈萃,宛如是隆重的朝廷集會,更能顯出牡丹花的尊榮顯貴。倚扇成為皇帝的傘蔭,地錦猶如地毯鋪展在地,天幕依稀垂掛,雲帷高高捲起,御飽在旁輕放,異香呈現芬芳,姿律承受膏火的薰陶,薔薇飽享甘露的滋潤,惜春呈情露態,戀春風韻迷人。花雨漫天儘是,金蓮鋪地生輝。玉妃綽約娉婷,玉肌細膩豐腴各種仙花嫻雅端莊,景象秀美異常。精美碧玉似的花園被鮮花簇擁著,層層疊疊,簇簇叢叢,五光十色,色彩繽紛。花香輕漾,沁人心脾,翠葉潤澤,令人心醉。秀色仿佛可供餐飲,那些艷冶嫵媚的花朵,頹然的樣子恰如飲酒微醉,呈現出嫻雅優柔,溫順慵容的神情。仿佛春睡之意正濃而被東風輕輕扶起,錦被絢爛耀眼,繡帶葳蕤生輝,衣帶上結著同心之梅花,拖著木連理的締帶。她任用芍藥花為近侍,集海棠花而召開慶祝大會。那些仙人杏花飲甘露而醉仿佛玉山之將頹,玉女海棠隨風輕拂宛如佳人在搖曳身影而晃動了佩玉。綠野平展,草茵若碧色的地毯,錦色環繞,樹列似翠色的屏障。槐蓋樹傾斜偃仰,仿佛木的帷幄開敞著,長樂花為宮,合歡花為帳。小徑上栽種了忘憂的花草,榮延樹交相禮讓,合昏樹儆夜值班,蓂莢樹主管晦朔,隨月的盈虧而開落,平露樹掌管政事,屈軼樹執掌司法。帝休樹熠熠生光,帝屋樹翠光閃閃。高大神氣的是君子樹,獲有清名的是無患樹。這種種奇樹,光華蒼翠宛如圖畫,皎然明潔猶似美玉,柔潤的色彩格外顯赫,足有資格來佐助陪襯牡丹花王。他們寄希望於重華花,可以流芳於千秋萬葉。招徠花木中的群英,在彩繪的畫圖中顯耀名聲。在那彩圖之上,青松森然挺立,仿佛耿介的大臣傲立朝廷,翠竹排行一旁,猶如剛毅的勇士肅然就列,池中的荷花淡泊自持,明淨而無塵雜,仿佛君子的居處;籬外的菊花亭亭玉立,挺拔而傲視塵俗,仿佛隱士的情懷。各種珍奇的樹叢,祥花瑞草,圍繞深邃的花園生長。那些端莊沉默的,可以說是執掌庶務的文武百官;那些偃仰俯伏,好像在作楫鞠躬的,是尊崇君王的禮義之士。她們各有芳名,保持著美好的品質,內向光明,好像葵花傾向太陽,共享膏雨的滋潤,同受和風的吹拂,含著秀媚之氣展開花容。花朵天然紅艷,寶閣花輝煌耀眼,錦屏花斐然絢目,瑞玉紅花層疊若玉樓,閒金花姣好似瓊玉。綺麗妖嬈,百花匯集,分類別居,若晚霞,若彩雲,交相輝映,數以萬計。玉京春炫耀春色,兩京紅誇飾神麗,玉葉花可延長春色,會聖花正在盛開。眾花齊放,鮮明艷麗,照映了凡塵的世界。她根基深固,神凝氣靜,雖然遵守著清靜無為之道,但由於內外具美,已經使萬物光寵,時令生輝。

