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職業學院

大慶職業學院

大慶職業學院(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於2001年3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正式組建。隸屬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是黑龍江省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類專業為主的獨立設定的高職院校,坐落在“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2006年度“中國魅力城市”大慶。作為企業辦學的大慶職業學院,依託企業辦學的獨特優勢,經過幾任班子率領廣大教職員工的艱苦努力,已使大慶職業學院在全省44所高職高專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國1297所高職院校中闖入百強之列。學校校訓是“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3年,在雙城成立松江省財經幹部學校;

1954年,更名為黑龍江省財政學校;

1958年,搬遷到哈爾濱,更名為哈爾濱石油專科學校;

1960年,更名為哈爾濱石油學院(與今哈爾濱石油學院重名);

1962年,搬遷到安達,更名為安達石油學校;

1964年,定校址為大慶,更名為大慶石油學校;

1965年,更名為大慶石油鑽采學校;

1975年,更名為大慶七二一工人大學;

2001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正式組建大慶職業學院。(大慶石油學校、大慶職工大學、大慶警察學校、大慶藝術學校共同以大慶職業學院的名義招收高職生,但未進行實質性整合)

2005年,大慶石油學校與1981年建校的大慶技工學校、1985年建校的大慶職工大學進行實質性整合。

校訓校風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建院

校風:團結勤奮、求實奉獻

校訓: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教風:敬業愛生、篤學精技

學風:志存高遠,強學力行

系部介紹

石油工程系

大慶職業學院石油工程系伴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和建設,逐油而興,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開設有石油工程技術、油氣開採技術、鑽井技術、油氣儲運技術、井下作業技術和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勘探技術6個專業。半個多世紀以來,堅持“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努力培育“敬業愛生,篤學精技”的優良教風和“志存高遠,強學力行”的優良學風。在創建國家百所示範型職業院校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石油工程系在1989年大慶油田發現30周年之際,被大慶石油管理局授予百面紅旗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曾13次被評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基層建設標桿單位,12次被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評為先進黨組織。連續多年被學院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黨支部。湧現出黑龍江省教學名師、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傑出員工王嵐副教授為代表的省優秀輔導員、局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一大批先進模範人物,培育出以鋼鐵1205鑽井隊第18任隊長、“鐵人精神傳人”、“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畢業生。石油工程系繼續發揚石油人勇於“扛紅旗、站排頭”的光榮傳統、在建設“石油特色、國內一流、國際標準的國家級職教名校”過程中,堅持科學定位、內涵發展、腳踏實地、群策群力,共同開創石油工程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繫於2004年由原大慶職工大學機電工程系和石油學校機電工程系合併組建,設有學生管理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綜合管理辦公室和五個教研室。機電工程系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數控技術、汽車運用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等專業。機電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6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3人、碩士研究生9人、雙師型教師80%以上、三師(教師、工程師、技師)4人、有企業經歷的教師17人、占教師總數的31%。形成了結構合理、作風優良、開拓創新的教師團隊。

化學工程系

化工專業始建於1991年,現有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三個主幹專業,現有在校生1050人。2002年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示範院校重點建設專業,投資1821.53萬元。十幾年來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生產、管理一線畢業生2500餘人,為各化工企業單位培訓各類人才1000餘人。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改革,形成了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了較為完善的實訓基地,形成了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注重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形成了“突出能力、強化素質、理論夠用、實踐為重”和“以特色求發展、靠質量創一流”的專業人才培養理念,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人文科學系

人文科學繫於2001年成立,現有教職工38人,下設3個辦公室,4個教研室、6個專業,2個校內專業實訓基地、8個專業實驗室、17個多媒體教室。其中酒店專業群為我院重點建設專業群。十多年來,我系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教育教學和科研方面碩果纍纍,全系教師在全國各專業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著作20餘部,承擔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12項,完成院級項目30餘項。培養的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類專業知識競賽活動屢獲殊榮。在全國旅遊服務技能大賽中,我系取得2個三等獎,一個優秀獎的好成績;商務英語專業參加全國英語寫作大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省級一等獎的佳績。尤其是旅遊專業王超同學被評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服務標兵”、“黑龍江館首席講解員”,極大的提升了我系的專業知名度和美譽度。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技能精、結構合理、責任心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現開設物流管理、市場行銷、商務管理、物業管理、會計電算化、市場行銷、6個高職專業。工商管理系現有教職工74人,專任教師56人,其中高級職稱20人(教授2人,副教授18人),中級職稱29人,初級職稱5人,全體教師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人,在讀博士後1人。“十一五”期間工商管理系招生數2200人,畢業生數2196人,就業率平均為91%。