可是,由於牡丹花春心鬱結,性格怯弱纖柔,正值芳年妙齡之時,非常容易衰微枯竭。於是,我拄著手杖,舉步來到這裡,早早晚晚祛除害物。那些無情的狂蜂浪蝶,終是花的大患。主幹柔弱的枝條必然披靡,木梢太大的枝幹必然折斷。看到那些主幹柔弱的,我就剷除其蕪草雜卉,滅盡那些可恨的蠹蟲,扔掉那些礙事的瓦礫石塊,換上鬆軟肥沃的土壤。認真地醫治她,調護她,扶持她,使她端莊挺直。培護養育而使她自然生長,蔭祐繁育使她自然開花。看到那些木梢太大的就去掉邪枝旁杈,割掉其錯節,除掉其狂花,剪掉其亂葉。推移她的方位,規整她的形體,背陽的使她轉過身軀,屈曲的使他伸直腰頸。分櫱之時,小心翼翼,使其各自生存;栽植之後,培好封上細土,使她保澤固本。為了加強她的主幹而削弱其旁枝蕪杈,就要加固她的樹幹而削減其末枝。這樣修整之後,整個花圃面貌大改,棵棵牡丹花返本歸真,主幹挺立,枝葉扶疏,花朵鮮明,葉片秀翠,使觀者眼界一新。有位到天香亭來訪問雙溪醉隱居士的客人看了,不禁為之驚愕,情不自禁地讚嘆道:“以前這裡是那么荒蕪穢雜,現在又是這樣井然有序。目前這種整齊壯觀的形制,真可以說是天下第一了”。醉隱居士日:“前此的狀況是違背自然規律造成的。喜愛看重牡丹花的人並不以此為業。耕耘栽植錯過時節,插移灌水沒有一定的限制,賣弄知識而自以為是,忌妒那些賢能之士。如果有人糾正他們的錯誤而不隨同凡俗,立刻就會遭到誹謗和攻擊,隨聲附和者雜言相應,當政者明知其合於情理,卻固執地說絕對不可,說那些意見出自於他人而非出自於我。或者僅就其中某點有所採納,有時偶而也遇到一些小的挫折。於是人們便爭著搶奪功績,推諉過錯。這樣的話,想要求得成績,怎么會有可能?我在這種種積弊的情況下承接此事,認真負責,以自己之心推之於物,蒐集總結各方面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深入研究,詳加考察,沿用那些可行的經驗,革除不可行的弊端。貶黜那些荒蕪雜穢之物,探索扶植幽僻隱微的弱花。採用精確的計算方法,運用成功的方略。通過花根既可辨別良莠,判定她的名稱和成色,表彰顯揚那些瑰麗珍奇的,減抑那些稍有瑕疵者的地位,而把品次下等的放在最後。按照資格排定品級,以溫煦的陽光去照耀她,以甘露膏土去滋潤哺育她。我竭盡心智,費盡精神,夙興夜寐孜孜不倦地經營花圃,不敢耽誤我的事業,才粗略地治理到這種情況,並不值得怎么稱道。然而天下之事,與這又有什麼區別呢?九州領土,仿佛是這個天香台,全國的地域,好像是個大花園。百花只有一王,萬物只有一君,治理國家的方術,就在布署安排此花之政的奧妙之中,經營國家的道理,實際也都包含在管理此花的過程之中。”

話音未落,客茫茫然,瞢瞢然,進一步說:“你的話太好了!你的話太好了!我願把你所陳述的道理記入在正史之中,雕刻在金石之上,以流傳萬世,終古不散。那天香亭也仿佛在唱著頌歌,那嚶嚶的風聲即如美妙的樂章。然而本賦卻未能在磨崖上刻文傳世,我的心中怎能安寧?”於是便下定決心,大膽地獻上這篇賦文,簡單地建構小亭,在那裡露天而坐。桃樹李樹默默無言,獻上無聲的祈願,燕雀在齊聲歌唱,獻上美妙的祝賀之聲。

作品賞析

賦體文學至宋元時期已漸成衰微之勢,尤其是大賦園地更是蕭條冷漠,作品極為罕見。然而,元初文學家耶律鑄卻寫了幾篇大賦,其氣魄雖不能追司馬相如之《子虛》《上林》,但也恢宏瑰麗,足稱奇文,確有過人之處,在正統文學逐漸衰落,世俗文學開始發展繁榮的元明時期,這更是值得重視的文學現象。

這篇賦屬於大賦,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結構上雖也採取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方式,但本文的前半部分用主要篇幅來正面描述天香台牡丹的盛況,從各個角度反覆渲染鋪陳,直到接近末尾的部分才出現主客問答,最後以幾句話揭出主旨。這就與漢賦開篇以主客對話的形式導出正文有所不同。本賦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前半部分多方位地讚美天香台牡丹的奇姿異彩,並以類比的方法把牡丹花圃以及整個天香台描繪成一個秩序井然,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級社會,為主題的表現烘托氣氛。接著又用簡約的筆墨寫出這裡以前的殘敗景象作為襯托,藉以突出醉隱居士苦心經營治理所產生的巨大作用,為全文的點睛之筆作好了最後的鋪墊。“余承其弊,將任其責,推心於物,旁搜遠索。索彼得失,洞研究核,從其可從,革其可革。絀諸荒惑,探諸幽賾。舉諸明算,運諸成策。辨乎根,定乎名色,甄其瑰奇,廉其瑕謫,貤以殿最,品以資格”。這段文字講一步形象地表述其對天香台牡丹進行整治的措施與方略。概括地說就是認真負責,研究利弊得失,貶黜那些荒草穢花,扶植那些處於下位而又有優良品質的弱花,明辨是非良莠,賞罰嚴明得當,再以滿腔的熱情,全部的心血去從事這項工作,所以才取得了“粗有是治”的效果。實際上這是在表白他的從政思想及對當時治國之道的理解,在這樣的反覆鋪墊之後,已達水到渠成之勢,只等點睛了,於是下文緊接著說:“然天下之事,曷嘗有異於是邪?九土,一台也;六合,一園也。百花一王,萬物一君。為國之道,在布此花之政也;經國之要,實理此花之任也!”行文至此,讀者立刻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會悟出作者所要表述的主旨。不難體會,這正表現了他對開明政治的渴望與期待,委婉地傾述了對朝政混亂,賢愚倒置的不滿情緒。其主題思想顯然要比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的“勸百而諷一”明確而又深刻得多。這種類比推理的方法及全篇的結構形制顯示受了柳宗元《種樹郭駝橐傳》一文的影響。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是正確理解其文學作品的前提,為此,有必要對耶律鑄的生活經歷作以簡要的介紹。耶律鑄是耶律楚材的次子,天資聰穎,是個奇才。耶律楚材死後,他繼任“領中書省事,時年二十三”(《元史本傳》卷一百四十六)。上任後,他繼承乃父遺風盡心國事,“上言宜疏禁網,遂采歷代德政合於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可知他曾盡心竭力地整頓朝綱。蒙哥汗死後,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奪帝位時,他離開阿里不哥投奔忽必烈,深受信任,拜中書左丞相,又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三十餘年間,一直擔任要職,政績較為顯著。可是六十歲後,他得罪被罷官回家隱居,此賦當作於是時。他曾幾十年身居朝廷要職,又親自製定過法令章程,對於如何從政自然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論主張,而且又有過長期的實踐。他晚年得罪被貶當與朝廷中各政治派別的鬥爭有關,同時也說明他的施政綱領在社會實踐中遇到了挫折。這樣,他便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對於開明政治的嚮往寄寓在文學創作之中,以此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從而曲折地批評了當時的朝政。雖然他的政治理想並未超出明君賢臣的封建制樊籬,但在元初政治相當黑暗的歷史背景下,依然顯示出相當的進步性和強烈的現實意義。

這篇賦在藝術上也有獨到之處。首先,全文基本上採用駢偶句式,音韻和諧,規模宏偉,氣勢磅礴,充分顯示了作者卓越的文學才能。其次,行文中利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巧妙地用不同品種的牡丹花名稱與朝廷中飾物相關的一點來渲染氣氛,把花圃描繪成整肅儼然的朝廷景象,為全篇主旨服務。如“倚扇成陰,地錦交展,天慕旁垂,雲帷高卷,御枹浮動,異香冶艷,姿律膏薰,薔薇露染。惜春情態,戀春風致,花雨漫天,金蓮布地,玉妃綽約,玉肌半膩”一段,連用十五個與飾物相關的花名,摹畫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殿堂景觀,倚扇、地錦、天幕、雲帷、御枹都是牡丹花名,作者借用扇、地、幕、帷、枹等字將其分別描繪成皇帝身後的屏扇及地毯、簾幕、帷幄、鼓槌等物件,足以顯示出其非凡的想像能力。下文中出現的槐蓋、林帷、長樂、合歡、徑植、榮延、合昏、蓂莢、平露、屈軼、帝休、帝屋等也皆是花木之名稱,作者借來或與宮殿建築,或與朝官職守聯繫起來,同樣起到了諧音雙關的作用,都表現了作者的聰明與巧慧。再次,這篇賦以牡丹花為表現對象,文中所提到的牡丹花多達數十種,有的概指其色味,有的刻畫其神韻,有的描摹其風姿,異彩紛呈,神態萬千,若無豐富淵博的有關牡丹花的知識和長期的實踐觀察就休想做到這一點。可以說,即使是花園中的專職園藝師,能達到此種程度也非易事。正因為這一點,這篇賦提供了豐富的有關牡丹花的知識,知識性很強,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

這篇賦也是有缺點。由於過分追求辭采之絢麗與結構之宏大,前半部分顯得有些拖沓臃腫,有些文辭略顯晦澀。這雖屬大賦的通病,但必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身的成就。

作者簡介

耶律鑄(1221—1285年),字成仲,耶律楚材之子,契丹族著名詩人。幼聰敏,有文才,尤精騎射。官至中書左丞相。耶律鑄從少年時代就開始發表詩作,常與金末元初著名詩人元好問、呂鯤、李冶等酬唱應和。著有《雙溪醉隱集》六卷(元王萬慶重刊本)。明清時他的著作散佚,民間無法找到原書的印本或鈔本,清朝學者紀昀編纂《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收輯他的殘存作品,重加編次,仍題作《雙溪醉隱集》,分為八卷。另有清人李文田箋注的《雙溪醉隱集》六卷,見於《知服齋叢書》本和《遼海叢書》本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