近三年在示範性職業院校建設過程中,我系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及實際情況,深化改革,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切實把改革與發展的重點放到加強內涵建設上來,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我系根據專業特點及實際情況,以物流行業及區域經濟大發展為契機,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建設,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現場教學教學方式、制定頂崗實習學生校企雙方共同考核標準、制定校企合作育人學生管理管理流程等。並在方案執行過程中調整課程設定、改革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明顯效果。 示範建設項目啟動以來,我系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先後與華宇集團、大商集團、慶客隆公司、長春一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海通證券公司等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簽訂實習、現場教學與就業協定。合作企業接受實習實訓學生數由140人/學期提升到330人/學期,頂崗實習現場教學結束後,合作企業接受就業學生數由140人/年增加到300人/年。我系與合作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師資互通共享、生產性實訓及教學管理、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等方面建立了“雙向介入、互補互利”的長效機制,企業以合作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開發、教學計畫制定、課程教學與實訓實習管理等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從入校到畢業都能大部分時間置身於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學習訓練。

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四個突破:一是企業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了企業用人標準和課程標準;二是通過現場教學強化了教師的職業素質和實踐創造力培養,實現了“雙師”教師培養的新突破;三是突破了傳統模式教與學的有縫接合的弊病;四是實現了企業考核,目標明確地選擇人才。該模式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力,有利於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有利於學生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培養,突破了束縛工學結合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一系列瓶頸問題,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 2 、構建了以崗位能力和發展力培養為核心的的課程體系 我系組建了由企業兼職教師和校內專任教師組成的課程開發團隊,在充分總結已有教改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對我系物流管理專業及專業群內6個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建構,並圍繞課程內容的適應性、培養途徑的過程性、教學情境的職業性、教學方法的行動性、教學評價的整體性和質量監控的實效性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6套全新的注重職業素質、突出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並開發了20門課程標準。我系參照精品課程建設指標體系標準,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正在建設6門充分體現職業教育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要求的優質專業核心 3 、推動了專兼結合的 “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我系以示範建設為平台,走校企合作道路,創新了教師培養,依託華宇集團、大商集團、慶客隆公司、長春一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海通證券公司等企業培養骨幹教師職業能力,最佳化了教師結構。在“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方面,我系重視專業教師的職業道德、工作學習經歷和科技開發服務能力培訓,引導教師為企業和社區服務,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到企業頂崗實踐,與企業兼職教師共同進行現場教學,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雙師”素質教師比例不斷提升,使專業教師“雙師”比例由原來75%上升到95%。 工商管理系全體教師以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為社會人才培養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6大慶職業學院風景6

學院與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以及加拿大北阿爾伯塔工學院、紅鹿學院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開展聯合辦學,並引進先進教學模式。學院還和國內眾多優秀企業開展雙向培養和訂單

培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近兩年來,在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中,我院學生代表隊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計算機操作與維修大賽連續兩屆獲得第一名,焊接技能大賽2004年包攬了前三名。2003年以來,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畢業生適應崗位能力較強,受到用人單位的讚譽。

到2010年,把學院建設成面向中石油和大慶市的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成以高職教育為龍頭,高、中職教育並舉,學歷教育、崗位培訓並重,實行多層次辦學,比較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綜合競爭能力強的開放性、綜合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校園環境

學院坐落在“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CCTV2006年度“中國魅力城市”——大慶,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高等職業技術套用性人才為主,同時廣泛開展成人專科、本科及碩士研究生教育。我院50多年來為社會輸送了4萬多名畢業生,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各行各業,2007年學院本部高職畢業生平

均初次就業率為92%。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 其中全日制高職在校生5864人。

學院於2001年3月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組建,由國有特大型企業大慶石油管理局主辦,辦學歷史可追溯到共和國成立的初期。學院把大慶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用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形成了職業學院人鮮明的性格特徵,即主人翁情結、責任意識、奉獻精神、誠信品質和人本思想。經過全院教職工長期的不懈探索與努力,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和厚重的人文精神,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專門人才,特別是為石油工業和大慶油田的持續穩產高產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辦學條件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3大慶職業學院風景3

學院本部占地面積187.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707

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018.73萬元。圖書館藏書62萬冊。 學院是勞動部指定的國家計算機網路技術培訓考試鑑定中心、黑龍江省教育廳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師資培訓基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油田井控技術實訓基地、黑龍江省職業院校焊接技術實訓基地、大慶石油管理局會計電算化培訓基地。學院具有職業資格鑑定和職業技能培訓資質,有國家高新技術職業技能鑑定所、中石油大慶職業技能鑑定中心信息鑑定站、中石油HSE培訓諮詢中心等。學院建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語音室、模擬仿真實驗室、數控編程實驗室等。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治學嚴謹的“雙師型”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和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學院本部現有教職工706人,專任教師31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副高職)97人;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50人。

教育理念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4大慶職業學院風景4

學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術崗位群為依據設定專業,設有石油工程、石油化工、數

控、物流、財會、計算機網路、商務英語等35個高職專業。教學中堅持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中心,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專業課教學各具特點,融理論傳授與實踐操作於一體。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實行學分制。學生畢業前參加省級職業資格鑑定,可獲多項職業資格證書。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的辦學思想,立足油田與面向社會並舉,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並舉,學歷教育與培訓教育並舉。以深化教學改革為重點,搶抓機遇,著力打造辦學優勢,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為油田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為創建百年油田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專業設定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5大慶職業學院風景5

全院劃分為高職、中職、繼續教育培訓、科研產業、生活服務五大部分。教學系統設有石油工程系、化學工程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套用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人文科學系、公共課教學部、繼續

教育培訓部。

其開設高職專業列表如下:

電子商務

會計電算化

市場行銷

物流管理

商務管理(商場管理方向)

物業管理

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2大慶職業學院風景2

商務英語

會展策劃與管理

文秘

產品造型設計

法律文秘

國際經濟與貿易

廣告設計與製作

城市園林

油氣開採技術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

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

石油工程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軟體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

數控技術

大慶職業學院風景1大慶職業學院風景1

汽車運用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鑽井技術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助學體系

學院實行優秀學生獎學金和困難學生助學金制度,還為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條件,解決其學習及生活方面的困難,確保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除國家規定的“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外,大慶油田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在我院設立了“鐵人獎勵基金”,學院也設立了“優秀學生獎學金”、“困難補助”和“勤工助學”等措施。家庭特困學生還可申請國家銀行助學貸款。“直掛雲帆濟滄海”,大慶職業學院通過實施“11221”總體發展思路,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發展定位

大慶職業學院校園夜景大慶職業學院校園夜景

在辦學功能定位上,學院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特點,開展教育培訓、科研開發、生產示範、技

術服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社會和油田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在辦學層次定位上,把學院辦成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高、中職相結合的職業院校。在專業布局發展定位上,立足油田,服務大慶,做大做強石油、石化專業;面向社會,努力辦好數控技術、計算機套用、物流管理等專業,把學院建設成為油田大企業和區域經濟社會服務的多科型院校。在服務面向定位上,根據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我省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和大慶創建百年油田、實現可持發展的目標對高級技能型、套用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學院資源優勢和地緣優勢,把學院建設成為立足油田、服務大慶、輻射龍江的高等職業院校。在培養模式定位上,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訂單培養、工學交替、學校-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之路,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學目標

學院學習、生活設施完備,教學大樓內多媒體教室全天開放,圖書館設有學生專用自習室,宿舍公寓化管理,寢室均配置電話。學院文體娛樂設施齊全,有標準的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健身房、體育館等場所,學生課餘文體生活豐富多彩。

實施“11221”總體發展思路。即一個目標,學院進入全國100所示範性職業學院的行列;一個基地,建成中石油和大慶市的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兩個重點,強化教育培訓工作,加快科研產業發展;兩個面向,面向社會招生,面向市場就業;一個服務,服務於大慶石油石化企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黑龍江省高校一覽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黑龍江科技大學 | 哈爾濱學院 | 哈爾濱體育學院 | 東方學院 | 黑龍江大學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哈爾濱師範大學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佳木斯大學 | 齊齊哈爾大學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大慶石油學院 | 大慶師範學院 | 牡丹江醫學院 | 牡丹江師範綏化學院 | 黑河學院 | 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大慶職業學院 |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 | 哈爾濱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 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現代公共關係職業學院 |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鶴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黑龍江北開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墾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農墾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 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 | 雞西大學 | 牡丹江大學 | 七台河職業學院 | 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 齊齊哈爾職業學院 | 伊春職業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阿城學院 |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哈爾濱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省教育學院 | 哈爾濱理工大學遠東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 | 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 | 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 | 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 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 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廣廈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套用技術學院 | 鶴崗礦務局職工大學 | 哈爾濱市職工醫學院 | 佳木斯教育學院 |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黑龍江糧食職業學院 | 佳木斯職業學院 | 黑龍江廣播電視大學 | 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 | 黑龍江大鵬傳媒學院 | 雞西市北方外國語學院 | 牡丹江市精英計算機學院 | 黑龍江省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